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晴衣回去翻看夏景春过往的字,虽然字写得不错,但绝不是今日写的那般出众。

      晴衣心里沉重,她死了重生,难道小姐也死了重生?可是,这般荒诞的事,晴衣也不敢问只是旁敲侧击:“我看小姐今日写的字,进步很大啊。”

      夏景春正在看书,闻言头也没回,语气淡淡:“是吗,或许是今日发挥超常吧。”

      晴衣看她这么冷静,也拿不准是不是自己多想了。

      “晴衣,你也要多看看书,多写写字。”夏景春抽出一本描红给晴衣:“得空的时候,你多学学。”

      晴衣原本是认得一些字的,但本身并不爱学习。她就是一个奴婢,又不是小姐,公子,读那么多书又有什么意思呢。只是,后面在宫里就不够看了,吃了些亏,跟着夏景春又学了很多。

      现在夏景春提出来,晴衣自然乖乖接过描红,抬头一看,夏景春又开始发呆。

      王嬷嬷进来:“小姐,日子确定了,三日后吃过饭,见过礼便成了。”

      夏景春回神,轻轻的唔了一声,又提笔练字。晴衣在一旁眼神古怪。她记得太清楚了,上辈子夏景春可是又吵又闹。

      “我可真替小姐鸣不平,好不容易回了京城。老爷又要新娶姨娘,要是真生了一个弟弟,小姐哪里还有地位。”晴衣试探的话刚落,便挨了王嬷嬷一巴掌。

      “你这小蹄子说些什么?莫不是小姐太和善,你都忘了自己什么身份?”

      “算了,嬷嬷,晴衣也是为我好。”夏景春拦下生气的王嬷嬷,:“不过,晴衣以后这种话,你就别说了。”

      晴衣故作知错,低眉顺眼:“是,晴衣知错了。”只是心里越发觉得古怪。

      她太了解夏景春了。

      夏景春因为自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长期居住河尺老家,性格自卑又要强,极度渴望父爱母爱。老夫人对她也是严格要求,琴棋书画都盯着她往顶尖的学。虽然不在京城,但也经常拿京城的闺秀与之比较,导致夏景春有些自傲。

      这样自傲又缺爱的姑娘,是绝对不会容忍一个庶弟来分夺她为数不多的宠爱的。

      可是,父亲娶妾不用跟女儿商量,人选是早就确定的,夏母身边伺候的婉秀。

      对于夏母而言,她是千不愿万不愿把丈夫拱手相让的,逼不得已,还是选择一个可以捏在手里的人最好。

      上辈子婉秀开始还好好的,但后面有孕后便渐渐不把夏母放在眼里,恃宠而骄。夏母捏着她的卖身契又如何,夏家太需要一个儿子了。

      而婉秀竟然敢仗着肚子对景春景秋不客气,被夏景春使了手段,将她刻薄的一面暴露给夏父。婉秀怕被夏父厌弃,也怕留子去母,整日郁郁寡欢。后来生了一个女儿,生出来就不哭,没多久便早夭,婉秀也就失了宠。再加上夏母再次有孕,没多久便被人遗忘在后院。

      现在,确定了黄道吉日,婉秀给夏母敬茶,再给景春景秋见个礼便成了。夏家是不会在这种事上大操大办的。

      夏景春早早去了夏母屋子里,夏母正在梳妆。今日丈夫娶妾她是一万个不高兴,也不愿承认自己是昨日黄花,故而妆容上极为认真精致。

      可惜,越是认真,妆容越是厚重,越是与婉秀那般青葱比起来便越输得惨。

      晴衣站在夏景春身后,与夏景春一同看着夏母往头上插贵重华丽的簪子,有心想提示,却不知如何开口,她的身份开口是多嘴。

      但如果她是夫人,必定青衣素容,稍作打扮即可。老爷是读书人,并不多耽于情爱美色,适当扮弱才能让老爷更加心怀愧疚,只当婉秀是生育的工具。

      晴衣正想着,夏景春一脸天真的看着夏母:“母亲,若是婉秀生了弟弟,要像二叔那样留子去母吗?”

      夏母一惊,火气上头,低头看自己一脸单纯的女儿,压了压火气:“你这都说的是什么?谁教你的?这也是你一个姑娘家能说的话?”

      “可是,二叔……”夏景春还要再说。

      夏母挥挥手:“行了,你出去找景秋玩吧。”

      夏景春只好行礼出门,还没踏出门口,便听夏母跟梳头的嬷嬷抱怨:“你瞧瞧她都说的什么?河尺那种地方真是教不出好姑娘……”

      晴衣闻言连忙抬头去看夏景春,看她神色未变,兴许没听见,便暗暗松了一口气。这是夏景春的忌讳,她讨厌别人说她长于河尺。尤其是这话,还是出自夏母之口。

      不过,相信今天屋里的话一定会传到婉秀耳里,婉秀后面行事也要掂量掂量。

      夏家诗书礼仪之家。老夫人当年生下了夏父,肚子一直没了动静。后面一个丫鬟爬床,意外有了身孕,这才有了二房。只是那个丫鬟生下了儿子,便被一条白绫送走,半点福都没享到。不过,这算府里的禁忌,对外都说的是那位丫鬟难产而死,旁人根本不知是去母留子。

