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秦封泥 ...
-
封泥也称“泥封”“印封”,是古代缄封简牍钤有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为秦代的一种保密措施。
“秦封泥是秦代印章艺术的再创造,是秦文明浓缩的符号和标志,是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的重要成果,是秦人用黄土塑就的一部美学史诗,是我们认识‘三公九卿’制度的‘指南盘’,考察秦历史、地理演化的‘活字典’。”庞任隆介绍,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目前馆藏350个秦封泥品种,几乎囊括了“三公九卿”的主要部门和官职,其中102个品种153枚为秦郡县(含地名、山名)封泥。
其中的“甘泉宫”就是“南宫”(皇帝的寝宫),这批秦封泥的出土地相家村据专家考证,曾是秦代的南宫遗址,是秦始皇办公之处,这些高规格的封泥封缄,是经秦始皇亲手拆封过的。
据《汉书·刑法志》记载,秦始皇勤于政务,每天要阅读120斤重文书。由此推知,当年秦始皇拆阅文书后,就地抛弃了这些封泥,又集中倒在了一个地方。
此外,专家研究表明,秦封泥在当时制作相当考究,不仅要经过“丸制”,还有“紫泥”“青泥”和“黄泥”之分,因而这些封泥出土时五颜六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