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大雨 ...
-
杨戬一回到昆仑山,便惊悉天谴之事。刹那间,他的思绪飘向殷昭。他看着殷昭那日赠予给他的香囊,她尚不知这天降灾祸,会不会为此忧心忡忡?
正思忖间,哪吒蹦蹦跳跳地来到杨戬身前,打破了他的沉思:“你在想什么呢?我们该走啦!”
杨戬微微颔首,将香囊挂回腰间,敛去心中繁杂思绪,随着师叔一同下凡。
一路行来,入目所见的人间,已是苦乱交加、疮痍满目。世风日下,竟有人趁着这大乱之际,公然行那劫掠之事。他们凶神恶煞,抢夺财物,手中的鞭子肆意挥舞,抽在人身上,也抽在这已然破碎的世道人心之上。
此情此景,与殷昭的善良纯善、心怀悲悯是如此截然不同。殷昭若见此景,不知又该是何等的痛心疾首…..
他和师叔被骗去当苦力时,那番场景是他从未见过的。杨戬被一众粗蛮之人用镣铐锁住,那些人肌肤被烈日晒得黝黑如铁,正扛着比他们身躯大上数倍的沉重木头,艰难前行。这些木头,最终被用以搭建那耸入云霄的祭天塔。此塔巍峨,却不知是由多少人的血与泪、肉与骨堆砌而成。
正当一个凶神恶煞的人将鞭子狠狠抽向姜子牙时,眼疾手快的哪吒瞬间抓住了那飞旋而来的鞭子。杨戬目睹这一幕,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迷茫:这满目疮痍、人心沦丧的人间,真的值得殷昭拼尽全力去拯救吗?他缓缓起身,抬头仰望,目光所及之处,竟是那令他牵肠挂肚的殷昭。
此刻的殷昭也看到了杨戬,她亭亭玉立于高台之上,眼中满是困惑与惊讶。身上的华服较之往昔更为华丽,却难掩眉眼间新添的忧愁。
殷昭从未想过会在此地与杨戬重逢,无数疑问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为何会戴着镣铐?又为何会出现在这?她来不及细想,毫不犹豫地转身跑下高台。殷郊见状,急忙呼喊:“殷昭!” 然而殷昭充耳不闻,脚步匆匆,一心朝着杨戬奔去。
哪吒这一闹,闯下不小的祸端。杨戬心急如焚,却迟迟等不到殷昭靠近。他眸光一凛,手握三尖两刃刀,只见刀身划过,水波荡漾间,他已稳稳站在那即将落下的巨大木头之上。手起刀落,那粗壮的木头瞬间被斩成几截,而他身上的道袍,洁净依旧,未沾染上一丝泥泞。
那几截断木带着呼啸的风声,朝着那挥鞭的人砸去。杨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从容的浅笑,手中长刀轻轻一挑,便将断木稳稳地放置在一旁。
他身姿俊逸,气质出尘,恰似那清冷的月光,照亮这黑暗的人间。
“仙君!” 殷昭待杨戬安置好断木后,方才奔到近前,眼中满是担忧之色,急切地说道:“您怎么到这里来了?这等污浊之地,绝非您该留之处,快快离去!”
