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三个基础问题 ...

  •   【1】

      首先,请回答我三个问题:

      1、你能否熟练使用手机的SOS紧急联络功能?在看不到屏幕的情况下也能熟练操作吗?

      2、除了120之外,你有没有保存离你家最近的医院或社区医院的电话?

      3、能否背出两三个跟你关系最近的人的号码?

      ——以上问题,多少人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答案都为“否”的人,个人防卫水平不说能是炉火纯青,至少也可以说是基本为零吧。

      赶紧去练习使用手机的SOS功能。一般是开机状态下连按五次电源键,自动拨打110或发送当前位置到他人手机,以你的手机设置为准。

      去查附近医院门诊的座机号码。

      去背亲人朋友的手机号。

      因为这三个基础问题的核心逻辑是:

      【当你陷入困境,应该最短时间向他人求助】

      就这一条,比什么技巧都管用。

      我知道大家都是奔着提升个人防卫素质才点进来的,但双拳难敌四手,特种兵王也不能以一敌百,一百个人站那不动让兵王挨个扇巴掌都能给兵王累趴下。

      所以牢记祖训:一个好汉三个帮。

      我们的防卫第一课是学会呼叫战友。

      对待困难,PVP太危险,PPPPVP才有意思。

      哪怕我在后文会教一些动手自救的技巧,甚至你亲自学武出师了,也要牢记,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跟腱断裂的都是爱长跑的。

      打街架的不败秘诀,就是偷袭为主,永不落单,帮手不到场绝不和任何黑暗势力叫板。

      所以本文一切指导,只是为了帮助你成功脱险。

      最终目标不是消灭危险,也不是打倒坏人。

      【而是保命,是逃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打110。】

      如果你为了逃跑而去打倒坏人,那也属于求助的“过程”,而非“最终目标”。

      我非常讨厌活跃在微博B站小红书的脑瘫防卫营销号,只把防卫知识当爽文卖,从来不会提醒你一个关键点,即“单个人类其实是很脆弱的,不抱团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营销号贩卖美好幻象:“当歹徒从背后勒住你脖子,只要学我的动作一抓一扭,就能轻松脱身打倒他啦~”;
      “教你一个小妙招,走夜路再也不害怕~”;
      “独居女性应该这样这样做,危险绝不找上门哦~”。

      观众一看,咔咔爽。

      连刷两遍,感觉自己独居安全感倍增又增长了见识,于是快乐点赞继续刷下一个视频。

      可你真的能学到干货吗?

      得了吧,这种视频只能提供短暂的成就感,他们从新媒体的爽文角度写的脚本,而不是从我们需要的[防卫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

      歹徒都能从背后接近你了,营销号假定的情景居然是他会从背后勒住你脖子,而不是给你一板砖直接弄死???

      知道90年代的刨锛队吗?

      刨锛是一种木工工具,一头是方锤,另一头是扁且尖锐的鸭嘴锄,这种独特的铁疙瘩造型决定了它平衡稳定、打击感特别趁手,还比普通锤子杀伤力强(是我至今都爱用的居家好物,此处应有图但晋江不能发)。

