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73 ...
-
1.前段时间围脖上都在讨论进击的巨人的结局,那个时候我知道兵长坐轮椅了,但是还没有太在意。当时心里的想法是,为了成就梦想,这个小巨人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后面关于结局到底是啥,我一点都不知道……
最近,总比别人慢半拍的我被各种词条又刷出了继续追这部作品的兴趣。闺蜜说它是神作,我就觉得,那必须看一看,只有看了才有资格评价。在看之前,闺蜜不断跟我说,要求我“旁观”,不要过分代入,否则很难正视这部作品。
昨天给自己打了强心针,一口气把第三季补完。我基本把它当作一部“爽剧”来看了,撇去看前两季时还不太习惯的“丑巨人”,就个人品味方面来说,我还挺喜欢这种武力至上的暴力情节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对于这部作品,我总是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动力。就是看完第一季,没有想追第二季。后来没剧可看追了第二季,也没想追第三季。现在完结了,我跟着过了气的风看了第三季,觉得挺好,但依旧没有那种“明天开始看第四季!”的迫切想法。这就很尴尬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这个漫画家真是不喜欢利威尔,各种虐各种虐,也不知道是有多大仇多大冤。以及,人物立意不说,我后期倒是磕起了艾伦的颜,长发深沉好看诶,比原来咋咋呼呼的讨喜多了。
就目前在微博上刷到的结局评论来看,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一种假设,那就是这个漫画家一开始没有把这个故事立意设计的那么“具体的大”,就是有大纲没细纲的感觉,故事起初发表,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于是中期激情填充了各种细节,但是后期还拘泥于自己最开始的那个小格局结尾,也忠于自己的内心这么画了。导致的结果就是逻辑说得通,也算是从一而终,可对于过分推崇的粉丝们来讲,就难免失望。
综上,等我观望一下第四季和漫画,再来回头看看自己这种假设是否成立,反正也已经完结了,好不好也就是那样了。
2.接下来的话,希望莲公主、以及其他还没有看《进击的巨人》并且想要自己看的小伙伴们不要阅读了。因为我相信并尊重个人意志所作出的评价,也希望大家的评价是不受他人影响的。
在还没有追完这部漫画的时候,我是很乐于和莲公主讨论对于已知剧情的看法的,但是当我阅读的进度超过对方后,就像对方尊重我的独立评价一样,我也想给对方留出独立评价的余地和空间。但是我又忍不住想在这个时候记录一些我对这部作品的看法,所以,各位,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要不要继续往下读吧。
3.还记得这部作品的第一季动画刚刚火起来的时候,虽然看过以后给我不舒服的感受,但是它具备有讨论意义的主题,好的世界观设定,有特色的人物……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你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好作品。
那时候,我对它的认知停留在“一位少年成为人类救星成长并拯救人类的热血少年向故事”,所以,最开始男主角的莽撞、无知、冲动懂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有梯度才有上升空间。但是看到最后,在得到了力量的最后,他依旧无知、逃避、任性地做出关乎族群的选择,也说不出原因,只会含糊地呢喃“我也不知道”……这种男主,我拒绝接受。
再来说说“最强人类”利威尔,一开始冒着生命危险杀巨人,他是救世者,后来忍受煎熬斩杀变成巨人的同伴,他变成了刽子手。这样一个始终坚韧的角色在结局得到了什么呢?当他面对献出心脏的同伴的幻象留在眼泪,内心又是何等悲怆。
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角色,是的,他们走向了一个个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的结局,但是那是否是一个“有意义”的结局?是否是一个他们应得的结局呢?
当然了,有些人说,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要HE,并不是所有人物事件都要具备意义。那么,你在这里所理解的“意义”就相当浅层面了,我在这里所提的是“作者创作这个角色的意义”,而不是这个角色在作品中“自身追随的意义”。如果你要说,作者创作艾伦,就是要让他选择一种变换了形式的逃避方式;作者创作利威尔,就是想让他知道并不是努力就会有结果;作者创作三笠,就是要让她无脑地爱艾伦……那么这个故事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虚无就是一切,运气是决定事件走向的关键。
如果你同意这个观点,那么你也不需要再往下看了。因为我不想和“虚无主义者”聊天,因为究其本质你的存在也是虚无,更倾向于存在主义的我觉得和你交流是在浪费时间。而且,我会生气,你也不舒服。
其实说这么多,我是喜欢这部作品的,毕竟它具备那么多好的特质。但是,因为作者的恶意,让这个故事并没有展现出其应绽放出的魅力,让那么多美好的角色都变得那么不美好,这让我十分痛心。
没错,我就是在说创作这部漫画的漫画家三观有问题,他只是想要一个任由自己说的算的世界,他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毫无怜悯之心。
有些废话,即使讲得再天花乱坠,也是废话。有些从内涵就出错的故事,即使有再华丽的设定和陈述方式,也掩盖不了“根里坏”。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其创作者具备某些独特的能力,那能力是极具煽动性的,引人入胜的,这么一来就更令人心痛。如果用在传播真理上,他就是一个完美的布道师,但是如果用在歪门邪道,他就是cult,就是魔苟斯。
这个题材的创作离不开一点——警醒世人,但是越往后看,我越是只看到了“恶心世人”。
作品的重点展现内容应该是“隐藏在正常人类外表下的人性丑陋面”,而不是通过一个个作者为了制造强烈冲突而刻意联系在一起的偶然事件连锁“考验人性”,逼迫人类抛弃良知,展现丑陋面。一个创作者,他加诸于角色的任何一个微小的时间和设定都是要具备意义的,否则就是废料,这是创作准则。那么,作者在这部作品里反转设置相同的难题、相似的处境来一遍遍加强各种负面观点,到底是想证明什么呢?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经得起考验的是神性,不是人性。人性正是因其多面性、即时转换性、表层的无知性和深层的定性而绚烂无比。难道不是这样吗?
最让我不能忍受的,就是我总觉得在作者心里,其实是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的,他知道那个结局可以让读者的内心得到慰藉,于是他恶意地避开了所有正确的节点,以一种强硬的态度拉扯着角色人物的命运向着连锁的毁灭坍塌。他此时的目的已经不是完成一个好故事,而是戏弄读者,挑拨对方的神经。固然,刻意掌控读者并不可怕,反而能说明创作者的功力。但是恶意拿捏读者就令人感觉人心险恶。当我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就没办法再正视这部作品了,想起来就惋惜。
如果这个故事换一个立志于“讲述”而非“掌控”的讲述者,又会走向怎样的结局呢?
4.上面的这些发言根本不能做到百分百的理性,因为我直到现在还是很生气。所以,这些发言带有百分百的个人喜恶色彩,不存在任何普世的对错标准,只是一人之言。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发表,但是请不要用它来引战,拒绝转载,拒绝复制粘贴,可在文下讨论,可以尝试说服我,但是也请允许我拥有保存当下心情的权利。
它只是一份心情,说不定在一个月后我冷静下来,会有新的看法,但目前为止,所思即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