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 ...

  •   第二章
      对这个建国初的清贫年代,除了历史书上学到的之外,不记得什么时候听过老人念叨过当年的艰苦,六零的□□,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还有政治内斗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是故事,当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生活中时,那就是令人悲伤的事故了。
      受年龄的限制,她能做的改变和事情真心不多,也就凭着自身过硬的书法,挣点生活费。好在爹娘都是有成算的人,家中人口虽然多,但成年劳力也很多,一年到头温饱不成问题。想像前世那样鸡鱼肉蛋随便吃是不可能的,国家大环境达不到这个标准,另一方面是从国家开始实施票券购买后,有钱没票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
      这个月放假回来,带回来的十斤咸肉,也是她算好时间提前一个月跟班里同学私下里悄悄商量好的。李小燕的父母都是肉联厂的,兄嫂也在肉联厂,内部人员总有很多便利。悠绵每次放假带回家的肉,也是给李小燕补课以及教导她侄子侄女辅导的便利,走的人情买的不用票的肉。
      读书有没有用,自古都是见仁见智,评论都是各不相同。一个人的眼界和生活环境都是很重要的。补课、划重点、甚至是根据课本深度来出一套试题,都乐悠来说都是很简单的事。李家人不错,悠绵不要辅导费,他们每次会在悠绵放假回家时,给准备些收拾好的猪下水和猪骨头之类不值钱又好弄的东西。
      这次放假又是农忙,就用给她弄了两挂收拾好的猪下水,李家人不缺猪油和肉吃,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顺手人情,可对农家人而言就是好东西了。
      兄妹俩回到家,家里没人在家,大人在地里干活,大点的孩子也在地里帮忙,或者捡麦穗,不能干活的小娃娃也被女人背着下地干活。杨春光把独轮车和大包裹推进院子里,包裹提进了爹娘住的东屋,嘴里就被乐悠笑着塞了一颗甜滋滋的水果硬糖,口袋也被塞了一把糖果让他收起来。
      杨春光没推脱,人心都有偏颇,家中人口多孩子也多,他和幺妹关系亲近自然事事都多想着对方,也是幺妹对他儿女的疼爱。杨春光把口袋里的糖果和头花送回家住的厢房,然后跟乐悠说了一声趁着天还没黑透匆匆下地去了。农忙的时节,基本能动的都不会闲着。
      乐悠把带回来的东西放到爹娘屋里柜子里,娴熟的锁好柜门,把钥匙放到娘隐秘的秘密位置,她娘放钥匙的地方,除了乐悠连杨老爹也是不知道的。然后出了屋子也没闲着。生在农家虽说从小被爹娘宠着,上面有几个嫂子和侄媳妇做家务,她基本没怎么做过家务,但也不代表她不会做,毕竟还是有前世的生活阅历。杨家人口多,厨房的灶台两口大小铁锅,先把大骨头洗干净放上生姜大葱在家里的大铁锅里加满水,点燃火慢慢加木柴的熬煮。
      去爹娘住的东屋开了门,拿了娘锁橱柜的钥匙,舀了杂粮面在和面盆里和好等会擀面条。猪下水李家已经帮着收拾的很干净,悠绵还是烧了开水收拾了一翻,接着灶膛的火光分开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片。现在天气有点热,这些东西也不能放太久,不如干脆的都炒出来,用冷水冰着明天还能继续吃。
      切好菜在小一点的铁锅里,用几片咸肉煸油后爆炒,猪心和大肠都要重口味好吃,农忙体力耗费大,吃点味重的也能更有力气。盛出来在锅里又放了玉米渣和糙米煮,蒸上切成薄片的咸肉。灶膛里加些柴火后,正打算擀面条院子外面远远的就有脚步和说话的动静了。
      农村人说话都嗓门大,离得老远都能听到孩子们清脆叽叽喳喳的声音,以及中老年人浑厚亢量的嗓音,也只有同辈年龄的人,敢跟杨老爹闲扯:
      “村长,这离得老远就闻到你家的香味。恁家的老闺女真是大打小就可人疼,你跟老嫂子都没白疼,十里八村都找不到咱妮这样聪明俊俏的娃,乖巧贴心知道心疼爹娘还有本事,听恁家里说字写的好光帮人家写啥东西就够她学费花销,还能省不少给嫩们买肉吃,真有这事不?好家伙,大小伙也没这么年岁就能担当的,真事那可了不得呀,咱村还真没有比恁闺女聪明能干的,就是不知道将来便宜了谁家。”
