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后记 ...
-
终于完结了。
严格来讲陌上流年应该是我的第一个完结作品,不算之前夭折的产物。
心情很激动。
虽然篇幅不长,但对长时间脱离写作事业又经历了个人情感起伏的情况下,对我是个非常大的鼓励。让我知道我还拿的动笔,我暂时还不需要放弃我的梦想。
谈一谈作品吧。
陌上流年的诞生非常的突然,不同于暗恋、南柯他们,是我构思创作了很久的完善产物。陌上流年仅仅来自于一个突然的灵感,从诞生到落笔仅仅只有一个小时。
很多很多的灵感来源促使了陌上流年的诞生。
(一)关于灵感。
首先是前段时间参展参与的剧本杀作品《暮色四合》。
一个我非常喜欢也非常优秀的情感本,如果有喜欢玩情感本的朋友也推荐大家去玩。
《暮色四合》讲述的就是一个小地方的故事,来自大山的六个孩子走出大山的故事(当然剧本故事和我的故事没有任何关系,放心去玩~),在玩这个本的时候,我就曾被山里的故事所感动。
也联想到了很多很多,大山里的孩子无疑是渴望走出来的,可真的走出来的人能有几个呢?起点虽然不能代表我们的终点,但很多时候起点都决定了我们终点的上限。
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真正的离开那里,也许因为环境的限制、也许因为思想的束缚。
再说回第二个灵感来源。
也是最近参与内测的另一个剧本杀独家情感本《YiYi》。
《YiYi》这个本呢,会体验一个人的一生,因为跨度太大,剧本的前期自然处在一个比较早的时间背景下。
这也就是陌上流年的时代背景来源。
我并不定义陌上流年真正的时间线是如何的,它可以是现代也可以是上个世纪。但镇子上的每个人并不属于现代社会,我更倾向于定义成架空背景。
小地方的人关系不一定好,但彼此一定相熟。
有什么事情也很容易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小镇上是不会有秘密的。
而关于小镇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眼,这里其实有一些灵感来源是“拐卖案”。看过了太多太多团体作案,都是整个村子的人来从事这个工作。他们不能接受异心,也从不害怕背叛,只是因为他们是利益共同体。
最大的灵感来源还是来自于一对同性的故事。
生在小地方,自然少了一些理解,他们所做的每一步都要去迎接众人的审判。
人言可畏啊,这会是一段非常非常非常难的经历。
但因为确实不想去触碰同性题材(虽然我打脸了),所以才有了杏涵的故事背景,和林深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一个是上天的宠儿,一个不曾得到上天任何的馈赠。
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灵感。
(二)关于伏笔
刚刚说到杏涵不曾得到过上天任何的馈赠,可能有人会说她还有美貌。超过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美貌。
这是第一个伏笔,或者说也不算。
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我就点了出来杏涵不曾得到过任何馈赠,但那个时候杏涵的故事还没有悲惨到极点,只是隐约有一些苗头,甚至在向着更好的方向进发。
但在后文中应该可以看出来,美貌对杏涵来说从来都不是馈赠,而是悲剧的起点。因为美貌她被徐岩看上,也是因为和她母亲一样的美貌她去替母亲偿还欠下的。
另一方面,其实文中无数次强调杏涵不想要活在母亲的阴影中,但她从没能真的离开。从她的养父再到富商。
第二个伏笔,杏涵和镇子上的所有人一样,喜欢徐岩,而林深不喜欢。这是因为杏涵其实很早很早就被镇子同化了。无关情爱,只是一种想让人亲近的好感。
也是因为杏涵对徐岩的好感,才会让她比较轻易地和徐岩离开,去信任徐岩。又是一个小伏笔^ ^
其实这也恰恰证明了小镇上的人思想是局限的(本人并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小镇这样的地方在现今社会应该已经不太存在了),他们没有看到过外面的世界,固守己见。他们对于现在的生活是满意的,不愿意作出任何哪怕是让他们更好的改变。
而他们喜欢徐岩的原因,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他们太容易受骗了,所以他们看不破徐岩的伪装,并非是因为他的伪装有多么的高明。
并且并不是徐岩真的能骗杏涵2年,而是杏涵骨子里的自卑以及对大城市的不适应给了徐岩这个机会,或者说杏涵是徐岩千挑万选之下的结果。这是第四个小伏笔。
林深是少数没有被镇子同化的人,所以他和来自镇子外的许安一样不喜欢徐岩。
哦对了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是否喜欢徐岩这里可以说是我的一个小小的隐喻,并不影响整体的剧情不按照上面的解读也是没有问题的。仅仅是按照文中的解释也是非常的合理的。
继续说回到林深这里。
林深这样的人我认为在现实中是很难很难存在的。
我更喜欢把一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人比喻成一张白纸。
上面的书画都是由他所在的环境和身边的人来描绘的。
所以林深只有一个,因为实际上来讲我并不认为一方水土会养出另一方人。
故事会无限趋近于现实,但它毕竟还是小说,需要一个艺术性的加工。所以林深这样一个如梦一样美好的人物诞生了,也是文章中一些冲突的设定所在。
众所周知作为理科生,尤其是偏爱数学的理科生,我写文最看重的不是文风情感,而是逻辑!!!所以在思考林深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杏涵时,我思考了很久。
林深这样的人不该是肤浅的,仅仅因为容貌不足以获得他的喜欢。美貌可以是加分项但绝对不能代表全部。
所以我想到了林深的思想其实是和镇子格格不入的,那他将自己所有的情感寄托放在杏涵这个“异类”身上就变得无比的合理了,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对杏涵的怜惜,骨子里的正义感和对镇子的厌恶让他没办法对杏涵受到的不公视而不见。
但其实归根结底,杏涵和林深只是都是小镇的异类,但他们不是同类。
这也是悲剧的原因,杏涵并没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傲气。
杏涵恨小镇,但她其实从来都摆脱不了小镇,因为她潜意识早就属于这里了,这也是她后来在大城市始终格格不入的原因,因为她不属于那里,第五个小伏笔哈哈!
