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4、第104集:第一百零四集:小妹开始“醒悟” ...
-
李娜走后,小妹一直望着窗外发呆,她感觉自己的思绪乱糟糟的,大脑里一片空白,她知道李娜姐的教训并不是恶意,但她一直是这样的点到为止不容反驳,那么接下来怎么办呢?她感到十分的无助和为难,如果晓珏还在的话还能和她商量,但现在和谁商量呢?
难道说程刚已经察觉出我和迪亚戈的事了?还有李娜为何把事情说的那么严重?难道她去欧洲在科隆见到程刚和施密特先生了?
另外,把我和迪亚戈的“事”描述的那么严重,尽管李娜已经察觉我了,但还不至于了解的那么详细,比如“他”是谁?“他”有何劣迹行为,或是不适合保持与我的关系等等?
其实,就算知道了我的“他”是谁又能怎样?我和迪亚戈互相倾心爱慕,彼此之间非常情投意合,包括爱好、饮食、个性习惯等,还有各方面等都非常默契,就差公开恋情,然后双双一起去伦敦见他的父母,谈结婚或未来的婚后生活了,难道说这里面有什么阴谋?迪亚戈先生还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程刚并不是不好,他是我曾经真心相爱并托付终生的丈夫,我也并不是有了地位或前途而嫌弃他了,他目前的状况比我要优越得多的多,如果他现在需要重新选择生活伴侣的话,别说是中国的好女孩,就是外国的好女孩也会争相投怀抱里的;
而对程刚的情谊突然发生移情别恋,让小妹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也许都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就像是天气一点点的转凉,我们还希望是在秋天里呢,但转眼间却冬季来临,冰天雪地了,回头望去秋天呢?秋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离我们远去了.....;
但似乎移情别恋的时间还是来的有些紧迫,“千禧之夜”才举行的婚礼嘛,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要打破生活僵局,放弃固有的美好生活,继而选择仍旧有些朦胧的、但是充满诱惑的、令自己一开始就陶醉其中的,并带有冒险性质的生活呢?
这一切疑问小妹尽管在飞东京的航班起飞前已经确认过,但李娜的一顿训斥让她的思绪纷乱,无法再勾勒起当时的思维和逻辑,因此只能像是只斗败的“母鸡”似的灰头土脸的;
办公室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公司开始下班了,各个部门的办公室开始逐一的关上了门,人们三三两两的从走廊经过,涌向尽头的电梯口,时不时的停下来透过走廊的玻璃窗和小妹打着招呼;
小妹终于决定采取中庸的对策,和迪亚戈的来往暂时搁置一段时间,让“热恋”降降温,也算对李娜及办公室人群有个交代;
当走廊静下来,确认没有下班的人再通过了,她踌躇着拿起电话,拨通了迪亚戈的手机;
迪亚戈上线了,小妹因紧张加上仓促,还来不及编辑出更好的理由,只能简单的对迪亚戈说着:.....见面大概要暂停一段时间,次数太频繁的话会引起诸多人的怀疑,这次回来后因为怕“有了”,吓得我几天都没睡好,中国国内的环境和传统习俗你大概也了解一些,特别是在这样体面的跨国公司里,身为德国公司洲际总裁太太的身份,婚后不久就在外面“有事”,这与自己的身份和修养很不相符,很容易被蔑视甚至耻笑的,起码目前对自己的老供那边再无法说谎解释了......;
迪亚戈先生疑惑的问道:咱们见面的消息被走漏了吗?
在电话里又听到迪亚戈的声音,她即刻心软了,她不禁轻轻的抽泣了起来,电话里也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
紧接着小妹又说她是真的爱他,是发自内心的爱恋,通过此次日本之行最终坚信了这样的信念......;
她接着说:等时机成熟了,她处理完公司及家庭事情后,比如还要说服父母,然后让周边的朋友多少听到些风声,慢慢习惯了,接受了这个事实,这是中国的国情,不能操之过急,再静下心来考虑怎样捅破这层“窗户纸”,通知自己的丈夫结束婚姻,然后嫁给你的事情;
迪亚戈关切的问道:这个时间有多长?
小妹考虑了片刻后脱口说出:今年末或明年初;
小妹说完这话后在内心盘算着,还剩半年左右的时间了,已经把自己逼上绝路了,她咬着自己的嘴唇狠下心来思忖道,不行的话最终让他俩“决斗”来决定自己的归属吧,为了争夺那位美丽的荷兰茱莉娅小姐,施密特先生和霍夫曼博士不也是决斗过吗?说的浪漫点,无非是1837年的俄国圣彼得堡决斗场的悲剧在中国重演一次呗?(注1),且当年莫斯科的绝色佳人“娜塔莉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确系偷偷爱着法国贵族乔治·丹尼斯,但又不想背叛自己的丈夫,当时左右为难,可后来那又能改变什么呢?
