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呆猫100% 打分:2 [2024-11-14 18:28:18] 来自河北
气象之前讲了啊,多重要啊。怎么还说是小道?
5
[1楼] 网友:CC [2024-11-15 14:44:23] 来自广东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你搬不动的。
10 [投诉]
[2楼] 网友:呆猫 [2024-11-16 17:44:49] 来自河北
这是关系到改朝换代的事,我不觉得古人会在这件事上出现什么偏见。尤其是古代打仗时候就已经有部分运用上了。这还关乎粮食蝗灾这种民生大事,越是权利地位高的越得在乎。如果这眼光都没有,那可真是尸位素餐了。
1 [投诉]
[3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16 20:59:55] 来自湖南
个人理解:古代朝廷只有治国民生是大道,这段落主要说的是风的形成制作实验,实验结果和造成的影响是气象知识,实验过程是“奇淫技巧”,所以臣子担心的是皇帝走偏,从关注实验结果(尤其是这种结果对农业等民生产生的影响)偏向沉迷实验过程(他们认为这是“奇淫技巧”),再比如张衡地动仪,造出地动仪以后的使用和推广是朝廷需要关注的(比如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但如果皇帝关注的是地动仪的制造过程(比如安装顺序,零件种类和数量),甚至亲自制作,这对于朝廷来说就是走偏了。
4 [投诉]
[4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16 21:01:37] 来自湖南
再直白点,就是担心出现“元顺宗”、“明熹宗”这种木工皇帝。
2 [投诉]
[5楼] 网友:呆猫 [2024-11-18 19:03:37] 来自河北
奇技淫巧,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过于奇巧,让人着迷,却又无益的技艺与制品。奇:奇异,奇巧,有趣的。技:技术,技巧,带有技术性的。淫:过分,极端,沉迷,上瘾。
[6楼] 网友:呆猫 [2024-11-18 19:16:29] 来自河北
没有“奇淫巧技”这个词语,实验过程被你这么理解也是离谱,什么东西不要实践了,空口白话啊,格物致知这个词我倒是听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面推行比下面人自己摸索强多了,没资源大力扶持谁做啊,木匠皇帝那也是集权巅峰了,刘彻这时候还没有牛呐,前面还说了纺织业,纺织工具不足以说明工具的重要性,造纸术也是上面人关注有资源才成功的啊,法家儒家炼丹哪个不是上面人推广的,何况还有墨家吧。
[投诉]
[7楼] 网友:呆猫 [2024-11-18 19:28:12] 来自河北
更何况这个时候儒家还没有被大众认可呐,独尊儒术看了天幕后所有人还都要认可吗?刘彻还要不要给儒家抬轿可不一定,工具的好处反正是大家都看到的。
[8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18 20:18:09] 来自湖南
理解不同吧,我是按照管理的角度来看待的,感觉皇帝这个岗位处于中枢位置,主要是决策作用,而科技处于前置位置,有所成果以后反馈到中枢再下行到执行部门推广,朝臣希望的是皇帝没有偏正,不过度介入其他部门的运行,“外行人干内行活”(皇帝一般学的都是帝王心术,治国理论这些,而不是工科农业理论吧),就算是现在公司也是研发是研发销售是销售管理是管理,也没要求领导层是研发销售样样精通吧?没有说让朝廷不重视科技树的意思,但皇帝一般也是下达政令让朝堂推广而不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的推广,主要还是起到决策作用吧。皇帝的政令可以让资金向科技(比如工部)倾斜,也可以改考试大纲招募更多工科农业人才,更可以向民间宣传嘉奖工匠,但自己玩算怎么回事呢?就算是自己琢磨也比不上二十个天才工科生的效率吧(除非皇帝是个工科农学天才)?当然康熙这种自己培养高产水稻品种还全国推广的当我没说,因为他前期培养中间决策后期推广全程参与了。如果是知识的积累,皇帝可以积累一定量农业工业知识不让下属蒙蔽,但他们的核心重点还是心术,治国,用人这些方面,主要体现在决策层。
[9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18 20:40:52] 来自湖南
朱厚照为什么被骂?因为他放弃了领导的决策权,去抢夺将军的执行权,而文段最重要的是“沉迷”二字,所以朝臣担心皇帝沉迷的本质是担心皇帝放弃自身决策权导致以皇帝为首的附属集团决策权的不合法(即政令无法有效传达)
