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作者写故事,首先考虑的是女主角的福祉。
曹襄早亡、他的儿子下场凄惨。可一个人活着,实在很孤单。于是我让女主角先走一步。
本文不是讲史,所以不少细节与正史记载不符。然,当时的史官都是世袭,换句话说都是世家,比那些外戚来得源远流长,更何况一朝天子一朝外戚,那些暴发户再嚣张也不可能长久,但问题是那些外戚实在上攥取得太多了,而那些世家很多早已不是建国时那些了不起的人物、自然势力不可能与几十年上百年前相比;想想天子的亲戚都会被削剥,那么皇后、太后的远亲族亲家奴门客凭什么得到如此多?!——这就是世家与外戚互不顺眼、互使绊子甚至仇杀的原因。
故事写完,我对卫青这样艰苦奋斗的人有了更深的了解。霍去病的出身不比他舅父好多少,但他至少有强大的保护人,而且少年时代就被欣赏有精神的男孩子的汉武帝提拔——而皇帝喜欢去病那样意气风发的少年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直到而立才有皇子,这在古代皇族中是很少见的,少见到臣民们足以认为他无法生育儿子、从而出现了淮南王等等觊觎皇位的宗亲,麻烦的是有异心的宗亲随时可以和世家联手、把年轻的皇帝拉下大位。于是汉武帝真正相信的是除了他本人、无法依靠任何人的卫青和霍去病,何况这两位是真正的帅才。
不得不承认的是,刘彘当上皇太子与母亲(两姐妹)、还有跟与阿娇的婚约有直接的关系,只不过他的姨母去世早、他又是皇帝即位那年在皇宫里出生的儿子……接下来的故事就是窦太皇太后、阿娇母女等等。总之,主要和女人有关。也因此可以理解当纯粹外戚卫氏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时,他下手杀妻杀子杀女时一点也不犹豫。
现在回到女主角,阳信公主。
景帝后宫有两位王氏夫人、她们是亲姐妹,如果可以从生育的情况看受宠的程度,那么各生了至少四个孩子的王氏姐妹无疑是宫廷中最受宠的一脉。栗夫人年纪肯定比王氏姐妹大,她也至少有四个孩子、而且其中一个是皇长子。皇后薄氏(文帝不受宠的皇后的娘家出身)无子,一般来讲无嫡则立长,所以在阳信比较小的时候,栗夫人应该比王氏姐妹地位略高,而小阳信的那位命运颇坎坷、习惯于翻脸不认人而且特别中年后喜好宫外女色的父亲……除了应该有的地位,不太可能会对庶出的女儿有多大关怀。所以本文开篇,阳信还是个谨小慎微、生怕带给母亲弟弟和妹妹们麻烦的少女,被匈奴的恐怖威胁所笼罩的未央宫,半大的女孩子被和亲的巨大恐惧心理所统治。
阳信的第一次婚姻是个传统、正常的政治行为,嫁与侯世家、双方都很满意的匹配。但这次婚姻期间,她的身边出现了改变所有人命运的一家子,卫大娘和四个私生子女。
如果想耍一把白痴的话,本文可以取题目为“大将军养成计划”。除了当天子的父亲和弟弟,与她大部分人生息息相关的就是大将军卫青。
汉武帝可以没有霍去病,但不能没有卫青。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不要拿大汉天子这种商业娱乐片来充历史剧)的片头三句评语时常让作者有感动流泪的冲动,而让中原天子治下的民族得名为“汉”的首要功臣当属卫青。这位大将军之所以旷古罕见,实在是立下巨大的、正义的军功又不被历史骂的名将非常之少,连西汉时恨死外戚的史家都只能骂骂他迎合皇帝,或是哪个列传里有个莫名其妙的看不起穷苦人的插曲,到东汉及以后就基本上是一边倒的赞美——一心想当精英的平民与处处挑剔找茬的文人一起说好,这也是另一件奇事。
话回到卫青与女主的关系上,作者认定这位大将军所以能成为大将军,与他的女主人有莫大的关系。看他成长过程就知道,古代一个仆役出身的小男孩想读书习武(卫青不识字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是不太现实的,而如果卫子夫入宫后他才得到学习的机会,那么短短两年又能学出来什么?!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阳信公主早年就对卫氏颇宠信,而且凭公主的财富地位、栽培一批平民为己所用也不是难事。汉书•艺文中就曾记载过一位公主舍人作了两首赋,既然能被史书记录下来,必然是当时很有水平的,所以作者就大胆猜测,女主让家臣教导一些家人们受自己宠信、又多少有资质潜力的孩子。
再之后,就是卫家三姑娘入宫,但她直到怀了第一个孩子(也是有记录的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前地位都挺低,她的弟弟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那么地位崇高的嫡长公主仍然是卫家上下的保护人——讲得现实点,子夫只是女主送给弟弟的礼物、一个漂亮玩物,就跟可以媲美当代意大利天然水晶造型大吊灯的精美镏金宫灯相同,女主的血统首先决定了一切,根本不需要像史家编写的那样对子夫说不要忘记富贵引路人之类的昏话。另外,当时陈皇后母女在宫廷中占了太多好处却没有孩子,这对皇权是个极大的威胁:一个皇帝二十多岁还没有孩子,这样皇位很不稳定,于是皇帝的亲长姐就在皇太后的默许甚至是指示下、不断挑选没有不良记录的漂亮女孩子,一方面是为了后嗣,另一方面也是与太皇太后的外戚窦氏相抗衡,而俗话说打狗也要看主人,后宫是个非常势利的地方,长公主送进来的女人当然是属于有背景来头的,不会过分受欺负(电视剧里的那种叫做洒狗血),也相对来说较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问题偏偏是卫子夫怀孕后,卫青差点居然被(疑似)窦太主的人谋杀,于是王氏外戚与窦氏外戚的不和、皇帝与皇后的不和、皇权与宗室贵族的不和,被摆到台面上,受害人立刻被加官进爵委以重任,疑似加害人的一家子狠狠吃了记闷棍。直到太皇太后去世,王氏外戚彻底取代窦氏,卫氏因着与王氏的种种联系而跳到前台——历史新的一页翻开。
……
作者个人观点,太多年的纠葛,让女主与卫青的联姻既是政治、又多少有感情基础。也所以有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