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四十三章 ...

  •   夏季多雨水,清暑降温,可连着五日断断续续下雨,众人也扛不住。就连中秋宫宴都因此取消,只是派宫人给各位官员送上月饼。

      往年的祭月赏月也作罢,月亮不出来,夏父也只能带着夏景春在屋里摆了祭坛祭月。

      过一日,听夏父偶然回来叹息,才知雨势漫延多地,降雨不小,恐又有洪灾水患。

      夏景春记得是李琰琛去处理的此事。那个时候她正和李琰琛情到浓处,皇帝偏偏派他去处理水患搞得夏景春牵肠挂肚。后面怎么处理的,夏景春却记不得了,应该是妥善处理好了。后面重阳节宫宴,她还参加了的。也是那个时候李琰琛便用治水之功跟皇帝求娶了她,宫宴结束后,皇帝便宣了旨。若是水患没处理好,以当今皇帝的性格,重阳节肯定取消宫宴。

      好不容易天色放晴,皇帝一拍桌子,回京。其实天水离京城并不远,快马加鞭一日即可。但带着妃子家属等女眷,日程可能要拖延四五日。

      国事要紧,分成多批次返京。每日都有护卫和官员领头护送,提前一日报备即可,延续五日。不跟着朝廷,自己回去也可。若是有家眷贪凉,也可留在天水。只是住行宫的家属需得搬出去另寻住处。

      八月初一是夏景春生辰,自然要一家人一起过,故而夏景春送别父亲后,收拾收拾也跟着上了路。

      没成想出了城门竟遇上返京大部队,自然是跟着一道返京。忠勇侯女眷也在其中,两家马车挨得近,贺知州和两个弟弟与护卫骑着高头大马巡逻。

      紫蝉躲在马车里,对贺家三位公子评头论足:“别说,贺大公子虽然不如二皇子丰神俊朗,但也是俊俏斯文,贺家钟鼎之家,是为良配。”

      “二皇子岂是你能议论的。”王嬷嬷骂了紫蝉一句。

      夏景春看着窗外的俊俏公子思绪飘远,听说何元湘还要陪母亲在天水待一段时间。而此时怕是二皇子早就知道她与贺知州的事。贺知州先行回京恐怕要被二皇子削一顿,也不知道何元湘留在天水是故意还是巧合。

      二皇子是皇位有力的竞争人,母族有权有势。可若是二皇子为爱痴情,不堪大任……或许她可以从这里面入手。

      夏景春静静的想了想,上辈子二皇子虽然没说明着造反,可是逼宫很明显,尤其是皇帝病重那会儿,控制了京畿卫和禁军。

      夏景春怎么做的呢?拉拢威胁京畿卫统领家眷,又请统领私生子外出“做客”,再许以重金重利承诺。

      禁军是铁桶,夏景春的人进不去。可别人的手未必伸不了,康皇后在禁军中的人脉势力可是扎根几十年。

      两厢配合,如此才顺利的把左神医从京外偷渡入宫给皇帝瞧病。

      皇帝醒后,哪些儿子忠君爱国他自然清楚,该圈禁的圈禁,该打发封地的打发封地。而李琰琛也借此得封太子。

      没多久皇帝病逝,李琰琛登基,大赦天下,同时降妻为妾,迎温茹进宫。

      那个时候,夏景春才知道原来三皇子殿下早就有备选方案。只要其他皇子登基,温家就会带着几十万大军打着拨乱反正的名义送李琰琛这位皇后养子,中宫所出上位。

      甚至他手上的银号也可让整个大历一时陷入瘫软。更别提散落各地的探子,随时都可散播谣言,把控民心。

      她的这位夫君啊,旁人都说他傻,都说他势单力薄。呵,人家只是扮猪吃老虎。就你傻傻的为他冲锋陷阵,倾尽所有,温家一门忠烈就是最好的下场。

      你不清楚他的底细,不清楚他的筹划,只能说人家防备着你。也别觉得可惜,别觉得难过,她这个枕边嫡妻不也被排除在外?

      行置驿站休息,贺家老太君派人来请夏景春一起用膳。夏景春是未来三皇子妃,又是夏家嫡女,贺家不敢怠慢。夏景春也给贺家足够的尊重,宾主尽欢。

      晚上又下了一会儿小雨,众人忧心,按照如今的行程速度,恐怕得用四天才能回京。

      次日一早,贺知州便骑马去近郊查看农田。他早就领了户部的差事,任从六品仓部员外郎。本该随皇帝等人返京入职,只是如今情况特殊,返京分批次,贺家几兄弟正是今日的护送官员。查看农田正是户部分内之事,他忧心离开也无人多话。

