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回到兰苑,夏家大小姐正依在窗边看书。那书,晴衣出门时便是那页,回来时还是那页,也不知大小姐到底看进了多少。

      晴衣站了好一会儿,夏景春才发现她:“回来了。”

      “小姐,那李公子已经留书走了。”晴衣呈上一张纸。

      夏景春没接,目光又挪回了书页上:“救他本是出于好心,为家中积福,也不求回报。这书信,便烧了吧,免得流传出去,添了麻烦。”

      晴衣点点头:“是。”随即便拿出盆盂将李公子的留信付于火光之中。

      纸张轻薄,很快烧完,夏景春似又神游天外,晴衣悄声处理盆盂,开窗透气。

      那上面的字,晴衣不看也知,甚至倒背如流。

      【多谢小姐救命之恩,但请谅解李某不告而别,有缘自会再见。】

      所以后面再见时,才会那么惊喜,感叹世间缘分奇妙。

      三日前,夏家长女夏景春前去别院避暑,途中路过一片竹林,侍女晴衣听见动静,发现一受伤男子。夏家救下男子于别院养伤。然,夏家还没打听出男子的身份,男子已不告而别。

      前世,看多了杂书闲谈的段子,晴衣一直以为这就是爱情。富家小姐救下受伤男子,滋生情愫。男子不告而别,再见时,男子却是当朝皇子,八抬大轿娶了小姐入门做王妃。

      书中的故事到这就结束,可现实中没有。本是天真烂漫的富家小姐,在深宫大院之中变得心机阴沉,兼顾后宅更要放眼朝堂,为了自己的夫君能登上宝座,明里暗里使尽手段,拉拢人心。

      终于,男子一朝登基,小姐本以为苦尽甘来,结果不曾想小姐被男人当成了狗,用皇后宝座这块肉吊着,引她与他人厮杀。

      最后的结局,谁输谁赢,晴衣不知道。她只知道她作为小姐的心腹,被推出顶了罪。她只知道慎刑司的每一样刑具都令人战栗。

      王嬷嬷掀了帘子进来:“小姐,老夫人来信,问您什么时候回去。”

      夏景春回神,沉默了片刻,才道:“收拾东西吧。”

      主子发了话,一行人又忙碌起来。晴衣收拾着衣服,看夏景春又坐在床边发呆,蹙眉上前:“小姐是不是不太舒服。”

      夏景春抬头看她,伸手拉她一并在床边坐下,又开始发呆。

      晴衣有些疑惑,最近小姐都很爱发呆。前世夏景春出嫁前的日子,她们都很快活,日子过得太快,模糊了记忆。

      “晴衣。”夏景春回神喊她。

      “小姐?”

      夏景春张张嘴又没说话了,半响才道:“你又长高了,衣服短小了些,回头让王嬷嬷开了库房,拿点料子给你们做衣裳。”

      紫蝉从外进来,嬉笑道:“我可听见了,小姐我也要新衣裳。”

      “都做。”夏景春笑了起来。

      “你们这群泼猴,净欺负小姐心善。”王嬷嬷闻言作势要打紫蝉,紫蝉灵巧弯腰躲闪,屋里一众人都笑了起来。

      晴衣还坐在夏景春旁边呢,侧头就看到自家小姐放松的笑颜,心里感触颇深。

      小姐,这辈子能重来,我一定会保你坐上后位,荣耀一生。

      别院离京城不远,日落未下西山,一行人已经到了京城夏家。晴衣陪着夏景春给老夫人见礼。

      接下来一家人用餐,气氛沉闷,只有七岁的景秋滴溜溜的转着眼睛一直瞅着自家心不在焉的姐姐。

      夏家是世族书香门第,前朝时便在了,追溯远的,可往前翻三百余年。奈何,到了这一辈,夏老爷虽官拜尚书,却只得了景春景秋两位姑娘。正经嫡房要断了根,旁系可都盯着。

      而老夫人早年得一高人指点,说大小姐在,会妨碍弟弟妹妹出生,故而夏景春六岁之后便跟着老夫人前往河尺老家居住,鲜少回京。也是奇了怪,一去河尺,夏夫人便有了景秋。但,景秋也是个女儿。