这所谓的祭天台,不过是殷寿为满足一己私欲而设的幌子罢了。
杨戬收起长刀,刚欲开口:“我们…….” 却见姜子牙匆匆赶来,便咽下了未出口的话。殷昭这才知晓,他们是来向父亲献宝的,然而此时一切都已太迟。殷郊也跟随而来,打算带着他们一行人前往龙德殿。殷昭无奈,只得留下一句:“待时机一到,你们务必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
——————
“啊啊啊!”殿上传来凄凉的尖叫,殷寿残暴地将一人杀害,殷昭站在一旁,双目被兄长遮住,不让她看。待又获得光明之后,她对上了杨戬震惊的目光,杨戬看到殷昭的眼里是羞愧,更是无奈。
正因如此,这封神榜绝不能给殷寿。
看到殷昭的眼神和师叔的示意,杨戬和哪吒便知时机已到。
——————
“殷郊!姬发!夺回封神榜!” 一声急切的呼喊,划破了这风雨交加的夜。
殷昭紧随着殷郊与姬发等人,策马奔入那幽深的林中,心中唯有一个念头,便是千万不要被追兵抓到。她紧紧拉住缰绳,与姬发和兄长保持着些许距离。夜色如墨,沉沉地压下来,将天空彻底掩盖。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如注如瀑,打得人睁不开眼。殷昭的双眼被雨水模糊,根本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心中满是惶惶不安。
好不容易抵达一处,眼前的景象却让她心猛地一紧。只见自己的兄长殷郊,竟被那小孩的红绫高高悬挂于树上,口中还大声吼着:“姬发快走!” 而杨戬则手持三尖两刃刀,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深邃,似在思索着什么。
殷昭见此情景,心中的担忧与愤怒瞬间如烈火般燃起,哪还顾得上其他。她迅速抽出随身所带的剑,脚步轻盈地从草丛中走出,悄无声息地来到杨戬身后。紧接着,她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手中的剑直指杨戬,厉声喝道:“放开我哥哥!” 那声音虽被风雨声掩盖了几分,却依旧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杨戬见是殷昭,微微一怔,随即将刀缓缓收起,眼神中划过一丝无奈,轻声说道:“殷昭,我们断不会伤害你兄长,只是这封神榜,万万不可交给……” 他看到殷昭眼中熊熊燃烧的怒火,话语戛然而止,只是轻轻地将她的剑拨开,避免伤到她。
“殷昭!快走!不要管我!” 被悬挂在树上的殷郊,看到殷昭出现,心中愈发焦急,只能声嘶力竭地怒吼着。姬发见此情形,深知局势危急,犹豫片刻后,终于将手中的封神榜扔了出去。
姜子牙见封神榜落下,脸色大变,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悬崖,试图去接住那至关重要的封神榜。杨戬深深地看了殷昭最后一眼,目光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不舍,有无奈,亦有一丝淡淡的哀伤。而此时的殷昭,满心满眼都只有自己的兄长,仔细查看着他是否受伤,根本无暇顾及杨戬。最终,杨戬轻叹一声,转身跃下山崖,去救姜子牙。
风雨依旧肆虐,那片深林中,只留下了无尽的紧张与未知……
殷昭神色凝重,迅速而细致地为兄长处理好伤口,随后身姿矫健地翻身上马。她勒住缰绳,目光坚定地看向姬发,急切说道:“殷郊伤势过重,难以顺利上马。我此刻速速回去将护卫队带来。方才我赶来之时,瞧见附近有座庙宇,你可先带殷郊前往那里暂避,我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折返!”
