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节 师恩难忘 ...

  •   陈豹七岁上小学,学校离家两三里路,他与村里的孩子一样,背着绿色军用书包,吃完早饭和大家结伴走路上学,有时比较匆忙,母亲揉个饭团给他,边走边吃。他最爱吃的是“捞饭米”,现在用高压锅、电饭煲,没有这东西吃了。以前煮饭先将米和水放在锅里煮沸,米未全熟时,就用“捞簉”捞起米饭倒入木筒筝中蒸熟,捞完米饭后把米汤舀到铁盆(自己吃)或泔水桶(喂猪)里,捞到最后沉在锅底有汤有饭的就是“捞饭米”,再稍添点柴火煮一下即可吃。他上小学前还上过一天幼儿园,为什么只是一天?还真有原因,幼儿园在小学校内,入园第一天,他与同桌的女孩争凳子吵口,老师是女孩的姐姐,他挨批了就赌气回家,不肯再去上幼儿园。
      陈豹的启蒙老师是汪老师和符老师,汪老师是本村的民办老师,声音洪亮,大头大脸,比较严肃。符老师是外村调来的代课老师,身材瘦小,年轻较腼腆,两个门牙略长些,他经常穿四个口袋的上衣,别一支钢笔,像个“学究”。二年级时符老师继续教他们语文,邹老师教数学。邹老师不简单,据说他父亲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官员,在全国刚解放时参加了一个私人组织,他们隐蔽设立了工作据点,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后被摧毁,邹老师因参与了他们的一些文字工作被追究处理。他个子厚实,略有背驼,工作比较严谨,教音乐又管后勤,混厚的男中音,记忆中他教唱“高高的金冈山”成了“金江山”。从四年级开始,早晚要上自习课,邹老师负责监督自习。五年级时,他是陈豹的班主任且教数学。由于农村未通电,同学们自制煤油灯,墨水瓶是主材,先用钉子在墨水瓶盖子上开个小洞,找条棉纱线作灯芯,用旧铝牙膏瓶皮卷好棉纱线,再穿过墨水瓶盖,外短里长,做成了一个煤油灯。邹老师每隔几天给大家添点煤油,晚自习时教室里的几十个煤油灯把大家的鼻孔熏得黑乎乎的,但它点燃了大家未来的梦想。
      小学的记忆片段不太多。陈豹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三年级语文老师——林老师,他是县城附近人,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村小,他是第一批从县里分到乡下任教的师范生。学校其他老师大多是本村人,放学后他们都回家去料理农活,晚自习时只有一两个老师在校,林老师是其中一个,生活非常枯燥单调。林老师不到二十岁,有时因为语言和风俗的不同与学生、家长产生误会,有一次他批评一个学生的方式严了点,家长当晚气势汹汹地找林老师讨要说法,他们真不应该这样对待老师。每位老师都喜欢热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学生,林老师对陈豹很关心。那年冬天,陈豹发烧怕冷,林老师知道后,担心他感冒加重,白天上课时把他的“火笼”给他烤,他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火笼”是农村冬天取暖的篾艺竹制品,携带方便,安全实用,瓦钵装火屎或木炭盖好火灰,烤一天没有问题,但学生不能将“火笼”带到学校。他感激林老师的厚爱,四年级学写书信时,语文老师布置每个同学写一封信,因林老师调到乡里中学任教,他就给林老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感恩和思念之情,由于情感真实真切,这封信被语文老师评为全班的优秀书信。他上初中时,林老师未教他的课程,但他对林老师的敬佩和仰慕丝毫未变,毕业时,林老师赠送一张半身照片给他一直珍藏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