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长恨刀》  第51章

网友:抹茶红豆 打分:0 [2018-11-11 20:33:18]

历时三年终于完结的《长恨刀》,是一部从头开始一口气读完会感觉非常过瘾的长篇武侠悬疑小说。
  作为一篇传统设定的武侠文,《长恨刀》其实选取了一个非常普遍的武侠情节作为故事的开端——“上山学艺,下山报仇。”之后整篇文的主线都是围绕探寻灭门案真相和寻找“真凶”来展开。一路抽丝剥茧层层推进,随着一个又一个谜团的解开,江湖灭门血案的真相最终牵扯到了朝堂权力的争夺……不见光的秘密背后尽是欲望与仇恨、挑拨与算计、阴谋与陷阱,所幸世间仍不乏真情与侠义,即便故事的结局未必如预想得那般圆满,却依然能让人看到无限曙光……
  若单纯用时下最通俗的贴标签式方法来总结《长恨刀》的话,可能会觉得它似乎并没有跳脱出传统武侠文的一般“套路”,报仇、探案、寻宝、逃生、查证身世等各种“元素”在传统武侠文中一贯常见。甚至于在人设方面一开始就让我感觉作者可能受到了金庸武侠的影响,两位主角方传志和秦笙的设定有点靖蓉CP的影子(此处可能有逆CP ^^)…但通篇读完却觉得整个故事并不俗套而且别有特色,加上语言流畅度十足但又充满古意的文风,读来非常酣畅!
  总结起来全文有两个地方让我很意外。首先是关于主人公传志的人设。如果套用武侠泰斗们的风格流派给《长恨刀》划分一个“阵营”的话,结合背景、设定还有故事的叙事方式,我会觉得这是一篇相对偏金庸风的武侠文。众所周知金庸风的武侠是入世的武侠。《长恨刀》的第一主角方传志从襁褓时期就背负血海深仇,老忠仆付九多年耳提面命,使他从小就牢记自己必须苦练功夫长大要为全家报仇雪恨。但天性里的忠厚善良和因自小长在深山养成的不谙世事,以及后来遇上心思缜密、机智狡黠的秦笙之后的变化,都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日后的成长轨迹可能会是一个翻版的“郭靖”……这本该是个非常符合武侠世界里“入世”价值观的男主角。
  然而传志的成长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幼年时跟随云上客陈叔平习武,传志第一次说出“不想报仇”时,我就知道付九心心念念的复仇计划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实现了。而陈叔平身为武林宗师,灌输给传志的人生观也完全不同于付九:“这世上可有万万千千你没听过的声音,千千万万你没看过的美景,天下间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数不胜数,你要是一辈子困在这山里,哪能见识得到?”“你既要学,便学得高些远些,囿于你方家的小仇小恨,学得一身戾气,走上歪路不说,也忒没出息。”而后传志下山虽然一路都在为查探方家灭门惨案而奔走,却始终未曾因为仇恨丧失纯善之心,而且对以往关于“好人和坏人”的认知发出了辩证的思考,甚至能接受关于已逝亲人究竟是不是好人的客观中立的“质疑”……这在正邪两立、阶层分明的金庸系武侠世界里是个极其难得的“另类”。试想,倘若传志当真如付九预期的一般成长,甚至像庄敬亭一样因为仇恨之火越积越盛步步为营最终偏执入魔,恐怕就会变成另一个“林平之”……作者在后记里说过传志是天生的和平主义者,满脑袋问题的问题少年,写他经历种种阴谋却始终保持一颗良善温柔的心寄托了自己对侠义的理解。而在故事里除了心爱的阿笙,传志的品性还影响了很多人,例如红蕖、郑氏兄妹、罗成……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作者塑造得很成功。
  其次让我特别意外的是传志的身世。按惯性思维代入传统模式来看,传志在落梅庄英雄盟会结束之后,身份已获“正名”,冤屈也已洗清,背负的过往仇怨都已化解。放弃了富可敌国的家财,此时与阿笙一并远走高飞从此逍遥江湖世外可能最符合大家对“大团圆”结局的预期。然而就在故事接近尾声时,主人公又卷进了开启“无人生还”模式的航海旅途,九死一生……但比这更让人震惊百倍的是最终回结局时突如其来的关于方传志真实身世的反转!虽然我一贯对神展开、神转折的反转结局喜闻乐见,而且读完后记我也已经知道“被迫走上杀人复仇路的少年在一切结束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本可以拥有另一种命运”才是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的初衷。但不得不说这个结局我最初是有几分意难平的。可仔细回想各种细节,却又觉得一切合情合理:为什么方家一门都心机深沉、生性多疑,而传志从心境到行事,全身上下从小就不似方家人?除了自幼受到云上客的影响以外,更多的或许是源于血统里的天性吧?…
  故事最后关于传志是何人之子,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可以说是留了一个悬局。但我私心希望传志是谢慎山的孩子,虽然从逻辑来看未必经得起推敲www,但有几处细节让我忍不住多作联想。第一,当年几个重要关系人,只有谢慎山的妻子孩子始终下落不明,而谢氏夫妇相遇之处和后来传志生母所葬之处都在太湖,这是否又是冥冥之中的巧合呢?第二,联系时间线,文中明确盖章过如果谢慎山的孩子活着,会跟传志差不多大。第三,结合各方信息来看,以谢慎山夫妇的性情,生出传志这样的孩子才更科学。而且曾经的“天下第一大英雄”谢大侠是生父怎么看都更符合男主角该有的配置?乛?乛?。第四,谢慎山在知晓秦筝是故人之女而不知秦笙是故人之子时曾说过当年和秦茗订娃娃亲的事:“若我家是个女娃娃,便许给他做媳妇,若是个男娃娃,便要你嫁过来。”“他说天下间,无人能配得上他秦茗的女儿”……这样看来后来没嫁女儿却“嫁”了儿子,完全符合当初两位父亲的期许(?? ??) ,而这样一来,传志与阿笙不但门当户对而且是父母之命天作之合了o(*////▽///ω\*)。
  最后忍不住想要真诚地表达一下我对主CP感情线的赞叹,如果是冲着感情线看这篇故事,我个人觉得一定不会失望。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理想中美好古典的爱,一见如故,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守护,最终相伴一生”。我个人觉得传志和阿笙的感情贴上一个“互宠”标签也非常适合,无论中途经受多少考验,两人心意始终坚定如一,这在命途多舛、重重劫难的武侠故事里显得尤为珍贵。作者后记里说他们在之后的人生中会很幸福。这话解除了不少我对传志身世仍有未解之谜的怨念,毕竟无论他究竟出自什么血脉,都有阿笙全心全意爱着世上独一无二的他:“你是我的传志,时时刻刻记在心上,从此往后也不会忘记。”但俗人如我,还是许愿未来能得见一个两人携手听江上清风,望山间明月,游遍天下美景的圆满番外吧QvQ!
PS:向梁白开大大表白!感谢您坚持三年写完了这个故事,2018年能读完这样一篇惊心动魄又不乏温情的武侠文很惊喜。

   

[1楼] 作者回复 [2018-11-12 21:57:34]

收到这样的评论,真是超级感谢!!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22 22:07:53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