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暗流涌动,改革受阻 ...
-
朝堂风波暂息,苏羽和林渊虽因皇帝表态支持改革而稍感振奋,但他们深知前路荆棘密布。
退朝后,二人并未立刻离开朝堂,而是在偏殿一处角落低声商议。林渊眉头微蹙,神色凝重地说:“苏兄,此次他们竟敢伪造证据,手段如此卑劣,想必接下来还会有更多阴招。”苏羽缓缓点头,目光坚定:“不论如何,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不能退缩。只是要更加小心谨慎,提防他们暗中使坏。”
然而,还未等他们商议出具体应对之策,麻烦便接踵而至。改革方案虽获皇帝首肯,但在推行过程中,却遭遇了层层阻力。各地官员对改革阳奉阴违,表面上表示遵从,实际执行时却大打折扣。苏羽和林渊收到不少地方传来的消息,赋税改革的政令在传达过程中被篡改,原本旨在减轻百姓负担的措施,到了下面竟成了变相加税的借口。
与此同时,朝中保守派官员也没闲着。他们在朝堂上频繁发难,以各种理由弹劾支持改革的官员,试图动摇改革派在朝中的根基。李尚书更是联合数位御史,罗列了诸多莫须有的罪名,呈递给皇帝,要求严惩改革派官员,暂停赋税改革。
面对这一系列变故,苏羽和林渊心急如焚。他们一面四处奔走,收集各地真实情况,准备向皇帝禀明,以证改革派的清白和改革的必要性;一面还要安抚那些因弹劾而人心惶惶的改革派官员,鼓励他们坚定信念,不要轻易放弃。
一日,苏羽正伏案整理各地送来的文书,下人突然来报,说林渊神色匆匆来访。苏羽赶忙将林渊迎进书房,只见林渊一脸焦急,手中拿着一份密信,递给苏羽道:“苏兄,大事不妙。我刚收到线人传来的消息,保守派暗中勾结了江湖势力,准备在我们前往南方视察赋税改革执行情况的途中设伏,意图加害我们,彻底破坏改革。”
苏羽接过密信,看完后脸色凝重。他深知,若是他们二人在途中遭遇不测,这赋税改革必将功亏一篑。沉思片刻后,苏羽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林兄,此去虽危险重重,但我们不能退缩。南方是赋税重灾区,我们必须亲自去看看,找出问题根源,才能让改革顺利推进。不过,我们也不能贸然前往,需得做好周全准备。”
林渊微微点头,眼中透着坚定:“苏兄所言极是。我这便回去安排林家的暗卫,暗中保护我们。同时,我们也可以向皇帝请求,增派一队御林军随行,确保万无一失。”
商议已定,二人立刻着手准备。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保守派和江湖势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数日后,苏羽与林渊率领着御林军踏上了南下之路。队伍行至一片连绵起伏的山林间,此处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高耸,道路狭窄,正是设伏的绝佳之地。苏羽与林渊骑在马上,神色警惕,目光不时扫过周围的山林。
林家暗卫如鬼魅般隐匿在队伍四周,敏锐地感知着任何一丝异常。御林军们也握紧手中兵器,严阵以待。然而,一路前行,却并未发现任何可疑迹象。
“苏兄,难道消息有误?”林渊低声说道,眼中带着一丝疑惑。
苏羽微微皱眉,道:“不可掉以轻心,越是平静,越可能暗藏危机。”
就在此时,突然听到一阵尖锐的哨声划破长空。紧接着,无数黑衣人从山林中涌出,如潮水般向队伍袭来。这些黑衣人武艺高强,行动敏捷,一看便是训练有素。
“保护大人!”御林军将领一声令下,御林军迅速组成防御阵型,将苏羽和林渊护在中间。林家暗卫也纷纷现身,与黑衣人展开殊死搏斗。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山谷。
苏羽看着眼前混战的局面,心中明白,必须尽快突围,否则一旦被敌人拖住,后果不堪设想。他对林渊喊道:“林兄,我们不能在此久战,想办法冲出去!”
