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四十四章 ...

  •   宫里来了嬷嬷,陛下赐,不敢辞,夏家好吃好喝的供起来。说实话夏家是世家,根本不需要什么礼仪嬷嬷。不过带着【宫里来的】几个字总是更珍贵的,更显得皇家的重视。

      嬷嬷姓殷,上辈子来的也是她。不过时间却是夏景春十六以后。后来殷嬷嬷跟着夏景春一起去了皇子府,但夏景春并不重用,将人好好的养在府里。殷嬷嬷是个知足的,夏景春不找她,她也不多事。

      现在殷嬷嬷也只是教导些规矩,说些皇家禁忌。见很多事情夏景春都清楚,礼仪也挑不出错,殷嬷嬷不住点头。心想夏小姐不愧是夏家嫡女,知书达理,自己是找个了不操心的好主子,也能安享晚年了。

      夏母带着景秋过来,景秋自从伤了脸性格斯文了很多,常常闷闷不乐,唯独在几个相熟的人面前能开心一些。

      看景秋在院子里跟晴衣踢毽子,夏母缓缓才道:“之前两夫子离开夏家,又遇上景秋伤了脸,这请新夫子一事一拖再拖。景秋情况特殊,我一时半会儿也没遇到好的人选。你看殷嬷嬷能不能兼带指导下景秋。不过殷嬷嬷是宫里派来指导你的,你若不愿也没关系。”

      夏景春疑惑的看了眼夏母,夏家的底蕴根本不需要一个宫里嬷嬷的指导:“我自然没关系,这事还得问过殷嬷嬷的意见。殷嬷嬷为人和善,想来也不会拒绝,咱们再备一份束脩便是。”

      夏景春顿了顿:“只是母亲,宫里规矩多,景秋这个情况,束着她拘着她恐怕不太合适。”

      闻言夏母脸色一变,有些纠结,忍了又忍才破口道:“你们去天水这些日子,我给她请了三个夫子,全都被她赶了出去。我给足了酬谢,人家才没有在外说景秋的不是。长此以往,景秋更难出门交际,名声更差。人若是没有了拘束,与那外面乱跑的街边丫头有什么区别。”

      顿了顿,夏母眼里闪过心疼:“景秋时常躲在屋子里,我怕她变得孤僻乖张,多出来走走,念念书,明事理也好。”

      夏景春点头,是这个道理。

      “她素来亲近你,你与她一起上课,兴许就能治住她了。再说,你从天水回来,还没好好跟她相处相处,她想你得紧。”

      夏景春叹口气,对夏母郑重道:“母亲放心,我一定帮助景秋走出心结。”

      二人又说了几句话,殷嬷嬷来了。对于夏家的提议,殷嬷嬷自是无不可。反正一只羊是放,两只也是放,何不卖夏家一个好?

      倒是跟景秋说的时候,小姑娘闷闷不乐,看起来很是抗拒,只顾低着头看自己鞋面的花纹,就是不正面回答母亲和姐姐。

      夏景春摸摸她的头,心里知道急不来,一切都要看自己的意愿。夏母在旁边忧愁,却也不好多说,免得让女儿压力太大。

      没一会儿,夏母就带着景秋告辞。景秋要回去敷脸。晴衣摸摸景秋的头,蹲下去悄声:“其实那个殷嬷嬷很严厉,你姐姐都要坚持不下去啦。要不,你来陪陪你姐姐?让她看看连个小朋友都不如。”

      景秋眼睛动了动,却也没答应。

      次日,殷嬷嬷上早课时,景秋却来了,也不进门,就在门外偷偷看着殷嬷嬷。夏景春全当没看见自己妹妹,该练站姿练站姿,该练行礼练行礼。

      倒是殷嬷嬷看到了景秋,指着夏景春道:“二小姐来了,奴婢正巧腹中疼痛,不如请二小姐帮我看照下吧。”

      说完殷嬷嬷便出去了。

      景秋进了屋,坐在凳子上,拿了个糕点小口小口的啃起来,倒真像一个监工。

      夏景春掐景秋的脸:“怎么,你还敢看你姐的笑话?来,你跟着我一起来,你多练一会儿就知道累不累了。”

      景秋被掐疼,噘着嘴,不上当。

      夏景春拿眼睛斜瞪她:“若不一起来,就出去。”

      景秋起身就出去,头也不回的走了。

      “呵。”夏景春被气得够呛:“有脾气。”

      晴衣伸手打景春:“你非要跟景秋小姐闹,就不能哄着点吗?”

