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

  •   第一章
      不足两米宽的崎岖土路,两旁的路边生长着茂密的杂草和野花,被杂草乱木树丛遮盖挡的深浅不一的沟渠,偶尔有蛇虫鼠爬动的窸窸窣窣的声响,麻雀惊飞留下树叶晃动的痕迹。在这没有交通一说法的年代,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中间的土路经常被行人踩踏,平整光滑。
      杨春光穿着农家最寻常的粗土布做的旧衣裤,脖子上搭着一条有些发硬的灰旧汗巾,轻松的推着独轮车,正值壮年的男劳力,常年的上山下田体力劳作,没有健美身材那样肉硬邦邦肌肉,但是干惯了体力活的人,那种自然而然的透出的力量,对这点运动量的游刃有余。所说他们村镇子很远,但去镇上接了放假的幺妹回家,一个来回趟对他而言真的就是小意思。
      所以在学校门口接到提大包裹出来的幺妹,杨春光赶紧接过,放好了包裹后把幺妹也给放到独轮车上坐着,看着冲他温柔亲昵笑着的幺妹,杨春光忍不住跟着咧嘴露出一嘴的大白牙,打心眼里也是真不舍得让自家乖巧懂事的幺妹,跟他一样走路回家。
      五月正是不冷不热一年四季最舒适的季节,傍晚的晚风吹拂在人身上,说不出的悠然,回村的路程杨春光不觉得啥,可他家幺妹自小就柔弱可受累不得。之所以推着独轮车来,为的就是让幺妹坐的,只是没想到了这次幺妹要带这么多东西回家,刚才接手放独轮车上,凭感觉也不像是占地的棉被。
      杨春光一直都觉得,他们老杨家,最聪明的人就是他们家幺妹,其次才是身为村长的老爹。这年头啥啥的东西都稀缺也金贵,幺妹从来镇上上学,每次放假回家,就没有空着手回家过。要不是家里爹娘不准往外说,不定会传出什么难听的闲话,毕竟说补课或者写啥卷挣的,村里也没人会相信。
      老杨家兄弟姐妹也多,幺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两人年岁算是相差最小的,但兄妹两人相差十岁,因为上面的哥姐年龄相差大,兄弟姐妹之间两人感情是最好的。杨春光十岁那年,老娘才生下幺妹。在农村这样的事情太多,他家幺妹可以说是在他背上长大的。
      比年画都漂亮,又爱甜甜冲你笑的小娃娃,就没有不招人喜欢的,他那几个灰溜溜的侄子侄女可没这么乖巧又懂事,让人真怎么疼在心尖尖上都觉得不为过。这也是农忙脱不开身来接老闺女的村长爹,放心他来接幺妹的原因。一路闲话家常,别看杨春光一个二十多岁的大老爷们,可对村里的家长里短也是知知甚详的。
      谁家兄弟闹别扭,谁家妯娌不对付,那谁家的婆婆又怎么怎么的折腾儿媳妇,亦或者谁家把生下来的女娃扔了,一会不亦乐乎一会感叹万分。不过最近村里开始农忙,村里的家长里短也消停了些,对农家人而言,地里正在忙碌的麦收非常重要,那可是关系所有人一年能否填饱子肚的大事。
      从镇子上回村的路走了大半,傍晚红彤彤的霞晖印在人脸上,幺妹白嫩干净的漂亮脸蛋上多了红彤彤的颜色,更显的人好看。农村人虽然男娃娃才是根,可女娃咋了?杨春光就觉得,他们老杨家,几个儿子虽然都娶媳妇成家也一大家子人,可真说起来他们兄弟几个可没幺妹对爹娘的孝心多。再说了,他觉得幺妹和自家的小妮妮都好。
      兄妹俩人一路上边走边说着家长里短,也不觉得回家的路程太远,杨春光一手轻松的推独轮车,另外一只手随意的用脖子上搭着的汗巾,擦了擦额头上的薄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外人私下也在看他们家的笑话,想到家中兄嫂们和爹娘这两日的吵闹,杨春光忍不住叹气。
