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月石洞 ...
-
离开古城后,道路愈发崎岖。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缓慢爬升,两旁的植被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嶙峋的怪石。山间的雾气越来越浓,楚惊尘望向窗外,只见云雾缭绕间,偶尔闪现出奇形怪状的岩石轮廓。
"到了,就是这里。"司机停下车,指着前方笼罩在云雾中的山峰,"这就是石溪山,路上小心点啊"。
楚惊尘下了车,站在山脚下仰望。石溪山巍然耸立,看得出来没有被开采过。
他看了眼手机,时间显示上午十一点。楚惊尘调整了下背包,开始沿着山路向上攀登。
随着海拔升高,云雾越发浓郁,周围的温度也渐渐降低。
楚惊尘回头望去,自己已经接近半山腰了。
来之前,他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地方志和史料。石溪山根本没有什么断桥,附近的山上也从未有过这样的建筑。倒是在老宅里偶然发现了一本残破的清代游记《滇游零墨》,其中记载了一段蹊跷的文字:
"......石溪山最奇在其月石洞,传为南诏国时即有之。夏至,逢正午,断崖通天,桥若悬虹。昔有异僧携杖渡桥,刹那遁入云中。后人续访,终寻不见其踪。或言此中有密室,藏南诏国珍宝,又言为佛陀灵迹......"
再往后的内容,已经被白蚁蛀空。那位清代文人笔下的"断崖通天,桥若悬虹"究竟是何种景象?南诏异僧又去了何处?
楚惊尘查证过,这本游记的作者是乾隆年间的贡生郑阑山,此人工于考据,所记多有实据,绝非随意臆想之辈。
更令他在意的是,在博物院的档案中,他找到一份乾隆四十二年的奏折,提到郑阑山在游历石溪山后不久,便突然失踪,再未现身。御史在奏折中称其"或因病故,或入山修行",但朝廷似乎并未深究。一个饱学之士,为什么会突然消失?楚惊尘始终百思不得其解。
他记得在他查到的资料里,石溪山确实记载有一处古洞窟,因其洞口呈月牙状而得名。但奇怪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物普查中,这个洞窟就已经找不到了,当地的老人说,那洞口是被明末的一场山崩掩埋了。
掏出手机,楚惊尘调出此前拍摄的卫星地图,再次查看了起来。
从高空俯瞰,这片山区的地貌呈现出奇特的形态——几处主要的山峰连线,隐约构成一个残缺的圆形,就像一轮被咬去一口的满月。
而他现在所处的位置,恰好在这个"月牙"的缺口处。
"月石洞......"楚惊尘喃喃自语,"莫非......"
不远处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鸣,惊醒了沉思中的楚惊尘。他抬头看了看日头,已是上午十一点五十,留给他找到"断桥"的时间不多了。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走着。
"等等......"楚惊尘目光凝固。
阳光穿过群山的缝隙,在对面的崖壁上投射出一道道光线。这些光线交织在一起,隐约勾勒出一座桥的轮廓,结合卫星地图和《滇游零墨》,楚惊尘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这就是所谓的"桥若悬虹",这就是断桥。
原来,那并非一座实体的桥,而是光影形成的错觉,但最令他感到有趣的是,这道"光桥"指向的位置,正是崖壁上的一处凹陷。
幕后之人果真有些意思。
楚惊尘站在山崖边缘,仔细打量着前方的地形。那处凹陷位于对面崖壁上方约四十米处,周围的岩壁光滑陡峭,几乎没有明显的着力点,要想过去,必须横向攀爬一段距离,再借助上方突出的岩层向上攀升。
他背起登山包,开始检查装备。先是确认主锁和备用锁扣是否安全锁定,又仔细查看确保快挂和保护器都处于最佳状态,安全带和胸式上升器也都调整到最舒适的位置。
首先要解决的是横向移动的问题,楚惊尘选择了一条相对平缓的路线,在最初的起点处打入第一颗岩钉。他用力敲击,直到金属与岩石发出清脆的回响,确认钉子已经牢牢固定,然后将主锁扣与岩钉相连,再把保护绳索穿过锁扣。
"呼......"深吸一口气,楚惊尘开始了横向移动。他的右手紧握岩壁上一道细小的裂缝,左手则借助刚打入的岩钉保持平衡。脚下的着力点极其有限,只能靠脚尖在凸起的岩石上轻轻点住,每向前移动一步,都要确保三点着力的稳定性。
大约移动了五米,前方出现了一道不太明显的垂直裂缝。楚惊尘停下来,从装备包里取出一个较小的岩楔。他观察裂缝的宽度和深度,选择了最合适的尺寸,将岩楔打入其中。确认固定后,他将第二根保护绳索与它相连。
"当心......"他轻声提醒自己,“掉下去可没人接住你。”这里的岩石经过长期风化,有些看似结实的着力点实际上已经松动。每次确定新的支撑点,他都会先试探性地施加一点力量,确认其稳定性。
距离目标还有最后五米时,楚惊尘注意到了一件事——岩壁上有一些人工开凿的痕迹,他不是考古专业,肉眼无法确认年代,但他很确定自己之前已经有人到过这里,不知是古人还是幕后之人,但都这足以证明自己到了正确的地方。
最后的几米攀升相对轻松,那些凿痕为他提供些许着力点。终于,楚惊尘的手指触及到了凹陷的边缘,他调整呼吸,双臂发力,一个利落的动作翻上了平台。
