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23、故人 ...

  •   乍一听闻甄家人来京,黛玉颇觉得诧异,邱凌倒是很快反应了过来,她从上次见面时,便已经看出了这甄家姑奶奶颇有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精神,她们此次来访,倒也不是那么出人意料的,只是有些没有想到她们竟然这么快就跟着来了。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她倒是用的什么说辞好了。邱凌想到这里,便陪着黛玉起了身,预备出去招呼这俩远道而来的客人,再怎么样,也不能失礼于人的。

      黛玉因见林如海精神仍然不怎么好,便先扶他回卧榻休息了,一面便令人传话给余瑜,说老爷身上不好,不便见客,请余先生陪着甄家少爷在前厅略坐,她这里代老爷谢过甄家少爷的心意了。

      另一边,黛玉少不了又令林安家的带了几个丫头将靠着花园的小厅内略收拾了一番,然后带了邱凌雪雁春纤几个亲自去仪门处将那位甄家的姑奶奶迎进内院里来。因着同船去扬州培养出来的感情,两个人别后重逢,自然有些亲密,一面说着寒暄话,一面已经携着手,往小厅中而去。

      黛玉请甄氏在厅中坐定,又亲手奉了茶后,便也陪坐在一旁,那甄氏果然问起林如海的病症,又问吃什么药,可好些了没有之类,她于这言语上也是十分老练的,虽然只是礼节上的问候,但同样的话在她说起来,自然是十分得体的,然则同王熙凤那般的得体,却又是不大一样,大约因着低调上许多,便更显得真诚些罢,兼之她又带了自己手制的扬州小吃来给黛玉和林如海,这一趟慰问便实在做得有模有样的,十分感人。

      也因了林如海病着,甄氏便也并没有久待,随便闲聊了两句就告辞了,因说起甄庆霆要参加今年的秋闱,恐素日学问尚欠火候,偏巧甄友直的一位素来交好的同僚在国子监任司业,便特意修书一封意欲谈论谈论此事。

      旧日甄家在京中时同这些同僚们也时有交往,故而他们对甄庆霆的文章学问都是见过的,既然知道了甄庆霆要参考今年的秋试,少不得回信一封给甄友直,把甄庆霆的文才夸了一通,然后,话锋一转,说到贤侄此才如能入国子监学习,必当更上层楼云云,况且现在圣上隆恩,朝中七品之上的官员子弟可以直接入国子监学,机会实在是很好,请世兄好生珍惜之类。那司业说的如此明白,甄友直一听,哪里有不让儿子来的道理。当下便收拾了东西让甄庆霆过来京中,他早也见过余瑜,十分欣赏余瑜的端正规矩,也算是借此机会让儿子同正在京中苦读的余瑜搭个伴儿。

      只是甄友直原本是要甄庆霆一个人来的,他自小也是吃过苦的,便存着个儿子必须寒窗苦读方能出息的观念,偏偏这甄庆霆因自小没有了娘亲,是姑姑甄应好一手带大的,早已经被这甄氏视作自己儿子一般的了,她又怜他年纪还小,虽然初时家中不甚富裕,但也是没有让他吃过苦的。甄氏旧日对甄友直的管教虽然十分严厉,但到了甄庆霆这一辈上,偏偏就心软了,要求虽然还是严格的,但那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的做法,还是收了起来,改为做好后勤和辅导工作,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了,故而,这甄庆霆虽然年幼失母,但性情却甚好,文采风流,比其父的中规中矩,颇多了点活泼之气,倒也都是这姑母的功劳了。

      只是活泼倒是活泼了,于科举上,却并不是那么十分安全的了。虽然有喜欢风流雅致的主考,但中规中矩永远都不会出错的,朝廷要得是听话而有才干的官员,不是才子,所以这甄庆霆作为甄氏最得意的教育成果,在甄友直看起来就有些尴尬了,送到国子监来,倒也是对了路的。这其中的道理,甄氏哪能不知,只是明白是明白,终究还是舍不得宝贝侄子一个人在外受罪,便巴巴地收拾了行李执意跟着上来,幸而原来京中的故居还在,略略收拾,就能入住,再拜会拜会故人,只等秋闱过了,再一同归家,也是十分惬意的。

