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来找孩子 ...
-
“这里是纪老三家么?”雪夜,灶房门口突然出现的几张陌生面孔,打破了屋内的欢快和温馨。
纪娍放下碗走到门口,看着外面的三男一女,轻声问着:“你们找谁?”
为首的那个男人年岁看起来同李至的父亲李山差不多,他从上到下扫了纪娍一眼,眼神里全是试探:“是纪老三家?那你……便是纪老三的闺女?”
纪娍摇了摇头,回道:“他是我祖父。”
男人走近一步,侧着身子仔仔细细地将灶房里的所有人看了个遍,才又开了口:“我是来找我的孩子的。”
“找孩子?”纪娍疑惑地回头看了一眼:“可是我们家没有……”
话说到这里,眼光突然落在了纪枝的身上,她猛地一顿,快速回头道:“你找的这个孩子是个女孩还是……男孩?”
“是个闺女,十几年前,我家闺女刚一出生就被她娘扔在了山路上,我打听了许久,好不容易才打听到了这里来。”
纪娍心中一凛,她双手紧攥成拳,脸上却强撑着不起一丝波澜,微笑着看向对方:“具体……是十几年前呢?”
“十……十五年前……”
“是么?我们家倒是有一个,可……那是我祖父在十六年前带回来的,我觉得你们应该是找错了。”纪娍一脸可惜地冲着他们撇了撇嘴。
“是……是吗?”为首的那个男人眼神开始有些晃动。
他身后的那位长胡子的年岁稍大一些的忙不迭开口:“是,是十六年前,我三弟他记错了。”
“对,是我弟弟他记错了,我们家老大好像也是那年出生的,今年十六了。”
“十六,确实是十六,我自己生的孩子我肯定记得。”
剩下的那一男一女似乎是夫妻,他们一搭一档地附合着那个长胡子的男人。
纪娍看出来了,面前的这几位是一家人,兄弟三个以及老二家的媳妇,他们姓什么来自哪里纪娍尚不知晓,但是已经知晓了他们几个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她深吸一口气,回头招呼着李至过来:“去你家灶房喊我祖父祖母回来,就说……家里来人了。”
“行!”李至应声便去了。
接着,纪娍将他们几人带到了明间,她燃了一盏油灯,笑着道:“今日我家有客人,桌子凳子有些不够用,我祖父祖母便去邻家吃夕饭了,外面风大雪大,你们坐这儿等一会儿吧。”
明间白日里少有人来,整间屋子除了寒意就什么也没了,纪娍招呼那些人坐了下来,她则是揣着手站在门口,一边看着外面的动静,一边不经意地跟那些人闲侃。
“各位贵姓?是哪个村子的?”
“我们是蔡家村的,都姓蔡。”
“蔡家村……”纪娍佯装不知,假模假样地想了一会儿才开口:“是不是离得还挺近的,一个时辰?”
“用不了,半个时辰就到了……”
“半个时辰的路程,你们找了十六年,的确是……挺不容易的。”
那妇人听到这里,便低着头不再说话了。
蔡家那位大哥窘迫地笑了笑,不停地搓着手:“丫头,我们冒着雪走了一路,实在是冷得不行了,家里有没有热水,让我们喝两口暖暖身子。”
“有,有,瞧我竟只顾着说话了……”
纪娍回到灶房刚装好热水,何氏和纪老三就赶了回来,听见外面的动静,纪娍随手就把那壶热水交代给了灶台边的人让他们帮着送进明间,她则拽着何氏和纪老三去了灶房旁边的草棚下。
“祖父,祖母……”
“来了几个蔡家村的,就是蔡大桃她娘家那个村子的,说是来咱家找孩子的。”
何氏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事情,她撇了一眼纪老三:“人家找孩子,咱也不能拦着不是?”
纪老三沉着脸没有说话。
“可我觉得,他们是骗人的。”
“我问他们孩子丢了几年了,蔡家老三说丢了十五年了,我又说咱家是十六年前带回来的,他们家大哥就立刻改口说是他三弟记错了,是十六年前丢的……”
何氏啧了一声:“得,今年又遇上了。”
纪娍不明白何氏的言外之意,她有些不安地问了一句:“祖父祖母,你们不会让他们把小姑带走的吧?”
“要真是人家的,咱也拦不住啊。”
纪娍一时有些语塞,“可……祖母……小姑她分明不是……”
何氏笑着开口,打断了她的话:“走吧,咱去看看他们到底是不是那丫头的家人。”
“若是,咱当然拦不住!”
“可若他们不是,人自然不能让他们带走……”
祖孙三人一同走到明间,纪娍才发现方才被她随手托付热水的竟是隋言意,她不好意思地眨了眨眼,尴尬地走上前去接过了对方手中的茶壶。
“你便是纪老三?”蔡家大哥站了起来,率先开口。
纪老三点了点头。
“我们家里……”
“听我们娍丫头说,你们是蔡家村的?”何氏没等他说完,就岔开了话题。
“正是呢。”蔡家老大笑着回复。
“十里八乡的都是自家人,先坐下,坐下再说。”
“你们吃饭了么?娍丫头,你去看看……”
“不必麻烦了,我们这趟来……”
“我知道,是来找孩子的。”
“我孙女都同我讲过了,不过,她有件事情记错了。”
“那孩子其实是十五年前带回来的。”
听了这话,感到吃惊的除了蔡家那几人还有纪娍,她忍不住蹙了蹙眉,抬头看了看何氏那张若无其事的脸,略一沉思,才明白了何氏的意思:“十五年前么?今年是丁卯年……”
她一本正经地伸出手指数了数:“果然是十五年前!”