躺在相对平坦的岩石上喘息片刻,楚惊尘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这处凹陷。阳光透过"光桥"照射进来,在岩壁上投射出奇异的光影。他取下头灯,照向凹陷更深处的阴影中。
楚惊尘从背包里取出记号绳,将一端固定在旁边一处天然的岩石突起上,这样就能确保待会进入更深处时,自己不会迷失方向。他又检查了一遍安全绳的固定情况,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绳索可以回撤。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楚惊尘深吸一口气,取出微型摄像机别在胸前,打开了头灯的远光模式。他握紧手电筒,缓缓向那道隐约可见的缝隙走去。
洞口的缝隙比预想中要窄,楚惊尘不得不侧着身子才能挤进去。头灯的光束在潮湿的岩壁上投射出锐利的光影,他能看到石壁上覆盖着一层细密的水珠,在灯光下泛着幽幽的冷光。
刚进入十几步,身后的日光就已经变得暗淡。楚惊尘停下脚步,让眼睛适应这突如其来的黑暗。他调低了头灯的亮度——在这样密闭的空间里,过于强烈的光线反而会因为反射造成眩晕,右手的手电则保持着远光模式。
石灰岩特有的潮湿气息充斥着整个空间,空气中漂浮着淡淡的霉味。楚惊尘的鞋子踩在地面上,传来细微的水声,显然这里常年都保持着一定的湿度。借着灯光,他能看到洞顶偶尔滴下几滴水珠,在寂静的洞穴中发出清脆的回响。
楚惊尘感觉得到通道正在缓缓向下倾斜,坡度大约在15度左右。他谨慎地用靴尖探测每一步将要踏上的地面,一边前进一边在记号绳上打结,标记来时的路。
约莫走了四十米,通道开始向左弯曲,转弯处的岩壁特别光滑,就像被水流长年冲刷过一样。楚惊尘举起手电,光束扫过顶部,发现那里悬挂着几根细小的钟乳石,晶莹剔透,还在不断地向下滴着水。
再往前,通道忽然展开,形成了一个较为宽敞的空间,对面有两条岔道。楚惊尘站在入口处,打开备用手电,将两束光线交叉扫射。洞厅的顶部高约三米,形状不规则,像是被某种力量生生掏空的。中央地面下陷,积了一滩水,水面漆黑如墨,完全看不到底。
空气中的潮湿感更重了,周围的岩壁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苔藓,在灯光照射下泛着诡异的荧光。
突然,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像是小石子滚落的声音。楚惊尘迅速回头,手电光束扫过来时的通道,却什么也没发现。
楚惊尘正要继续往前走,忽然听见头顶传来细微的"沙沙"声。他下意识抬起手电照去,只见一只拇指大小的甲虫正顺着岩壁快速爬行。这本不足为奇,但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越来越多的甲虫从岩石的缝隙中钻出来,像墨色的溪流般倾泻而下。
"不好!"楚惊尘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后退几步。
这些虫子通体漆黑,背壳上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六条细长的足部让它们能够在垂直的岩壁上快速攀爬。更让楚惊尘感到不安的是,它们似乎对光线极其敏感,正循着手电光束的方向快速集结。
楚惊尘赶紧调转手电,却发现身后的通道口也已经爬满了这种甲虫。它不知道从哪里涌出来的,转眼间就在地面上铺开一层活动的黑毯。虫群发出的沙沙声在洞穴中不断回响,听得人头皮发麻,但楚惊尘注意到,所有的虫子都避开了黑水。
楚惊尘狠狠地把指甲掐进了肉里,剧烈的疼痛让他快速冷静了下来。
这些虫子虽然数量惊人,但似乎并不具有攻击性,更像是被惊扰后的本能反应。楚惊尘注意到虫群主要跟随光源移动,于是向远处扔了一只手电,虫群果然聚集了过去,楚惊尘试图往回走,然而地上的虫子太多了,即便他再小心,依然不可避免地要踩到一些,甲虫被踩碎时发出的脆响和粘稠触感让他一阵反胃。
一个想法在脑海中闪现,楚惊尘摸了摸背包,拿起了提前准备的装有酒精的金属酒壶。
楚惊尘迅速做出判断,他先是打开手电,佯装要往右侧通道冲去,果然引得大群甲虫蜂拥跟随。就在虫群重心偏移的瞬间,他猛地将酒壶掷向左前方的地面。金属酒壶在地上翻滚,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吸引了部分虫子的注意。
接着他掏出打火机,深吸一口气,将手电筒高高举起,点燃打火机扔向洒了酒精的地面。
"呼!"酒精瞬间燃起,明亮的火光照亮了整个空间。果然不出他所料,虫群对这突如其来的强光产生了剧烈反应,它们疯狂地钻回岩缝中。
楚惊尘抓住这个机会,将手电筒的光束对准地面,借着酒精燃烧的火光,避开残余的虫群,这些虫子果然和他推测的一样,对强烈的热源有着本能的恐惧。
好不容易冲出包围圈,楚惊尘靠在一处较为干燥的岩壁上喘息。他回头看了眼仍在燃烧的酒精火焰,开始想着某件事情。
楚惊尘是一个聪明人,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但这次是不同的,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