      景春不以为然:“她性子弱,若我不帮她……”话语在晴衣的面无表情下终是消了声。

      上辈子的事实摆在眼前,人若不自立,谁也帮不了谁。

      本以为景秋不会再来,谁成想第二天又来了,依旧拿个小点心坐在一旁一点一点的啃。也不说话,就是看着,仿佛自己就是来看戏的一般。夏景春也不管她,倒是殷嬷嬷和景秋熟了,两个人偶尔说说笑笑。

      夏景春这边日子过得清闲,朝廷上却是吵闹一片。否管济北那档子事了,暴雨缠绵,影响大历大半地区,又是秋收时节,损失惨大。

      夏景春跟父亲报过备后,便带着紫蝉前往城门。到了城门口一看,晴衣已经带着丸子铺的小二、仆从搭好了棚子,一旁的地上放着二十袋大米,足有两千斤。

      有些大米是夏景春派王嬷嬷粮行采购,有一些是夏家库存的陈米。

      没熬粥,一来天气热,容易馊,二来汤汤水水,锅碗瓢盆也麻烦,柴火什么的也要钱。

      不过熬粥掺水数量上要多一些,百来斤大米就能煮出许多。

      见小姐来了,晴衣支了块牌子说明情况,新米陈米混合,嫌弃别领。一人一瓜瓢,自备器具,拿叶子装,还是拿衣服兜都可。

      比起旁边小姐夫人们热心肠的招呼声,夏景春这边态度稍显冷漠。不过,排队的人却只增不减。十碗清粥也抵不过一瓜瓢的米啊。那瓜瓢又大,不少领了米的人颠了颠,一斤半有余。省着煮粥,够一家三口吃上两天的了。而且这米不仅可以自用,换钱换物都可。

      也有一些投机取巧的城中居民,把米领了打算去卖钱,夏景春等人见着也不说,睁只眼闭只眼。这种事,免不了的。

      夏景春这边是嫌麻烦,却不曾想碍了别人家的眼。往常,小姐们顶多比比是谁家的粥浓,谁家的粥稀。这粥稀点浓点都差不多,一天消耗百来斤大米,人人都得美誉。

      谁承想夏景春发米,米掺水也能煮粥,但那能一样吗?倒忖得旁人小气吧啦的。

      “夏家这米里掺石头能吃吗?”人群中,一大汉把瓷碗连米狠狠地摔在地上,瓷碗破碎声响亮,米里的黑石子、木屑在地上白花花的大米里尤为显眼。

      “沽名钓誉。”有青衫长袍的老者看着自己碗里的米也骂道。

      一时之间,有几个人都出来批判夏家的米粮不行,气氛被闹了起来。城门口领粥领米的百姓众多,做善事的人也不少,大家纷纷议论,对着夏家的棚子指指点点。

      还在夏家队伍排队的人,也犹豫了起来。

      夏景春听闻嘈杂,同晴衣一起拨开人群走了出来。没急着询问发生何事,夏景春的目光扫了扫周围,见不远处慕容家的粥棚,心里有了猜测。

      只是……夏家的米绝不是那等粗糙不良。几个人言语诬陷又如何,又不是人人都能串通一气来诬陷。旁边多的是领了夏家米的人,是非如何,他们岂能不知?就算领米的人不说话,米摆在这里,夏景春随便划开一袋就能自证清白。

      对面莫不是降了智,看不惯她也不用这么小儿科的手段吧?

      紫蝉颇为无语,把被人们遮住的板子抬出来:“新米陈米混杂,愿者再领。若是想吃新米、良米,此处不止我夏家一处施粥送粮,诸公自去。”

      晴衣拿了扫帚过来,把地上的米都扫起来:“夏家施米是为救助灾民,救助百姓。我端看先生衣衫楚楚,倒不像灾民。若我夏家施沽名钓誉,不知先生此番作为又是什么?”