      上辈子,婉秀暴露了真性情后,夏景春也拿这件事跟婉秀说道了说道,导致婉秀后面思绪过重,生下的孩子身体不好,早夭。

      那个时候,夏景春还没成为杀伐果断的夏贵妃,很是愧疚,总觉得是自己的错导致了妹妹去世。

      这一世……婉秀如果提前有了心理准备,想必孩子能平安出生,健康成长吧。

      只是,夏景春说这话,到底是有意为之,还是有感而发呢,晴衣看着夏景春有些单薄的背影,实在是拿不准。

      没多久,婉秀便来敬茶见礼,给了夏景春和景秋各一个玉佩作为见面礼,算是正式成为了夏父的姨娘。

      夏父也如前世一般,很给面子,第一晚还是宿在了夏母屋里,夏母因此心情大好。

      又过了半月有余,老夫人要回河尺,按理来讲,自然是要带上夏景春。上辈子,夏景春又哭又闹又绝食,留在了京城。

      这次,夏景春乖得要命,甚至都在教导景秋,让景秋好好待在京城孝顺父母。

      看着一脸乖巧贤淑的夏景春,晴衣真觉得上辈子是一场梦。

      可是夏父却跟老夫人吵了起来。夏父一是觉得老夫人身体欠佳,还是待在京城疗养最好。二是,夏景春今年十四,还有一年就要及笄。而本朝女子,一般十六就要嫁人,十四便开始相看。夏景春的婚事再不操心,就要晚了。

      老夫人生怕夏老爷没儿子,便宜了二房的人,是不会让夏景春留在京城阻碍夏家传宗接代的。

      夏母也不愿意女儿留在京城。自己不能为夏家生个儿子,已经让她愧疚万分,若真是夏老爷膝下无子,她就是夏家的罪人。

      夏景春知道长辈纷争,带着晴衣去了夏老爷书房:“父亲,女儿想好了,与祖母回河尺。”

      “这事不用你操心。你和景秋一起跟着夫子多念念功课才是正经事。等几天,便让你母亲带着你多出去走动走动。”夏老爷坐在书桌后面,头也没抬:“出去吧。”

      “父亲,有些话,女儿本不该说。但女儿在河尺一样可以嫁人,京城虽好但未必适合女儿。”夏景春非但没出去,反而更靠近了书桌:“父亲,女儿在河尺多年,早就熟悉了河尺的一切,在京城反而不自在。”

      “你是不是在怨我把你送去河尺?”夏父抬头,神情严肃。上辈子,夏景春是很怕父亲的。父亲与她话极少,不苟言笑。一年可能只见得到一两次,话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句。后来进了皇子府,入了宫,更是相聚甚少,只有逢年过节,夏母才能进宫看望下女儿。

      “女儿没有这个意思……以前有吧。但现在女儿是真心的。女儿自小在河尺长大,熟悉河尺的一切,也高于河尺闺秀。就算嫁给河尺子弟,人家因我家人在京也不敢轻待于我。”夏景春微微一笑:“而家里,父亲你也不必因我与祖母、母亲争执,皆大欢喜。”

      “河尺能有什么好儿郎?”夏父拍拍桌子:“你跟你祖母一起长于河尺,不知轻重。我看再不回京,你怕是堕落于此。”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夏父叹了口气:“我没有儿子。你是长女,有些话,也当说与你听。过两年,我便会从二房挑选一个子侄过来继承家业。届时,你已出嫁,景秋尚小。若,你夫家不好,一,娘家无人撑腰,你在夫家日子难熬。二,夫家实力不济,你外出也被人看轻。三,若二房有什么举动,你也忙不上忙。趁现在我还在,趁夏家我还说了算,自当为你筹划周全,帮你找个如意郎君。这天下才子王孙汇聚京城,你不在京城找,难道去河尺,在鱼目中找珍珠?”

      晴衣在一旁,听得酸楚。上辈子,夏景春与娘家不亲,甚至是带着怨,带着恨的。她恨父母听信谗言,把她置于河尺,怨父母心中只有儿子不为她着想。

      后来成为皇子妃,成为皇贵妃,再多痛楚也是强咬着牙,不敢泄露丝毫,怕被夏家看了笑话。

      其实,一家人之间,哪有笑话呢。原来,夏父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夏景春的。原来,不是她厚着脸皮留在京城,原来还是有人希望她留在京城。哪怕这个希望里还夹杂着家族责任,但已经很好了,至少夏父为她考虑了。

      像是带着赌气,夏景春还是没忍住问了一句:“那父亲不怕我克着未出生的弟弟?”

      夏父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那我当年就该把你掐死。”

      回院子的路上,晴衣跟在夏景春身后,看着夏景春的背景有些恍惚。而夏景春脚步轻快,明显的喜悦。但,夏景春主动请求回河尺?

      怎么想,晴衣都觉得是梦一场,太不真实。

      正巧,路过一个门槛,晴衣伸手扶她:“娘娘,小心。”

      夏景春心情正好,含着笑,回应:“嗯。”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