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高三复读了二 ...
-
复读的前几个月是平静枯燥的。这天初中同学学陈明过生日,邀请小小到家里吃饭。陈明妈妈在复读班旁边租了两间房,专门看护着陈明的起居,为陈明做一日三餐。
小小和陈明认识七年了,自初中起关系就特别好。应该说自初中到高中,小小和同班的很多同学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非常宝贵。
小小神经比较大条也可能比较穷。陈明生日邀请她去家里吃饭,小小竟然什么礼物都没准备。
小小第一次到陈明家,本来以为是一群学生一起为陈明过生日,结果去到,发现今天竟然只有自己一人。
一进门,陈明妈妈热情相迎“小小是吧?快进来。”
小小有些拘谨“阿姨好,我是凌小小。”
“快进来坐,饭菜已经做好了。”陈妈妈笑容满面。
陈妈妈精心做了四五个菜,桌子中间还有一块剩下的蛋糕。陈明笑意盈盈解释道:“昨天我跟我们班同学一起过了生日,特意给你留了一块,你和他们不认识就不一起过。”
小小本来很拘谨,陈妈妈非常热情,忙前忙后。陈明去年借给小小艺考的那些钱都是陈妈妈给的。小小感受到陈妈妈随和亲近,慢慢也就放松了。气氛很是友爱。
饭做好以后陈妈妈客气道:“小小你们吃,我都吃过了,我先出去一趟。”
小小根本没听出弦外之音,笑呵呵回道:“好的,阿姨,辛苦了。”
小小其实有洁癖,到别人家用不惯陌生人的碗筷。但是陈妈妈做的这桌子菜小小却吃得津津有味。一边吃一边跟陈明说笑打闹。但从始至终小小都没对陈明说过“生日快乐!”
小小除了神经大条,还有些缺“家教”。
有次去另外一个高中女同学家里玩。女同学妈妈一开门,小小一句话都不说,也不跟阿姨打招呼就进门了。后来女同学私下对小小说“我妈妈说你来我家都不打招呼,这孩子缺家教。”后来小小就格外注意“家教礼仪”。也是从那以后小小慢慢学会“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手指别人说话”……
从小和年迈的姥姥一起生活,没有人特意教过小小这些。都是后来在学校慢慢学会的。
所以小小欠了陈明不是一份礼物,而是一句“生日快乐!”
开开心心吃完饭,陈妈妈也回来了。小小主动帮忙收拾碗筷,并拿到水池去清洗。陈妈妈极力阻拦:“小小,哪能让你洗,让我来。”小小坚持道:“阿姨,别抢了,非常感谢您的款待,您辛苦了!这点小事交给我。”
陈妈妈还要阻拦,被陈明拉住了,陈妈妈也就作罢。
小小在洗碗,陈明在旁边陪着。乐呵呵小声对小小说:“我不是要让你洗碗的,你第一次见我妈妈,你来洗可以留个好印象。”
小小停顿了一下心里疑惑“我把你当哥们,你这是要把我当对象啊?”