      90年代全国各地都有抢劫犯拿着刨锛,专门蹲半夜下班的工人,从背后接近,瞄准后脑勺就是一发,鸭嘴锄那头直接能给人后脑干碎了,受害者死亡率极高,最差也是植物人。

      别说普通人,专业武者从背后遭袭也只会被揍成一个傻逼。

      所以营销号的东西别学,别信。

      当然也有靠谱的自媒体,这里先不做推荐,等你看完下一章就会自行分辨对方说的知识靠谱还是不靠谱了。

      【2】

      说回上面三个问题。

      《防卫2.0版本》的问题1,是“离你家最近的派出所的电话是多少”。

      我们拨打110之后,是“报警中心的接线员收到警情——呼叫离你最近的警局——由附近警局出警”这么个流程。

      报警中心打附近的派出所电话,救援人员就会出发了。

      之前让你多记一个附近派出所的电话,是为了缩短求助时间。

      但现在,通讯基站功能升级,基站能根据报警人当前位置自动接通到最近的警局。

      而且当年SOS功能还是苹果机专属。安卓机几乎没有。

      现在都是智能机标配,定位系统也很准确。

      相关工作人员还提醒我,绕开110直接联络警局有个弊端,报警中心那里没记录,后续可能有麻烦。

      故问题1更换。

      【3】

      那为什么基站功能升级了,你还要保存社区医院的电话?

      一个120不够吗?

      【因为有些急症,必须立刻解决。】

      如果你住得离大医院不近,就算基站自动接通到最近医院,但你急性过敏/动脉出血等等等等,总之需要马上急救,是等不及救护车从几公里外赶来的。

      比如突发过敏,你又没囤过敏药,但小区内就有诊所,叫救护车不如事先记下诊所电话,请人赶紧带药过来,总比患者乱跑安全。

      再比如烧烫伤,哪怕是严重烧烫伤,要做的第一件事也不是送医院,而是趁着有意识赶紧大量冲冷水。

      (这部分的详细案例交给评论区的医学生补充。)

      总之,社区医院足以承担一部分急救工作,危急时不要忽视它们的作用。

      但打120的优势在于,如果你基本失去行动及说话能力,【急救中心可以根据号码锁定你的当前位置】,社区医院没有这种能力。

      所以做好两手准备。

      那么,哪类急症应该打120,哪类病症求助社区医院?

      区分病症留到后文详解,这个太长且过分专业。

      总之,如果你头晕,呕吐,抽搐,视线模糊,无法行走,呼吸困难,躯干骨折,心脏疼;

      或者,脑部or脊椎遭受重击,可暂时又没出啥事;

      或者,你想的是:“我感觉自己有点严重,可救护车好贵,我还是坚持坚持,自己去医院吧”;

      以及,“救命…………”;

      犹豫要不要叫车的时候……别犹豫,快叫车!

      小磕小碰的伤势,一般人不会往救护车的方向考虑,让人逞强的问题必然是大问题。

      这个时候就别心疼钱了赶紧叫车!!!

      (一个仅供参考的救护车费价格:
      基础车费100元,加上医护人员的随行费用、车载吸氧、急救设备使用费,一趟下来应该300块左右。
      每个城市的物价不同,以当地为准。)

      【4】

      2.0版本的问题2、3和现在一样。

      为什么还要记亲近的人的手机号?

      先看这个新闻。

      【5月30日,河南大学大三女生彭美(化名)去世,去世前,她因脑出血已昏迷14天,一直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彭美的父亲彭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女儿5月17日上午在宿舍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曾拨打120求救,但长达近8分钟的通话后,接线员并未派车。当日中午,舍友发现彭美情况不对后再次拨打120才派车,而120抵达学校时,距离彭美第一次求救已过去了2个多小时。

      彭美的同学告诉北青报记者,17日上午学校组织核酸检测,两位室友离开后,彭美一个人在宿舍。当日上午10点27分,感到不适的彭美拨打了郑州市120急救中心电话。通话录音显示,彭美呼吸沉重,说话声音较小,接线员问她是要救护车吗?彭美“嗯”了一声,说“河南大学”。随后接线员询问河南大学在哪?彭美回答:“郑州”,后再次强调“河南大学郑州校区”。接线员又再次询问在什么路上?这时彭美回答:“明伦校区,我头好疼啊。”接线员听闻后再次询问:“明伦校区在哪?我只知道有个龙子湖校区。”这时,彭美再次重复了一句“郑州”。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段录音中彭美不断大声喘息,接线员则告知她不要用嘴巴呼气,用鼻子呼吸。随后接线员多次与彭美确认位置,请她向室友确认位置或加微信将位置发给接线员。彭美回复说没有室友,并再次说了“郑州河南大学”。通话后半段,彭美疑似病情更为严重,难以直接回复接线员问题,并带有哭腔,接线员则表示不说清楚位置无法派车。

