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三) ...

  •   分离,有时侯不是生疏,而是更好的了解。将近六年的分离,还娶了5个女人。使我更明白了一个事实:玉忻,我不管她是谁,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女人。现在想来,我自己也觉得可笑,竟能有那么多的女人,我真是没有学会拒绝。
      第二年的三月,太子复立。这是一个契机,我们兄弟已经明路了,彻底地分成了两个对立的集团。我们有八哥的人望,九哥的财力,十哥的圣宠。四哥,他当时是和二哥在一起的,那时侯,反而可以说是太子依附于他了。他深藏不露,用二哥的名义,却结成了自己的朋党,他深谙皇阿玛的心思,为太子求情,还受了禁闭之苦。索额图死后,太子已经失去了支柱。可是四哥,却在这时彰显了他的诚孝,和兄弟间的友爱。是的,要论谋略,我们谁都比不上老四。老十三被圈禁,反倒成就了他的名声,要论心机,我们谁都比不上四哥。这样的人当上皇帝,也算是名至实归。
      那时侯,我真的志不在此。我经常在西北军营,那是遏制蒙古势力的要冲。实际上在皇阿玛平定噶尔丹之后,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已无大的战事,但是他们却开始和俄国势力勾结,染指西藏。以皇阿玛当年平定三藩和□□的果断,不会放任西藏这么大一块土地在蒙古势力的统治之下。那是我大清的土地,从来来都是。
      从太祖开始,蒙古就是我们的盟友,也是敌人。太宗曾经曾经三征蒙古,征讨林丹汗,使漠南蒙古成为我们的盟友。而漠北蒙古、漠西蒙古,则在大清和俄国之间游移。噶尔丹的反叛,就是在俄国的支持之下,对喀尔喀进犯。我记的皇阿玛说过“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实际上,从先皇四十年起,西藏的局势就已经开始动荡,而准噶尔的策妄阿拉布坦是噶尔丹的侄子。这个反复的小人,他投靠我们,反对噶尔丹。噶尔丹战败后,他趁机成为准噶尔部的首领,就开始和朝廷作对。利用卫蒙藏各部都信奉的格鲁派,妄图控制□□嘛以号令蒙古各部。

      没有玉忻的日子,我专心于公务。没想到这样反而得到了皇阿玛的器重。仔细想想,这还是玉忻给我的机会,一个远离勾心斗角,实现我自己报复的机会。玉忻不在了,皇阿玛和我反而亲近了。我知道皇阿蚂一直对玉忻另眼相看。那时我想,也许他的心里对玉忻也有欣赏。我也才知道,玉忻看我,竟比我自己还清楚。是啊,她好象是清楚我们每一个人,却从不在我面前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她会让我自己去发现,而她在我身后,会给我支持。她不仅让我安心,还给我支撑。这样的女人,是先让人敬佩的。
      玉忻还是回来了,我知道她是爱我的,这就够了,我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只要紧紧的抓住她。可是,我们已经不能过回以前的日子了。我们之间,有了太多的旁骛,使我们分神,使我们不能专心。
      那时我的女人,也有五、六个,有皇阿玛给的,也有兄弟们送的。虽然不在一块,可是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些年只好让她们自生自灭。可我没想到,玉忻能用了那样的法子,把她们治的服服帖帖。我记得玉忻和我说过,其实是我对不起她们,那些女子就象是花朵,要人好好爱护,如果不关心她们,等到花谢了,就会变成杂草。让她来管,她就只能用剪子来修理了,因为她不会对长在自己身边的杂草客气了。我没有想过这些,我也是真的分不出心来,再去照顾她们。我曾经问过玉忻,觉得自己是什么花。她告诉我,她不想做花,她要做一棵树,能为我遮风挡雨,只为我开花、只为我结果的树。是啊,她真的是一棵树,和我站在一起。
      我觉得这时的玉忻,已经会对我说一些以前能和皇阿玛,和八哥说的话了。我知道,她把我当成了一个男人。这几年的兵戈铁马,我也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出兵西北,那是我准备了一生的事情,可是我却有些踌躇。自从玉忻回来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好,又连着生了孩子。我要放弃吗?我准备了这么久。我的心里一直在犹豫,可玉忻替我决定了,这是她第一次替我做的决定。她说过,这也是最后一次。她不能自私到只顾自己,而不顾一个男人的雄心。平定西藏,大清国的国事,是造福千秋的大事。