小妹突然发现,历史上俄国普希金的悲剧居然这么像21世纪自己的经历:背叛、但又不忍心伤害的心,对自己的“轻人”爱的近乎于发狂,若此时“轻人”另有所爱,移情别恋的话,她会毫不犹豫的杀了他,然后再自杀,因为她对再次回到原来爱人的身边已经没有任何勇气,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留恋的了,她不再信任任何人;
迪亚戈的问话打断了小妹的思路,他有些踌躇的又问道:那你近期回德国如果“有了”了呢?我希望我最终迎娶的爱人是一位xx新娘;
小妹听到这话内心一震,她知道迪亚戈的意思,迪亚戈认为现在的小妹已经是属于......;
小妹坚定且又很有把握的答道:嫁给你之前我不会让自己“有”的;
迪亚戈又问道:我们何时能够再相见?
小妹:这个5月基本过去了,跨过6-8月份吧,时间也许能稍长点,接下来9月初我要回牡丹江母校一趟,程刚也同我一道回去,那么下次的见面?嗯?可能在国内的“十一节”期间,或者10月末;
迪亚戈答道:9-10月份我比较忙,可能我的搭档“加西亚”那边的国际恐袭任务要摊牌到大家头上,人手不够,没办法,要不这样吧,我们11月末你假期时再见面,我顺便带你到泰国去,你不是一直要在身上纹个王后吗......?
小妹听到这,似乎完全忘却了刚才的烦恼,立即打断他的话兴奋地说:太好了,对了,到11月份泰国也不会太热了,我们一起去泰国曼谷,我等着你的消息;
迪亚戈:那就说定了亲爱的,拜拜!
小妹:说定了,亲爱的,我等着你,别让我失望啊?拜拜!
第二天上午,公司召开会议,几个关键人物都出席了,在讨论到剧本在香港拍摄的问题时,霍夫曼博士突然提出,需要小妹赴港,他说既然“新东方工作室”的合作进展一直缓慢的话,另有一家新的影视公司答应与我们合作,大家也都愿意与这个新公司合作;
这倒让小妹有些纳闷,昨天李娜姐还在教训她的事情,今天突然让她赴港,这是在为她创造机会?还是在故意考验她呢?
另外新的影视公司要合作?那怎么行呢?这边历经艰难总算度过难关了,就等着最后签字了,难道新的合作公司趁着香港影视行业形势好转要抢这块到嘴边的“肥肉”?或者说新的合作公司不惧怕香□□恶势力?
会后小妹拨通了刘老板的电话,对方说,杜小姐您早点来港吧,我们尽快把合作的协议确定下来,这边详细的情况您来时我再给您介绍,总之形势大好,协议一签定我们就开始拍摄,否则夜长梦多呀;
小妹问道:香港现在安全吗?
刘老板答复道:应该没问题了,你放心,相信不会再发生上次的事情了,另外上次杜小姐您怎样脱险的?过后我们大家都非常佩服你,此次不行的话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帮您脱险呗?
小妹心想,既然李娜让我去香港,即不顾及我可能出事情,又没有担心我的安全问题,看来她已经运筹帷幄了,那我就去香港,什么风险我都经历过了,害怕什么?况且自己身后还有迪亚戈的保驾;
思考后,小妹又拨通了迪亚戈的电话,她告知迪亚戈自己马上又要去香港,她要迪亚戈必须在暗中保护自己的安全,但她不召唤的话,万万不要来香港见面,她说有可能公司在派人监视自己的行动呢;
迪亚戈说道:好吧,把你的航班号和时间、居住的酒店告诉我,我不惜一切代价一定会保护你的;
小妹听到迪亚戈的承诺,心里美滋滋的.....;
她告知了自己的航班号和起飞时间、返程时间,在提到居住酒店时稍微犹豫了一下才说,预定还住上次香港中环的那家酒店;
说着这些话时,小妹内心“砰砰”跳动不停,她似乎也听到电话那边迪亚戈的心跳声音了....;
小妹赴港临行前来到霍夫曼博士办公室,想找他单独谈谈,也算显示一下自己的工作热情,别对“五一节”假期期间的失踪或电话关机现象有误会,另外,她一直想请教博士,在晓珏的《培根随笔》首页上写着的法语是什么?
霍夫曼博士一如既往地接待了小妹,绝口不谈“五一节”期间的事情,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似的;
小妹:博士先生,我赴港前您还有什么具体吩咐?
霍夫曼博士:没有什么具体得了,杜小姐对公司的业务已经是轻车熟路,我过多的指点反倒会让您不知所措;
小妹:哪里的话?博士我一向对您尊重有加,您的学识够我学习一辈子的,我看到你在看......?
小妹边说边用眼光往博士桌上瞄着他正在看的书籍;
博士:哦,多蒙你的夸奖,我一直还在学习中,按中国古老的话讲:活到老学到老是吧?
