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龙吟歌。有考据说它或许是后人假托李贺伪作,这事有点复杂,最后说。
莲花去国句要参考全文理解。
有一个山里,传说那边有龙,但是也有说其实没有龙的。那问题就浮现了,有没有?
诗名明显--假龙吟歌--因为假,所以是没有。
开局先写声音描写:
[石轧铜杯,吟咏枯瘁。苍鹰摆血,白凤下肺。]
石头压铜,发出龙吟枯竭的声音,鹰流血,白凤摘肺--虐待鸟了,它们叫声肯定很凄厉,取叫声和意境。
中间又是一些意象堆砌、离奇典故
[桂子自落,云弄车盖。木死沙崩恶谿岛,阿母得仙今不老。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卧水埋金爪。崖蹬苍苔吊石发,江君掩帐筼筜折。]
桂花落,车盖翻--起风了,也就是说行云布雨的龙疑似显灵。
沧海桑田,过去这么久了,真龙究竟在不在呢?还是说和西王母一样永生了呢?
水流冲净了龙涎,深深的洞穴把龙爪也埋起来了。
在高山往下看,看见石头有苍苔,湘妃竹长在山上,有的竹子也折断了。
最后一句
[莲花去国一千年,雨后闻腥犹带铁。]
莲花龙王已经离开(或者是死去)良久,因为这里雨后能闻到腥味,还有铁锈。
·铁是镇压龙的。有铁=无龙
意思是镇符还在这里,那兴风作浪的龙怎么可能在潭中?更遑论行云布雨了(对照前面描写的龙吟和起风)。
一定要搞笑的理解的话,这个诗就有点走近科学的意思。
扯了半天,芜湖,大家误会啦,其实没有龙捏,可能是谁在敲铜吧。
值得注意的是,李贺这个诗人虽是行业认证的有才气,但因其奇诡:既有讨厌他贬低他的评论家,也有更多看不懂他诗但能欣赏其美感的人。
所以这首诗可能完全不是上面说的这个意思。
不管怎么样,这里取--【龙究竟在不在,没有定论。但千年之后,依旧会有过客游人,来到此地,或缅怀,或寻古,探访他曾经存在的踪迹。而铁的腥味照旧弥漫,说明或许有人还在忌惮它。不管怎样,这也是不朽的证明】反正李贺特意跑过来写诗了,而他又用自己27岁的生命延续了这个深潭的奇想,直到如今。
而且又是镇压又是这些鬼鬼的意象,我个人认为宿傩这里用一用倒也合适嗷。顺便一提其实我很喜欢李贺,特地为他还买了我平常根本看不懂的竖版繁体字的书。
·这篇小说贴了锈湖的精神状态,所以特意选了中晚唐诗人。正好,平安时代受唐的影响超乎想象的深。源氏物语成书的11世纪,也是平安时代中晚期,隔壁巨兽已经花落赵家,这点倒也是很微妙呢。
好比是有个人死了好久,但一定程度上算是遗孑的另一边一直保有它的一部分,呜哇(为了写浮舟这本狠狠去看了半本源氏物语,还有半本没看完。里面用了很多白居易hhh,紫式部女士应该挺喜欢他的。书里源氏因为和皇妃偷晴被皇太后一怒之下流放,老婆都没带,带了本白氏文集--白居易,有这么个厉害的外国粉丝,若知道也很得意吧。)
浮舟的人格塑造也参考了几位诗人(主要是2位),这留个悬念以后再讲。
·有一个小知识,唐朝907结束,日本894年停派遣唐使,这一政策竟然是菅原道真建议废止的诶。我对这个人之前完全不认识,看咒术回战才知道的,菅原道真设定上是小五祖宗。
浮舟:摸不着头脑
浮舟:哎呀是真摸不着
宿傩:她这说的什么意思,听不懂,什么时候这么有文化了浮舟
浮舟belike看了千万句男女相思情诗,表示我已经完全熟练掌握!
一开口:佶屈聱牙炫技。终究没长颗恋爱脑。
但其实不管她说什么都会被干掉的,早就定好的文案剧情杀,宿傩凑凑的。敬请期待啦~
最后来讲下假龙吟歌的历史背景,李贺生前郁郁不得志,临终自己整理了自己的诗集,有四卷223首。托付给朋友,后来传世。假龙吟歌不在自编集中。所以就算它是李贺写的散落诗篇,被旁人找见,也是庶出级别,没有官方背书,不被李贺本人承认。只不过后来的人也把这些递补上来的诗篇放进了集子里。
这种不被待见的样子其实也有点贴(什么)[爆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