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一 ...
-
晨起的鼓声还在深宫的院墙间回荡,宫女们捧着熏好的襦裙和半臂跪在床边,负责贴身伺候的女官服侍着女皇穿好云头织锦履,另一位女官则趁着上朝前的空隙将各路探子传回的消息一一禀报。
“狄仁杰找到他了?”
“是,他到幽州以后先是找到王浦,再找到尉迟真金。”
女皇摸了摸被水沾湿的鬓角,懒懒的嗯了一声,“顺藤摸瓜,要是连这点小聪明都没有,也就不是狄仁杰了。”
“一切都在陛下的预料之中。”
看着铜镜里刚刚梳好的朝云近香髻,女皇满意的点点头,“那么裴东来呢?按照日程推算,他应该已经回京了吧。”
“陛下英明,他正带着人在偏殿候旨呢。”
“让他候着吧。”梳妆完毕的女皇扶着女官的手臂缓缓起身,口含明珠的凤头垂下几缕金线编织的流苏,在贴好了花钿的额前微微晃动,一派高贵威仪的姿态宛若天神降临。
门外,听见脚步声的众人早已齐齐跪下,恭迎女皇上朝。
之所以让裴东来候着,是因为今日要议的事跟契丹有关。听完了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女皇还想听听刚从边关之地回来的人有何见解。
“臣以为,战事既已不可避免,不如主动出击。”
“哦?为何?”
“契丹狼子野心,觊觎中原已久,多年来,不但经常袭扰边境,还用钱财贿赂边关将领,长此下去,我大周最坚固的防线将不攻自破。”
“以你所见,有那么严重吗?”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虽然如今只有契丹一族提起战事,但据我所知,其他部族也在观望中蠢蠢欲动。如果不借此机会杀鸡儆猴,只怕那些不甘蛰伏的部族会联起手来蚕食我大周边境。”
女皇不紧不慢的饮着茶,面色如常,“就算他们联手,也不过是乌合之众罢了。”
裴东来倒显得比她更焦急些,提高声音道:“以他们的实力,对朝廷而言,或许不过是疥癣之症而已,但对于生活在边关的百姓来说,就像头顶上悬着一把刀,日日过得胆战心惊,唯恐他们前来烧杀劫掠。还请陛下体恤百姓之苦!”
看着他言辞恳切的模样,真有几分狄仁杰的影子,女皇淡淡一笑,“我让你跟着他学办案,你倒学会了忧国忧民。”
这话听着不知是赞赏还是警告,裴东来心内一紧,但还是硬着头皮把话说完,“除了百姓,边关的士兵们也是饱受袭扰之苦,常常要为了一小股敌人四处奔波,有时扑空了还会被百姓怨怪。”
说到边军,女皇想起了另一桩事,“听说有人克扣军饷,可有此事?”
裴东来犹豫了一下。回京之前,狄仁杰提醒过他,对于丁武在幽州的所作所为,不可尽言,亦不可不言。裴东来知道此人背景深厚,也知道得罪圣宠优渥的薛大将军对自己绝无好处,但他记得在别院里看到的醉生梦死,记得韩厥的厉声控诉,更加记得丁武那双闪烁着狡诈和得意的眼睛。
“确有此事。”
四个字,掷地有声。
女皇意外的挑了挑眉,“是军中风传,还是你已经查实?”
“有人可以作证。”
“谁?”
“韩厥。”
“就是东珠案里的那个校尉?”
“是。”
裴东来以为女皇会命他将此人带来问话,但出乎意料的是,女皇并无此意。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应该将丁武撤职查办咯?”
“臣以为不妥。丁武在辽东地界声望颇重,而且战事在即,临阵换将乃大忌。如要彻查此事,倒不急于一时。”
“那你说该如何处置?”
“陛下可传口谕戒之,令为先锋,将功补过。倘若此战大捷,只要他肯自掏腰包补发所欠军饷,便既往不咎。倘若出战不利,则数罪并罚。以此便可激励他用心作战。”
“如果他临阵脱逃又当如何?”
“可派监军督战。”
女皇似乎猜到了什么,“莫非裴卿心中已有人选?”
裴东来不否认,“臣举荐狄大人。”
“他此刻正在幽州,又身怀先帝御赐的亢龙锏,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说完这句,女皇话锋一转,“但是,有件事令我很担心。”
裴东来不解的抬起头,看向眉宇间浮现一丝忧虑的女皇。
“狄仁杰身为两朝重臣,一直是前朝复辟派系致力于拉拢收买的对象,我担心赋予他权力过大,会对我大周有所不利。”
手握兵权是谋反的必备条件,何况狄仁杰身份特殊,被猜忌亦属正常。
以裴东来对狄仁杰的了解,他忠心李唐皇室确是事实,但要说他会因此而起兵造反,绝无可能。如果他没猜错,狄仁杰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女皇在临终之际将江山归还李家。如此一来,既不费一兵一卒,又能避免李武两家再出现骨肉相残的惨剧。
“臣有一计,不知能否为陛下解忧。”
“讲。”
“陛下可颁布一道旨意,狄仁杰担任监军期间,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倘若丁武因叛国出逃被处决,则由职位相近者暂代,以此类推。”
也就是说,无论何种情况下,他都无权调动军队。
女皇微微颔首,似乎对此提议颇为满意,“你一路辛苦了,这便回大理寺歇息吧。监军一事,我自有主张,你只管专心办好案子便是。”
“臣领旨。”顿了顿,裴东来又道:“那赵家的案子……”
“旧案重审不是小事,不可听信一面之词。”
“臣从幽州带回的人正与此案有关,陛下可详细查问当年真相究竟为何。”
“知道了,退下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