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十、日讲 ...
时迫季夏,当天气愈发炎热之时,外朝最重大的新闻应当算是陆处中口中说的另外一个兵书于谦,在闰正月、四月再次指挥击退瓦剌入侵的大军之后,重新整革了京营防务,立京营围操法。这位永乐十九年二十四岁时便登进士科,被座主杨士奇预言为“国士”的书生将首,认为京师的兵马分隶于五军都督府、神机营和三千营,各有总兵不相统一,每遇调遣时号令不同,兵将不相识,或至贻误大事。于是上奏天子,选择诸营马步官兵十万,分为五营集中操练,称为团营。每营各以都督统领,每五千用都指挥一员,每千又用把总一员。平常在营演操,兵将相识,出征时令原营都督统领,号令归一,行伍不乱,经此一变,而使京营作战能力大升。【1】
而内廷司礼监中最大的新闻,当属司礼监掌印太监金英寿辰之后,他的家
奴李庆就被左都御史王文和陈镒【2】弹劾一事。李庆等人多支官盐并挟民船六十艘运载,恃强杖死船夫,事发后又行贿淮安知府程宗,意图销祸。弹劾结果虽然是程宗被戍辽东,李庆拟绞,余人拟杖,并未曾涉及到金英,但金英的名誉因此受损,却是不争之实。司礼监及内廷众说纷纭,纷纷揣测王陈二人上书究竟出于自发,抑或有人指示,以至牵连论及司礼监新秀随堂与旧贵掌印的参商之事,也是不争之实。
“不管这次的事情是不是咱们这位新随堂替兴太监谋划的,人家疑心他一点都不奇怪,”参加过金英寿宴的司礼太监舒良在私下如是分析,听者是与他同属从龙之列而在衙内风头甚劲的王诚,“曹太监此人确是有能耐,单说他凭一个提督的位置,将属下经厂内书堂乃至精微科都管得服服帖帖,就让人不能不佩服。万岁爷中意他,叫他一上任就去办了文华殿绩学这样的大事,还特旨荫了他一个名额,也是足证。我反倒觉得,这么个精明人,不会去做这种明摆着让自己吃亏的事情——他和司长有些龃龉谁不知道?”
“为什么说是明摆着的呢?”舒良自问自答,接着剖析,“金司长是五朝老臣,一个安南人,最终坐到内辅之首,王振在时也没能把他怎样,更何况如今的孙老娘娘也很看重他,就跟当初和太上看重王振一样。而且他的亲信遍及部院和厂卫,你看这次的弹劾,有理有据,却只当是蚍蜉撼树,硬是连他一丝头发也没伤到,反倒是若干嫌疑都落到了兴太监和曹太监的身上。”
他饮了一口廊下家的长随们送来的自酿果酒,又压低了声音,“还有,我可听说他近来在孙老娘娘面前可没少为这位新随堂说话。”
他口中的孙老娘娘是宣庙的皇后,太上皇帝的嫡母,太上御极后尊其为皇太后,又在今上御极后被加尊为上圣皇太后。
王诚为人并无大谋略,所以格外需要依附一个头脑精明的上司或下级,舒良就暂时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当然也并未使他太满意。他没有什么酒量,此刻就看着舒良自斟自饮,皱眉继续打听:“听说曹太监是司长一手提拔起来的,入内书堂入文华殿是他提举不说,授提督也是有他在王振面前活动。怎么后来就至于在提督一职上任了快十年,再不说升迁之事,反倒弄成了动辄得咎的局面呢?究竟其中是什么恩怨?”
