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二十七章 死别 ...
-
皇陵外空荡荡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卫长轩在瑟瑟秋风中走进去,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深渊里。他心里惶然不知所以,始终觉得这是一场梦,抑或只是一个恶意的玩笑。
屋门外插着一杆白幡,奉旨赐死的钦使才会带这样的白幡,把它插在门外,是赐以全尸,皇恩浩荡之意。卫长轩死死盯着那一抹白色,仿佛看见恶鬼,他干涩的嗓子里忽然爆发出一声惊叫:“阿爹!”
竹制的屋门几乎抵挡不住他的一撞,摇摇欲坠地打开,屋内坐着一个人,正是田文礼。他花白的头发被梳理得十分整齐,笼在纱帽之下,穿着的也不是便服,而是总管服制。听见门口的响动,他几乎连眉毛都没有动,只抬起眼皮,看向进来的人,轻声道:“轩儿,你来了。”
卫长轩怔怔看了他一眼,忽然扑了过去,把桌上那黄绫托盘上的青瓷酒壶打翻到了地上:“阿爹,快,我带你走。”他把路上想好的对策一股脑说了出来,“我们可以沿着嘉陵道去蜀地,那里人迹罕至,一定没人能追过来。再不然,就去北边,去会宁,我有朋友可以为我们准备通关文书……”他说着,就去拉田文礼,想要把他立刻带走,然而却是一惊,田文礼的手非常冷,像是一块冰。
“轩儿,”田文礼垂下眼角,像是没听到他说的这些话,只是叹道,“你又长高了。”
“阿爹!”卫长轩意识到有什么不对,他用力地攥住义父的手,想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他的手心,可是没有一点用,他急得声音都变了,“快跟我走啊。”
田文礼抬起了另一只手,他的动作很慢,仿佛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他的手拂过卫长轩的额头:“傻孩子,哪里走得掉呢?”他扯动着嘴角,很吃力似的笑了笑,可是血还是顺着嘴角慢慢流了下来,“轩儿,听我说,我的时间不多了。”
他的声音缓慢而虚弱:“从前听宫里的老人说,鸩酒虽然饮之立死,可只要静下心来,毒液便不会那么快流到心脏,可以多挨一时三刻。”
卫长轩的脸变得无比苍白,他忽然跪了下去,紧紧抱住了义父,哭声近乎凄厉:“阿爹,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不要哭,好孩子。”田文礼的手摸着他的头顶,像很久以前,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那样,“人总是会死的,就像江河奔流,最终万川归海,这是我的命,你不要难过……”
卫长轩从未觉得这样惶然而无助,他拼命地摇头,痛哭着道:“阿爹,你不要死,不要丢下我……”
“我其实很不放心你啊,”田文礼浑浊的眼中也缓缓流下泪来,“轩儿,你是个男子汉,将来有很多事要去做,你不要忘记阿爹教你的话……”
“我记得。”卫长轩痛苦地点头,从小义父一直教他的那句话,早就深深印在了脑海里,他哽咽着道,“男儿生于世间,当俯仰无愧于天地。”
“对……就是这样……”田文礼欣慰地缓声道,他口中涌出的鲜血红中泛黑,那是毒素浸透肺腑的征兆,他的眼神变得恍惚,终于重重地倒了下去。
“阿爹!”卫长轩竭力地抱住他,听见他胸腔里的跳动渐渐缓慢。那是一种让人心悸的无力,明知道至亲之人的生命正在流逝,可是无法挽回,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一点点的衰弱,到最后永远沉睡。
他的脑海中有无数记忆的碎片闪过,起初是在初夏的集市里,他被阿爹扛在肩头,他坐得那么高,看着两旁行人的头顶,觉得自己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后来在学堂里,被别的孩子嘲笑是“没娘的孩子”,“太监养大的小杂种”,他第一次对人动了拳头,被先生斥骂了之后,他还是用不屑的目光看着那个被他打肿了眼睛的小子。他想说你们这些蠢货知道什么,我虽然没有爹娘,可是我有天底下最好的阿爹。那时住的小院子门口有一条窄巷,每到黄昏时分,他就会跑到巷口,等着阿爹的身影出现。阿爹从前总是腰杆笔直,手里提着个很大的包袱,包袱里是卫长轩最爱吃的点心。时光如流水,转眼十余载,那个腰杆笔直的阿爹已佝偻了身躯,头发也变作花白。
卫长轩低头看着手臂中的老人,看他口鼻中的鲜血一滴滴溅落到地上,那景象几乎刺痛了卫长轩的眼膜。那一刻他无比绝望,他从没想过,世上最疼爱他的这个人会离去的这么突然,更未料到会是这样的方式。他有很多话还没来得及说,他人生中的快乐和痛苦,他对前路的迷茫和踌躇,再也无人与他分享,为他解惑。
“轩儿,”怀里的老人忽然睁开了眼睛,他浑浊的双眼变得明亮起来,急切地想要说什么,“你知道么,你很像你的父亲,像他一样……正直……勇敢……”
卫长轩脑中一片嗡鸣,他几乎以为义父已经不清醒了:“阿爹,你在说什么,什么父亲?”
