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养成防卫思维 ...

  •   【1】

      防卫思维是什么?

      【个人防卫=求助+警戒+应变】

      (这个公式由本人亲自瞎编,不用记,随便看看,大概明白啥意思就行。因为后期还会反复出现。)

      “应变”环节最好玩儿,我会讲怎么囤备灾用品,列囤粮清单,有人要打你你要怎么打回去。

      但事实上,“求助”才是核心。

      你能回答出来上章开篇的三个问题,就已经做到了个人防卫的一半内容。

      独居者的抗风险能力其实很低,需要掌握的技能必然是专业且繁琐的。

      说夸张点,烧个热水都要时刻盯着。

      万一你喝热水烫了,得会急救吧?

      ok,你立刻把志愿改成医学院。

      万一失火,你得会用灭火器吧?

      ok,你紧急开始进行火灾演练。

      万一烈火堵大门,你得从窗户爬出去吧?

      ok,你把引体向上练起来,同时苦练下降结(高楼逃生专用绳结)怎么打。

      最重要的是,为了防止技能生疏,你学会的所有东西必须隔三差五去复习一番!

      成天学那些一辈子可能也用不上一次的知识,咱还干不干正事了?

      ——所以,种种占据太多时间的复杂技能,通通不用练,通通不用练!

      你只需要点亮基础知识,会找专业人士求助,就足够了。

      (注:住宿学生、与陌生人合租的社会人基本等于独居,可以照搬这本独居人士手册。

      除非同住者是医疗、警备方面的专员,否则不要指望他们起什么作用,出事了帮你打求助电话就不错了。

      而且根据我的经验,遇到天选室友的可能性很低,大部分室友大概率不会解决问题,反而制造问题。

      独居人烧热水,担心失火和烫着,合租还得担心陌生人往你水里下药。

      有人说了:“我和室友感情好得像朋友,而且我们都对求生防卫感兴趣,一起练习灾害自救,练练盗贼闯空门怎么对敌,岂不美哉?”

      其实也行。
      练总比不练强,有帮手比没帮手好。

      但记住:你们掌握的所有求生实践操作至少两周复习一次,这是最低频率,否则不如不练。

      技能不天天使用就退化了。

      万一你和室友无法协调训练频率,一方觉得稍微意思一下就行另一方觉得必须精通,搞不好还因此闹矛盾,到时候合体大招白练。

      所以管好自己为主。)

      【2】

      上章,我们通篇在说报警的重要性,这章一半内容也很概念化。

      肯定有人敲桌子抗议:“我都点进正文啦,当然有防卫思维,赶紧给我上份干货!”

      为啥还得再强调防卫思维?

      因为防卫思维,和生活思维,是他妈的两个东西!

      这个非常重要所以我他妈的要再说一句脏话!

      某些防身知识跟你的生活需求截然相反!

      还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前段时间有个热搜,吐槽女装的口袋小,放不了几件东西,一定是商家为了拉动背包销量故意做小口袋。

      这是不是商家阴谋不得而知。

      我要说的事实是,【从防身角度考虑,你出门必须带包,还要买浅口袋or没口袋的衣服。】

      为什么?

      举个例子。

      某天风和日丽,你穿上新买的大口袋衣服,新买的6.7英寸iPhone14塞进口袋,轻便而美滋滋地出门了。

      “20220808成都男子闹市持刀案”的当事歹徒正要砍人。

      【8月8日傍晚,在成都一街道交叉路口一男子持刀叫嚣着欲砍向路人,执勤辅警发现后迅速上前制止,制止过程中辅警被刀划伤。危急时刻,热心市民“铲子哥”“牌子哥”、外卖员、骑手和路人六位勇士合力将歹徒制服。

      (注:引用自央视新闻)】

      可能性1:

      你吓得拔腿就跑,奔跑时手机掉出口袋,夸嚓,摔碎了。

      可能性2:

      你加入六勇士行列,抄起铁锹和歹徒扭打起来,歹徒飞起一脚命中你的口袋,夸嚓,手机还是碎了。

      无论你的口袋有多深多大,无论里面放了什么,只要你在运动,它都会摔坏,会掉出来。

      没有例外。

      打架和逃命的运动激烈程度远超健身房,这时候往口袋里塞包纸巾都会碎成渣子,还耽误跑路速度。

      一个大口袋能塞下钥匙、手机和钱包,意味着你会在打架时弄坏自己的钥匙、手机和钱包。

      钥匙还会戳伤你的腿,断开的金属头贼尖。

      当然,你也可以买大口袋衣服,不用口袋装东西。

      但人类进步的动力就是寻找捷径,为了生活便利才有这么多科技产物,但凡能偷一点懒,都不会勤快。

      所以管不住自己的人就老老实实背个包吧。一个双肩包的防护作用可见《居家旅行必备单品》篇。

      或者记住:

      当你的东西为了省事放进口袋的那一瞬间,直接默认它已经坏了、丢了,你已经失去它了。

      别出现这种情况,持刀歹徒都冲过来踢你一脚了,你还忙着检查兜里东西掉没掉,非常耽误逃跑。

      【3】

      另一个和生活习惯相反的常识,是备灾中的囤粮环节。

      新冠疫情让更多的人有了囤粮意识,买满满一冰箱蔬菜、够吃几个月的米面油,未雨绸缪,是好事。

      但得知封城三天,你出门买菜,叫【进行正常的生活物资储备】,是日常该做的,不叫【备灾】!

      对独居者来说,备灾最不用囤的就是蔬菜,米面甚至也不用囤。

      备灾是什么?

      是对抗天灾。

      是对抗地震、海啸、台风、山火、暴雪、传染病的直接和次生灾害。

      对现代城市的人来说,天灾的主要次生灾害,是断水、断电、断网。

      那为什么要说疫情期间的囤粮不算正式备灾呢?

      因为你只囤粮了,没囤能源。

      【囤食物,就要囤能源。】

      没有能源,原材料变不成食物。

      备灾时想用冰箱保存蔬菜,就要买配套的发电机。

      冰箱一旦停电,蔬菜会烂,你的食物就白囤了。

      买米面油,就要买燃料块。

      没有燃气,人不能吃生米生面。

      食物有多少,等量储备的水就要有多少,不然停水后你怎么做饭?

      【不是所有灾害都像疫情隔离那样简单,你不缺水电网,只是居家打发时间。】

      生活储物该买还是要买,但【生活】和【防卫】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我们要兼顾。

      我举了这么多例子,总算看出两者的区别了吧?

      生活思维是——我把东西装口袋就是为了方便,买菜就是为了吃。

      防卫思维代表着——如果现在没得方便,没得吃,我怎么补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养成防卫思维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