      世族书香之家,男子无子,四十方可纳妾。此次回来,正是为了纳妾一事。夏景春年少烂漫,好不容易回京,以为是父母终于来接自己了。结果一朝进门,竟得知爹爹要给自己找个姨娘,便气不顺要去别院住住,这才有了美人救英雄的缘分。

      而夏老爷还有一位庶弟,子嗣丰茂,正眼馋着正房一切。上辈子,若不是夏景春被指为三皇子妃,夏家怕就是另一个夏家了。不过后来,夏夫人老蚌怀珠,倒是为夏老爷又添了一子。

      用了饭,景春回房看书,景秋难得亲近姐姐,闹着要与景春一同睡。小姑娘精神好,缠着姐姐闹了半宿,才沉沉睡去。

      晴衣为她们吹了灯,轻手轻脚的躺在外间。今夜月亮皎洁,晴衣看着月光睡不着,又想起了宫里的事。

      宫里亭台楼阁众多,高墙巍峨,一层又一层,晴衣便很少见到这般皎洁的月亮了。

      夏贵妃最难的时候,是刚进宫,还未有孕之时。而温贵妃深得帝宠,夏贵妃这个原配便在宫中极为尴尬,虽不至于受人欺负,但也确实没多少尊重。

      而那个时候,夏老爷为了一桩事在朝堂上与明启帝争辩,被斥责。传到后宫,夏贵妃的日子便更难了。

      里间稀稀疏疏的声响传来,晴衣打起精神,怕主子要喝水起夜,但若一会没了动静,自己也不用起床伺候。

      夏景春摸着黑到了外间,爬上了小床,与晴衣挤作一团:“小姐?”

      “晴衣,我同你睡,景秋踢我。”

      “那……”

      “快睡吧。”夏景春蹭蹭身边的晴衣,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晴衣却有点睡不着,上辈子,在河尺的时候,几个小丫头也常挤作一团睡。后来回了京,不似老家,规矩更重,夏景春都是独自入睡。

      再后来……在宫里,孤苦无依,明启帝不来时,两人也时常睡在一起,相偎相依。

      重生回来,这倒是两个人第一次睡着一起。感受到身边人熟悉的体温,晴衣也长长吁了一口气,安心的睡去。

      次日醒来,去请过早之后,夏景春回房便开始整理自己房中的账。虽然远在老家,但老夫人对夏景春可没有松懈,该培养的一直培养,十岁时便学着管家,在河尺老家可是吊打一众闺秀。

      夏景春整理过自己的钱财后,沉默片刻后,便吩咐王嬷嬷这几日打听下京城有什么走俏的,到时候回河尺前采购一批,运回河尺挣点钱。

      王嬷嬷捏着钱,照例安慰到:“姑娘今年十四了,兴许就不回河尺了。”

      夏景春微微一笑:“嬷嬷不必安慰我。”

      王嬷嬷出去时,正缝晴衣端着水果进屋,并不清楚二人之前谈了什么:“小姐,吃点水果吧。”

      夏景春拿了一个桔子,慢条斯理的剥起来,只是神色淡然,眼神飘忽,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正当时,紫蝉便跑进来:“小姐,何夫人带着元湘小姐来了,夫人让你去雅风苑。”

      晴衣听到这名字,愣了一下,只因太过久远。何元湘,邻家何太傅的孙女,因姑姑在宫中为妃,京中闺秀多以何小姐为首,虽没有景春的貌美,但也是京中贵妇儿媳的首选。

      而何元湘却因为夏景春是小地方回来的,且夏家无男丁,时常欺负夏景春与景秋。

      夏景春也不是好惹的,没多久便用何元湘当了垫脚石,成为京中口口相传的第一美人。而后,因何家站队问题,何元湘也被牵连,被夫家休弃,最后听说出家为尼了。

      进了雅风苑,跟何夫人见了礼,夏景春便乖乖的坐在一旁。

      何夫人如前世一样,嘴巴刻薄:“哟,你这大女儿,常年在老家,啧啧啧,可得好好养养啊。”

      夏母脸色不善,对于这个女儿,其实她是略有不喜的,她一直觉得那个道士说得对,是夏景春妨碍了她生儿子。再加上女儿一直跟老夫人在老家,与她也不多亲近。此时何夫人一说,觉得夏景春丢她的脸了:“你要多跟元湘学习,元湘可是京中有名的小才女。”