      那大汉扬声道:“你怎么知道我不是灾民。难道我们受了灾就要跪地祈求?就要身着褴褛?我等虽然是穷人,比不得你们世家,但我们也有尊严,也有穿的整洁的权利。”

      “说得好。”旁边有小姐出声,夏景春没说话,看了眼,是单侯家的庶女单玲珑。就是李琰琛那位蠢笨如猪,性格粗鄙的慧婕妤。她记得单玲珑好像和慕容家是表亲。这傻猪怕是又被人做了筏子。

      “古人云: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①夏姐姐莫不是当上了皇子妃,就瞧不起百姓了?如此这般,何又为了名声出来施粥呢?在宅子里绣绣花岂不是更好?”单玲珑此时才十三,比夏景春还小两岁。夏景春十八入宫,单玲珑那时刚十六,拖一拖,赶上了选秀得了好封位。不论别的,就说她真的是家世好。

      单家与温家一样出身军旅,但温家遭人记恨防备。单家却是皇帝为了制衡温家一手抬起来的亲信,明面上比不过温家,暗地里盛宠在握。而单家温家都只得一女,两家都是往死里宠。看在她们的姓上,也没人会为难他们。

      所以,说出来的话,真是不过脑子,恍若猪崽。

      小姐说话,丫鬟不能插嘴。

      夏景春挑眉:“所以,单小姐的意思我施粥做善事是在羞辱百姓?”

      “难道不是吗?”单玲珑有些阴阳怪气:“做不做这些,您都是未来三皇子妃。何必呢?还是说,此举是为了改改你在京中的风评?您放心,谁人敢说三皇子妃仗势欺人,状若悍妇,把黄口小儿挑断手筋。”

      “护幼之心,成了悍妇仗势?”夏景春莞尔:“单家倒是好些儿郎,不如叫你家子侄兄弟娶毁容女子?还是单小姐觉得自己漂亮的脸蛋不值一提,不甚重要,可以任人划伤?”

      随着最后一句,夏景春收了笑容,凌厉的眼神怼了过去。

      单玲珑被夏景春的眼神镇住,缓了下噘起嘴,但也一时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女儿家的容貌何其重要,是慕容熙有错在先。但,夏景春挑断手筋也太过残忍。

      “再者说,单小姐说我送粮是沽名钓誉,伪善之举。那大家都撤了棚子吧,这儿做善事的可不止我一人,你单小姐不就正在施粥吗?如何,你做得好事,我就做不得了?百姓只准舀你锅里的粥,不准接我夏家的米?哪有这样的道理?呵,我做善事,凭借良心,单小姐做事凭借名声?”夏景春上前两步:“今是不巧了,改日单小姐要出门,提前支会一声,我也就避开,免得抢了单小姐的风头。”

      人群中有人爆发出笑声。

      “你!”单玲珑再傻,也知道夏家的米是实打实送出去的。百姓不管谁是作秀,只管谁得了实惠。

      “好了,别闹了,快回来吧。”有相熟的小姐上前把单玲珑带下去,又冲夏景春行礼:“夏小姐勿怪,玲珑心思单纯,年龄较小,她不是那个意思。”

      夏景春摆摆手:“我倒是不想与她计较,她被人当出头鸟不是一次两次了。只是下次别再犯我手里了。”

      晴衣把米收集起来,对着那大汉道:“这位先生,奴婢绝对没有嘲讽您的意思。只是灾民啊,哪里会嫌弃米里有石子,米里有木头。就是这米倒在地上,也要扫起来,淘洗干净煮来吃了。您还有心思装扮衣衫,还有心思计较石子,看来也不是很需要这一份米粮。何必跟真正需要的人争呢?”

      “是呢,咱们老百姓哪里会嫌弃米好米坏,有的吃就不错了。看样子这人是领了米打算去换钱的,呸,人高马大不干人事。”旁边有百姓低声议论起来。

      那大汉等人纷纷脸色青白,显然被人戳中痛脚。

      “你们要这破米,那就要。吃死了人,可不要后悔。”大汉青红脸白后扔下一句话,匆匆离去。

      晴衣举着手中的米,扬声道:“我也是穷苦人家出身,昔年大旱逃荒被夏家买为奴婢。别说是这米里有石头,就是石头里有米,也能让我与家人不分离,哪里会嫌弃。夏家施米绝对不是为了名声,只是可怜天下苍生遭遇水患,替朝廷分忧,让更多的百姓不骨肉分离。若是有人捣乱,就是与百姓作对,就是与朝廷作对,夏家绝不姑息。”

      “绝不姑息,绝不姑息。”店中的小二带头喊了起来,一时间气氛热烈。

      夏景春拔刀划开米袋,白花花的米从袋中流出,更是力破流言。排队盛赞的人络绎不绝,有聪明的人家,干脆把米拿到夏家的棚子一道施米。

      人群中,夏景春与晴衣对视一眼,默契一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四十四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