      已经成婚多年且生了一儿一女,有媳妇和孩子后,心里能明白兄嫂之所以折腾事的那点小心思,可还是止不住对兄嫂们的不耐烦。想想老祖宗们留下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树大分枝真的是太有先见之明。毕竟小时侯关系多亲密的兄弟,长大后娶了媳妇心思就在自己的小家上了,都会有点自己的小心思。
      父母兄弟重要也不及妻儿的地位重要,杨家夫妻一辈子生了四男两女,杨春光在兄弟中排行老四,上面最大的三个哥哥和大姐,孩子也没比杨春光小多少。兄弟几人家的孩子,年纪基本也都比幺妹大。这种事在没有计划生育的农村来说,简直就是在普通不过的事情。
      也就他和幺妹相差年岁最小,自己家的两个仔算是家中最小的娃。兄妹二人自来感情就最好,连带着杨春光娶进门的媳妇也对小姑子亲近,一双儿女也是从生下来之后,白天大多就是幺妹照顾,两个孩子也是被幺妹教的很好,大小就跟他们姑姑一样爱干净又懂事,大一点会走路更是喜欢跟着小姑姑。
      可以说幺妹在他背上长大,他家的两个仔又在幺妹照顾下,被养的乖巧懂事又干净知事。私底下几个嫂子也嘀咕酸话,有些同仇敌忾的抱怨同样是侄男侄女,也没见幺妹多其他侄儿们多上心。也不想想,幺妹没比他们最小的孩子大两岁,幺妹说要洗手吃饭,几个嫂子都能背地里嘟囔什么假干净尿刷锅的。
      要不是家中老爹身为一村之长向来都是很有威严,老娘也是厉害的,当家做主对几个儿媳没啥多大偏颇,想来早就折腾着要分家了。老娘私下里没少跟他嘀咕,早些年乱哄哄的所求不过吃饱穿暖,日子好过些孩子也小,伟人建国之后日子虽然清贫,可一年到头也能扒拉个太平日子。眼瞅着日子比以前好了,家里孩子大了人口多了是非也多了起来。
      杨春光也觉得老娘说的对,都是吃饱了闲撑的慌,分家就直说,整天就像挑事折腾就让人烦。看看侧坐独轮车左边的幺妹,先不说爹娘怎么疼老来女都是应该的,就是杨春光自己都觉得自家幺妹最好,聪明漂亮还懂事知道心疼人。他们家老爹老一辈没姐妹,只活了兄弟三人,杨老爹在兄弟中排行二。
      大孙子老儿子老头老太的命根子,手指分长短人心偏颇在所难免,可杨家爷奶并不是。杨老爹小时候在兄弟三人中就不太受爹娘的重视,但老话常野孩子自有缘法,杨老爹从小就懂看人脸色,脑子机灵好使还能说会道,十来岁就能钻营填饱肚子。年纪大点后什么事都能担得起来,十里八村没有不说好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杨老爹老兄弟三人中,他混的最出息更是娶了出了名的能干有漂亮的姑娘当媳妇,当然也就是杨春光彪悍的老娘。
      老话常说爹秃秃一个娘秃秃一窝,这话非常有道理,爹娘长相都是十里八村数得着的,他们兄弟姊妹六人就没有一个丑人,身高长相都端正让人竖大拇指。而幺妹更是随了爹娘所有优点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说是是他们老杨家最漂亮的一个姑娘。
      别说本来就是爹娘的老来女,爹娘怎么疼宠都是应该的,光是幺妹的长相脾气还有老爹最洋洋得意唯一遗传他全部的聪明劲,就足够人稀罕了。杨春光小时候读了两年书,也都是背着幺妹一起的,谁能想到搁在其他一两岁说话都不利索的年纪,幺妹就能口齿清晰的背会让他都觉得晕头的书。
      五岁就上学念书,考试从来没当过第二,去镇上读初中后,更是靠着一手漂亮的字,小小年纪就能靠着给人抄写文稿赚学费生活费,可以说幺妹读初中之后到现在高三快毕业,五年来就没花过家里一分钱。