田文礼抬起手,试着去摸卫长轩的脸,他喃喃道:“孩子,你记住,你原本是姓……崔……”他的手忽然沉了下去,眼中的光芒也消散了。
卫长轩觉得手中忽然空了似的,他用尽全力抱紧义父的身体,无声地张大了嘴巴,却发不出声音。巨大的痛苦扼住了他的喉咙,喉咙里剧痛着泛出血腥味来,让他只能在近乎撕裂的痛苦中无声地痛哭。
奉旨赐死的人,皆由专人收殓,宫里来人的时候,小内监一直战战兢兢地看着卫长轩,生怕这个少年一时意气,和那些钦史们闹起来。所幸并没有,卫长轩一直坐在那里,垂着头,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直到有人把他手中田文礼的尸身抬走,他也没有动。
等到宫里的人带着尸身离去之后,小内监才慢慢蹭到卫长轩身边,他抽了抽鼻子:“轩哥儿,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可也要想开一些,倘若太伤心有个什么好歹,总管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心的。”
他絮絮叨叨地劝慰了许久,卫长轩却没有任何反应,到最后他有些急了,凑到卫长轩耳边道:“轩哥儿,你是总管唯一的指望了,你可不能想不开啊。听说总管这次是被人害了,将来还要靠你为总管伸冤啊!”
卫长轩终于略略抬起头来,他的声音沙哑而疲惫:“是谁害了我阿爹?”
小内监犹豫着,又有些害怕起来,他来回揉搓着自己的双手,结结巴巴地道:“我也只是听说,做不得准的……”
卫长轩忽然捏住了他的手腕,他指间发出“咔嚓”的脆响,他重复道:“是谁害了我阿爹?”
小内监痛得几乎晕过去,他哆嗦着道:“是谢……谢太尉!”
这话一出,捏着他的手指猛地松开,卫长轩低声重复了一遍:“谢太尉,”他显然对这个称谓甚是陌生,问道,“他为什么要害阿爹?”
小内监揉着手腕,有些委屈地道:“我听说从前先帝在时,那位谢大人做了些荒唐事,被总管训斥了,想必是他怀恨在心,所以才……”他说完,又忙道,“轩哥儿,这话你听了也就罢了,可别做出什么鲁莽的事来,那位谢太尉如今手眼通天,咱们惹不起他!”
卫长轩抬头看他,他双眼通红,似乎正拼命压抑着什么涌动的情绪,过了良久,才道:“你先出去吧。”
小内监低叹一声,他看着卫长轩慢慢俯下身去,无比疲惫地将头靠在竹椅的椅面上。那是从前田文礼常坐的一张竹椅,卫长轩向他撒娇时就会蹲在他身边,像这样把头伏在他的膝盖上。想起当日的情形,小内监心中一酸,急急忙忙地退了出去。
屋外的阳光刺痛了他哭得红肿的双眼,小内监伸手挡在眼前,眯起眼睛,忽然发现院前的空地上静静停着一辆马车,车身上是穆王府的标志。
驾车的那个是那位年轻的南院管事方明,他远远向小内监比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招手请他近前。
小内监慌忙用袖子揩了脸,走上前道:“您是来催轩哥儿回去的么?”
方明连连摇头:“是我家公子放心不下,所以过来看看。”
小内监一听那位四公子亲自来了这里,更是诧异,暗道哪里有主子出来寻下人的道理。他赶忙在车前见了礼,只见车帘掀开,里面果然是四公子,他目光淡雅如水,恍惚落在小内监身上,只听他轻轻问道:“卫长轩怎么样了?”
“他……不太好。”小内监有些忐忑地垂下眼睛,“总管平时待人极好,突然出了这样的事,我们这些伺候他的都不好过,更何况是轩哥儿。”
他瞧出这公子对卫长轩关怀异常,并不像是作假,便忍不住说了下去:“轩哥儿虽然不是总管亲生儿子,可他们父子感情极深,绝不逊于这世上任何亲生父子。”他说到这,眼中不自觉落下泪来,“我瞧着轩哥儿难过的那个样子,就像个孤苦无依的小孩子一样。”
方明听了这话,忙道:“公子,我们要不要进去看看卫大哥?”
“不必了,”杨琰淡淡摇头,“听说人离世后,生魂会在所居之处徘徊半日,我们不要打搅他,就让他父子二人静静待一会吧。”
“可是,”方明有些急了,“他那么难过,公子你不去劝慰两句么?”
杨琰仰起脸,神色有些悲戚,他轻声叹息:“方明,你还未经历过至亲离世之苦,不知道这种悲痛,剜心刻骨,岂是旁人的劝慰可以纾解的。”
方明怔了怔:“那公子你就在这里等着吗?”
杨琰轻轻点了点头,他缓步走出马车,秋风扯起他的大氅,愈发显出他身影单薄。
方明听见他的声音从风中传来:“我就在这里等他,等他出来,我们一起回去。”
九月初八,穆王府南院。
每年羽林卫纳入的新兵皆是在九月初十左右去北衙府卫领换军籍,然后便要入驻禁军大营,受禁军军规管束。
墙院的角落里,卫长轩提起水浇到平坦的石头上,他低着头,有一缕碎发垂到了额前,但他顾不上去拂开,只是俯下身,用力地打磨着手中的长刀。那是一柄色泽暗沉的长刀,被青石打磨着,慢慢显出透彻的光亮,刀锋在反复的磨砺中崩出了一些,刃口逐渐变得锋利,他又浇下一罐清水,刀刃的锋芒更加耀眼起来。他直起腰,用软布拭去刀上的水渍,而后用力插进了刀鞘里。
方明远远坐在台阶上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些莫名的担忧。自他义父去世之后,他仿佛一夜之间从少年成长为了一个男人,变得冷峻而沉默。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可方明能看出,他心里满怀着心事,却一个字都不肯吐出。
等到磨完了那柄长刀,卫长轩从屋内拿起一副行囊背到身后,意识到他这就要走,方明有些慌乱地跑上前去挽留道:“卫大哥,这么急着走干嘛,羽林卫报道之期还有十日呢,你还不如在府里多歇息几天再去。”
卫长轩没有答话,只摇了摇头,他走到杨琰屋门外时,脚步顿了顿,似乎要敲门,手还没有扬起,屋门已从里面被打开。
杨琰的声音从屋内传来:“卫长轩,进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