舒良于宫内各种人事典故虽然博学,却也有不能涉及的领域,只好猜测:“大约还是他气焰太盛,升了提督便不遵司长的管教了。我问你,那么个人,无论你是他的上司还是属下,你心里高兴得起来?何况——他这次提随堂,还是走的兴太监的路子,兴太监什么人?那也是司长的老对头了,说难听些,曹太监这就是在犯上作乱,欺师灭祖。”
“兴太监和司长不和,这我知道,可究竟是因为什么?”王诚有点朝秦暮楚的性格,马上突破了先前窠臼,另起炉灶设问,“两个人争了几十年,他也始终没能压过司长。王振在的时候,他是第三,王振死了,他也没成第一。”
“这就是旧话老故事了,永乐年间太宗皇帝派当时的新城候张辅攻下交趾,从俘虏中选了一批美童送进了宫,司长和兴太监他们就是同期入宫的,结果司长更受宣庙宠爱,先入了司礼监,事事压他一头不提,更糟糕的是,听说他在安南本是个贵胄,还偏偏就是司长的小主人。”舒良悉心指点。
前半段其实是废话,人所周知,后半段则是王诚没听过的秘辛,他点点头表示受教:“原来如此,那倒也怪不得兴太监了,换成谁能咽得下这口气。”
“正是,”舒良道,“咱们这衙门里啊,兴太监招兵买马,金司长又一手撑天,
好戏还在后头呢,你我且等着看就是。”
王诚又给他斟了一杯酒以示请教:“那么依你看,我们这一干从龙之众该当如何在其间自处?”
舒良摆了摆手:“先不要掺和进去,你看兴太监前度叫我同办绩学之事,我就没什么话说,你还非得去推个什么钱原溥,幸好没用他,要不真是坐死了我们是兴安一派了。依我看,不如先往外看,打打内阁的主意——譬如如今的礼侍王一宁,当初不也是你的老师么?”
“阁中老迈,没太大作用,以我现在的能耐,便下死力推进去了,又有何益处?”王诚皱眉。
“嗨!”舒良将酒杯往桌上一墩,“于谦倒是有用得很,你现在结交得上么?你想办法推进去,等于谦将来入了阁,名次也在他之后,凡事不能不让着他些,这不也算是你一条道路,为人这么怕费力想不开做什么?”
“那我这就去想办法。”王诚也一拍桌子。
“也不忙,”舒良压住他的手,眼中已经有了醺醺醉意,“这话我也就同你说说——花落谁家,鹿死谁手如今还不清楚,等过了这些天,我们再走着瞧。”
“你是说兴太监和金司长?不是已经分出胜负了么,可是你说的证据确凿,金司长毫发无伤啊——”王诚不喜欢人故弄玄虚,因此面色不快。
“哼,哼,我不是说他们。”舒良得意笑道,“喜宁已经死了,于谦又连败瓦剌,他们留着上皇已经没有好处了,这你还看不出来?”
皇帝在不上朝时便设日讲,又名小讲,仪式比起经筵来大大精简,不过讲读官、内阁学士二到四员侍班,讲解时亦无讲章。
本日由司礼监随堂太监兴安和曹修明侍奉的小讲,讲官由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内阁首辅陈循及刑部右侍郎、翰林侍讲江渊担当,讲解的内容是《通鉴纲目》中安史之乱一节。
年轻的皇帝听着听着,忽然询问内阁首辅:“安史乱源,比起土木如何?”
陈循微微一怔,回答:“亦自佞臣,亦自胡虏。此二者相类。”
皇帝又问:“唐国势强盛、疆土辽阔亦如我大明,长安地势清险、易守难攻亦如我北京。何以唐帝竟至于銮舆舍京,陷家国于争乱,毁宗社于战火?”
陈循答道:“唐帝昏惫,先以谗言杀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自毁长城;后命哥舒翰守潼关,而不能尽其能,不能纳其谏,终至关中沦丧,国都失陷,方有仓皇幸蜀之举。”
“唐朝国变长达八载,全赖肃宗继承努力,其后方得收复旧都,扫除一地腥膻。”皇帝思考了片刻,又问,“此人算得算不得中兴圣主?”