[10楼] 网友:呆猫 [2024-11-19 19:10:14] 来自河北
那炼丹道术这种横贯封建社会的骗人术法,不也是皇帝的关注才被大众认可的吗?炼丹除了长寿还有的就是房 中 术,最重要的让人成仙和与鬼神沟通,而天象一直很都受古人关注啊,汉朝研究气象的工具很少吧,而且刘彻这个时候应该是铁器提升的时期,他可是专门让人去学的,这种工业的提升对匈奴的战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11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19 20:19:02] 来自湖南
炼丹在“祖师篇”说了,是皇室贵族的游戏,因为矿石重金属费钱,道术涉及宗教不讨论,其实感觉民间因为迷信普及的是偏方(比如鲁迅的“药”)和下九流(比如神婆跳大神),至于你说的气象,其实古代一直很重视的,从夏商周的祭祀,到春秋战国阴阳家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虽然这本小说李世民不信长生,但另一本历史直播小说说了玄武门之变的推动就是钦天监推出“太白见秦分”,认为天命属于秦王李世民,让局势一触即发,加上本小说祖师篇也说了是李世民问了隋朝王道长自己有帝王相才决心发动政变的,说明李世民不信长生但也信道信天象,确实有种说法,汉武帝能战胜匈奴是因为铁器的冶炼,但是这也是他让工匠精进了技术,而不是身体力行学会技术革新。天象对于迷信的古人来说很重要,但是这段落说的是风形成的实验,所以还是着眼于实验,其实我觉得就像嬴政突然对蟋蟀感兴趣朝臣担忧一样,朝臣担忧的不是一次两次的实验,而是皇帝一直沉迷实验,最后和朱厚照一样啥事不管,至于他们说的“小道”,感觉不是气象(他们还挺信风水),对朝堂上的人来说,大概只有政治是大道吧(站在他们阶级来说某种程度上也没错),古代有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士农工商”阶级划分一目了然。
[12楼] 网友:呆猫 [2024-11-21 20:09:53] 来自河北
皇帝要学的也很多啊,尤其是刘彻这种顶尖的帝王,要是对某一种学科表现出喜爱,不可能是心血来潮。尤其是天象气象这种可以制约帝王的掣肘,把它拿下神坛更好不是嘛,儒家就不可能以“天人感应”来制约帝王了。毕竟儒家那个时候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的“民”可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平民百姓的农民啊,刘彻现在看了那么多视频还看不出来儒家改革难,非要回到周天子时候,这也是离谱,明朝这么具体的南北分裂,老朱的立国之本就是南北统一啊,非要在时间的长河里刻舟求剑,而且商鞅变法的贫民弱民愚民也不是秦国时期的“黔首”。毕竟秦国没变法之前这个国家“民”真不怎么样,要知道他是得罪了贵族的利益才死的。
[13楼] 网友:呆猫 [2024-11-25 08:50:01] 来自河北
说一下管仲里的士农工商里的“士”指的是军士,到了宋朝才是说的读书人,汉朝没有这个观念呐。
[14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27 21:29:56] 来自湖南
不可否认的是,不论这个“士”代表的是“军士”还是“读书人”,实质上古往今来都是那一群人:政治家,只是春秋战国和唐宋元明清体现形式不一样而已。
[15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27 21:43:15] 来自湖南
其实我在另一本历史小说看过一种论断,其实这本小说“祖师篇”也有所体现:古代统治阶级一直是打压工匠的,春秋战国是因为墨家思想上忠于巨子先于忠于君王,让皇帝排斥不喜,而宋朝纯儒之前,历朝历代还是有百家痕迹的,比如唐朝李白师从纵横家,所以皇帝会对墨家抱有警惕心理(从而不重用),更别提汉武帝其实距离秦始皇时期只有百年左右(夏无且两个时期都经历了),所以汉武帝启用工匠一定会警惕墨家的,还有另一种说法,这本直播小说隐晦点明了替代封建王朝的是资产阶级社会(据说清朝皇室一直是清楚的),作为每个封建朝代的顶尖大佬真不会感受到这一点从而隐晦压制这个时期的到来吗?(比如明清的闭关锁国)所以启用科学家只会迈出适应时代的一小步,而不觉得超出时代,因为没有人会革自己的命。咱们对封建时代的定义“地主阶级”说明核心在土地,所以核心还是牢牢把握基本盘“农民”,因为重土安迁,易于统治阶级管理,对于科技,永远只会是其次的选择。
[16楼] 网友:呆猫 [2024-11-28 12:30:10] 来自河北
呃,你抬杠呐,汉朝可是能以军功封侯的,宋朝是最看不起当兵成他们为贼配军,地位能一样嘛?!