      杨家在村东口的位置,农村的土地和宅基都是按照人口分配,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人大多都重男轻女的原因之一,村子说大不大说小呢也不小,家家户户的房屋密封都差不了太多,国家还没有吃集体大锅饭,谁家改个味的饭食想瞒着还是很困难的,谁也管不住空气的飘散,顺风闻着味都能猜出吃了啥。
      杨家厨房现在炖着翻滚滋滋冒烟的大骨头汤,还有爆炒的猪心和大肠辛辣香味未散,光是闻着就能忍不住流口水,农村日子过的贫,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荤腥,闻着飘散的香味,除了期待晚饭的杨家人,其他人那真是偷偷吞咽口水,心底是羡慕嫉妒。好在杨家人口多劳力多,除了眼红也只能眼红。
      杨老爹听得是喜怒参半,他高兴人家夸他老闺女,可话里话外的深意让他气得想踹儿子。杨老爹自觉在十里八村也是个有头有脸的,可几个儿子除了小儿子还算不赖,其他三个都是一肚子小心思的怂蛋。老闺女的事他跟几个儿子说了,不许往外说,结果呢。
      也甭解释什么是几个儿媳妇或者孙媳妇是责任,他杨老三就知道,连媳妇都管不住就是没用的玩意,想分家就直接开盘自家说,整这么多事,也不嫌外人看笑话,丢先人的脸。
      “俺家老闺女那是打小就耐得住性子,写字认真学了这么多年还算有点水平,帮着写字挣的也就是够买条红头绳,哪那么邪乎。恁也不想想咱们这一大家子这么多劳力,一年能剩几个钱,她一个小孩子节省又有孝心,她娘给的生活费自己不舍得花都攒着花到家里了。”
      杨老爹的解释听到的人都是相信的,以己度人,一大家子一年到头能剩几个钱?写啥字能挣钱,还不是家里给的。但是都觉得,村长两口子太疼闺女了,闺女再好最后还是别人家的,还是男娃娃才是家里的根。
      杨老娘可不像杨老爹那样含蓄,板着脸扫过跟着回来的儿媳孙媳们,不是在门口这会外人多,她能气得拿扫帚抽人,一群讨债的,每一个省心的玩意。很早之前没生老闺女之前,她还是小儿子大孙子的疼爱。从生了老闺女之后,闺女一点点大就知道心疼爹娘,每次下地回来,就给你倒水捏肩端洗脚水的闺女。别说前面五个孩子,就是过来大半辈子的老头子,都没有老闺女这么心疼她,人心都是肉长的。
      一个二个都跟那偷食的雀一样,就知道盯着她手里的东西,都想着她手里的东西。有谁留意到她夏天容易腿抽筋,跑去给她挖草药熬汤泡脚?谁留意她冬天腰疼的直不起腰给她蒸草药包敷腰。她跟老头子能拉扯大几个儿女,给儿孙娶媳妇盖房子,不是靠的别人嘴里的能干,靠的是他们老两口没停歇的埋头苦干,靠的是病了疼了咬牙撑下来。
      “俺们家老闺女那真事最好的,打小那就是最贴心的小棉袄,等过了忙俺们家分家,俺们老两口也是打算跟老闺女过,将来招个上门婿,有我跟她爹看着,再不济俺们俩两眼一闭,一个村里这么多哥哥和侄儿,他们一个两个的咋也没脸让老闺女在咱们村被入赘的女婿给欺负了去,也不怕丢祖宗八辈的脸。”
      杨家四兄弟和孙辈们:。。。。。。
      杨家儿媳和孙媳们:。。。。。。。。
      有心虚的有不忿的,总而言之是都听出了杨老娘的怒火。这段时间折腾的想分家,他们或许觉得理由有很多,可再多的理由也不过是觉得不公平,都觉得自家吃亏了。可真要说起来,这种吃亏又是没法说出口的。咋说?说二老一碗水不端平?每年的收入一大半虽然是杨老娘,可他们兄弟几个也能分点私房钱,更别说家里婚嫁都是二老出。
      甭管什么想法,众人又说几句也后,都在杨家饭菜的余香中各自回家去了,干了大半天的活都累的很,回家喝口水吃了饭歇歇,人家的饭菜再香也没谁能厚脸皮的去吃。杨家爹娘拿着镰刀背着手推了门进院子,身后的众人除了不懂事的奶娃娃,和被香味馋的吸溜口水的孙辈,其他人都没敢吭声的跟着进院子。
      靠近厨房浓浓的香味更诱人,再多的小心思这会在这香味中也都淡了,一天三顿油水少本来就容易饿,又都干了大半天体力活,在这香味中就更觉得饿的难以忍受。杨老娘看也没看一堆不省心的,扭身就去了厨房看她老闺女。一个多月没见老闺女,也不知道她老闺女瘦了多少。
      杨老娘还没进厨房,就眼尖的看到厨房里正弯腰擀面条的老闺女,杨老娘立马心疼的声音尖锐了两个度,心头的怒火就直冲着院里的一堆人吼:“回来了还不赶紧洗手去厨房做饭,一个个的就知道翘着手等着人伺候吃喝拉撒,老头子,俺看也别等过些时日分家了,今天晚上就分家,一群好吃懒做的碎嘴婆娘,惯的他们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脚下快步进了厨房,赶紧的拉住一头薄汗的老闺女,心疼的埋怨道:“家里那么多人哪就用得到的不开做饭,赶紧的让你嫂子她们忙,你去洗手歇歇,瞧着一身的汗,才多久没回来,瞅着又瘦了一圈,别总想着家里,多顾着些自己才好。从镇上赶回来就够累坏的了,家里哪就缺你不吃饭了?”