      彭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后来了解到,女儿拨打120求救后并未派车,当日中午12点左右,女儿室友回来时发现女儿情况不对后再次拨打120,对方才派车。彭美同学告诉北青报记者,第二次拨打120的是彭美的班长,在这位班长报出准确位置后,接线员反复确认上午是否有同学已经拨打过120。班长当时不清楚彭美已经打过120,担心被当作重复拨打,便多次强调是第一次打120,请赶快派车。彭美的室友则表示,她12点多回宿舍时,彭美发出痛苦的呻丨吟,会抽搐意识不清醒,叫也叫不醒。这位室友在陪同彭美去医院的路上时,120接线员给彭美的手机回了个电话,室友接听后对方表示彭美一直说不清自己在哪,说自己是明伦的。

      彭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通话录音的前半段,女儿多次明确说自己在河南大学郑州校区,且河南大学在郑州只有龙子湖一个校区,“孩子后面已经意识模糊了说错话了,他们可以报警或者联系学校定位,但他们却一直说孩子说不清楚位置。”

      (*注:新闻引用自北京青年报)

      这个新闻还有受害者打电话的录音,推荐去听,听完就知道什么叫跟傻逼求助急死个人了。】

      当年的问题1(存附近派出所号)、3(存亲人手机号),都是我考虑到这类情况准备的。

      打8分钟电话请不动的人,打10分钟电话也没用,我不教你怎么在急病发作下还能保持清醒,也不教你怎么条理清晰地跟人表达你需要帮助。

      重病恍惚状态下,能不能张开嘴都成问题。

      记住一点就好:

      你打电话向人求助,把自己的问题重复2遍以上——甚至不用数这么详细的数字,我觉得“2”这个数字对于生病的人来说还是太复杂了。

      当你觉得“我已经说完了,但对方没反应,他不能帮我”的时候,就像这个新闻里的脑瘫接线员——

      【你就马上切断电话,换人求助。】

      所以我们要多存应急号码,甚至背下亲人号码,丢了手机也能联系他们。

      120接线员是弱智,就给附近医院打电话;

      附近医院是弱智,就给社区门诊打电话。

      除非你连挂断电话的力气都没有,只能抓一根救命稻草,但凡你能迷迷糊糊地想到,“对方没有意识到我遭遇了危险”——不要浪费时间,果断换人。

      (以上仅指远程电话求助,街头遇险不适用这个思路)

      我最推荐的方式,还是打110。

      【当你需要帮助可是又想不起谁能帮你,或者最后的力气只够拨打一个电话,就打110】

      哪怕手机里存的所有号主都没意识到你发生了什么,但110会当回事。

      哪怕你刚播出电话就昏迷,一个字都说不出来,110接线员也会锁定你的位置,找到你。

      总之,拿不准就打110。

      【5】
      打求助电话的时候,该怎么有条理地组织语言让对方明白你需要什么帮助?

      日常理想状态下,我们当然可以保持冷静,清晰交代自己的所处地点、遇到的困难。这套话在心里念叨两遍就说出来了。
      ……可万一状况紧急,你慌得完全失去逻辑了呢?

      对策也很简单。

      不管打110还是120,求助电话接通以后,只要你觉得自己心慌意乱组织不好语言,或者说了半天还是什么都说不出来,那么【记住这句话】,告诉对方。
      【我需要帮助。你提问,我来回答。】

      然后把提问权交给接线员就行了。

      让冷静的人去梳理逻辑,对方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哪怕什么有效信息都没说,也有通话信号可供定位。

      本章课后作业:
      熟练使用手机的紧急联络功能,并设置紧急联络人号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三个基础问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