[17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28 16:52:06] 来自湖南
可是“士农工商”这个词是有历史演变的啊,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交锋,军队很重要,所以士是士兵,在秦国尤为突出;魏晋风流士是士族公卿,唐宋变革以后“与士大夫共天下”,士是士大夫,不论士在哪个朝代体现的是什么,其实都是“食肉者”,就是搞政治的统治阶级啊。
[18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28 16:54:56] 来自湖南
感觉你语文确实学的很好,每个成语都能找到出处并且解释其意思,而我经常用词表述不到位。
[19楼] 网友:呆猫 [2024-11-28 19:16:59] 来自河北
你在用后朝的剑斩前朝的官,所以我才觉得莫名其妙,我一开始就说的是气象,你说的成见,关注点不对,所以我反驳了你,你又说了工具,我说的是工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沉迷工具对于刘彻是不可能的,即这个臣子的眼界也就如此而已,成仙长生是古代那个时代的向往,经历了前面的天幕剧透他的太子之殇,他的朝臣对反扑,他还可能会沉迷一种事物嘛?稍稍松懈的后果还不清楚吗?还有那个时代正是儒家董仲舒改革的时期,宋朝儒家也改革了吧,明朝也有圣人王阳明的心学,儒家是一直进步的。当政者没有推广不代表儒家没有进步啊。刘彻就是他的改革最成功了。看了天幕儒家的公羊派对遵守亲亲相隐派绝对会出重拳。能实现大一统的帝王不是一个木匠皇帝能比的起的,那是能在我们华夏文明写原始代码的人物,看了天幕剧透这种人比现代人聪明的多了去了,他们只是旧不是蠢,所以我才说这个官员就是尸位素餐,只能想到那么浅薄的一层。
[20楼] 网友:呆猫 [2024-11-28 20:10:09] 来自河北
儒家的教育在我们华夏也是站主要地位的,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他们想分裂想回到周天子时代也是存在的,儒家想让皇帝垂拱而治,因为士大夫也是要捞好处的,也是想要搞垄断的,也是想让自己家千秋万代的,所以才有的门道世家啊,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刘彻消了自己家的王侯,然后再让你门阀世家崛起,天幕剧透了他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再出现的,宋朝学问是很好,宋词是很不错,出现一个能人志士了吗?能够力挽狂然的人物都没有出现。一个朝廷的资源给你砸下去,就搞党争了,就这宋朝还是靠的商业收税托底,还不如明朝有个王阳明,教育儒家绝对是出了大力的,但是汉朝政治上除了儒家公羊派的大复仇理论有用,后面可就是“亲亲相隐”了,还有汉朝的盐铁论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辩驳,古人也是反思了啊,还有墨家学说不受待见和工匠的待遇是两码事,怎么是个工匠就是墨家的了?朝廷可以自己培养。
[21楼] 网友:呆猫 [2025-01-18 19:12:17] 来自河北
说一下科技不会对阶级有什么影响,米国的阶级是有科技大佬的人出头的嘛?!卡死知识的价格,我们古代政治家的能力厉害的狠呐,说不让商人出头就不让,卡脖子那些人玩的溜这呐,纸张,瓷器,茶叶等等,是多少年才传出去的?!流水线古代是有的,工业化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危机。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呆猫100% 打分:2 [2024-11-14 18:28:18] 来自河北
气象之前讲了啊,多重要啊。怎么还说是小道?
