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场景定格在蒙氏宗祠内,那里弥漫着沉郁而庄重的氛围,孙策的目光深邃而哀伤,长久地停留在蒙恬那静默无声的灵位上,每一缕目光似乎都是在与故友进行一场跨越生死的对话。
突然,赵高不合时宜的言语如同冬日里的一阵冷风,直刺进孙策的心扉:“陛下,您是否仍念念不忘那位早逝的蒙氏少年?即使他昔日是咸阳城中最璀璨的星辰,今朝也只是一缕随风飘散的幽魂。”话语间,赵高不知收敛的轻蔑,彻底触碰到了孙策的底线。怒火在他的胸膛中升腾,关于赵高篡改遗诏,害死蒙恬与扶苏的旧恨新仇,如同翻滚的江河,汹涌而至。
“赵高,你可还记得?在未改命之前,你擅自篡改遗诏的罪孽,我尚未找你清算!阿恬之所以选择那条逆天之路,都是因为你!为何他会在改命后仅仅二十多个春秋便匆匆早逝?太医的话至今犹在耳边回响,‘除非扁鹊再世,否则无人能医’。阿恬,他拖着那副破碎的身体,却如同一支不灭的烛火,不顾一切地燃烧自己,只为照亮我的道路,为我付出了一切。”孙策的声音中夹杂着难以抑制的悲痛,每一个字都似重锤敲击在心上,“你未曾亲眼目睹,当他为我弹奏那曲秦筝,弦断之时,那是他生命的绝唱,是他最后的挣扎。直至他无力地倒在我的臂弯,尽管我及时拥住了他,却无法阻挡死亡的阴影。那一刻,他面如白雪,即使身着鲜红战袍,也无法掩盖那份苍白。他那曾经温暖如春的手,此刻却如秦川寒冰,冰冷刺骨,生命之火渐渐熄灭。他在我怀里,带着一抹宁静的微笑,永远地合上了双眼。”
“就在那个瞬间,当赵高在蒙家宗祠中再次口出狂言,我心中的愤怒如同火山爆发,毫不犹豫地拔剑而出,一剑穿心,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扶苏,你可知道,蒙恬,他被命运的巨轮无情地指定,成为了那牺牲的祭品。他为了我,甘愿承受了两次死亡的重量!两次!我何其有幸,又何其无能为力!”孙策的话语中,既有对蒙恬深沉的怀念,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这一幕,对扶苏而言,既熟悉又陌生。从前只是模糊的听说,如今听孙策如此动情地叙述,那些历史片段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变得鲜活而震撼。在这段超越了时空的叙述中,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更加紧密,共同缅怀着那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孙策说到这里,目光中闪过一抹冷厉,仿佛那一刻的场景再次浮现眼前,“要知道,我虽身在异世,但对前世之事记忆犹新,尤其是他私改遗诏,一手导演了阿恬与你悲剧的恶行,这笔账我可从未忘却!”
扶苏听着这番话,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仅限于只言片语,如今,从这位前世的父亲、今生的少年英雄口中亲口说出,那种震撼与感慨难以言喻。孙策的话语中既有身为帝王的决绝,又不失为一名少年英雄的率性和果敢,让这段过往的历史变得鲜活且充满力量。在那座庄严肃穆的蒙家宗祠内,烛光摇曳,光影斑驳间,孙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将过往一幕幕重现于眼前。他的话语里,饱含着对挚友蒙恬的深切怀念与对赵高卑劣行径的愤怒。
“记得那最后次他的精神罕见的好了起来,但他却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曲了,他为我弹奏秦筝,那是一曲悲壮的绝响,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他生命力的倾泻。筝弦断裂的那一刻,仿佛是命运对他最后的裁决。他在我怀中倒下,那一刻,我清晰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流逝,他的体温迅速下降,那双曾经温暖如春的手变得冰冷,像极了秦川上永不融化的雪。他闭上了眼睛,嘴角还挂着一抹微笑,那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留恋和释然。他的呼吸渐弱,直至完全停止,那一刻,我的心仿佛也跟着碎成了千万片。”
“赵高在宗祠中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命运安排的复仇时刻。我抽出长剑,毫不犹豫地将他斩杀,那一刻,我既是为自己,也是为阿恬,为所有因他而无辜受难的人讨回了公道。阿恬,他不仅仅是为我牺牲了一次,而是两次,一次在生前,一次在死后,他的名字,永远刻在了大秦的历史上,也刻在了我的心里。”
“扶苏,你可能无法想象,阿恬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坚韧与执着,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肝义胆,什么是真正的勇士。他的牺牲,让我深感愧疚,也让我更加坚定,无论轮回几世,都要守护好这片土地,守护好我们的理想与信念。”
扶苏听着孙策的叙述,眼中闪烁着泪光,他从未如此深切地感受到父皇与蒙恬之间的情谊,以及那段被篡改的历史背后,隐藏着的无尽悲哀与牺牲。这段故事,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一种警示,提醒着他们珍惜眼前人,勿忘历史的教训。扶苏的眼眶湿润,他紧抿着嘴唇,尽力不让泪水滑落。在这位前世父皇,今世少年英雄孙策的叙述中,他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悲壮的历史,感受到了蒙恬的忠诚与牺牲,以及赵高带来的深深恶意。他内心翻涌,情感复杂,孙策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凝视着扶苏,语调中满含真挚与决心:“扶苏,正因如此,我更要竭尽全力守护好蒙恬在今世的化身——周瑜。你可知道,在那已成定局的历史长河中,我的生命本该早早终结。蒙恬,他仅凭一腔孤勇,为我坚守了十个春秋,却最终因旧日箭伤复发,箭疮破裂,咳血不止,英年早逝,享年不过三十六岁。”