      我去了,记住了她的话。也带着她给我的秘籍,这是她说的。进藏的士兵要穿轻甲,不能穿以前在平原作战所穿的铁甲。负重越轻越好。所有的军粮都要预先炒熟,磨成粉。而且,补给线越短越好。因为西藏地处高原,平常的行动就要付出十倍的气力。她的这些见识,让我惊奇,即使是男子,也不会知道的。我和她开玩笑,让她和我一同出征,做我的军师好了。可她告诉我,能到西藏、青海,是她一辈子的心愿。可是,她却知道,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临出发的那一晚上,在半夜我好象感觉到玉忻还没有睡,在喃喃的说着上天派她来的,就是为了成就我这一仗的胜利。我一下子感觉很心安,是的,我一定能得胜而归,因为有她,也因为自己这么多年的准备。
      到了西宁的大营,大军的气氛并不好,额伦特带领几千人进入西藏之后,全军覆没。这是我大清军队第一次进入高原作战。贸然轻敌,孤军深入。的确,这场仗不轻松。
      当我到达军营的时候,玉忻的两位大侠,已经把今年的新茶运至军营。那两个御前侍卫,被玉忻变成了大侠和商人,皇阿玛竟也纵容了。我开始用这些茶砖交结当地的贵族和上层的喇嘛。还经常到塔尔寺,听一听年轻的□□,才十二岁的格桑嘉措讲经。我听了玉忻的话,让他给我灌顶。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那以后,当地的百姓对我们的大军,竟不那么排斥了。
      青海,地处蒙古和西藏的中间,民俗兼而有之。将近半年的时间,因为天气的缘故,也为着大军的士气和准备,没有再贸然的派军入藏。我带着人几乎跑遍了整个青海。我看到了祁连山,西北麓的祁连山,不同于河西走廊的富庶,是荒凉而贫瘠的,甚至连树木都很少。可是往东临近甘肃界,却颇有江南的风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映着蓝天碧水。还有黄河谷地,清澈的河水饶着高山,两边是红色的山石,这片土地,真的是宽广而壮丽。
      在藏历的新年,我到塔尔寺看了晒佛节。我还记得玉忻的话,真的用手摸了那个大佛。真大,覆盖了整个的一面山坡,周围站满了虔诚的信徒,我的心里只有感叹。他们,千百年来就是这样生活的,为这这样虔诚的信仰,在这么贫瘠的土地上生活着,他们所求的,无非就是安宁。在玛卿雪山,我看到了转山的藏民,我知道转山,玉忻和我说过,但她说那是在西藏,没说过玛卿雪山。对面见到的那座山,它是牧区的玛卿山,心愿在那里如意实现。原来玛卿,是最神圣的四大神山之一,是格萨尔王的故乡。那些转山的人,只在手上套着护套,就那么三步一个长头的上路了,绕着山一圈,要二十多天,那怕是双腿已经血迹斑斑。他们眼中的阿尼玛卿,是格萨尔王的战神山,有无穷的的勇气和力量,来对抗疾苦和灾难。他们的要求如此简单,他们的信仰如此的虔诚。
      我的大军,不能再给他们带来灾难了。
      第二年,玉忻运来的茶叶量更大了,我开始用茶叶来安抚当地的贵族和平民。同时,军队的需要也大,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改变饮食,尝试着适应西北的风俗。
      我在等,等一个时机,我相信,以策妄阿拉布坦的反复,他迟早会失去人心。同时,我也在部署,从五十九年的春天起,我的战局基本已经布好。大军分为三路,一路北上,联合漠南蒙古诸部,对噶尔丹驻地展开佯攻,以扰乱准噶尔军的军心。进藏的大军分为南北两路,同时向拉萨进军。准噶尔军为了防备清军进藏,主力集中在藏北一带。那么,南路的军队应该不会遇到激烈的战事,他们的战略以安抚和收买为主。将近一年的时间,准噶尔军在藏南富庶之地祸害不小,连一些寺庙都被劫掠。果然,南路的大军没遇到什么抵抗,反而是地方的官员和百姓自发的起来反抗准噶尔军,配合大军的进攻。北路推进的就困难一些,但是这次不同了,我们准备充足,而且全是精兵。8月,遭遇准噶尔的主力,几次战争之后,他们盟生退意,主将大策零敦多布竟翻越昆仑山逃到了新疆。
      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战事终于大胜。12岁的格桑嘉措到达拉萨,进入布达拉宫,登上了□□嘛的法座。他被认定是六世□□。我记得玉忻和我说过另一位六世□□仓央嘉措,还把他写的诗写给了我:
      若随美丽姑娘心,今生便无学佛缘分,
      若到深山去修行,又辜负姑娘一片情。
      我观修的上师的脸面,却不能在心中显现;
      没观修的情人的容颜,却在心中明朗的映现。
      一个把帽子戴在头上,一个把辫子甩在背后;
      一个说请你慢慢走,一个说请你把步留;
      一个说心里莫要难受,一个说很快会聚首。
      我想我知道的,此时我心中的人,也是象月亮一样,高高的看着我。无论我在哪儿,我都能感觉到她的目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