说着把桌上翻开的书拿给小妹看了一眼,小妹看到是一本英国十九世纪作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注2)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
小妹笑着说:对了,我还一直想请教博士您,正巧看到您也在学习历史名人的著作;
霍夫曼博士:谈不上请教,您尽管说来,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
小妹:我在生活或工作上,包括与人沟通方面时常遇到一些难题,我发现自己面对的世界就太大了,变化太多了,因此单靠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学习过的知识已经无法判断是否正确?父母和家人都离得较远,而我还年轻,一旦思维或意识误入歧途,想回到正确轨道上来就难了,过去在大学时还有俱乐部高年级的同学,大家互相帮助,但现在,难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奥,我常感到孤立无援,好在近期我看到一本英国16世纪哲学家“培根”的著作,他给了我很多教诲,您看我的思路是对的吧?
霍夫曼博士:培根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学习他的著作和思想是对的,除了培根以外,西方的思想家或哲学家还有罗素、伏尔泰、卢梭、康德、黑格尔、尼采等等都可以学习;
博士接着说:这些思想家往往因为坚持不懈的观察世间的万物及其它们的变化,观察每一个人心中的做事原则,连那些所谓脑子聪明的人也不例外,了解他们在追求什么、又逃避什么?逐渐归纳出人性追寻的广义真理来;
如果我们遵循了他们的思想,对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感觉就像春天的玫瑰,秋天的果实一样灿烂而丰硕,若不遵循他们的思想,很有可能变为傻瓜,这些傻瓜看到身边的事情仅仅是疾病、死亡、诽谤中伤或背信弃义,这些观点只能促使那些傻瓜们暴跳如雷或恼羞成怒,最后自暴自弃;
说到这里博士又问道:那么杜小姐你最近都遇到了哪些思想或哲学方面的问题了呢?
小妹:我最近总觉得生活及精神上缺少幸福感和自由感,总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压抑,像是整个的身心没有获得解放;
博士说:你所说的自由或无所拘束指的是狭义上的、任性意义上的自由,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希望能够自由放任是吧?
小妹:可以这么理解;
博士接着说:这也是你一直担任独立项目负责人后产生的意愿,其实这在西方思想理论中分类为“消极自由”,也就是指在“被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的自由状态,但我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对自由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知识越丰富,生活越富足,要求自由的愿望也越高;
小妹寻思了一下说道:博士你说的很对;
博士又说:另外,自由都是相对而言的,自由本身不能以侵害别人的自由为前提;
小妹:我并没有想获得什么绝对的自由,毕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嘛,我仅仅是觉得能像你们西方人那样生活无所拘束,有充分的个人生活独立性就行;
博士笑了笑说:我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我从你刚进公司时到现在一直在观察你内心世界的变化,其实你还不具备西方世界所谓自由的价值观,你自己要求的自由是很片面狭隘的,我说这些你不要在意,你现在仅仅可以从广义上理解自由的含义,我举个例子,俄罗斯历史上有个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叫“普列汉诺夫”的大概你不知道,他就曾说过:“自由是被意识到了的必然”!(注3)短短的一句话,概括了人类经过了无数个曲折和徘徊最终豁然开朗而获得了真谛,也比较适应与你目前的状况,我只能给出你这一个忠告;
小妹听到博士的教诲后有些郁闷的感觉,但还是笑了一下说道:博士我懂了,我会继续学习培根的著作,也希望你能够不断的教导我;
博士又说道:我感觉你目前寻找真理的阶段可以叫做“初级阶段”,目前可以用这种方式找寻自己人生的指导思想,而后期不仅仅是学习大师们的哲学思想来充实自己,关键的是你需要具备一种崇高的信仰,遵循着自己的信仰走过人生之路,如果仅仅是遇到难解的问题就去哲学大师那里找理论对号入座,这样有时甚至模棱两可,互相矛盾,搞不好反倒使自己误入歧途呢;
小妹想起前几年博士为自己辅导“圣经”,也许就是建立信仰的意思,但那时的小妹还处在懵懂状态下,还没有真正看到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呢;
小妹恳切的答道:博士我懂了,其实我这样的年轻人需要向你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希望你将来能够不断地指导我;
小妹这时才想起那句法语的问题,她从口袋里掏出写着那段法语的纸条递给博士看;
博士看后说道:这段法语的意思是:“哲学-是基督踏在脚下升上天去的五色彩云”,落款是说这段话来自《基督山伯爵》的法利亚长老,后面还有一个法国人的名字,叫:埃米尔“Emile”;
博士疑惑的问道:这段法语来自哪里?埃米尔是谁?
小妹深沉地答道:晓珏留下的书里写的,埃米尔是她的法国男友;
俩人都沉默了片刻后,小妹又转换了轻松一点的话题:博士最近生活愉快吧?