      乐悠冲怒意未消却一脸心疼自己的娘,浅笑轻声道:“娘我不累,在学校也就看看书写写字,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回来一路都是小哥推着我回来的,到了咱家门口才脚沾地。倒是您跟我爹身子骨不比年轻时候,干活要悠着点别勉强自己,本来营养跟不上还要出大力气做重活,让我更担心。您先去洗洗喝点水,在地里忙了一天,饭菜已经差不多了,面条切好下锅就能吃饭了。”
      说完又小声的凑近自家老娘耳边,压低声音悄悄道:“我给你和我爹买了一罐麦乳精,这东西有营养喝了对身体好,我赞了好久的钱,又托人等了好久才买到,只能你跟我爹两个人喝,我都没跟我小哥说,侄子侄女们太多了不够分,你和爹就每天偷偷在屋里冲一碗喝。”
      杨老娘被老闺女温言细语的话给说的,心跟嫩豆腐一样软一塌糊涂,刚才多生气,现在就有多高兴,比喝了蜜都觉得甜,就连一天忙碌的疲惫都像长翅膀似的飞的一点不剩。
      “都是干习惯的庄稼活,累啥呀。这一大家子的人口多,做饭可不轻省,你可是拿笔杆子的文化人,哪能干这个。”
      乐悠把赶好的面皮对折在案板上垒成叠,拿着菜刀麻利的切成条,闻言手上不停噗嗤笑出声,轻灵悦耳带着说不出的亲昵:
      “什么文化人,我就是农家出来的孩子,做顿饭能有什么娇贵的。我专门熬了骨头汤,您跟我爹等会多喝点,这个对身体好,家里孩子喝了也补钙能长个。炒了猪心和猪大肠,等会拨出来些,让我哥他们跟我爹喝两盅酒,我同学家新酿的酒开封,我特意要了几斤酒头。剩下的跟杂粮饭拌一起,您来盛饭咱家都吃点油水,农忙最累都该补补身体。”
      杨老爹早在老妻进厨房后,也跟着到厨房门口,听到这话胸口什么郁气都散了,登时就笑出一脸的深深褶皱。杨老爹杨老娘这边一送脸,其他人也都送了口气,知道这会没事了。院里的杨家成年男人,听到喝酒也都咧着嘴笑。男人成年后,甭管是什么年龄段,都对酒没有抗拒,尤其是缺衣少食的年代,饭都还不能敞开了吃酒更是很难喝到的金贵物。
      杨老爹扭头冲着不远处的小儿子道:“去喊你爷和你大伯晚上家里吃饭,顺便去趟你二伯家,晚上也都喝两盅。”
      杨老娘扭身到门口没好气道:“就显摆你能耐了!”
      日子不好过,谁家都没多余粮,故此人情往里吃饭难免都有点抠唆。杨老爹是村长,家里的日子比其他人好点,可也没多富裕。但难得家里改个味,老娘早几年就走了,肯定要给身体还算硬朗的老爹送些,享享儿孙福。老爷子跟大儿子过,也不好不喊,喊了大哥不叫二哥也说不过去呀。
      乐悠把切好的面条抖开,早就想到会这样,每个人的立场不同,看待问题也会不同,说来说去不过是穷闹腾的呗。乐悠手里倒是攒了点钱,但有钱买东西也是很多限制的,吃喝用度都不能像后世那般逛超市一样随意。
      浅笑冲门口的爹娘道:“娘,去您屋里的包里多弄点花生米和蚕豆米,家里还有黄豆吗?多弄点炒炒也是一道菜。”
      杨老娘没好气的冲杨老爹翻了个白眼,到底没在说什么。杨春光去厨房溜达了一下,忍着口水掀开两个锅看了里面的饭菜,眼睛闪亮亮的冲乐悠眨眼睛,乐悠哪里不明白什么意思,眼底泛起笑意,看了看厨房门外,用下面条的筷子,夹了两片油光透亮的咸肉,快速的塞到她小哥嘴里。
      滚烫的肉片带着猪肉的浓香和咸肉特有的味道,杨春光哈了哈嘴里的热气,心满意足的去喊人吃饭。见杨春光刚前脚刚走,杨老娘也没在厨房,后脚乐悠的几个嫂子就洗了手陆续挤进厨房。农家的土房子建造的都不高大,本就不大的小厨房顿时就拥挤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2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