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柟闂寸绾剧粯绻涢幋鐑嗙劯婵炴垶鐟﹂崕鐔兼煏婵炲灝鍔氶柣搴弮濮婃椽宕楅懖鈹垮仦闂佸搫鎳忕划宀勬偩閻戣棄钃熼柕澶涚畱閳ь剛鏁婚弻銊モ攽閸℃侗鈧顭胯閸ㄤ即鍩為幋锔绘晬婵ǜ鍎辨禒顕€姊洪崫鍕拱缂佸鐗犺棟闁惧浚鍋佹禍婊堟煏婵炲灝鍔滄い銉e灲閺屸剝鎷呴崫銉愌囨煛娴h宕岄柡浣规崌閺佹捇鏁撻敓锟�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姘e亾妤犵偞鐗犻、鏇㈡晝閳ь剛绮婚悩璇茬闁圭⒈鍘鹃崢娑㈡煛娴gǹ顏柡灞剧洴閸╁嫰宕橀浣割潓闂備胶枪鐎涒晠骞戦崶顒€钃熼柕濞炬櫆閸嬪棝鏌涚仦鍓р槈妞ゅ骏鎷�,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褏鏆﹂柛顭戝亝閸欏繘鏌℃径瀣婵炲樊浜滄儫闂佸啿鎼崐鐟扳枍閸ヮ剚鈷戦悹鎭掑妼濞呮劙鏌熼崙銈嗗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椤掍礁鍓銈嗗姧缁犳垿鐛姀銈嗙厓閺夌偞澹嗛崝宥嗐亜閺傚灝顏慨濠勭帛閹峰懘宕ㄦ繝鍌涙畼闂備浇宕甸崰鏍ㄧ閸洜宓侀煫鍥ㄧ⊕閺呮悂鏌ㄩ悤鍌涘/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柟闂寸绾剧粯绻涢幋鏃€鍤嶉柛銉墻閺佸洭鏌曡箛鏇炐ユい锔诲櫍閹宕楁径濠佸闂備礁鎲″ú锕傚磻婢舵劕鏄ラ柣鎰劋閳锋垿鎮归幁鎺戝婵炲懏鍔欓弻鐔煎礄閵堝棗顏�]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一次见面 ...

  •   两天过去了。

      这天清晨,山谷里一大早就下了一场夏雨。天空湛蓝如洗,云朵轻盈地漂浮在空中,微风轻吹,从云层中照射下来的阳光随之飘忽变幻。山谷中,不时传来阵阵的鹰鸣和呼呼的风声。

      莫言卓身着戎装,正站在山谷前开阔的地带,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面的训练场。

      这是一处隐秘的训鹰基地。

      随着训练师的一声哨响,几只身披华丽羽毛的鹰从远处的山峰上振翅高飞,它们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这些鹰不仅体型健硕,眼神更是锐利如刀,它们都是金雕或者苍鹰,是鹰中的精“鹰”。

      训练师们手持特制的训鹰鞭和号角,站在山谷的开阔地带。他们通过吹响号角、挥舞鞭子以及发出特定的口令,指挥着鹰进行各种飞行和攻击动作。鹰们在空中灵活地盘旋、俯冲,每一次动作都精准无误,让人惊叹。

      没有人知道,为了这样的一个训练效果,训练师们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从数九寒冬躲在树林里用诱饵捕获雄鹰,到上百个熬鹰的日日夜夜,才终于进入到现今的初步驯化的阶段。

      终于,到了今天训练最紧张的时刻,训练师们竖起了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假想敌——一些穿着黠嘎斯军服的稻草人士兵,然后命令鹰们进行攻击。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他们已经失败了数百次,鹰不是在它们头上盘旋,就是俯冲下去抓错了目标,或者做了别的指令。

      “嗷!”这次,神鹰儿发出了一声激昂的叫声,朝着假想敌俯冲了下去,其他鹰们也迅速响应,跟随着神鹰儿俯冲了而下,用它们锋利的爪子准确地抓住了假想敌。

      “成功了!”训练师中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莫言卓也情不自禁高举双手,为大家高声喝彩。

      就在这时,从山谷东面的天空,悠悠飘来一片云彩,一片紫色的云彩。

      “紫气东来,难道,今日有贵人将至?”莫言卓心想。

      从训练场归来,莫言卓换回可汗服,走进了每日议事的汗庭帐内。

      回到城内,莫言卓换上可汗服,走进白色的毡帐中。

      一般,每三个月会召开一次国人会议,决定国家的一些重要政策;每个月会召开一次军事会议,重点关注军事动向;而其他时间,可汗也会每天和驻守牙帐的官员过一遍日常事务。

      这天,就是常规的汗庭内议事。列于朝堂两边的也只有包括几个左右宰相在内的文武官二十余人。

      可汗扫视了一遍群臣,开始问道:“西北方怎么样?”

      “禀可汗,葛逻禄上次兵败以后,目前仅有小股势力流窜;目前在仙娥河和杭爱山均发现有小股黠嘎斯势力,已经抓获。”(备注:黠嘎斯,今吉尔吉斯斯坦。)

      可汗把头转向另一边的大臣,继续问道:“西南方怎么样?”
      “禀可汗,我军仍在肃清葛逻禄残部,木头沟河的残部较为隐蔽,狡猾多端,仍在清点。”

      “嗯,胜利的果实来之不易,一定要巩固好,保持警惕!”

      ……

      “好,还有何事启奏?”

      “禀可汗,昨日我们在木头沟附近逮捕到数十名黠嘎斯残部,还牵扯了包庇资助他们的十余名汉人,该如何处理?”

      “审问清楚,证据确凿一律处斩。”

      “是,可汗!只是……”

      “说。”

      “那些唐人说他们是冤枉的。”

      “什么样的唐人?”