      邱凌听到这里,便明白了,除了这个表面上的原因之外,想必是甄氏因看中了黛玉,生恐自家侄子未有功名配不上黛玉,便巴巴地央了人弄到京中国子监里,弄做个双重保险的意思,也未可知。

      这里邱凌陪着黛玉送走了甄氏,外间甄庆霆自然也就告辞了,自有余瑜将他送出去,好生话了别,过会儿便遣人来回黛玉,将他那堆场面话转述了一番,黛玉自请人代为谢了他不提。

      晚饭后,黛玉看着林如海精神略好了些,便把甄家来访,并甄庆霆要去国子监的事同他略提了一提,林如海没有说什么,闭目沉思了片刻,便由着黛玉扶着他去睡下了。

      次日早晨起来,还没等用早饭,林如海便要黛玉扶着他先去书房,即时写了书信一封,正是给的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也即是李纨之父。林、李两人都以文出身,素日里在朝中很是投契的,又兼有贾府这么一个拐了弯儿的亲戚在,更是亲切,只是林如海久在京外任职,两人的联系到也少了,书信却是未断的,故而就此许小事书信往来,倒并不显得突兀,如同闲话一般自然了。

      当下黛玉亲自研墨,邱凌将花笺纸铺平,一切准备就绪,便退在一旁看着,见林如海笔走游龙,一气呵成,虽然在病中,但思维仍然很严密,遣词造句,无一不妥当,简洁中透着一股子文雅,再配上那一手俊逸的书法,这一封帖子实在就是一件艺术品了。

      那林如海写完了,又看了一遍,方才放在桌子上略晾上一晾,邱凌低头细看时,见上面写的正是为余瑜入国子监读书之事,便知林如海确实对这个故人之子非同一般的好了,听说甄家找了人进了国子监,连忙也即刻抱病修书推荐,自然也是希望余瑜这一次能更上层楼,一举得中的意思。

      趁着墨迹未干的时候,林如海略略嘱咐了黛玉两句,无非是使个妥当人送去,不用过余瑜的手之类,邱凌便知他恐余瑜介怀此事,只想静静为他出些力,原也不需要他记着什么恩的意思。林如海对这位世侄,当真也是做得十分周道的了,只是依着余瑜的聪明,又怎么会猜不到此事的来龙去脉,横竖这收留、教养、提携之恩,是报不完的了,倒也不差这些了。

      见了林如海这么吩咐,黛玉也心领神会,看着那信上字迹约莫干了,便亲自封缄了,叫人送出去了,没过几日,余瑜便同甄庆霆一起入了国子监,幸而外头有林安管着,余瑜每晚回来再一一问过,竟似比平日里更上心上了几分,是以家中倒也无事。如此数日,他总算放下心来,白天自去监中读书,晚上略略过问一二,也就罢了。

      里面黛玉管家,邱凌并王嬷嬷、林安家的一起看着,人口简单,事务不多,自然也是风平浪静。中间宝玉来了一两回,黛玉一心扑在照顾林如海的病体上面,也没有怎么理他,因熙凤同黛玉的关系素来很好,怕宝玉没遮没拦地撞上来发痴卖傻,恐惊了姑父的病体,便硬是抽了时间陪着宝玉一起过来,一面插科打诨,一面不错眼珠地盯着他,总算没有弄出当堂痴狂,泪如雨下地拉着黛玉回贾府之类的桥段。

      后面,就听说秦可卿的弟弟秦钟来了。传言那孩子生得眉清目秀、举止十分风流,宝玉一见自然又是魂儿都没了一半,央求了贾母,要他陪着自己一起去家学里上学去了,自此每天腻在一处,好得跟一个人儿似得,这宝贝便也无暇来林府了,只时不时地遣人送些好吃的好玩儿的过来,人倒是再也没有露过面了。黛玉因心思没在这上面,颇有些浑然不觉的意思,邱凌却大大松了口气,暗道,只要不来林府搅合,谁管这厮和谁一处呢,都好。