博士似乎还沉浸在哲学思想的海洋里,小妹的提问让他突然靠岸了,他楞了一下答道:嗯?是的,很愉快,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你指的是个人私生活是吧?
小妹点了点头;
博士若有所思的说道: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我还是引用这位英国作家的话来形容比较好,他曾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我们想要的,另一个是得到了我们想要的。
小妹寻思着有些费解,便问道:有点太深奥了,我还是年轻,博士能不能为我解释一下?
霍夫曼博士想了一下说:其实王尔德的理论属于“悖论”,属于是两个互相对立的结论,但每个都能够单独解释得通;
霍夫曼看到小妹一脸茫然的表情又说道:我还是形象的给你讲个滑稽的小故事吧,然后由你自己去理解更好一些;
有一次一位市长访问一座精神病院,院长亲自带领市长先来到第一个病房,市长通过窗口看到一位精神病人正对着墙上的一张漂亮的女士照片发呆,便问身边的院长道:这位患者是......?
院长介绍说这位患者爱上了墙上的这位女士,但却没有得到她;
市长自言自语的摇了摇头:嗨!可怜的人呐;
接着市长又来到第二间病房,他通过窗户看到室内的墙上也挂着一张女士照片,而这张照片竟然和第一间病房墙上的照片是同一个人,但不同的却是这间病房的患者对着墙上的照片怒目而视,嘴里在不停地咕哝着,骂着什么......?
市长很奇怪,回身看了一下身边的院长;
院长摊开两手,耸了耸肩膀说道:非常遗憾,和第一间病房患者不同的是:他得到了她......;
接着,霍夫曼博士继续低着头看书,没有再说话;
小妹寻思片刻后突然任性的吼道:说谁呢你......?
说着迅速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博士的办公室;
小妹走出办公室来到走廊上,突然想起不对劲,她记得香港邵先生曾说过,博士为“追求”到的荷兰茱莉娅太太又和他闹离婚而十分后悔,失去了太太又得罪了朋友施密特先生,他引用“奥斯卡·王尔德”的话是其实是在形容自己的“悲剧”;
而小妹刚才却错误地认为可能是博士又追求到了新的上海女孩儿而庆幸当初没有追求到我小妹,差点导致“另一个是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悲剧发生;
小妹心里那个后悔呀,她发现最近自己不知什么缘故总是心情浮躁,缺少耐心,屡屡出错,每次都是在博士面前“耍小聪明”,欺负博士,让博士受窘,但过后一想博士的智力早已经超过她好几条街了,其实她在博士面前永远都是小学生,博士的智力、文化内涵和知识远远胜过他们这群人的总和;
她回身望着博士的办公室在走廊站了很久很久,她真盼望着此刻博士能走出房间,让她有机会能上前去认个错,但要是让她此刻去敲博士办公室的门认错,她还真难以鼓起勇气来;
以后再说吧,谢谢你博士,不要在意我这个没长大的小孩子;
她回身进了电梯;
(注1):参考网络信息: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圣彼得堡的一场决斗中腹部受了重伤。当时,一个逃亡到俄国的法国贵族——丹特士正在追求普希金的妻子,莫斯科的绝色佳人娜塔莉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
法国纨子弟乔治·丹特斯是在一次舞会上偶然结识冈察洛娃,随后对她展开猛烈的攻势。普希金对这位第三者气愤之极。对于他的夺己之爱的企图,他无法容忍。普希金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名誉,毅然决定同丹特斯决斗。奸猾的丹特斯在普希金尚未准备好时便开枪击中了普希金的要害。
1837年2月10 日,下午2 时45 分。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著名诗人普希金,心脏停止了跳动。
普希金的遗体被从圣彼得堡运往他先前流放过的地方米依洛夫斯基村,葬于圣山(今名普希金山)镇教堂墓诗人母亲的墓旁。
(注2):参考网络信息:“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毕业于牛津大学,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
王尔德病故于法国巴黎“阿尔萨斯旅馆”,终年46岁。
作者提示:小说该集中引用的“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我们想要的,另一个是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取自“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温夫人的扇子》中,女主人公“德温米尔”的台词;
1998年11月30日,王尔德雕像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的“阿德街”揭幕;
雕像标题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注3):作者提供信息:普列汉诺夫是前苏联著名的思想家,苏联十月革命前的无产阶级理论家,列宁的导师,他与波特列索夫一道,用人体结构和大脑思维方式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正确性;
小说中引用的这句话出自其著作《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一书,该著作最初发表在1898年俄罗斯《科学评论》杂志第3期和第4期上。
1961年由“生活、知识、新知三联书店”在中国发行单行本。
据说在21世纪的德国国家档案馆,曾发现了普列汉诺夫的遗嘱,看过遗嘱的人对他预测......的准确性震惊的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