“后人评论肃宗所为,无非两点:北集戎事,南奉圣皇。以戎事论,虽收复两京,终其世却未能彻底荡平侵略。以奉圣论,疑心玄宗旧臣拥立上皇复位,幽之于太极宫,未能尽人子之孝,人臣之忠。”陈循的回答稍有尴尬,但仍旧据实直言,“何况他亲信巨宦李辅国,终使张后被弑,自己则重病无人过问,枯死长生殿中,未得善终。——是故史家议论,并不以为高明。”
“他天寿不永,戎事倒怪他不得,”皇帝目光耿耿,如有隐忧,“但奉圣一事,他为何要做到如此地步?”
陈循隐约也知道皇帝心中的症结,作难看了江渊一眼。然而江渊此人,明明为本次侍讲,平素为官也极好发表议论,以致与诸同僚相处都不甚融洽,此刻却谨守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信念,束手站立在一侧,陈循只得自己硬着头皮又回答:“前星入帝座,得位非自正统,所以忧惧。”
“你们读书人都是这么想的,多大功绩单这一点就抹杀干净了,”皇帝闷闷的说,“朕知道了,江先生接着适才的说话接着讲吧。”
今日课程,在《纲目》之外,尚有书法,陈循因为刚才对答出了一身冷汗,并没有心情好好指点,草草看过御笔,随意颂扬了两句便和江渊一同退出。
“曹太监,”皇帝问站立在一侧的曹修明,“你来给朕评断评断,朕这字哪里不好?”
曹修明澹澹一笑:“奴婢不敢。”
“兴太监跟朕说,你的字小沈都夸赞过。”皇帝回忆往事,“当时大兄初学书,侍书者就不曾开导指下笔法,任大兄随意写去,及至写完了,令其看视,他们又一味奉承,不给校正。所以大兄先前就抱怨过,他的翰墨其实不佳。【3】”
他举目仔细看了看微微低首的随堂太监,想从他全无表情的面孔上分析出他究竟在想些什么,言语中略有郁闷,略有委屈:“他们敷衍朕,朕身边的人,就属你们最亲近,结果你们在这点上也跟他们学。”
兴安蹙眉旁观。年轻天子这种偶尔的姿态,连他的生母吴太后都难得看见,他们能有这种机缘,大概也是得益于皇帝所谓的亲近。
曹修明不理会兴安的眼神示意,依旧恭守臣节:“陛下书法,已入皇皇大道,奴婢不敢扰乱。”
皇帝有些失望,但是没有再提要求。
按照曹修明的吩咐,雨时中每日从文华殿下了课,照例要前去侍候。以他的打算,多挨得一刻是一刻,磨磨蹭蹭走回月华门的时候,已经到了申时二刻。站在门外看看,却发觉常守中陆处中今日也在里头,一下子放宽了不少心。进了屋向曹修明请安,见他并不理睬自己,一应杂事陆处中也早已做好,便溜到里屋自己的小桌前将功课翻了出来,悄悄开始习字。
“恩主,”陆处中已遣退了房中所有的答应官人,看了看屋内的雨时中,此刻还是放低声说话,“万岁爷何至于忧惧至此?”