      家里那几个头发长见识短的嫂子,背地里几个没说过爹娘偏心,羡慕嫉妒恨的对着幺妹说酸话。这次二哥家的三妞折腾要考高中,也不看看她比她小姑姑还大了一岁多初中才毕业,哪来的脸闹腾要考高中。先不说以她那成绩能不能考上,就是考上了高中,她哪来底气让家里供她一个女娃子读书。
      都是农家地里刨食的庄户人,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家里的鸡鸭猪算一起,除了一大家子的吃喝穿,每年能存的钱一百块顶了天。就这还是他们家劳力多,村里劳力少的人家,一年到头能吃饱穿暖就已经很勉强。家中的侄儿们结婚,家里添的几个侄孙,家里新砌的房子,哪一个不要花钱。眼前还有两个到了说亲年龄的侄子,眼瞅着都要说亲娶媳妇,哪一样又是不用花钱费粮食的。
      再说这些事又跟幺妹有多大关系?嫂子们不清楚,几个哥哥心里还没点数?不就是看幺妹性子软好说话。想到这些糟心事,杨春光就怕幺妹回家,被家里嫂子侄女说难听的酸言碎语,毕竟幺妹个性太和善,嫂子侄女们冲她说难听话,她也不爱跟爹娘告状。越想越是不放心,看向伸手在包裹里摸着什么的幺妹,道:
      “幺妹,家里最近有点吵,谁找你说啥都甭管,咱家不缺你去地里干活挣口吃的,你在家里吃了饭就回屋看书休息,家里煮饭洗衣的事情有你嫂子和侄女们呢,这才一个月没回家,你瞅瞅你这又瘦了一圈,天天别光忙着学习抄字,天天都要按时吃饭,爹娘和哥能养得起你。”
      乐悠摸着找到放在包裹里的一小包东西,从包裹里面拿出来后打开娘给她青绿碎布包打开,里面包着两朵漂亮的头花,头花是用红布剪成的花瓣缝合成花瓣,一个个在包裹住皮筋。在点缀了粉色的小花蕊,还别说就是杨春光一个大男人都觉得好看,家里的女人看到肯定会更加喜欢。
      头花有两个一个红色一个蓝色,把头花递给小哥,乐悠抿嘴笑着冲小哥眨眨眼睛,歪着脑头带着笑意回道:
      “家里的事情我心里有数,上个月回来听娘和爹说,建年和二妞四妞的事办完后,咱们家就分家。家中事情爹娘心里都有数,早些年不分家,不仅仅是日子穷孩子多,爹娘也是不放心大哥他们单过。后来不分家是,年岁大的孩子都是家里给出钱结婚的,不好提分家让三哥觉得厚此薄彼。”
      杨春光怎么会不明白这些,可也是能体会爹娘的无奈,都是他们的儿女,一辈子盼着哪个都能和和顺顺好好的。不做父母不知爹娘恩,也能理解父母很多时候的苦心,可有些事尤其是家务事,很多时候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也是难断出一二。
      杨春光也觉得爹娘有分寸,可还是忍不住皱眉,家里的气氛真的是糟心:“分家也好,大家也都能清净了,你跟爹娘都跟着小哥过日子。”
      不忆前世不问来生,珍惜眼前对她好的人,方不辜负莫名其妙的奇遇。她现在就是一个小山村里土生土长,被爹娘和哥哥疼爱长大的杨乐悠。
      唇角的笑容加深,弯弯的眼睛笑成月牙状:“桐桐也不小了,你和四嫂也该给她添一个弟弟妹妹,爹娘有我呢,我和爹娘说好的给他们养老。”
      这一世她作为老来女,从呱呱坠地父母心疼她没奶喝,爹爹硬是走偏门弄回来小米给她一个人喝,娘那么强势不肯服软的一个人,抱着她低声让她蹭几口奶水,几个嫂子和侄媳妇的怨言也被弹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更何况是人。出身贫苦农家,可她在五岁上学之前,脚基本没怎么踩过地,基本是在爹娘和小哥的怀里背上长大。人可以不敬畏天地,不敬畏鬼神,却不能不敬畏自己的良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1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