说到这里,孙策的语气更加坚定,仿佛在向命运宣战:“但如今,我孙伯符因他超凡的智慧而得以幸免于难,那么我誓将成为他的利剑,他的坚盾,倾尽全力,在这一世中守护他,不让那令人心痛的悲剧再次上演。这份责任,我肩扛无悔。”随既孙策笑了笑,他看着扶苏,语带调侃:你和秦娥姑娘的事如何了?别告诉我你一直没拿下她,你俩可一直情深义重,别让佳人的心等太久……扶苏的手微微一顿,手中的玉带悬在半空,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怀念。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这位自称孙策的青年身上,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容让他心头五味杂陈。扶苏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情感,“父皇……若真是您,您的归来对我而言,既是惊喜,也是考验。至于秦娥……”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温柔,“她还好,只是这天下初定,诸多事务压身,我未能给予她应有的陪伴与承诺。”
孙策(嬴政转世)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理解的微笑,他走近几步,拍了拍扶苏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国事固然重要,但家国天下,家在前。一个能够平衡国与家的君王,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我当年,或许就在这点上有所缺失。”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责,仿佛是在回顾自己作为始皇帝时的遗憾。
扶苏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仿佛在汲取着来自父亲的鼓励与力量,“我会尽快处理好手头的事务,给秦娥一个交代,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毕竟,一个国家的稳定,也离不开家庭的和谐。”
寝宫之内,光影交错,两代帝王之间的传承与理解在这一刻显得尤为珍贵。孙策(嬴政转世)满意地点了点头,退后一步,让扶苏继续他的整理。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期许,“去做吧,扶苏,你比我更有条件成为一位仁君。记住,权衡之道,不仅是对外的策略,也是对内的温情。”
随着孙策的淡出,扶苏重新开始整理衣冠,他的动作更加坚定有力,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未来的决心。在这片金碧辉煌之中,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被书写,扶苏心中暗誓,他不仅要守护好这个国家,更要守护好那些对他至关重要的人。
孙策转而望向扶苏,眼神中透露出深切的期盼:“而你,扶苏,也务必铭记这份沉甸甸的牺牲,莫让蒙恬在青春年华便凋零的生命,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我们要以行动证明,每一次的重生与相遇,都是为了书写不一样的结局。”
孙策的话,不仅仅是承诺,更是对过往的缅怀与对未来的誓言,字字句句中饱含着对友情的忠诚、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这段话语,如同誓言般掷地有声,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孙策对周瑜深沉的责任感与深切的感激之情。扶苏闻言,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这份跨世情谊的震撼,也有对改变命运决心的共鸣。扶苏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感动,也有震撼。他缓缓地抬起手,轻轻按在胸口,仿佛能通过这个动作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激荡。片刻沉默后,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回应道:
“孙策,你的决心我感受到了,也由衷地敬佩。蒙恬之于我,不仅是前世的兄弟,更是今世灵魂深处不可磨灭的烙印。你对周瑜的承诺,也是我对过去自己的一份交代。我扶苏在此立誓,不仅要守护好这份来之不易的重生,更会确保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能照亮彼此的命运之路,不让任何一位战友重蹈覆辙。”
扶苏的声音虽然平和,但其中蕴含的力量却如同磐石般坚定不移。“我们三人,虽跨越时空重逢,但这一次,命运将由我们自己书写。不论是作为智谋,还是作为力量,我都会是你和周瑜最坚实的后盾。历史的车轮或许无法逆转,但至少在这一世,我们可以携手改写它的轨迹,让它通往一个光明且充满希望的未来。”
言罢,扶苏与孙策交换了一个无需言语就能深刻理解的眼神,两人的身影在夕阳下拉长,仿佛预示着他们即将踏上的,是一条充满挑战但又满怀希望的道路。
“父亲,”扶苏轻声回应,语音中夹杂着坚定,“我理解您的心意,让我们并肩作战,不仅为了周瑜,也为了所有我们所珍视的人,让他们的未来不再被过去的阴影束缚。”
此刻,父子间的对望中传递着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与力量,仿佛在宣告着,无论历史的洪流如何汹涌,他们都将携手改写既定的命运,守护住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光明与希望。
