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2、第 92 章 ...
-
助理争锋
上来的新处长就是本单位的一个老助理员。其实,从处里几位干部来说,都是不符合处长后选条件的。其他几位干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李光明又太年轻,不仅资历浅,职务也没到。
师里本来想从其他单位或从师里直接派人下来当处长的,可团里其他几位常委只想在本单位产生。于是,在新处长还没到位之前,各种传说都有。一是处里两位助理员都是跃跃欲试的,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正常出操了,上下班不迟到了早退了,上班期间不翻纸牌了。学习也抓得紧了,打字、学“三讲”材料,有一位还把初、高中的英语单词拿去问李光明。那段时间最受益的就是李光明,首先是态度上对李光明热情和蔼了,问李光明一个人生活还存在哪些困难,想不想在驻地找对象,隔三差五的还请李光明撮一顿。
还有两位可能成处长的,一位是后勤处副处长,一位是下面一个营的营长。那位营长只到装备机关转了一圈,以后就没再露面。副处长平时就在机关,彼此都是熟悉的。有两次副处长到机关转了转,见只有李光明一人在,便笑着对李光明说:“李参谋哪天请你到街上洗个澡,敲个背、、、、、、”
处机关两位助理,一位姓洪,一位姓柯。两位都是江苏人,而且都是苏北的,洪助理还是驻地的呢。从能力与魄力上说,柯助理是远胜于洪助理的。柯助理小时候在家乡被称为小神童,异常聪明,读书成绩极好的。可惜家中经济条件极差,五十年代末期出生的,弟兄五个,柯助理是老大,初中没读完便辍学了。为了减轻家中经济负担,17岁到了部队,一年之后考取军校中专,二十岁便下连队当排长了。管理上又是有魄力的。只可惜性格太锋芒了,眼里揉不进沙子,一有不服或看不惯的便跳出来伸张。这一点和王帅很相似。这样,柯助理从二十岁的排职一直干到四十岁的技术正营。人也熬老了,无可奈何之际便把才能转向其它,学书法、学车辆修理、学菜谱,每样专业拿出来都是上层次的。李光明刚进机关时,柯助理便嘲笑他的字难看,说一个大学本科生竟写出那样的字。李光明当时还觉得这位干部都这么大年龄了,还这样没修养与张扬。李光明的字虽不怎么好,可在大学也是中等水平的,师范生“三字一话”测试都是通过的。李光明想着自己的字都被嘲笑了,那梁俊峰的字还不直接被骂了。只到有一天,李光明看到柯助理的教育笔记本上的字及房门上的毛笔字,才大吃一惊,确实是一笔好字,刚劲有力,大气磅礴
相对于柯助理,洪助理是那种常庸男人,性格温和,大家都是一团和气,平时也没什么牢骚怪话,笑眯眯的能容一切事情。在单位也是混日子,他的部队生活观就是吃点、喝点,家庭日子过好就行了。李光明刚进机关时,不懂的问题总是到各个干部前请教,洪助理总会说:“小李啊,那么认真干吗,部队的事都还不是混的,糊好了就行了。装备处是养老的地方,冬天时让通讯员整个火锅,几位干部在一起一坐,咪点小酒,那日子过得才滋润呢。”
那段时间,洪助理和柯助理都在活动。其实,两人都贫苦农村出来的子弟。尤其是柯助理,不仅没有任何后台,而且家中还穷着呢,虽然自己已取了个城市老婆,在城市安了家,可老家那边还有三个弟弟没成家呢,最小的一位都二十六、七岁了。柯助理的活动体现在对工作上,积极主动了,不再把工作推给李光明了,甚至他人的工作也给做了。柯助理不是个向领导跑官要官的人,是想凭自己的能力来当个处长。其实,洪助理也没有经济基础去跑官。洪助理的活动则体现在找领导谈心,汇报思想上。
结果在四个后选人当中,洪助理最后获胜。团领导之所以让洪助理来当处长,一是洪助理在领导那边跑到位了,其次团领导可能看中了洪助理的性格。那种在领导面前唯唯喏喏,只知说“是是是”、“对对对”的干部总比那些常和领导唱反调有自己主张的干部受喜欢。洪助理的老好人性格其实和李光明有点像,只是李光明年轻,多了份干劲与抱负。
柯助理没有当上处长,干劲就下去了。资历比洪助理还老呢,不仅迟到早退现象严重了,有时班都不上了。新处长又是弱的,不仅不敢讲,而且不敢向团领导汇报。主体思想还没变,仍是糊弄,只要李光明能把处里工作应付了,便万事大吉了。
一天,柯助理让修理所技工帮着焊一张小床,留夏天时孩子睡。刚好那天团长到修理所检查,便问床是给谁焊的,让立即停下来。团长批评所长,说把公家的东西用于私人,向谁报告了。柯助理当时就火了,本因为没当上处长搞了一肚子气,反正是养老了,怕什么。又和团长是同年度兵,哪里会当着修理所官兵的面咽下这口气。柯助理跳着脚,指着团长骂道:“你他妈私自向外面卖了多少报废车辆,你弟弟来还让我给他搞几个轮胎呢。你他娘□□还用共产党的钱呢!”
柯助理当年就转业了。柯助理也没什么难过的,很高兴的样子。柯助理选择了安置工作,转业费拿了12万,背着家属取出两万留给弟弟结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