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旧事》  第15章

网友:PP别哭 打分:2 [2017-04-11 12:10:52]

去年这时候听了广播剧,怎么说,对我冲击有些大,第一次听剧时,我心里就冒出了两个字“缘分”。今年,鼓起勇气,找出这篇文看了。
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要看缘分吧。曾松远和蔡清许的初次见面,清许搭讪了松远,后来他就说过“命运真是奇妙,我第一次见你,就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想帮你”。而初次遇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在每年我最难捱的几天,爷爷去世的日子。
每年都在想,又过去了一年,似乎比前一年好过一点,好怕,再过几年,悲伤就像逐年递减的季风,总有一年,就不再来看望我了。所以,总想在这一天留下些纪念。
我和我爷爷也像松远和他爷爷那样,是亲近又陌生的。我爸也是对爷爷很冷淡的样子。我们祖孙三人,也不知道是遗传了什么,对于家庭的情感,都十分淡漠。爷爷去世后,家人都说让我写点什么东西来纪念一下他,而我心里更是一片茫然,我对于他的前六十年,也是完全不了解的啊。家里镜子上方的相框里挂着爷爷年轻时的照片,后来陆陆续续又补进去我小时候的照片,我们的缘分,似乎也就是一个相框的缘分,想想也挺悲哀的。
所以看到松远拿着爷爷衣兜里那两张老照片涕泣不成声,想着和爷爷重新认识一下,想知道在没有他的前六十年爷爷是怎样生活。我就像回到了四年前,坐在老家爷爷屋子里时,对着空白的纸,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慢慢感受到那种被全世界遗忘了的感觉。
好在故事里的缘分,是完整的。
曾梓繁和蔡文泽,曾松远和蔡清许。看似迷雾重重,其实草灰蛇线。
村口那桥,人出生贴红纸,死后贴白纸讣告。又叫人生桥,人生一辈子,不过是走过一座桥的距离。原来,曾梓繁和蔡文泽的讣告一起贴在桥头上,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县城爷爷的住处,有棵桂花树。原来,蔡文泽喜欢吃桂花糕,曾梓繁一直记得,每次回家都会带些。
找寻的路上,清许一直照顾松远。过去,曾梓繁一直照顾着蔡文泽。
清许和松远背起“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过去,曾梓繁少年时给他拍下的那张饱含着希望的照片的,是蔡文泽。他们曾一起“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清许和松远异口同声地“你”像极了曾梓繁和蔡文泽如出一辙的“献身护国谁无分”。
清许藏东西的地方都和蔡文泽一样,一猜一个准儿。
松远梦见清许要成亲了。而蔡文泽遭遇了曾梓繁的成亲。
所以,松远说,他有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觉,是啊。
而松远的清冷和清许的明朗正好也是绝配。
特别喜欢他们俩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这一段儿。
夜那样静。松远睡不着,清许去安慰,没说“别多想多喝热水”,他说星辰会移动。人有时会被困住,但我们可以自己走出去。他背“西北望,射天狼”,松远就接的上明明在东南方向的天狼星为什么写西北。就是你说什么他都懂的心有灵犀。
真羡慕这样的情感。
松远不是单单的因为失去了亲人而悲伤。他悲伤人世上我们无法左右的一些错过。他、爸爸和爷爷祖孙三人的错过。曾梓繁和蔡文泽的错过。定格的美好瞬间,凝固在光阴里的梦与抱负,与残酷、冰冷的现实的错过。
清许是意外的懂他的人。不仅仅是出于善良帮他,而是能感知他的悲伤。
看似意外,其实也是缘分使然。老辈未竟的缘分在他们身上延续,捧着酒瓮,结伴走在归家路上的永远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不也挺好吗?
—那张毕业合影是饱含着希望的,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可是,我们作为后来人回看,却知道,根本没有什么好的未来,等着他们的只有战争和动荡,被命运推着走了一辈子,回头,再看这张梦想开始时的照片,心情一定很复杂吧。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
这劝慰是给松远,也是给所有悲伤的人。
“我不知他可曾悔过痛过,又如何哭过笑过,但我想,他的一生,完好地凝固在过去的时光中,不需要后人的总结,与感叹。”
我们只能看着故人走远,看着他们的背影告诉我“不必追”,然后珍惜我们现在手中的每一分缘分。失去的悲伤终有一天会淡去,但不意味着,你对往事的忘却。爱与智慧永远是强大过时间的东西。
谢谢作者,无意之间给我的勇气。虽然感觉遇不到像清许这样的人啦,但是你的文字已经让我充满了力量。想穿过屏幕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1  

[1楼] 作者回复 [2017-04-16 20:28:32]

谢谢喜欢,也抱抱你~
激烈的感情也会随时间流逝,很多年后剩下冷静的心情,也是依旧是一种缅怀。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4-06-20 11:16:41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