5
[1楼] 网友:CC [2024-11-15 14:44:23] 来自广东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你搬不动的。
10 [投诉]
[2楼] 网友:呆猫 [2024-11-16 17:44:49] 来自河北
这是关系到改朝换代的事,我不觉得古人会在这件事上出现什么偏见。尤其是古代打仗时候就已经有部分运用上了。这还关乎粮食蝗灾这种民生大事,越是权利地位高的越得在乎。如果这眼光都没有,那可真是尸位素餐了。
1 [投诉]
[3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16 20:59:55] 来自湖南
个人理解:古代朝廷只有治国民生是大道,这段落主要说的是风的形成制作实验,实验结果和造成的影响是气象知识,实验过程是“奇淫技巧”,所以臣子担心的是皇帝走偏,从关注实验结果(尤其是这种结果对农业等民生产生的影响)偏向沉迷实验过程(他们认为这是“奇淫技巧”),再比如张衡地动仪,造出地动仪以后的使用和推广是朝廷需要关注的(比如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但如果皇帝关注的是地动仪的制造过程(比如安装顺序,零件种类和数量),甚至亲自制作,这对于朝廷来说就是走偏了。
4 [投诉]
[4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16 21:01:37] 来自湖南
再直白点,就是担心出现“元顺宗”、“明熹宗”这种木工皇帝。
2 [投诉]
[5楼] 网友:呆猫 [2024-11-18 19:03:37] 来自河北
奇技淫巧,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过于奇巧,让人着迷,却又无益的技艺与制品。奇:奇异,奇巧,有趣的。技:技术,技巧,带有技术性的。淫:过分,极端,沉迷,上瘾。
1 [投诉]
[6楼] 网友:呆猫 [2024-11-18 19:16:29] 来自河北
没有“奇淫巧技”这个词语,实验过程被你这么理解也是离谱,什么东西不要实践了,空口白话啊,格物致知这个词我倒是听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面推行比下面人自己摸索强多了,没资源大力扶持谁做啊,木匠皇帝那也是集权巅峰了,刘彻这时候还没有牛呐,前面还说了纺织业,纺织工具不足以说明工具的重要性,造纸术也是上面人关注有资源才成功的啊,法家儒家炼丹哪个不是上面人推广的,何况还有墨家吧。
[投诉]
[7楼] 网友:呆猫 [2024-11-18 19:28:12] 来自河北
更何况这个时候儒家还没有被大众认可呐,独尊儒术看了天幕后所有人还都要认可吗?刘彻还要不要给儒家抬轿可不一定,工具的好处反正是大家都看到的。
[投诉]
[8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18 20:18:09] 来自湖南
理解不同吧,我是按照管理的角度来看待的,感觉皇帝这个岗位处于中枢位置,主要是决策作用,而科技处于前置位置,有所成果以后反馈到中枢再下行到执行部门推广,朝臣希望的是皇帝没有偏正,不过度介入其他部门的运行,“外行人干内行活”(皇帝一般学的都是帝王心术,治国理论这些,而不是工科农业理论吧),就算是现在公司也是研发是研发销售是销售管理是管理,也没要求领导层是研发销售样样精通吧?没有说让朝廷不重视科技树的意思,但皇帝一般也是下达政令让朝堂推广而不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的推广,主要还是起到决策作用吧。皇帝的政令可以让资金向科技(比如工部)倾斜,也可以改考试大纲招募更多工科农业人才,更可以向民间宣传嘉奖工匠,但自己玩算怎么回事呢?就算是自己琢磨也比不上二十个天才工科生的效率吧(除非皇帝是个工科农学天才)?当然康熙这种自己培养高产水稻品种还全国推广的当我没说,因为他前期培养中间决策后期推广全程参与了。如果是知识的积累,皇帝可以积累一定量农业工业知识不让下属蒙蔽,但他们的核心重点还是心术,治国,用人这些方面,主要体现在决策层。
2 [投诉]
[9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18 20:40:52] 来自湖南
朱厚照为什么被骂?因为他放弃了领导的决策权,去抢夺将军的执行权,而文段最重要的是“沉迷”二字,所以朝臣担心皇帝沉迷的本质是担心皇帝放弃自身决策权导致以皇帝为首的附属集团决策权的不合法(即政令无法有效传达)
[投诉]
[10楼] 网友:呆猫 [2024-11-19 19:10:14] 来自河北
