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姑娘 ...
-
姑娘的身子猛地抖了一下,晃悠悠扶上了墙。
天色已然完全黯淡了,街边的灯光轻轻巧巧晃过来,给姑娘整个人勾了个金边。屋檐上的积雪堆了半尺,那姑娘却没罩袍子,只穿了件天青羽缎袄,垂着脑袋,看不出神色。
沈知书不动声色地蹙了一下眉。
姑娘头上的白玉簪品相极佳,那天青的袄子掺了金线,绣工不俗,想必它的主人并非遇上了什么经济上的麻烦。
沈知书心心念念喝上一口热汤,遂直截了当地问:“阁下意欲何为?”
姑娘不吭气。
此刻两人一马相立,四周寂静无声,夜风从街南往街北淌,空气却有些凝滞。
可能是冻的,也可能是因为……两人分明素不相识,却一言不发地胶着。
甚至于能听见对面的呼吸声。
沈知书在这片毫无来由而显得过分莫名其妙的沉寂里立了好一阵,终于有些不耐了,拉了一下缰绳,正准备往旁边绕过去,手腕却忽然一顿。
是啊,风声分明嘈嘈,为什么自己还能听见对面的呼吸?
她长舒一口气,低下头,仔细端详起了姑娘的脸。
姑娘的呼吸愈发急促了,天青色袄子上的毛随之一张一翕。
她的眸色被灯光映得极浅,眼尾眉梢晕着绯红,但大约是因着神色不甚明朗,与檐上未化开的积雪异曲同工,以至于并未显出清晰可辨的情.欲。
于是待她开口的时候,沈知书着实有些诧异——
姑娘猛地上前一步,几乎要扑到马上。她说:“沈将军,帮我。”
令沈知书诧异的,并非自己的身份被轻而易举地认出来,而是姑娘的声音。
声调平直,尾音却有些飘。是沉着的,低哑的,乍一听不含情愫,回想时却能轻而易举地穿过表象,探到底下藏着的东西。
沈知书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个“美人计”的陷阱。
素不相识、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姑娘在第一时间认出了自己的身份,可天色明明暗得几乎叫人看不清事物轮廓,况且自己还围着口巾。
她还哑着嗓子说帮她。
帮她什么,沈知书用脚趾头想想都能明白。
若是往日,她还愿意陪着幕后之人兜上几圈,然而今儿的晚饭尚没有着落,实在有些饥肠辘辘。
于是她整了整衣领,忽然在马背上往前倾过去。
距离被陡然拉近,暖色的烛光把她们俩一同罩了进去。
沈知书帽檐下的眼睛眯了一瞬,须臾,轻轻哼笑了一声。
她淡淡道:“我没兴趣。”
她一错不错地盯着姑娘的脸,不放过一丝不合常理的表情。接着她便看见,姑娘抿着的唇瓣微微松开,像是即将说些什么。
沈知书等了片刻没等来下一句话,剩余不多的耐心终于告罄。她蓦地直起身,将目光投向远处,攥着缰绳的手就要往后拉,耳边却又传来了那淡漠而微哑的声音——
“此等状况绝非我本意,只是我不慎中招。事成之后,你随意开价,我都可予。”
“沈将军,帮我。”
不慎中招?
她中了媚药?
沈知书不急着走了,重新将目光移回姑娘脸上。
那张脸愈发潮红,眼尾浓墨重彩得像是能滴出血。
若是美人计,这姑娘的演技着实逼真了些。可如若并非美人计,而是她的确碰上了难处……
沈知书抿了一下唇,帽檐下的眼睛同姑娘对视几秒,倏然松开缰绳,往旁伸出了手。
手掌蕴着薄茧,手腕处因微微用力,起了很薄的一层青筋。
她问:“能拽着我的手,自己上马么?”
-
戌初一刻,街中小客栈二楼的一间厢房内。
窗外又零零散散落起了小雪,壁炉无声地燃着火,四周悄无人语。
榻上的姑娘分明难耐得紧了,聚少成多的泪珠从绯红的眼尾颤巍巍滑至锦枕,却仍旧咬着唇,一声不吭。
直到许久未解,实在有些耐不住了,她才蓦地攥住了沈知书的手腕,哑着嗓子道:
“轻些。”
青丝在床榻上肆意披散,沈知书替她拢了一下头发,拭去她眼尾湾着的水雾,缓声哄劝:“忍一忍,快了。”
姑娘深吸一口气,偏过头去。她闭上眼,细而白的五指轻颤着从沈知书的手腕上挪开。
沈知书安抚似的碰了一下姑娘的额角,继而加快了速度。她看见姑娘蹙着眉,面上很轻易地蕴开了一片情.欲,神色却一直是淡而凉薄的。
令自己想起了深秋的北山瑶台上那清泠泠的朝露。
不怕冷的麻雀在窗沿上鸣了两下,被褥摩擦的扑簌声随之响起,惊落了檐上的半片积雪。
伴着从嗓子眼里闷出来的一声轻哼,姑娘猛地睁开眸子,脸上泛起了醒目的潮.红。
沈知书默然片刻,从榻上起身,出门净了手。
她已然不指望着能喝上热汤了,随意向客栈要了几个馒头垫巴了两口。
待她回屋时,姑娘刚穿好衣服,撑着床柱站起来,犹犹豫豫想开口。
沈知书言简意赅:“讲。”
姑娘吸了一口气,淡声问:“能否送我回府?”