“太后,司长,首辅。”曹修明一句多余的真言也不肯吐露,悟道修行完全要靠属下自己的天份。
当今的上圣皇太后孙氏,在宣宗朝初为贵妃,颇受上宠,以妃位而获金宝。苦于无出,取宫人子以为己出,是为太上皇帝。由此,宣庙令皇后胡氏以“无子多病”为由主动让位,册立孙氏为后。孙太后虽不是太上亲母,但因此子而贵,而且养育常年,跟吴妃所出的今上相比,自然与太上的感情更笃。所以土木之变时,她与太上的皇后钱氏穷尽后宫珍奇欲赎回上皇而不得之后,先匆匆册封太上的元子见濬为皇太子,方不得已依从群臣“国赖长君”之请,下诏命监国登大宝。京师保卫战胜利后,眼见上位已稳定,太上皇后钱氏尤不住告诫六宫人等,上皇仍在北疆蒙尘,而孙太后则不住催促皇帝,命他遣使前往虏中探望,设法迎回上皇。上皇若果真南归,作为宗亲之长的太后的心思偏重,其实根本无需设想,便已经很清楚明白。
后两者,一个是内廷首揆,一手总督二十四衙门;一个是翰林领袖,他的意见再无用处,也可以代表正统文臣的心态。这三者若是合而为一,上皇果然有一日回归,今上的位置,究竟是尧禅舜承,还是前星入夜,也可变成能够商榷的两说之词。
“江渊为人狡猾,”半月前因为陆处中醉酒,主仆的打赌缺了证人而侥幸逃过一劫的常守中今日又开始大发议论,“土木的时候,徐元玉在朝上言南迁事而被大司马斥退,狼狈踉跄经过左掖门,正好碰上江渊路过,询问他原因,他便据实以答。结果江渊入朝,极陈固守之策,万岁爷这才看上了他,把他从一个侍讲一跃提到了卿贰的位置。今日他不言语,未必没有效仿前事的心思。”
“江渊之流不足道,”曹修明站起身来,“安天下者,安天心者,得一人足矣。”
“恩主要不要奴婢们——”
这一人是谁无需多言,但是想到掌印生辰当日,被随堂太监胜出的那个小小赌局,陆处中还是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将话说全。
“现在还没到时候,便是到了时候,亦不必你们出面。”曹修明向前踱了两步,“守中,你先去找一趟王文。”
“王总宪?”兴安为人才短,从前遇事常依赖两三故旧大臣。王文虽不在其列,但是与他还有些交情,是以舒良私下才说此次弹劾金英之事很多人也疑心到了他的头上。
“你以我的名义去找他,不要他兰台【4】的人——问问六科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曹修明天鹅环首似的引颈,微微冷笑,“人要狷介耿直,要素有清誉,要不屑与我等为伍。叫王文先事结交,我日后用得上。”
“告诉他,办好了这件事,以后大冢宰的位置是他的,文渊阁的位置也是他的。”
这是贵珰开出的价码,常守中们知道,这两点对本朝的文官来说,是可以舍身赴死的致命诱惑。
“时中。”在二人领命退出后,贵珰慵懒的声音在埋头写字的小答应身后响起,雨时中一早便提着的心还是没有出息的重重一跳。自他上次威胁过以后,其实还一直没有正经查问过小答应的功课,但是精神上的重压却一向如剑悬顶的随行——有的时候斩候决是比斩立决要痛苦得多的事情。
“恩主,奴婢在。”雨时中受惊似的抛下红格的习字本,慢慢蹭到曹修明的身旁,心中企盼他只是要茶要水。
“拿来我看。”几个及平常的字,极平常的语气,出自他的口中,却让雨时中一闻便头皮发紧眼眶发酸。
“恩主,今日老师授的书……”雨时中一边小心翼翼地观察他的神情,一边小心翼翼地延挨,明知没有希望,仍存一份天真妄想,“奴婢都能背下来了,恩主要听吗……”
这份妄想因贵珰一个微微挑眉的动作便粉碎,雨时中哆嗦着将自己全无根基、不堪入目的写仿送到贵珰手中,缩短了脖子等候天诛,稚气的面孔上是一份已经预知自己下场的老成惊恐。
“你书真字,手去笔头二寸一分。”只余两人相处时,被他视作地狱道的贵珰却并没有动怒,等到的惩罚也是意外的温柔,“全部重新写过。”
【1】一般史家从《明史》,认为团营法是景泰三年开始的,但事实上三年的十团营应是进一步的改革,在景泰二年甚至更早,五团营应当就已经出现了。此处从《皇明通纪》,立于元年五月。(虽然此说也未必准确,《皇明通纪》作为私人修史,错误很多。但是作为当代人修当代史,又很有价值。)
【2】景泰朝六部都院多两正官,其后革除。
【3】这个正统确实抱怨过,见《天顺日录》。
【4】明代好古称,都察院又被称为兰台或西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十、日讲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