      “有两个姑娘和十余名随从。”

      “哦?那本王就见一见他们。”

      过了一会儿,士兵押着十几名汉人进来,只见走在最前面的果然是个年轻的姑娘,后面跟着一个女仆和一些随从。

      可汗还在和大臣们商议着事情。

      “可汗,此事当如何处理?”

      “一律处决!”只听见莫言卓用阿尔泰语斩钉截铁地说。

      依兰一听到这句,吓得不轻,差点摔了一跤。李霄用脚趾头也猜到,应该是暴君说的话过于凶残,吓到了依兰。

      她望向坐在台上的那位大王,只见他虽然年轻,皮肤古铜发亮,穿着金黄色的衣袍,戴着金色的胡帽,自带威严,让人很有压迫感。(“至回纥牙帐,可汗衣赭袍胡帽,坐帐中榻上,仪卫甚盛。”——《唐纪?唐纪三十六》)

      这时可汗处理完别的事情,转过脸,也看着眼前的唐人姑娘。只见她虽是唐人的五官,却并不像一般唐朝贵族姑娘的装扮。按照他对唐朝姑娘的印象,她们一般都是涂着厚厚的脂粉,如果是贵妃公主,则多是丰乳肥臀、花枝招展。

      而眼前的姑娘不施粉黛,眉目清丽,神态自若,而且穿着干脆利落的胡服卡弗坦,颇有点英姿飒爽的感觉。

      “你是何人?见到本王为何不拜?”莫言卓用阿尔泰语说道。

      旁边的一名负责翻译的通事用汉语翻译了一遍。

      姑娘态度却是不卑不亢:“我们乃大唐商队,数日前运送丝绸茶叶到此行商。我们乃大唐子民,故只向大唐天子下跪。”

      莫言卓思量了一下,没再揪着这件事不放,继续问道:“那你为何要与黠嘎斯勾结?”

      姑娘继续平静地答道:“民女不曾与他们勾结。”

      莫言卓:“你可有证据自证清白?”

      姑娘正色道:“可汗,恕民女无礼;您怀疑我与黠斯嘎,呃,黠嘎斯勾结,请问您可有证据?”

      没想到这个姑娘不仅不下跪,还居然胆敢反问自己,毫不畏惧。可汗不禁一愣,认真地再打量眼前的姑娘,也摆出一副威严的姿态:“本王的士兵发现了你们包庇资助黠嘎斯残兵,这还不够吗?”

      姑娘:“回禀可汗,数日前我们的商队遇到大风沙,谁知道在大风沙中杀出来一群大土匪。他们抢夺了我们的货物还伤害了我们。我们就在附近找了个山洞疗伤。

      正好黠嘎斯的士兵也到了那里,也受了伤,我们以为他们也是被土匪所伤,所以收容了他们还给了他们一些药物和钱财。说实话,民女也是到现在才知道他们是黠嘎斯士兵。

      大家语言不通,民女一直以为他们是回纥人。请大王明察。”

      姑娘倒是说得颇有理据。

      当李霄侃侃而谈的时候,葛力可汗的双眼一直盯着她,似乎有种晦暗不明的东西在闪动。

      李霄心里不免有点害怕,避开视线,尽量不去看他。

      莫言卓点了点头。忽然,他又想起了什么,补充了一句:“你说你是大唐商队?是哪个商队?”

      姑娘答道:“我们只是一个小商队,叫马帮,主要做丝绸和茶叶生意,在大唐和西域都有我们的足迹。”

      可汗以为马帮就是姓马的帮,继续问道:“马姑娘,那么请问,现在的丝绸价格如何?”

      姑娘心里一沉,没想到眼前这个看似四肢发达的可汗,竟然是一个心细如发、明察秋毫的人。

      她不免犹豫了一下,才缓缓答道:“嗯,丝绸的价格常有变化,我们通常都是找到买主,大家根据丝绸的成色来商议定价的。”这样说倒是滴水不漏。

      只是她脸上那略微慌张的一瞬间,还是被莫言卓敏锐的眼睛捕捉到了。

      “很好,多谢姑娘赐教。这样吧,近日各地都有黠嘎斯和葛逻禄的残兵出没,你们也不安全,不如在这多留数日。等残兵清除了,我再派兵护送你们出城,如何?”

      等通事翻译完,那姑娘缓缓地答道:“那……就有劳可汗了。”

      说完,士兵便领着他们几个人出去了。

      等他们走远,可汗的弟弟耀罗歌开口说道:“这姑娘看起来不像是大唐公主也不像黠嘎斯余党,皇兄留他们下来,是有何用意?”

      可汗摇了摇头,说:“先留他们几日,等找到公主再说吧。”

      这时,一个士兵走上前来:“启禀可汗,这条项链是从刚才那个姑娘的身上掉下来的。”

      可汗拿着项链上下翻看了一会儿,轻笑一下,不置可否。

      士兵把马姑娘和她的仆人们送进了接待的营帐后,就又出去了。

      依兰从帐篷的门帘缝隙里往外张望,外面守了好些士兵,个个都拿着亮晃晃的兵器,神情严肃,看来是被软禁无疑了。

      依兰低声说道:“怎么办啊公主?回不去了。”

      李霄当然知道现在的局面,一定要尽快从这里逃回大唐,因为每多留一天,就多一分被认出的风险,就算回纥的士兵没认出她,大将军随时可能会来到可汗帐中,一旦碰上,身份肯定暴露;而且,还要尽快给父皇报平安以免父皇担心。

      但是,从这里出去谈何容易?

      李霄坐了很久,也没有想到办法,但她脸上还是写着平静,道:“情况还不算最糟,起码比落到劫匪手里好,不是吗?”

      这便是两个人的第一次正式见面。

[灌溉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