转眼又看看陈明那玩世不恭的样子,想想“肯定不是的,陈明根本不喜欢自己,他喜欢的是初中班里的班花。”
陈明和初中的班花关系也很好,也经常聊天联系,一起聚会。小小一直感觉陈明是喜欢初中班花的。只是班花和小小不在一个学校而已,要不然今天邀请的就是小小和班花两个人了。陈明也不一定是爱恋班花,那时候都很单纯,友谊大于一切。
礼貌告别陈妈妈后,陈明送小小回复读班宿舍。夜色已深,两人走在寂静的小路上,气氛稍微有些暧昧。小小嘴上嘻嘻哈哈和陈明东拉西扯,实际上心里也发毛。明月当空照,小小那刻真的以为陈明会表白。
并没有表白,陈明说话从不让着小小,嘴很毒。有时候两个人说着说着就都面红耳赤吵起架来了。
陈明突然来了一句:“好好学习,你要向你姐学习,你姐学习那么好,你怎么就跟她差那么远?都是同一个妈生的。”
也正是这句话踩了小小的雷区。小小无言反驳,到十字路口就不让陈明送了,气冲冲走了,两人不欢而散。
也正是小小深深记住了陈明那晚的那句话,此生都阻挡了小小对陈明超越友谊的脚步。
陈明知道小小的姐姐优秀,把姐姐当成了偶像。因为初中都是校友,姐姐总是年级第一,过了几年依然在学校很出名。
小小认为她在陈明心里不是完美的,甚至很多污点随时会被陈明拿出来提一提。这样的人怎么能过一辈子,有个人知道你很多不堪的过往,而且会经常拿出来刺痛你。虽然陈明不是故意的,他从没伤害过小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小小是一个一心向上爬,对世界充满野心的人。而陈明是个安于现状被父母保护在温室里的人,也没有什么远大抱负。
当然陈明也从未向小小表达过爱意。友谊长存,友谊万岁!爱情无疾而终……
小小自初中起就有很多赤城的朋友。最不可思议的就是认识了市里大官的儿子,官二代。
初二那年班里突然从北京转来了一位男生,坐在小小前面。那个时候都是一群小孩根本不管谁家有钱没钱,有权有势,脑子里没有趋炎附势这个概念。谁也都不知道这个男孩来历不简单。
久而久之都特别熟悉了,小小和这个男孩经常下课去打乒乓球。小小本来不会打的,男孩主动要教小小。就这样小小对乒乓球越学越上瘾了。一下课总有拉着男孩作陪练。男孩阳光开朗,大大的眼睛随时会四处抛帅气的抛媚。少男少女们都很内敛羞涩,很少见过这样“奔放”的。小小早已经见惯不惯了。上课时男孩坐在前排总是做鬼脸,反正不好好学习。吵吵闹闹地,两个人关系越来越好。
直到初中毕业,小小都不知道男生家里干嘛的。
后来高中时,小小无意间刷朋友圈发现这个男生去美国上学了。从身形单薄瘦弱的男孩,变高变胖变壮了很多,一下子特别成熟了。
一打听,好家伙,官二代。进入社会后有点后悔,当初没有好好抱紧大腿啊!话说回来,即使当初男孩向小小坦白身份,小小也不会抱大腿。因为小小从小学习就好,觉得自己以后定是人中翘楚,国之栋梁。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不需要攀附任何人。
寒假即将来临,新一年的编导艺考又要开始了。小小心比天高,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特长,还坚持要试试首都电影学院和首都传媒大学的面试。
18岁,小小孤身一人买个站票,站十几个小时乘绿皮火车来到了首都。
首都电影学院面试时,小小推门进入看到房间里四个人,三个面试考官,一个人负责摄影记录。考官们特别慈祥,慈爱温和地问小小“你读过的书最喜欢哪本?”
凌小小对言情小说记忆犹新什么《十年一品温如言》、《何以笙箫默》、《华胥引》、《微微一笑很倾城》……
为了应付考试读了几本名著,但都没读出精髓,几本书看完了,竟然说不出哪里好。最后小小回答考官“我最喜欢《傲慢与偏见》”。
考官笑着问道:“《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版看过吗?”
小小回答:“看过”,确实是看过。
考官又问:“那你觉得电影拍的好,还是小说写的好?”