(三)关于番外。
番外的三则是临时起意的产物。
第一则是本来的结局,后来决定放到番外里写,但这是属于杏涵和林深真正的结局也是陌上流年真正的结局。
番外第二则的诞生比较突然,在想富商合理出现的逻辑时突然诞生了这样一个原逻辑的想法(是的,又是原逻辑,宸儿哥写文就是不断原逻辑的过程),本来只是想在番外里写一写的,但最后还是正文里加了一小段,让正文更加完整了一些,也可以当做这篇番外的序言哈哈。当然为什么给两个人突然起了名字呢,也和我本来的想法有关。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他们不是杏涵的主角所以不曾在杏涵的故事里拥有姓名,但是番外是他们自己的故事,所以重新且艰难的起了名字o(╥﹏╥)o
PS:这里要感谢自助起名系统,拯救起名废物hh
第三则是写作过程中突发奇想,这篇文要改he很简单,只要在最后杏涵去无可去的时候,让林深重新出现就可以了。可这是人生啊,世界太大太大了,他们几乎没有可能再见的。这也是第一则最终决定放在番外写的原因,世界太大太大了,不是小镇。那么多的省份、城市都很发达,他们走到一起的可能性太小太小了。
但又想写一个小彩蛋,可能是故事本来的样子,也可能是平行时空的他们,也或许是和他们有着一样青春但更加幸福的其他人,随便怎么解读。但她和他有一个很美好很美好的结局这就够了。
(四)关于文风。
其实这次写文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我一直都知道自己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过于突出语言描写,而忽略了环境、动作、神态之类的描写。导致《暗恋》、《千年》还有早些时候的《停不下的爱》中间语言占比过于突出了,心理描写都严重缺失。
所以《陌上流年》,这一次我做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写作风格,它的全文没有任何一句语言,我彻底将视角放在了主角的身上去看这个世界,去做内心、神态的建设。
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讲述故事,而不是带入故事本身。
这次的文章让我很好的将杏涵和自己分隔开来,我是我,杏涵是杏涵。我并没有过多的带入。
所以在番外的第三则我一改前文风格,放上了大量的对话(原谅我想过全对话形式,但表现能力实在不够,还是加了一些文字辅助),算是个小对比,也是彻底释放一下心里的“憋屈”嘻嘻。
(五)关于杏涵。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觉得杏涵太惨了。
而我想说的是,人生就是这样的,你所见到的只是自己和少数人的人生,甚至你可能只见过自己的人生,因为没有人会将自己的全部痛苦和盘托出。
就像你如果在街上看到杏涵,也只会觉得她好漂亮,仅此而已。并不会因此了解她的人生悲剧。
而我甚至并没有拼凑几个人的痛苦到杏涵一个人的人生上。
我写的很客观也很真实。
当然他是属于少数人的一生,但这个世界真的会有“当你以为总不会更差的时候,上天告诉你,会的”。
所以我并没有太夸大其词,当然不否认会有艺术加工。
我只是写到了人生的阴暗面。
而站在杏涵的视角,她并不是没有过幸运和开心的事情,只是和她的悲剧比太不值一提了,所以她遗忘的太快了,也没什么可拿出来说的。
当然也有人是上天的宠儿,像林深一样。
他好像做什么都被上天眷顾,办什么事都事半功倍。但林深一定也会有失败,也会有不如意的事情,但站在我们的视角、站在杏涵的视角,并不知悉全貌罢了。
说的好像有些多了,那就到这里吧。给大家留一些自我解读的空间,虽然我好像已经把我的解读说的差不多了,但只是我的解读哈哈,陌上流年接受任何不一样的解读!
所以陌上流年的故事就到这里,全部结束了。
再次真诚的感谢每一位读者的阅读!
我们下个故事再见!
2023年4月28日 19:20 汐宸書
二编:
最近陆陆续续又看、修改了两遍,陌上流年其实还有第二种解读,站在全篇的视角下。“小镇”不只是小镇,但这个视角下要讲就太复杂了,希望能够有懂我的小伙伴理解这篇故事暗含的更多部分,我就不再赘述啦~
2025年3月19日 20:24 全文重修上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