      说着话,时间便过得飞快,一晃眼,又是大半个月过去,林如海总算是彻底恢复了过来,虽比之前略清减了些,但言谈举止,似乎比之前更通透了,虽然之前他病倒的消息传到朝堂,圣上特特恩准了他可在家休沐两个月,养好身体再言公事,而今不过月半,他觉得身体恢复如常,却也并不拿大,便也就收拾齐整了,提前到圣前谢了恩,径直到衙门上去了。

      林如海自去衙府中处理公务,黛玉便也就闲了下来,自然贾府还是要回去看看的,少不了又被贾母拉着说了一车话,众人都是一副很为妹妹高兴的样子,恭喜姑父病体痊愈。毕竟都是亲人,黛玉心中还是高兴的,只是贾母又说了留下住的话儿,她却也没有接那个茬,以林如海久病初愈,身边又无人,要留在家里照顾为由婉言谢绝了。

      黛玉本就伶俐,又兼在府里被些家务杂事磨练了一回,此时说起话来也一套一套的了,她又生得柔弱貌美,说着话儿就能滴下泪来的,贾母见了,自然也不忍说什么,顺口还夸了夸她难得的孝顺,留着吃了中饭,又略歇了歇,便放她回去了。倒是宝钗因也试着支撑过自己那头家,于这个方面很有些心得的,便趁着众人歇中觉,拉了黛玉到梨香院自己卧房中,两姐妹私语了几句,想是也交流了些此间的方法,邱凌在外间靠着椅背看着莺儿打络子,等黛玉出来看时,虽然不知道宝钗同她说了什么,但见她那一直略略蹙起的眉尖稍微平了些,想必还是略宽了宽心,倒是真的。

      故而邱凌心情也十分轻松,果然这林如海一在京中坐镇,什么都不一样了,黛玉想回家就回家,闷了想来府里逛逛就来府里逛逛,真个是十分惬意,而且因黛玉是午饭前去,晚饭前回,恰恰是宝玉上学的时间,又被那一边秦钟和家学里的新的漂亮的小朋友们绊住了,竟然一面都没碰到,也实在是妙得很,黛玉虽然不觉得什么,邱凌却觉得这生活实在是很不错,跟之前在府里常住相比,完全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了。

      再加上因甄家的宅子离林家故邸不是很远,那甄氏便也常常趁着甄庆霆去学里,自家无聊的时候来探黛玉,黛玉回了贾府一两回,终是不放心家里,因父亲在外忙碌,左右也是无聊的,故而同甄氏往来也甚密,两个人从联句作诗,抚琴作画,一直交流到管家心得,竟是难得的投机,这甄氏姑母性格沉稳又凌厉,行事也漂亮,说话也算有趣,日子久了,倒把黛玉带的也略开朗了些,邱凌在旁边看着,这才深刻地认识到了,对古代的萝莉们来说,有个能干的女性长辈陪伴着,是多么地重要,怪不得“丧母长女”要以无人管教的理由,名列“五不取”之一了。

      时值七月,正是仲夏之时,那一日林如海又一早去了衙门里,邱凌正伴着黛玉在厅中小坐,临一幅卫夫人的《名姬贴》,忽然外头春纤来报,说是甄家姑奶奶来访,说不了,甄氏已经一脚踏进了门,邱凌一愣,往外一看,雪雁正在后面小跑着追呢,心道这位姑奶奶今儿还真够急的。

      进门是客,黛玉忙搁笔起身,预备见礼,还未等她福下身去,那甄氏赶忙一把扶住她,顺势往桌上看了一眼后,轻笑道:“姑娘今日好雅兴,竟临起卫夫人来了,不知本月初四日晌午可有空没有,赏面到北静王爷府里去一回可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23、故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