沈知书摇摇头:“我替你叫马车。”
姑娘仍旧执着道:“能否送我回府?”
“我适才便想问了。”沈知书不急着应下,而是轻轻巧巧在屋子正中四方桌旁的木凳上坐下来,冲姑娘抬了一下头。
她道:“你究竟是谁,为何能一眼认出围着口巾的我?又为何会中媚药?”
姑娘咬着唇,半天不答言。她顿了顿,似是下定了什么决心,捞过衣架上袄子穿起来,大约因着使不上劲,扣着扣子的手微微发着颤。
沈知书坐在凳子上,撑着脑袋看了会儿,叹了口气,站起身,踱步到衣架旁。
“不愿说便不说罢,遇着这事儿,有难言之隐也是人之常情。”她微微低下头,十指翩跹,慢条斯理地帮着姑娘把最后两颗扣子扭上了。
姑娘轻轻淡淡道了一声谢。
姑娘的脸上情.欲尽褪,眼尾眉梢的淡漠令她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身体分明已然没什么力气了,却强撑着站直,垂眸注视着身前替自己整理衣服的青年。
“沈将军……”她顿了一下,仍旧坚持道,“能否送我回府?”
“你既说回府……”沈知书将视线移到她脸上,饶有兴致地盯着她看,“有府邸,定不是寻常百姓人家。是哪家小姐么?”
“我……”姑娘开口说了一个字,却再没声儿了。
沈知书笑道:“阁下这什么都不说的,我可不好帮你。再者,送你回府后,我瞧你住哪儿便知晓了你的身份,阁下大可不必在此时藏着掖着。”
“我不是……我非有意瞒你。”姑娘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但你也知人各有难处,此刻我说不得太多,唯有告诉你有人要加害于我。待你送我回府,一切你自明了了。”
“何故一定要我送你?替你叫马车不行?”
“这街上有人认得我,故我不好坐马车。”
沈知书的视线往门外晃去,又瞥回来,恰恰撞上姑娘的视线。
烛火摇曳,在眼底映出了跳跃着的亮色,没什么表情的面孔瞧起来莫名生动了一些。
眼尾处有一颗极淡的小痣,淡到脂粉一扑便能盖掉。
沈知书蓦然想,不知道这张不含情绪的脸笑起来会是什么样。
这颗痣会不会移位。
于是她说:“那你笑一下。”
姑娘:?
沈知书把大氅捞起来,三两下披上肩,转身道:“逗你的,走罢,送你回府。”
-
两人出了客栈,沈知书牵出马。她先把姑娘送上马背,而后一个闪身跨坐到了姑娘身后。
她并不急着扯缰绳,而是将大氅撑开,问身前那人:“进来么?马背上冷。”
大氅内面的白狐毛迎风轻晃。
姑娘犹豫片刻,摇摇头。
“真不进?”沈知书笑道,“这大氅宽松,多裹一个你绰绰有余。”
姑娘仍旧摇头。
“不骗你,马上真的风大。”沈知书遂直接把大氅解了,不由分说地将它披上了姑娘的脊背,“那你穿罢,你汗应当还未干透,怕你着凉。”
姑娘瞪大眼,还想挣扎客气两下,却被沈知书拍了拍后脑勺。
“阁下莫动。”沈知书在姑娘身后轻声道,“出发了,当心从马背上摔下去。”
怀里的姑娘不动了。
沈知书踩着地上的影子,顺着姑娘指的路,悠悠往东南晃去。
路上实在安静,许多道儿上已然没人了,倒是显出些安闲恣意的氛围来。
沈知书在马上跑了会儿,忽然开口问:“头上的簪子是羊脂玉的?”
姑娘在前头应了一声:“将军竟认得这些。”
沈知书笑起来了:“你这便是刻板印象。文生里也有粗人,武将里也有细致的。我倒不是说我心细,只是从小儿阿娘倒也送我许多玉,有做成簪子的,有平安扣,也有各式玉佩,我现如今身上还挂着一个平安符呢。”
“沈尚书送的么?”
“她倒不送,是我另一位阿娘送。说起来,你对官场倒也了解些,知道沈尚书是我阿娘。”
“略知晓一二。”
沈知书又道:“我才回京,人与路都不熟。说起来,我也曾以为你来者不善。”
“那为何又肯帮我呢?”
“你的眼底很澄澈,实在没有杀气。”沈知书轻声道,“像我们战场上摸爬滚打惯的,对面有没有敌意,一瞧便知。再者,若非走投无路,你也定不会求我相帮。顺手的事儿,帮便帮了。”
“不会看走眼么?”
“就算看走眼,也能在对面发动攻势的瞬间一举拿下。”
“将军果然胆识过人。”
“谬赞。接下来往哪儿走?”
“下一个岔路口往右。”
“快到了么?”
“嗯。”
果然快到了。
往右拐,再行数十步,怀里的姑娘转过脑袋,轻轻颔首,道:
“此便是我府上了。沈将军可要进来喝碗茶么?”
沈知书确实口渴,正要满口应承下来,一抬头,却看见了大门上方挂着的金灿灿的牌匾。
牌匾规规整整,镶着各种玛瑙珊瑚,上书几个大字——长公……
……不是,长公主府?????
拜几小时前那“侍子”的刺杀所赐,此时此刻的沈知书并不愿与朝堂或内宫的人扯上任何瓜葛。
当朝两位长公主,一位据说下江南游玩去了,那么眼前这位是……
皇上的嫡亲妹妹,淮安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