      晴衣咬咬唇,紧张的看着夏景春,上辈子也有这么一出,小姐被夫人这么一说,本就有些敏感,更觉得自卑难堪,回去后便挑灯夜读。哎,等下她该怎么安抚下小姐呢,让她不要难受。

      夏景春抬眸,起身行礼:“是,我一定跟元湘姐姐好好学习。”说着又对何元湘福身:“且不知元湘姐姐读了那些书,景春仅仅是看了女四书、列女传和一些杂书。”

      何元湘看了一眼景春,看她低眉顺眼的,又听她说的都是一些常规书籍,便略带骄傲:“也是一些杂书居多,略懂诗词歌赋。改日我列个书单你读读。”

      夏景春喜道:“且借母亲纸笔一用,劳烦姐姐现在写来吧。”

      旁边的丫鬟很快拿来纸笔,何元湘也确实是饱读诗书,列了四五本书于纸上。先递给何夫人,何夫人先看一遍,并无不妥:“都是些增长女儿见识的,若是景春看着吃力,有什么不懂的,来我府上问元湘即可。”

      夏母接过一看,有些书名她都没听过。这别人家的姑娘和自家姑娘真没办法比。可恶,今天又被何夫人装到了。

      晴衣接过,正要拿给夏景春,又迟疑,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道:“这,小姐都已经看过了。”

      夏景春拿过来一看:“看来我与元湘姐姐志趣相投,我也写几本书名来,与元湘姐姐学习分享吧。”

      说着同一张纸,夏景春比着何元湘的字旁写下漂亮的簪花小篆。何元湘字本不错,可是与夏景春的小篆一比便不够看了。

      晴衣看着那小篆,心里一惊。夏景春的字确实不错,但这小篆中透露出一股锋芒,那是属于夏贵妃的。难道小姐这个时候的字已经写的这么好了吗?

      夏母没有注意到晴衣的不适,看夏景春没有丢脸,从晴衣手里拿过书单,眼前一亮,声音带着得意:“景春你写的书,你元湘姐姐肯定都看过了吧,你可能不知道你元湘姐姐可是何太傅的掌上明珠。”无他,这些书她全都没听过,何元湘这个小丫头又怎么都看过。而且景春的字也写得太好了,终于可以杀杀何夫人的锐气了。

      何夫人接过,扫了一眼,也是被夏景春的字惊到,但她就是不夸,还要继续装:“那当然,元湘也算是看了不少了。”

      何元湘接过书单,也有点挂不住,但还是笑着点头:“是的,这些书确实是已经看过了。”

      “《静言》中的「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注①我特别喜欢,元湘姐姐觉得如何?”夏景春像是看到知己,笑容热切。

      “啊,是的,我也很喜欢。”何元湘尴尬一笑。

      “是啊,正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夏景春甜甜一笑。

      “是的,我也很认可。”何元湘根本没看过,附和着。

      “呵呵,你看我这香囊是我女儿亲自绣的,这女红还是差点啊。”何夫人又秀起了何元湘的女红,上面绣着一株兰草,针脚细密,很有灵气。

      “小姐,您出汗了,我给您擦擦吧。”晴衣从袖子里抽出一张手绢,上面绣着一并蒂荷花,栩栩如生,很是惊艳:“哎呀,拿错了,这是小姐您绣坏了送我的那张。”

      何家母女:“……”

      后面,何家母女总算乖觉了。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要离别的时候,夏景春已经挥手跟何夫人和何元湘再见,像是恍然大悟似的:“啊,不好意思,突然想起来,「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表达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和志向。元湘姐姐,我说错了,你怎么不提醒我呢?”

      “元湘小姐真是太善良了。”晴衣适时补上一句。

      “啊,哈哈。”夏母也笑起来:“是啊,元湘这个孩子真是太善良了。你要多跟元湘姐姐学习知道吗?”

      “是。”

      “夏夫人也太客气了。”何母尴尬一笑:“那,我们先告辞了。”

      “元湘姐姐多来玩呀。”夏景春对着脸色泛白的何元湘透出最和善的笑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