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是非局23333 打分:0 [2024-08-15 19:26:37] 来自湖北
因为看见评论所以去搜了一下相关资料 所谓童试,即考核这些童生并选拔其中俊秀者入学的考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与提学院道官员的考试。童生初入学者称“附学生员”。故凡由督学官取为附学生员者,通称“生员”(或俗称“秀才”)。明清两朝对“秀才”的定义不同。明代,凡入府、州、具学肆业者,通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等)。未进入儒学者无论年龄大小,则统称为"童生"或"儒童"。未进入儒学无论年龄大小,则统称为"童生"或"儒童“。清朝的秀才,考取比较严格,考生通过县试,府试以后,还要通过院试。才能叫秀才。院试则必须由钦派的学政主持。院试第一名,叫案首。 童试与县学 1、录取情况。 《明代童试及生员中举率再探》中提到县试的录取名额相对较多,一般情况是每县录取六七十名。至明末,县试录取名额明显增加,如崇祯七年上海县试,录取了277名考生,当然也由于上海县参加人数较多,“一时家弦户诵,县试童子不下二、三千人,彬彬乎文教称极隆焉。”汝阳县的考生人数更多,县试人数多至八千人。《清末院试录取率研究—基于学政日记的考察》中也提到从湖北、甘肃、贵州三省院试录取人数来看,最高者120人,最低者为22人,但一般的府属录取人数均在六七十人以上。22人为甘肃泾州,其录取率也达到了16%,而甘肃其他地区,如凉州,庆阳,宁夏等县录取人数也达到了100余人,录取率在20%-40%不等。因此文中提到的一县20名秀才,如不是在甘肃,贵州等较偏远地区的小部分县,在录取人数上应当是给少了,实际上也并没有文中提到3000:20的比例(主角不清楚具体人数进行的估算有数据的错误) 2、试题。 我对第三章提到的县试内容存疑。 张文麟于弘治十一年(1498)参加童试,其《年谱》详细记载了此次考试的考题,县试“先考儒士,命题四篇(《四书》:徹者徹也,助者,藉也;经:大则如威,小则如愧;论:正己以格物;策问:张良、诸葛亮、陶潜、范仲淹人品优劣如何)。”县试要求考生写以《四书》和以本经为题的八股文各一篇,论一篇,策问一道。府试考题少于县试,仅命二题(其若是,孰能御之,论实学),也就是说考生仅需写一篇八股文,论一篇。 3、县学。(详见许莹莹《明代福建府、 州、 县学研究》) 以明代福建为例,各府、州、县学普遍,学校设置完全覆盖各时期所有的行政区域,设学率高达100%。万历九年后,福建行政建置基本趋于稳定,共设8所府学,1所州学和57所县学。官府对入县学的人也有要求,要求他们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伦语》、《孟子》等《四书》,及《孝经》、《小学》、《日记故事》诸书,乃童生在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内容。其中,《四书》、本经是童试的重要考试内容。(在查资料前我也以为科举内容只包括四书五经)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福建府、州、县学新生入学的保结制度相当严格。当时福建学校的保结之法,大体有3种:一是里老、邻右等作保;二是童生五人连名互保;三是廪生认保。其保结,首重保证童生品行无巧、家庭清白。此外还包括童生是否冒籍、代考、换卷等项内容。身家无刑丧替冒等各项违碍者,方准收试。倘有作保不实者,事童生问罪,认保鷹生及互保各童皆受连坐。(男主是否在守孝期间不知,可能对参加童试有影响) 因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较完善作为查找资料的参考对象(不知道作者是以什么时期作为参考对象),但明末清末屡次广额,生员数量跟录取率不断增加,与明初清初存在较大差别。资料查找存在误缺的,希望大家可以补充指错
4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是非局23333 打分:0 [2024-08-15 19:26:37] 来自湖北
因为看见评论所以去搜了一下相关资料
所谓童试,即考核这些童生并选拔其中俊秀者入学的考试。童试包括县试、府试与提学院道官员的考试。童生初入学者称“附学生员”。故凡由督学官取为附学生员者,通称“生员”(或俗称“秀才”)。明清两朝对“秀才”的定义不同。明代,凡入府、州、具学肆业者,通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等)。未进入儒学者无论年龄大小,则统称为"童生"或"儒童"。未进入儒学无论年龄大小,则统称为"童生"或"儒童“。清朝的秀才,考取比较严格,考生通过县试,府试以后,还要通过院试。才能叫秀才。院试则必须由钦派的学政主持。院试第一名,叫案首。
童试与县学
1、录取情况。
《明代童试及生员中举率再探》中提到县试的录取名额相对较多,一般情况是每县录取六七十名。至明末,县试录取名额明显增加,如崇祯七年上海县试,录取了277名考生,当然也由于上海县参加人数较多,“一时家弦户诵,县试童子不下二、三千人,彬彬乎文教称极隆焉。”汝阳县的考生人数更多,县试人数多至八千人。《清末院试录取率研究—基于学政日记的考察》中也提到从湖北、甘肃、贵州三省院试录取人数来看,最高者120人,最低者为22人,但一般的府属录取人数均在六七十人以上。22人为甘肃泾州,其录取率也达到了16%,而甘肃其他地区,如凉州,庆阳,宁夏等县录取人数也达到了100余人,录取率在20%-40%不等。因此文中提到的一县20名秀才,如不是在甘肃,贵州等较偏远地区的小部分县,在录取人数上应当是给少了,实际上也并没有文中提到3000:20的比例(主角不清楚具体人数进行的估算有数据的错误)
2、试题。
我对第三章提到的县试内容存疑。 张文麟于弘治十一年(1498)参加童试,其《年谱》详细记载了此次考试的考题,县试“先考儒士,命题四篇(《四书》:徹者徹也,助者,藉也;经:大则如威,小则如愧;论:正己以格物;策问:张良、诸葛亮、陶潜、范仲淹人品优劣如何)。”县试要求考生写以《四书》和以本经为题的八股文各一篇,论一篇,策问一道。府试考题少于县试,仅命二题(其若是,孰能御之,论实学),也就是说考生仅需写一篇八股文,论一篇。
3、县学。(详见许莹莹《明代福建府、 州、 县学研究》)
以明代福建为例,各府、州、县学普遍,学校设置完全覆盖各时期所有的行政区域,设学率高达100%。万历九年后,福建行政建置基本趋于稳定,共设8所府学,1所州学和57所县学。官府对入县学的人也有要求,要求他们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伦语》、《孟子》等《四书》,及《孝经》、《小学》、《日记故事》诸书,乃童生在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内容。其中,《四书》、本经是童试的重要考试内容。(在查资料前我也以为科举内容只包括四书五经)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福建府、州、县学新生入学的保结制度相当严格。当时福建学校的保结之法,大体有3种:一是里老、邻右等作保;二是童生五人连名互保;三是廪生认保。其保结,首重保证童生品行无巧、家庭清白。此外还包括童生是否冒籍、代考、换卷等项内容。身家无刑丧替冒等各项违碍者,方准收试。倘有作保不实者,事童生问罪,认保鷹生及互保各童皆受连坐。(男主是否在守孝期间不知,可能对参加童试有影响)
因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较完善作为查找资料的参考对象(不知道作者是以什么时期作为参考对象),但明末清末屡次广额,生员数量跟录取率不断增加,与明初清初存在较大差别。资料查找存在误缺的,希望大家可以补充指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