      贺知州一去不复返,众人也没等他,继续上路。次日一早,夏景春用早点时,才看到贺知州一腿的泥点子,正在驿站门口整理。

      “贺大人,也不知道百姓们如何,可有受灾情水患影响。”未来三皇子妃表现出了关心民众的慈爱之情。

      “不好。”贺知州一脸憔悴,农田积水。本该七月下旬收割的稻子也泡在水中,还不知收成如何。贺知州去的时候,发现已经有农民冒雨抢收稻子,但米质发青易碎,空壳多。这种杂米抵税只能抵正常米的八成。人淋雨一场,说不得还要大病不起。

      可若是不抢收,稻子被暴雨打倒淹没,一两天就要死,最低减产两三成,多则颗粒无收。没死的可能也要病变,恐怕百姓留种都留不得。来年户部又得发一大笔银子补贴买种不说,朝廷的存粮也会大打折扣。

      贺知州正好就是管粮食仓储这块的。

      夏景春听说了这些,也只是唏嘘,说了几句悲天悯地的漂亮话。

      晴衣给夏景春出主意:“小姐不妨施粥捐物吧。您如今是未来三皇子妃,有个好名声也是件好事。咱们如今的诸多部署不也是为了更快更顺利让三皇子获得宝座吗?”

      夏景春不爱做这些,上辈子就没做过。她并不是那些贵女,总爱装出一副很有善心的样子。但架不住晴衣游说,终是点了头:“回去算算丸子铺的利润,拿两成出来置办吧。咱们也没有多少钱,管不了别人多少,尽一份心罢。”

      晴衣笑嘻嘻,也不说夏景春小气,感恩戴德的替灾民给夏景春磕头:“小姐真是良善,只是小姐如今身份不一般,瞧着这势头半个京城的贵女怕都是会出来布施。若小姐泯落众人,恐怕是为她人做嫁衣。不如找三皇子拿些银钱,咱们也是为他办事,掏一点腰包是为百姓尽心。哪有全出的道理。”

      “也是,反正他有钱,白用白不用。”夏景春看她又磕头,以为她故意狭促,笑骂两句,却不知晴衣是真心实意。

      晴衣被卖去夏家那年,年龄小不记得事,但听采买的婆子讲说是干旱逃难活不下去把晴衣卖给了牙行,牙行才又领着去了夏家。

      若是水灾严重,不知道又有多少个小孩儿像她一样被卖进高门大院,过着所谓幸福的生活呢。

      马车行了五日才到了京城,一进京才听说济北水患更凶,修了一半的河堤再次倒毁,不仅死了八个工人还让下游的庄户人家再次遭了殃,怨声载道,百姓把庄阆喷了个狗血淋头。

      皇帝震怒,叫人把庄阆提进宫打了一顿,又派了李琰琛去济北处理。夏景春进京的时候,李琰琛已经走了一日。

      又过了两日,八月初一,天气放晴,万里无云,夏景春生辰。到处水患,夏父都曾忙的两日未归家,故而也没大办,简单的吃了一顿饭,收了父母的礼物。宫里帝后也赐了几件贺礼与一位教养嬷嬷下来,教导夏景春宫中礼仪和王妃的行事准则。

      晚上晴衣守夜,夏景春从枕头下摸出一个小盒子,装了一颗淡紫色的西洋玻璃珠子。连忙掀了被子,趿着鞋出去找外间的晴衣:“这是什么?”

      晴衣翻身瞧她,面不改色:“奴婢怎么知道?”

      夏景春止不住的笑,爬上了晴衣的小床:“你怎么给我买这个,这个东西又没什么用,花里胡哨的。”

      如今正是西洋玩意儿时兴的时候,一颗小玻璃珠子要卖二十多两银子。直到后来温茹研究出来了玻璃,大家才知道一直追捧的玻璃珠子不过是烧瓶子烧盘子留下来的废料。但现在确实是最流行最时兴的小物件了,颇受追捧。

      “那些金啊银啊玉的,我也买不起呀。”晴衣噘嘴,斜眼看着夏景春:“你若不喜欢你就扔了。”

      “我不。我改日就拿出去炫耀。”夏景春笑,东西虽然低价,但心意无价。纵使心里欢喜,嘴上也忍不住埋怨:“你自己都没有什么钱,其实不必的,哪有下人给主子送生辰礼的……”

      “所以,小姐更要好好珍惜。这可是我绣了多少帕子才得来的,我在天水的时候就开始筹备了,还搭上了我所有的积蓄。”晴衣苦着脸开始哭穷,把手伸出来让夏景春看上面的针眼:“瞧瞧,手都扎破了。”

      夏景春感动的握住晴衣的手,心里松了一口气。是了,当初在慈幼庄出来正好看见晴衣去成衣铺。原来是为了这事,她还忐忑留意了好久,怕晴衣有事瞒着自己。

      真好,有晴衣真好。晴衣永远不会离开自己。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贴心的话,便在外间小床上沉沉睡去。

      次日,晴衣拿着夏景春偷偷硬塞给她的银子回了屋子,打开柜子把银子放了进去。脑海里想起那日紫蝉的话。

      “……我今天跟着小姐去了慈幼庄,那里面的人才可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四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