林渊点头,抽出佩剑,大声道:“随我来!”说罢,一马当先,向着黑衣人较少的方向冲去。苏羽紧跟其后,御林军和暗卫们拼死杀出一条血路。
然而,黑衣人似乎早有准备,一波又一波地涌来,不断填补着防线的缺口。苏羽和林渊等人虽勇猛,但敌人源源不断,渐渐陷入了苦战。
在激烈的拼杀中,苏羽的手臂不慎被一名黑衣人划伤,鲜血染红了衣袖。林渊见状,心急如焚,更加奋力地挥动佩剑,将靠近苏羽的黑衣人击退。
“苏兄,你没事吧!”林渊喊道。
“无妨!继续冲!”苏羽咬着牙,强忍着伤痛,催马向前。
就在局势陷入胶着之时,突然听到山林另一侧传来一阵喊杀声。苏羽和林渊心中一喜,难道是救兵来了?果然,片刻后,一群身着奇异服饰的人从山林中杀出,他们手持长刀,武艺独特,与黑衣人展开了激烈交锋。黑衣人似乎对这群人有所忌惮,阵脚开始大乱。
苏羽抓住时机,大喝一声:“兄弟们,冲出去!”众人在御林军、林家暗卫以及这群神秘人的合力攻击下,终于成功突围,摆脱了黑衣人的追击。
队伍来到一处安全之地后,苏羽和林渊赶忙向那群神秘人致谢。为首的是一位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他拱手道:“苏大人、林侯爷,不必客气。我等乃南方义士,听闻二位大人为了赋税改革不辞辛劳,又得知保守派勾结江湖势力意图加害二位,特来相助。”
苏羽和林渊心中感激不已,同时也深知,此次虽侥幸脱险,但改革之路依旧充满艰辛,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
苏羽看着这位义士首领,心中感慨万分,抱拳道:“多谢各位义士出手相助,若不是你们,我等今日恐性命难保。只是不知各位义士如何称呼?又为何对赋税改革之事如此上心?”
义士首领微微一笑,说道:“苏大人客气了。在下姓陈,单名一个风字。我们这些人,皆是南方深受赋税之苦的百姓。这些年,赋税繁重,贪官污吏横行,百姓们苦不堪言。听闻二位大人要推行赋税改革,为百姓谋福祉,我们便自发组织起来,想要为二位大人保驾护航。”
林渊听后,动容道:“陈兄及各位义士的义举,实在令人钦佩。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改革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苏羽看着这群朴实而勇敢的义士,心中满是感动与责任,说道:“各位放心,苏某与林侯爷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定要将这赋税改革推行下去,还百姓一个公道。”
经过短暂的休整,苏羽等人继续踏上南下之路。一路上,他们深入民间,明察暗访,收集了大量关于赋税改革执行不力的证据。那些地方官员阳奉阴违的手段层出不穷,有的擅自增加苛捐杂税,有的将原本该减免的赋税隐瞒不报,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苏羽和林渊看着百姓们困苦的生活,心中愤慨不已。他们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将这些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让改革真正惠及百姓。
终于,他们来到了南方重镇江州。江州作为南方的经济枢纽,赋税问题尤为严重。苏羽和林渊刚进城,便感受到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街道上行人稀少,商铺大多关门歇业,一片萧条景象。
他们决定先从江州知府入手,彻查赋税改革的执行情况。然而,当他们来到知府衙门时,却发现知府早已不知去向。衙门内一片混乱,文书档案四处散落,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想要销毁证据。
苏羽怒不可遏,道:“这些贪官,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林渊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苏兄,看来他们早有准备。不过,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心中有鬼。我们不能慌乱,从长计议。”
于是,苏羽和林渊一边安排御林军封锁知府衙门,保护现场;一边发动当地百姓,收集关于知府及相关官员贪污舞弊的线索。与此同时,他们也向朝廷飞鸽传书,将江州的情况如实禀报给皇帝,请求支援。
在百姓们的积极配合下,他们很快便掌握了大量确凿的证据。这些证据显示,江州知府不仅私自篡改赋税政令,还与当地的富商勾结,中饱私囊,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将这些证据上奏朝廷,严惩相关官员时,又一场危机悄然降临…… 一些与江州知府勾结的势力,得知苏羽和林渊掌握了他们的罪证,竟买通了御林军内部的一名将领,企图在深夜发动兵变,夺取证据,杀害苏羽和林渊。
当晚,月色暗沉,乌云密布。御林军营地内,那名被买通的将领正暗自谋划着行动。他眼神闪烁,不时看向苏羽和林渊所在的营帐,心中盘算着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而此时的苏羽和林渊,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他们正在营帐内商议着如何进一步推动赋税改革,如何让江州乃至整个南方的百姓摆脱赋税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