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丽丝梦游奇境记》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里,爱丽丝体现出来的背景如下:拥有“仆人们”,拥有保姆;每天都能上学,选修课里还包括法语和音乐;对甜食很熟悉,随口就能说出好几种,掉进兔子洞时兜里还揣着一堆糖;自我强,说翻脸就翻脸,说掀桌就掀桌;会打断别人,质疑别人,展现自己的观点;说过想要记录下自己的故事,写自己冒险的书;喜欢玩“让我们来假装XXX”的角色扮演游戏,姐姐不爱玩,她就让步说你只演一个,我演剩下所有角色;非常喜欢猫,掉进另一个世界也不忘炫耀和想念她的迪娜(迪娜后来又生了两个猫宝宝,黑猫蔻蒂和白猫雪花莲,她应该是只奶牛猫?)。
怎么看都是一个家境富裕,备受疼爱的女孩。
在迪士尼改编的爱丽丝系列电影里,爱丽丝在地下世界剑斩恶龙,在现实世界成为船长,还成立了自己的航海贸易公司。
电影和原作很多设定不同,但都延续了爱丽丝“家境良好,备受疼爱,受教良好,热爱冒险,勇敢正义”的本色。
本文根据原作和电影的设定,为“成长后的书中爱丽丝”叠了小说家,慈善家,航海家,舞台剧演员的身份。
爱丽丝的原型爱丽丝·普莉森斯·李道尔和其丈夫均为板球运动员。本文的爱丽丝不会结婚,但继承了板球运动员的身份。
我看了伍尔芙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之后,过了很久才忽然意识到,其实她跟爱丽丝生活在一个世纪,假如爱丽丝真的有自我意识,她的困境,其实就是伍尔芙描述的女性困境:最重要的行业,最赚钱的岗位永远排斥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大部分女人就会被家族分配成另一个男人的私产,所作的贡献都成为丈夫家族的养料。女人难以拥有足以支撑自己才华的财富和空间,甚至难以获得一间独立的房间。舆论总在贬低女人,男作者们公然出书表示女人脑容量不如男人。尊敬的主教大人在报纸上撰文论述,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有任何一个女人能有莎士比亚那样的才华。而这位主教另一高论是:猫上不了天堂。
如果爱丽丝真的进化出了自我意识,她不会同意主教的“高论”。
修文说明:
《弗兰肯斯坦》(1818)的作者是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葛德文,哪怕《弗兰肯斯坦》引起轰动,也有许多人认为女人写不出科幻,真正的作者一定是她丈夫波西·比希·雪莱。1847年,《简·爱》以“科勒·贝尔”的男性笔名出版,作品成功后才敢公布自己的女性身份。顺带一提,J·K·罗琳1997年第一次出书时,“乔安妮·凯瑟琳”这个名用首字母替代,是因为编辑表示“中性化的名比起女性化的名更能吸引读者,原名太女性化,建议模糊处理”。emmm,某些偏见是真的阴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