姬发微微颔首,眸中闪过一丝担忧,恳切地说道:“务必速去速回,一路上千万多加小心。”
殷昭应了一声,立刻策马扬鞭,向着来时的方向疾驰而去。她心急如焚,生怕稍有耽搁便会误了大事。一路上,道旁的树木如黑色的鬼魅般飞速向后退去,殷昭身姿灵活,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巧妙地避开了那些横生的树枝。
终于,殷昭拼尽全力赶回了朝歌城。她气喘吁吁地闯入宫殿,将事情的经过如实禀报。然而,连日的奔波与操劳,加上淋了雨的疲惫,使得她再也支撑不住,眼前一黑,重重地倒在了地上,甚至都没有听到殷寿那愤怒的怒吼。
待殷昭悠悠转醒,发现自己已躺在温暖的床榻之上。姜王后正坐在床边,神情满是心疼与关切。她轻柔地用丝帕擦去殷昭额头上的冷汗,缓缓地为她换下那身早已湿透的华服,动作温柔而又小心翼翼,仿佛生怕弄疼了她。换好衣物后,姜王后又轻轻地为殷昭掖好被角,那温暖的被子瞬间将殷昭包裹其中。姜王后的手轻轻抚摸着殷昭的脸庞,目光中满是慈爱,随后她缓缓起身,轻声命下人去煮好驱寒的药送来,这才轻移莲步,缓缓离去。
在昏沉的睡梦中,殷昭陷入了无尽的恐惧与悲伤之中。她仿佛看到兄长的身影渐渐消逝,母亲的面容也变得模糊不清,而那曾经愿意倾囊相授、悉心教导她的仙君,此刻却如同那高悬天际的明月,虽明亮却遥不可及。她独自一人,置身于一片荒芜蛮野之地,四周寂静无声,唯有她的迷茫与无助在空气中回荡。
“不!”殷昭猛地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浸湿了她的后背。她瞪大了眼睛,眼神中还残留着恐惧的余韵。她迅速披上外衣,起身走向庭院之中。清冷的月光如水般洒在她的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银纱。她静静地站在那里,沐浴着这柔和的月光,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她在心中不断告诫自己:“梦终究只是梦,不可能成为现实。”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殷昭……殷姑娘。”
殷昭转过身,这才发现杨戬不知何时已悄然来到了庭院之中。她微微皱起眉头,心中可没有忘记他们曾将自己的兄长挂在树上的事,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淡与警惕:“仙君怎会在此时来到此处?”
杨戬微微一愣,随即将手中的仙丹递出,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听闻姑娘不幸受寒,这枚仙丹,姑娘吃下后,定能百病全消。”
殷昭看着杨戬递来的仙丹,心中有些犹豫。她抬眸看向杨戬,目光中带着一丝探寻,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仙君好意,殷昭心领。只是无功不受禄,殷昭不能平白无故接受仙君这等珍贵之物。”
杨戬轻轻摇头,神色坦然:“姑娘无需多心,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况且,此前之事,多有得罪,还望姑娘莫要介怀。”
殷昭微微抿唇,心中的警惕稍微放松了一些,她伸出手,缓缓接过仙丹:“既如此,多谢仙君。他日若有机会,殷昭定当回报。”说罢,她将仙丹放入口中,缓缓咽下。
杨戬目光温和地注视着殷昭将药服下,微微颔首,神情间透着一丝关切,缓缓开口道:“天谴之祸,即将降临,此乃劫难重重之时。殷姑娘还望万事多加小心,切不可轻易卷入这纷争的漩涡之中。我亦有要务在身,需尽快返回寻我师叔,今日便就此别过。”言罢,他双手抱拳,恭敬行礼,便欲转身离去。
殷昭目送着杨戬的身影,不经意间,目光触及到他腰间所挂之物,竟是自己曾赠予的香包,虽历经风雨,却依旧妥帖地挂在那里,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
“仙君,请留步。”殷昭唤住了杨戬。杨戬闻声,缓缓回身,那一双眸中满是真诚与温和,静静地凝视着殷昭。
刹那间,殷昭原本准备好的千言万语,竟如鲠在喉,难以吐出。她心中本想着待自己身体痊愈,能恳请仙君再传授她几招防身之术,可此刻,在杨戬那深邃目光的注视下,所有的话语都化为乌有。犹豫片刻,她终究只是轻声说道:“无妨,仙君此去,亦是危机四伏,还望万事小心。”
杨戬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那笑容仿佛能洞悉殷昭内心的所有想法,轻声说道:“殷姑娘不必挂怀,若封神榜尚未交付于天下共主之前,我等自是不会轻易离开这人间尘世。”
殷昭闻言,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轻轻点了点头。她望着杨戬转身离去的背影,那身姿依旧挺拔如松,步伐沉稳,恰似初次相遇时那般潇洒出尘,直至那身影消失在月色之中,她才缓缓收回目光,心中泛起一阵莫名的怅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