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2、第 142 章 ...

  •   而虽然是讲学,但这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这场讲学是辩论。
      是赵翰和诸子百家的人辩论。
      一时间。
      虽有准备。
      但看到此刻的稷下学宫中。
      诸子百家的名人贤士尽皆聚集。
      赵翰也有点紧张。
      “张良兄长,这些都是来参加今日讲学的人?”望着台下乌泱泱的人群,赵翰疑惑的发问。
      而一旁的张良则是道,“对呀,咱们赵大公子的才学名传天下,几日前传出公子你讲学的消息,这甚至连周围一些小国的人都来参加了……”
      “今日前来的,可谓是真正的诸子百家!”
      “名家、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等等……”
      “他们今日前来都想来听听公子您的雄伟大才!”
      呃……
      在稷下学宫讲学。
      赵翰原想的,是在稷下学宫给这些儒生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儒学见解。
      却没想到。
      今日诸子百家各家齐聚。
      就俨然形成了一个百家的辩学现场。
      且这个主角还是自己。
      一时间,赵翰真是难搞了!
      此刻对着眼下的诸子百家们,便也是缓缓道,“各位前辈远道而来,赵翰折煞了……”
      赵翰的谦虚。
      并没有引起诸子百家等人的另眼相待。
      反而,他们此前已经久闻赵翰的名声。
      那一首观沧海,那一首望岳,让在座诸君虽然没有亲自见过赵翰。
      但他们对赵翰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
      那就是。
      一位狂妄的天才。
      “公子开讲吧。”
      “我等在此已经期待多时了。”
      “如今天下皆传言公子,乃是继孔夫子和屈原之后的第三位诗才大家,是真想看看公子到底是在这诗才上有怎样的一番妖孽天赋?”
      果然。
      这群人来者不善。
      明摆着就是想来拆自己的台。
      不过。
      身为一位后世的历史学研究生。
      赵翰不说是博学百家。
      但至少对百家。
      都有一个后世的总结性认识。
      以至于这时。
      面对着众人的期待。
      赵翰也都宛然一笑。
      随后将目光放在了一旁的张良和伏生身上。
      开口道,“两位师兄前辈,赵翰这就开讲了哟,一些浅知拙见,若是哪儿不对,还请两位师兄帮忙矫正。”
      张良伏生点了点头。
      便见此刻。
      随着春花将赵翰坐的摇椅端下。
      赵翰来到齐国稷下学宫的百家辩学舞台上。
      对于儒学。
      赵翰最先发表评价。
      “诗者,孔子曰,兴观群怨而已。”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弥而事父,远而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所以诗歌很简单,不过是一种功能性的文体罢了。”
      开头两句。
      赵翰引经据典。
      直接将孔子在论语阳货中的诗歌理论说了出来。
      这个开题让一旁的张良伏生听了。
      也都点了点头。
      因为看来赵翰并非是泛泛其谈之辈。
      肚子里是有真材实料的。
      对儒家的经典,也吃得很透。
      就不说赵翰在做诗歌方面有多大才能。
      就说赵翰对诗歌的这一番认识。
      就已经足以让赵翰屹立于诗文大家之林。
      然而紧接着赵翰的一个观点出来。
      则瞬间是让在场的儒生们沉默了。
      “我虽引孔夫子这话。”
      “但却并不完全赞同孔夫子的话。”
      “因为诗歌的作用不仅仅如此,诗歌也并非只有这几个目的,好诗歌也并非要一定兴观群怨。”
      赵翰此言一出。
      瞬间引得一些人的辩驳。
      “那公子且说,怎样的诗歌才是好诗歌?除了兴观群怨,诗歌还有其他的源头和作用?”
      这边。
      赵翰笑了笑。
      随机想到了几百年后一位千秋大史官。
      在被物理阉割了之后写下的愤愤之词。
      即那一篇,在后世留有盛名的报任安书。
      随即对着众人道,“不仅诗歌,不仅文章,谁说一定要有这些作用?这就不能发发牢骚,心情不开心的时候来抒发一些郁闷,抑郁不得志的时候来讽刺一下谁?或者就是为了功名利禄,做一些商业的文章,谁说兴观群怨是必须的。“
      ”正所谓之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一系列的引经据典。
      直接把在场儒生给愣住了。
      因为这个典故从周朝建立。
      到昨年的韩非子。
      赵翰用以来批判诗歌只能兴观群怨的论点实在是太详实了。
      是呀。
      诗歌难道真只有这几个用处或者出发点。
      那么韩非子在牢中所写下的传世名篇怎么说?
      吕不韦著下的左氏春秋怎么说?
      于是便见这时。
      听了赵翰的一番解释。
      在场众人再度沉默了。
      因为赵翰这个论点很详实。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孔夫子的论点进行了反驳和提升。
      但是,不得不说他是对的。
      ”所以诗歌无范畴,无约束,所谓的诗歌皆是有感而发而已。“
      ”并不需要任何的格式,只需情感真挚!“
      “如此的诗,便能称之为一首好诗。”
      “所以各位觉得呢?觉得在下这是有辱圣贤,还是对圣贤之言进行了补充说明,进行了一个戋注?”
      一番引经据典。
      最后赵翰落点在此处。
      在场众人那都是鸦雀无声。
      原因无他,正是因为赵翰的这番说辞自圆其说。
      着实是将他们给震惊住了。
      “那公子的意思是我的也能成为大诗人?”
      “只要有感而发,只要情感真挚就行?无论学术如何?”