"父...孙策,你的痛苦与不甘,我都感同身受。" 扶苏的声音略带颤抖,"阿恬将军的忠诚与勇气,是我们所有人的楷模。他的牺牲,沉重得让人难以承受,但他的精神,却如同璀璨星辰,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扶苏沉默片刻,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绪,随后他继续说道:"我虽未亲眼见证那段过往,但你的叙述,让我深刻理解了命运的无常与人性的光辉。阿恬将军,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什么是对国家的热爱,什么是对朋友的忠诚。而你,无论是作为前世的父皇,还是今世的孙策,你的担当与勇气,同样让我敬佩。"
"关于赵高,他的恶行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让未来不再重复同样的悲剧。阿恬将军的故事,应当被铭记,他的牺牲,应当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力量。"
扶苏的眼神变得坚定,他看向孙策,眼中满是决心:"我们虽无法改变过去,但可以把握现在,塑造未来。让大秦的荣耀,不再是建立在个人牺牲之上,而是通过智慧与仁政,实现真正的繁荣昌盛。孙策,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努力。"
在这一刻,扶苏仿佛成长了许多,他不再是那个单纯善良,容易被误解的公子,而是一个懂得责任与使命,愿意承担起历史重担的男子汉。两人的对话,不仅是一次情感的交流,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共鸣,为他们的未来征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扶苏听罢,目光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他轻叹一口气,缓缓说道:“继位之初,我所感确如你所言,肩上的重担仿佛泰山压顶,既要继承父皇的遗志,又要面对宫廷内外的种种挑战。那份孤独与压力,非言语所能尽述。”
当孙策谈及自己原本的命运,以及周瑜,亦即前世蒙恬的牺牲与守护,扶苏的神色变得肃穆起来。“你的命运,原来竟如此波折。而周瑜,或者说,融合了蒙恬记忆的他,能够逆天改命,实属难得。这样的智慧与勇气,令人钦佩。”
孙策的笑容中带有一丝释然与欣慰,仿佛是对自己重生的庆幸,也是对好友周瑜深深的感激。“正是如此,周瑜不仅保全了我,更是在许多方面给予了我新的启示。两世的记忆与智慧,让他在处理事务上更加游刃有余,也让我得以在这乱世中,有了更多生存与改变的可能。”
扶苏闻言,目光中流露出由衷的赞叹与祝福:“你的重生,周瑜的智慧,这一切都是命运的巧妙安排。你应当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生命,用它去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曾经为你付出的人。”
孙策嘴角挂着一抹苦涩的笑,目光深邃地望着扶苏,缓缓开口道:“你可知道,在很久以前,当我还是嬴政时,曾有一日,我问过蒙恬——如果我们的命运如同靖王与林殊那样交织,他是否还会选择站在我身旁,即便他的生命已如风中残烛。而答案,无需言说,早已明了于心……”
说到这里,孙策的声音渐渐低沉,眼中闪过一丝黯然:“命运之神似乎听到了那次对话,竟以一种残忍的方式回应了我们的天真。它指名道姓地选择了阿恬作为祭献,以他一人的牺牲,换来了你我,乃至蒙毅的安然无恙。沙丘之变未曾上演,毒酒之祸亦未降临。然而,正是这份牺牲,让阿恬以永远停留在二十多岁的青春年华,为我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
孙策的语气愈发沉重,每一个字都似锤击在心:“因此,扶苏,你所拥有的生命,沉重且珍贵。这是以阿恬无法丈量的未来为代价换来的。你不能再像从前那般,轻易放弃,悲壮地选择自我终结。在你再次萌生绝望念头之前,请你思考,你能否对得起阿恬那永远定格在二十多岁的生命?”
这段过往,像是一幅幅沉重的画卷,缓缓展开在两人之间,提醒着他们,生命的重量,不仅在于生存,更在于如何活出价值,不负那些无声的牺牲与守护。
扶苏闻言,身躯微震,仿佛被一股不可名状的情感冲击,久久难以平复。他低下头,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感受着那份隐忍的痛楚。片刻后,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决心。
“兄长,你的每一字一句,如重锤敲打在我的心上。阿恬的牺牲,是我心中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也是我前行路上最沉重的鞭策。”扶苏的声音虽略带颤抖,但其中透露出的坚决让人动容,“我曾以为,逃避是对自己无能的惩罚,却忽视了生者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从今往后,我扶苏誓不再轻易言弃,我的每一次呼吸,都将是对阿恬生命的致敬,对这来之不易的重生的珍惜。”
扶苏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遥远,仿佛已看到自己未来的道路,虽然布满荆棘,但他已准备好踏步向前。“我将用行动证明,我的存在,不仅仅是幸存,更是为了传承与守护。我会成为那个能够照亮黑暗、捍卫正义的人,让阿恬在天之灵得以安息,也让兄长你,不再为我忧虑。”
言毕,扶苏挺直了腰板,胸膛起伏间,是新生的决心与力量。那一刻,他仿佛真的成长为了能够肩负起一切的男子汉,不再是曾经那个易于消沉的皇子,而是即将用自己的双手书写历史的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