蔡家那位大哥惊愕地睁大了眼睛,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凝固了,他回头看了看:“十五年前……”
蔡二媳妇的反应倒快:“老三方才说的没错,大哥,是我们记错了。”
“可你不是说你们家老二也是那年出生的,今年十六了?”纪娍侧首向她追问。
“是……是我记错了……”
“嗐,家里孩子多,年头年尾出生的可不是差了一岁么……”
何氏讪讪一笑:“你们要找的这个孩子,她的生辰你们可还记得。”
“具体的记不清了,只晓得是八九月份出生的。”
“老三,你可还记得是哪一日?”
“我也给忘了……”
“也是,毕竟过去了这么多年了,记不清楚也能说得过去。”
何氏戳了戳纪老三的胳膊:“你可还记得你是哪一日捡了她回来的?”
“九月初七卯时末。” 纪老三脱口而出,他的脸色阴沉着,一股凝重的气息顿时将整间屋子笼罩其中。
蔡家人明显有些着急了,他家老大开始卖苦摆惨:“纪家大哥,大嫂,孩子能不能先让我们看看?”
“冒着风雪走这一路实在是不容易啊。”
“我们家老三找了十几年了,你们就行行好,让他见见他闺女吧!”
“开始了!开始打感情牌了!”纪娍抱着茶壶小声嘀咕。
“什么?”旁边的隋言意没听清楚,便凑近问了一句。
纪娍摇了摇头:“他们不是我小姑的家人,我小姑已经过了十八岁生辰了。”
隋言意微微一愣:“可你同何祖母……”
“我还有我祖母都是骗他们的。”
“原来如此。”隋言意回过神来方知道纪娍还有何氏之前不过是在试探对方,他无声地笑了笑。
但是隋言意不明白对方是为了什么才要冒着严寒走这一遭的,是有足够的信心能不被旁人发现端倪?可是他们已经漏洞百出了……
那便是打定了纪家一定会将纪枝姑娘送走抑或是打定了他们一定能把纪枝姑娘带走的心思……
而他们是什么心思,何氏知道,纪老三知道,就连从前的那个纪娍也知道。
因为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情,纪家几乎每年都要遇见……
……
太康府的活人祭持续了六七十年,在这六七十年里太康府发生过一次大旱三次水患。
这四次中有一次是官府在那年迫于民间的压力没有举办祭祀活动,另外三次则是当年万安县的祭品出自红石村……
一次两次算是凑巧,到了第三次时,太康府就有了个不成文的规定,那便是红石村不用再提供祭品。
从那年起,红石村村口就常有刚出生的女婴被遗弃在那里。
有些没遇上好心人家冻死在了村口,有些被人趁着月色抱走卖到了远一些的地方。
还有些被带回村子里养大的到最后也没逃脱掉被当作商品去进行交易的命运,不是被养父母卖进富户家里做下人就是被卖给别人做小妾。
更有甚者是当做童养媳被抱回家的。
像纪枝这样被视为女儿般护着长大的很是少见……
近几年,外面那些村子里的人许是见着被丢在红石村的姑娘不但没有受到红石村的庇佑还会被红石村人当作商品拿去交易,便不再将刚出生的孩子送到这里来了。
但是到红石村来寻亲的依旧很常见,大多是抱着侥幸觉得当初遗弃的孩子如今生活若是宽裕,他们作为生身父母多少能沾些光。
还有些是从未遗弃过孩子的,他们来寻是因为家里有人被选上了祭台,是想来碰运气的……
若是知道有哪户人家里有捡到的姑娘,他们便进去找进去问,想看看能不能误打误撞将那户人家的养女带回去替自己家姑娘的上祭台做祭品。
有些找上门的会花些小钱,那些贪图小利的养父母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旁人将自己亲手养大的姑娘给带走。
渐渐地,整个红石村就只剩下纪枝这一个被捡回来的姑娘了,纪家贫瘠,纪枝自己也不太聪慧,所以那些人找到纪家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让纪枝替自己家的姑娘上祭台。
太康府的大祭在腊月十五那日,是以那些人也总是在冬月末寻过来。
这几年下来,何氏还有纪老三见识了不少,有带着人明着上门抢的,有成夜蹲在门口嚎的,卖苦摆惨、要挟逼迫这些最为常见。
见得多了,何氏就哪套都不吃了。
她双手环抱在胸前,神定气闲地冲着蔡家兄弟笑了笑:“各位兄弟,你们是通过谁找到我们家来的?”
“这消息可花了银钱?”
“此话怎讲?”蔡二媳妇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位婶子,我祖母的意思是,你们得好好谢谢人家。”
那蔡二媳妇眼神一亮:“当真?”
“你们瞧,那三十文钱值了!大桃他男人说的竟是真的!”
蔡大桃?孙柱?
听到这里,纪娍不由自主地拧紧了眉头。
何氏指着纪娍,故意骂道:“净瞎说!人家都被骗了还让人家去道谢呢!”
“那孙柱每年都指了寻亲之人前来我们家,这事情他已经当做生意了。”
“方才你们说收了你们多少钱?三十文?”
“祖母,我记得前些年那些人都说收的是二十文……”
“怎地遇上大桃婶子娘家那边的,他还多收钱呢?”
何氏瞪了她一眼:“你个小丫头,以往人家说收了二十文你还真信呐?万一人家也是骗你的呢?”
说罢,她推了推旁边的纪老三:“当家的,我这两年记性不大好,纪枝那丫头今年几岁了,你告诉他们。”
“我们枝丫头已经十八了。”
“早就已经过了能上祭台当祭品的年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