      人群中突然有一人发问。
      赵翰点了点头,“对,诗人从来都不是一种高尚的职业,而是普罗大众随时可以成为的一种身份,真正的大诗人绝非是闭门造车,谁都可以写诗,如此方才该是我华夏大地应有的样貌。”
      “无论什么世胄蹑高位,至少在诗面前,咱们天下人人人平等。”
      赵翰一言传出。
      再度让全场一愣。
      诗歌不分高低贵贱。
      听到这个论点。
      在场一些出身贫寒的贫寒子弟们欣慰了。
      “没想到公子在儒学上也颇有造诣。”
      “今日我等受教了。”
      讲台上。
      见赵翰对儒家了解如此之深。
      孔夫子的后代孔慈,此刻也是开口赞扬道。
      而这边,见着台下众人的表情。
      隐约间,赵翰见到了几位身穿奇怪白色长衫的中年人,随即赵翰又道,“这几位前辈应该是道家的前辈吧。”
      人群中。
      黄石公突然被点名。
      黄石公也愣了愣。
      黄石公!
      道家一位超然于外的人物。
      他的身份比道家掌门还要高。
      传闻黄石公有高深修为,他不是凡人,如今年纪都已经有了上百岁。
      “黄石公见过公子!”
      “公子高义,没想到公子对儒学竟有如此高深的一番见解!”
      说着说着。
      黄石公也是对着赵翰深深一礼。
      而这边,见着黄石公背后的一众道家弟子,对着自己似乎颇有微词。
      赵翰也是一笑,“道家讲究无为,可今日各位在底下如此议论,难不成是有什么想说的?”
      “如果有的话,各位完全可以说出来。”
      “稷下学宫本来就是一个辩论的地方,只有相互辩论,文化才会璀璨。”
      听赵翰如此一言。
      黄石公身后的道家掌门赤松子坐不住了。
      “那敢问公子,公子是秦国公子,可秦国有意争霸天下,最近几年更是与各国斗争连连。”
      “使得天下陷入战乱之中,成千上万的百姓死在交战里,整个中原大地就犹如一片地狱一样,可如今我们观公子性情儒雅,公子又偏偏为秦国公子,此次又是使臣在秦国出使,似乎是秦国就要对天下发动战争。”
      “公子如此,这置天下百姓于何地?”
      赤松子今日的一番言论。
      来源于他的好友齐国大将田光。
      但见这时。
      听到如此圣母的疑问。
      赵翰笑了。
      “所以柜长们这是认为天下如此就行了?”
      “看来贵派别还真是奉行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概念,觉得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就可以让天下太平,可贵派也太理想化了吧。”
      “诗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是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更何况国与国之间,力量此消彼长,就势必会发生战争。”
      “小国寡民这只是相对平和,真正的安宁绝非能靠小国寡民来维持。”
      “并且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武王伐纣以来,西周东周共持续了近八百年·,整个大周天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战争。”
      “若我秦国不一统六合,那天下必当纷乱持续。”
      “所以贵掌门指责于我,还强扣帽子在我身上,赵翰真不知贵掌门的出发点。”
      道家和儒家不一样。
      儒家讲究的是仁政。
      讲究的是王道。
      主张的是恢复周礼,从用礼仪来束缚天下。
      道家则讲究的是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可是在如今的这个年代。
      无论是儒家之法还是道家之法。
      都解决不了战国乱世。
      而这边。
      赤松子等人没想到赵翰也如此了解道家之主张。
      并且尤其是赵翰说凝结出来的那两个词,“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这简直是将道家的主张说到了核心上去。
      这让道家的一众人等感到惊艳不已。
      “可百姓需要的是天下太平幸居乐业。”
      “秦国连连向六国征战,导致现在的中原大地,已经没有多少青壮男子了,中原大地近百年,这如今处处是孤寡儿女,而这一切都是秦国所为。”
      赤松子反驳道。
      这边,赵翰却是笑了。
      “我且问问掌门,天下多国的战争,到底是由我秦国发动的多呢?还是山东六国互相发动的多呢?”
      “想我秦国立国这么多年,还很少有吞并一国之行为,而偌大的齐国,这些年来,不仅将宋国陈国,鲁国薛国,蔡国给吞并了,这还经常发动灭国之战,使以国之民陷入国破家亡中。”
      “可为何掌门只指责我一人?”
      “掌门这边的话,不由得让赵翰多想,觉得掌门是在针对秦国,针对赵翰。”
      赵翰此言一出。
      赤松子瞬间沉默了。
      身后的道家弟子们也都鸦雀无言。
      似乎赵翰比他们还要更了解道家。
      让赵翰来当这一个道家的掌门人更合适。
      “今日我等受教了。”
      “来日有幸,在下定亲请公子。”
      自知说不过赵翰。
      虽然受了田光之命,来给赵翰为难。
      但赤松子此刻也是带着一众道家弟子,远离了此地。
      一边。
      张良和伏生见到这到家进退得如此之快。
      都很是震惊。
      因为在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儒家墨家这两大显学外。
      就属道家最为辉煌,弟子门徒最多。
      再如那老子和庄子,他们神秘不已,同样身居大才,所以对道家,伏生和张良其实是有期待的。
      看看他们今日能闹出个什么阵仗来。
      结果。
      堂堂道家掌门人被赵翰寥寥数语。
      就给缩回去了。
      此刻两人看着赵翰,对赵翰也是有了一番更深的认识。
      “公子,我墨家人还有话说。”
      “不知公子可否给我墨家也来解解惑?”
      突然。
      道家退却后。
      墨家的一位夫子站了出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