小小从心里回答:“小说写的好。”
“那你觉得小说比电影好在哪里?”考官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小小语塞……她不知道小说好在哪里,只是感觉电影拍的不好。支支吾吾回答:“读小说的时候感觉男主很帅,看电影的时候觉得男主不帅。”
一句话让考官沉默了,毫无疑问,第一轮初试都没通过。
后来很多年后小小总是想着怎么完美回答考官当时的问题。依然想不出完美的回答,所以是真的不是那块料。只知道读的书有画面感,俊男美女,爱情跌宕起伏,节奏感强,男女主有个性。而看到电影时,氛围沉闷,节奏慢,男主不帅就算了,冷酷呆板,没有个人魅力,浪漫爱情没有体现出来。
后来同样的问题,首都传媒大学的面试老师也问了。小小回答最喜欢的书是破脑袋写的《北大差生》,一本言情小说。
当时确实对名著喜欢不起来,满脑子都是言情小说,而且当时确实最喜欢看《北大差生》,反复看了好几遍。
一是因为,作者是名牌大学生,小小佩服作者。二是因为,小说文笔流畅,剧情诙谐幽默,画风轻松,极具搞笑。三是因为剧情吸引人,差生笨蛋女主被成绩优异的男神喜欢宠爱。
当然面试时根本没有敢这样回答老师。
显而易见,好的大学都要落选了。面试的问题五花八门,没有一个小小能完美作答的。除了回答问题还要有才艺展示。
小小还记得老师问了个问题:“你怎么看待薄某来与薄某某来事件?”这些问题小小都是直接语塞回答不了,因为很少用手机,从来不关注时政的。
还有给你一张摄影照片,让分析这张照片拍得好在哪里?
最后一所学校是去年考过的《京开工业大学》,今年再来一次。本来应该是胸有成竹,但是卡在了最后的作文写作上。
作文命题“以断了的风筝线为线索,展开一个故事,故事中必须三次提到断了的风筝线,并用笔划下来。”
小小只放过一次风筝,还是和一群孩子一起放一个。想了很久都不知道如何下笔。最后勉强写完八百字,写得一塌糊涂,脱离主题。
这晚小小心情沉闷,在京开市火车站买了站票准备回校。候车室里接到大姨的电话“小小,你姥姥突然身体不好,被送来市第一人民医院了。”
挂了电话,小小身体颤抖,几乎站立不住。心里一遍遍祈祷“姥姥不会有事,不会有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第二天早上,小小匆忙赶到医院,行李都没来得及放学校。小小手里还拎着没吃完的大饼。妈妈看出来小小从外地回来的,也没作声,但此刻已经是对小小最大的惩罚了。
姥姥躺在地上的临时床铺,医院床位紧张,没有空床位。亲人来了很多,对小小说“你姥姥是突发脑梗,上一秒还好好的,就突然倒下了。”
小小坐在床头,仅仅握住姥姥的手。眼泪吧嗒吧嗒一直往下流,根本止不住。姥姥半身瘫痪没有直觉,整个人昏迷不醒没有意识。
小小一遍遍痛哭叫着“姥姥,姥姥,姥姥……”
姥姥好像真的能听见,本来是没有任何意识的,眼神涣散像看不到一样,此刻她看到了小小在旁边,眼泪也流了下来。但是说不出任何话。
小小似乎看到了希望,以为姥姥会好起来的。
过会医生来了,通知家属把老人接回家。满屋子亲戚,只有小小不同意大声质问:“为什么不治?为什么不做手术?”
妈妈哀伤地对小小说:“你姥姥年纪大了,80岁了,就别让她在医院受那个苦了,医生也说了手术成功的几率不大。”
小小不相信,她觉得姥姥能治好,就算治不好,最起码手术后也能在床上躺着意识清醒。
小小一遍遍质问这些亲戚“你们是不是怕花钱?你们是不是怕手术后姥姥瘫痪床上了需要人照顾?”
后来众人只能妥协让姥姥在医院继续接受治疗,医生过来插食管,因为姥姥已经无法进食。看着姥姥痛苦的模样,小小心如刀绞,然而此刻真正在为姥姥心疼哭泣的只有小小一人。
安抚罢小小,妈妈说她和舅舅们,小姨大姨在医院轮流照顾姥姥。让小小回学校学习去,现在是重要时刻,不能耽误学习。其实是怕小小看到姥姥这个样子一直哭会把身体哭坏,不如支开小小。
小小一直以为姥姥有救,也就暂且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