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凯旋返京 ...

  •   凯旋归京的那日,司徒宥齐骑着高头大马,身着白金铠甲,腰间挂着那把斩下了平虞军首领的头颅的长剑,剑尾还坠着元宝给他亲手系上的荷包——哪怕上边已经染上了洗不净的血迹,司徒宥齐还是不忍丢弃它,将它细心地洗到差不多的程度,珍视地带在身边。

      那日的天气极好,万里无云,天空蓝得像是水洗过一般透亮。百姓夹道相迎,无一不在欢呼着战争的胜利,无一不在欣喜着功臣的回归。

      离京的那日,司徒宥齐带了足足三万官兵出征,而眼下却只剩了一万二跟司徒宥齐回来。这场战争的代价太大了,哪怕最后得了个好的结局,却还是让人难以承受。

      齐临渊一早儿就拟了圣旨,派人送往齐中营去。

      身为皇帝,他须得好好地奖励这些功臣们。将士们身上的鲜血未干,烈士们的尸骨未凉,齐临渊一时间居然想不出究竟要什么样的奖励,才能配得上这样的赤胆忠心。

      金银财宝这些不必多说,升官进爵也是必不可少的,可这些身为之物跟将士们的出生入死比起来,又显得太过单薄。

      司徒宥齐带了余下的兄弟回到齐中营,早就等在那里的小顺子即刻宣读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念及齐中营诸位为大齐立下汗马功劳,特赏黄金五万两,白银十万两,作为军需补给。
      出征诸位俸禄皆涨一成。
      副将司徒宥齐升为正四品将军。
      钦此。”

      “臣——谢主隆恩——”

      将士们许久未归家了,稍作休憩,便各自告假归家。两年未见,对家里人思念得紧。

      司徒宥齐也正准备离营,却被还未离开的小顺子叫住了:“司徒将军,还请借一步说话。”

      司徒宥齐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跟着小顺子进了一处营帐。

      营帐内,一位着便衣的男子背对着门口而立,虽然没有看到脸,但司徒宥齐还是立马就猜出来了——这人正是齐临渊。

      司徒宥齐不敢有所怠慢,急忙行礼:“微臣叩见皇上。”

      齐临渊听到动静转过身来,眼神示意小顺子将人扶起来:“此处不在宫中,朕也是微服出行,便不必拘泥于君臣之礼,司徒将军还请起。”

      司徒宥齐闻言起身:“多谢陛下。”

      齐临渊伸手,小顺子会意,将放于一旁的大氅递到齐临渊的手上。

      齐临渊抖开大氅,搭在司徒宥齐的肩上。司徒宥齐受宠若惊,又要下跪,却被齐临渊拦住:“不必跪。”

      司徒宥齐说:“圣上赏赐,依礼需跪。”

      “不算赏赐。”算是补偿。齐临渊没有将话说全,怕引起司徒宥齐的伤心事。其实齐临渊这些年来一直因为元宝的事心存愧疚。

      当年一事,他不仅没能保住扶渡,还害得元宝命丧京郊。而痛失所爱的司徒宥齐,不管他心里究竟有没有怨恨过出此下策的齐临渊,可他不止面上没提,甚至还主动请命出征,愿意替齐临渊守住大齐的疆土。

      “眼下就要入冬,泗北边境就更为寒冷,你若是决意离京,便带上它回洛州吧。”齐临渊摸着大氅上的毛领,“这是今年下来的上好的狐裘,朕专门挑来给你。虽然作用不大,但多少还是能替你抵一些风寒的。”

      “这样好的东西,臣受之有愧。”司徒宥齐急忙就要解下狐裘还给齐临渊,却被齐临渊按住了手。

      “这算是朕的一点儿心意,你便收着吧。”齐临渊似乎是怕司徒宥齐还要拒绝,便又补充道,“宫里各殿都燃着暖炉,京州也不必边境那般寒冷,用不着这样厚实的大氅,放在朕这里也是浪费,倒不如物尽其用一些。”

      既然齐临渊都这么说了,司徒宥齐也不好再做推辞,只好谢恩:“臣,多谢陛下赏赐。”

      寒暄过后,齐临渊似是为了确定司徒宥齐的心思,于是又问他:“当初司徒将军在出征之前,曾同朕说,若是凯旋,便要请命离京,回到洛州去,驻守泗北边境,现在可有改变心意?”

      “臣的心意,未曾有变。”司徒宥齐的去意已决,本就对京州这个地方充满了失望,这么多年的沙场生涯又让他看淡了身外之物,于是更加想要远离京州这个名利场。

      “既是如此,朕便也不再多言了。”齐临渊转头吩咐道,“小顺子,取纸笔来,朕即刻便拟了圣旨,许司徒将军回乡就职。”

      “永顺王战死沙场,齐西营原由你暂任主将。现在你既离了平虞边境,齐西营群龙无首,而泗北边境的齐北营现又有主将……”齐临渊沉思片刻,“那便将原齐北营的主将调去齐西营任主将,司徒将军便去做齐北营的新主将,你意下如何?”

