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P类文学顶层逻辑的一点思考.P1 什么样的框架最适合作为顶层逻辑?我们或许可以从最常用的产品–智能手机找到答案。智能手机如同哆啦A梦的口袋,提供了众多应用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其发展历程就是不断集成各种功能于一身的过程。那么,IP文学的未来是否也可以借鉴这种集成思路呢?
首先,从选题角度来看,IP必须拥有足够的素材。先举个反例,很多古装历史剧由于年代久远,它必然导致附属于IP的素材(故事、舞美等),大多都是后人临时杜撰,更遑论素材的质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历史题材反而和奇幻类似。
好IP的顶层逻辑,应该服务于全年龄观众,并尽量引起共鸣。最优选是来自于心底的记忆和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有人会说,也许民国题材算是吧。其实不然,虽然那个时代留下了足够丰富的印记,但即今天的老人们都不曾经历过,从某种角度讲,这种共鸣并不会比清宫戏好到哪里去。最好的IP发生的时间不应太远,年长一代都有着那个时代历史的记忆。遇到了一些细节,他们都可以自然而然为自己的孩子们点评上两句。那么有一个年代能同时符合这些要求么?我想,那无疑是9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肇始于那时,那是“神仙打架”的年代,不一一列举了…… 下一个问题,故事的舞台应该在哪?先举个反例,如果它的发生地在一个陌生的南美小国。即便舞台中出现了那个年代,地球人都在用的东西,它又能引起多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