那炼丹道术这种横贯封建社会的骗人术法,不也是皇帝的关注才被大众认可的吗?炼丹除了长寿还有的就是房 中 术,最重要的让人成仙和与鬼神沟通,而天象一直很都受古人关注啊,汉朝研究气象的工具很少吧,而且刘彻这个时候应该是铁器提升的时期,他可是专门让人去学的,这种工业的提升对匈奴的战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投诉]
[11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19 20:19:02] 来自湖南
炼丹在“祖师篇”说了,是皇室贵族的游戏,因为矿石重金属费钱,道术涉及宗教不讨论,其实感觉民间因为迷信普及的是偏方(比如鲁迅的“药”)和下九流(比如神婆跳大神),至于你说的气象,其实古代一直很重视的,从夏商周的祭祀,到春秋战国阴阳家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虽然这本小说李世民不信长生,但另一本历史直播小说说了玄武门之变的推动就是钦天监推出“太白见秦分”,认为天命属于秦王李世民,让局势一触即发,加上本小说祖师篇也说了是李世民问了隋朝王道长自己有帝王相才决心发动政变的,说明李世民不信长生但也信道信天象,确实有种说法,汉武帝能战胜匈奴是因为铁器的冶炼,但是这也是他让工匠精进了技术,而不是身体力行学会技术革新。天象对于迷信的古人来说很重要,但是这段落说的是风形成的实验,所以还是着眼于实验,其实我觉得就像嬴政突然对蟋蟀感兴趣朝臣担忧一样,朝臣担忧的不是一次两次的实验,而是皇帝一直沉迷实验,最后和朱厚照一样啥事不管,至于他们说的“小道”,感觉不是气象(他们还挺信风水),对朝堂上的人来说,大概只有政治是大道吧(站在他们阶级来说某种程度上也没错),古代有句话“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士农工商”阶级划分一目了然。
[投诉]
[12楼] 网友:呆猫 [2024-11-21 20:09:53] 来自河北
皇帝要学的也很多啊,尤其是刘彻这种顶尖的帝王,要是对某一种学科表现出喜爱,不可能是心血来潮。尤其是天象气象这种可以制约帝王的掣肘,把它拿下神坛更好不是嘛,儒家就不可能以“天人感应”来制约帝王了。毕竟儒家那个时候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的“民”可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平民百姓的农民啊,刘彻现在看了那么多视频还看不出来儒家改革难,非要回到周天子时候,这也是离谱,明朝这么具体的南北分裂,老朱的立国之本就是南北统一啊,非要在时间的长河里刻舟求剑,而且商鞅变法的贫民弱民愚民也不是秦国时期的“黔首”。毕竟秦国没变法之前这个国家“民”真不怎么样,要知道他是得罪了贵族的利益才死的。
[投诉]
[13楼] 网友:呆猫 [2024-11-25 08:50:01] 来自河北
说一下管仲里的士农工商里的“士”指的是军士,到了宋朝才是说的读书人,汉朝没有这个观念呐。
[投诉]
[14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27 21:29:56] 来自湖南
不可否认的是,不论这个“士”代表的是“军士”还是“读书人”,实质上古往今来都是那一群人:政治家,只是春秋战国和唐宋元明清体现形式不一样而已。
[投诉]
[15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27 21:43:15] 来自湖南
其实我在另一本历史小说看过一种论断,其实这本小说“祖师篇”也有所体现:古代统治阶级一直是打压工匠的,春秋战国是因为墨家思想上忠于巨子先于忠于君王,让皇帝排斥不喜,而宋朝纯儒之前,历朝历代还是有百家痕迹的,比如唐朝李白师从纵横家,所以皇帝会对墨家抱有警惕心理(从而不重用),更别提汉武帝其实距离秦始皇时期只有百年左右(夏无且两个时期都经历了),所以汉武帝启用工匠一定会警惕墨家的,还有另一种说法,这本直播小说隐晦点明了替代封建王朝的是资产阶级社会(据说清朝皇室一直是清楚的),作为每个封建朝代的顶尖大佬真不会感受到这一点从而隐晦压制这个时期的到来吗?(比如明清的闭关锁国)所以启用科学家只会迈出适应时代的一小步,而不觉得超出时代,因为没有人会革自己的命。咱们对封建时代的定义“地主阶级”说明核心在土地,所以核心还是牢牢把握基本盘“农民”,因为重土安迁,易于统治阶级管理,对于科技,永远只会是其次的选择。
[投诉]
[16楼] 网友:呆猫 [2024-11-28 12:30:10] 来自河北
呃,你抬杠呐,汉朝可是能以军功封侯的,宋朝是最看不起当兵成他们为贼配军,地位能一样嘛?!