      司徒宥齐原本提出要去齐北营,就知晓齐北营是有主将的,所以他一开始并未打算要担任将领,只是为了有个去处罢了。但现在齐临渊却要为了他如此大动干戈,倒叫他有些不知所措:“皇上不必为了臣如此劳师动众,臣只做个副将便可……”

      齐临渊打断了他:“你现在是正四品将军,但边境外将不过五品,你去做他的副将,这未免不合规矩吧?”

      司徒宥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眼下已经升了官阶,确实是不合规矩了:“是臣欠了考虑。”

      “无妨。不过你去了齐北营,算是挤走了他们的老主将。军营里有多排外,司徒将军应该比朕清楚,你可得做好准备啊。”

      司徒宥齐应得认真:“臣定当竭尽全力,带领齐北营上下守卫大齐疆土。”

      小顺子取了空白圣旨,又给齐临渊研了墨,齐临渊提笔写下给司徒宥齐的承诺,然后亲手交到司徒宥齐的手上:“碧玺不便带出宫来。等你什么时候想好了,决定离京的时候,便来宫里找朕,朕给你盖上龙印,圣旨即刻生效。”

      齐临渊此举相当于又给了司徒宥齐一次考虑的机会,若是他反悔,想要留在京州,那么圣旨没有盖上龙印,便也不算生效,可以作废。

      不止如此,提前拟了圣旨,其实也是齐临渊给司徒宥齐的保障,是为了告诉司徒宥齐,自己并没有忘记两人之间的约定,也并没有打算反悔,一切选择权都交在司徒宥齐的手中。

      司徒宥齐接过还未盖章的圣旨:“臣多谢陛下成全。”

      既然齐临渊又给了司徒宥齐考虑的时间,司徒宥齐也不好驳了齐临渊的好意。

      虽然司徒宥齐的去意已决,但他最终还是决定等到自己收拾好行囊、安顿好府中的下人、料理好京州的一切,再去找齐临渊盖上龙印。

      “少爷,您当真要离开京州吗?”老管家看着一刻也不停地收拾行囊的司徒宥齐,小心翼翼的问道。

      其实司徒宥齐并没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带走,要带着的大多都是他当年从洛州带来的贴身之物,现在要将它们带回去。除此之外,来到京州之后置办的这些,他都不打算带走。

      “嗯,爹娘年事已高,妹妹也到了该出阁的年纪,我身为长子,理应回去尽孝。”这些虽然都是司徒宥齐要离京回到洛州的原因,但其实最重要的那个原因他没有讲——是元宝。

      老管家嘴唇翕动,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唉……”

      司徒宥齐当然知道老管家心中郁结所谓何物:“杨叔,您放心,此番离京,您不必同我回洛州。”

      “这怎么可以!”老管家被说中了心事,却还是不愿给司徒宥齐平添麻烦,“老奴当年是跟着少爷来到京州的,是落了京州司徒府上的奴籍,才得以在京州生活。眼下少爷要离京,老奴自然是主人家去哪儿就得跟着去哪里的。”

      “这都不算什么,到时候我去官府将你的户籍除去,你恢复了自由身,便可以留在京州了。”司徒宥齐说,“杨叔您当年虽然是跟着我从洛州来到京州,但这些年来您在京州娶妻生子,要是叫您跟着我离开京州,您的家人怎么办?”

      “老奴从只有小四那么大的时候,就在司徒家做活了,现在我的儿子小四都已经这么大了。”老管家眼眶含泪,“老奴倚老卖老一下,也算是看着小少爷你长大的。少爷您说的是,老奴本应该跟着您离开京州,但眼下老奴的一家老小都在京州,老奴实在是离不开啊。”

      “杨叔,您不必解释这么多。”司徒宥齐拍了拍老管家的肩膀,“您在司徒家这么多年,您对司徒家的忠心大家都有目共睹。”

      除此之外,司徒宥齐还要给老管家留下不少银票。

      “少爷,老奴万万是受不起啊!”老管家“少爷您能允许老奴留在京州,还要给老奴去除奴籍,恢复自由身,老奴已经受之有愧了。这些钱,老奴便更不能要了。少爷您到了新的军营,初来乍到,必然会有用钱之处的。”

      “我有军功在身,他们自是不会为难我。”司徒宥齐说,“而且我在军营中何时需要花钱打点了,那样非是我的作风。”

      老管家推拉不得,只好感恩戴德地收下了司徒宥齐的好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