[投诉]
[17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28 16:52:06] 来自湖南
可是“士农工商”这个词是有历史演变的啊,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交锋,军队很重要,所以士是士兵,在秦国尤为突出;魏晋风流士是士族公卿,唐宋变革以后“与士大夫共天下”,士是士大夫,不论士在哪个朝代体现的是什么,其实都是“食肉者”,就是搞政治的统治阶级啊。
[投诉]
[18楼] 网友:23281036 [2024-11-28 16:54:56] 来自湖南
感觉你语文确实学的很好,每个成语都能找到出处并且解释其意思,而我经常用词表述不到位。
[投诉]
[19楼] 网友:呆猫 [2024-11-28 19:16:59] 来自河北
你在用后朝的剑斩前朝的官,所以我才觉得莫名其妙,我一开始就说的是气象,你说的成见,关注点不对,所以我反驳了你,你又说了工具,我说的是工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沉迷工具对于刘彻是不可能的,即这个臣子的眼界也就如此而已,成仙长生是古代那个时代的向往,经历了前面的天幕剧透他的太子之殇,他的朝臣对反扑,他还可能会沉迷一种事物嘛?稍稍松懈的后果还不清楚吗?还有那个时代正是儒家董仲舒改革的时期,宋朝儒家也改革了吧,明朝也有圣人王阳明的心学,儒家是一直进步的。当政者没有推广不代表儒家没有进步啊。刘彻就是他的改革最成功了。看了天幕儒家的公羊派对遵守亲亲相隐派绝对会出重拳。能实现大一统的帝王不是一个木匠皇帝能比的起的,那是能在我们华夏文明写原始代码的人物,看了天幕剧透这种人比现代人聪明的多了去了,他们只是旧不是蠢,所以我才说这个官员就是尸位素餐,只能想到那么浅薄的一层。
[投诉]
[20楼] 网友:呆猫 [2024-11-28 20:10:09] 来自河北
儒家的教育在我们华夏也是站主要地位的,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他们想分裂想回到周天子时代也是存在的,儒家想让皇帝垂拱而治,因为士大夫也是要捞好处的,也是想要搞垄断的,也是想让自己家千秋万代的,所以才有的门道世家啊,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刘彻消了自己家的王侯,然后再让你门阀世家崛起,天幕剧透了他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再出现的,宋朝学问是很好,宋词是很不错,出现一个能人志士了吗?能够力挽狂然的人物都没有出现。一个朝廷的资源给你砸下去,就搞党争了,就这宋朝还是靠的商业收税托底,还不如明朝有个王阳明,教育儒家绝对是出了大力的,但是汉朝政治上除了儒家公羊派的大复仇理论有用,后面可就是“亲亲相隐”了,还有汉朝的盐铁论就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辩驳,古人也是反思了啊,还有墨家学说不受待见和工匠的待遇是两码事,怎么是个工匠就是墨家的了?朝廷可以自己培养。
[投诉]
[21楼] 网友:呆猫 [2025-01-18 19:12:17] 来自河北
说一下科技不会对阶级有什么影响,米国的阶级是有科技大佬的人出头的嘛?!卡死知识的价格,我们古代政治家的能力厉害的狠呐,说不让商人出头就不让,卡脖子那些人玩的溜这呐,纸张,瓷器,茶叶等等,是多少年才传出去的?!流水线古代是有的,工业化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危机。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