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但没想到这个吴皇后是个好争宠的主儿,她见皇帝专宠万贞儿,和万贞儿简直快形影不离了,而皇帝看自己的眼数都少,十分气恼。
她就想教训万贞儿,还想害万贞儿看看情况,就算把万贞儿搞死也是可以的,就出了自己的恶气。
她仗着自己出身好,以为皇帝不会把自己怎么样,以为自己能恶就能争宠成功。到时候万贞儿死了,不就剩下她得皇上恩宠吗?
于是这天,太监们抬着吴皇后经过万贞儿,万贞儿令抬着自己的太监停下了轿子,自己下了轿子给吴皇后行礼。
吴皇后被近似冷宫的待遇刺激的正生气,在看到万贞儿神情过得很好的那一刻爆发了。
她以万贞儿行礼不规范为由,下令扑打万妃,甚至自己下轿亲自动手。还故意说万妃神情不驯服不听教训,要杖责她。
结果万妃被她仗刑三十下,皇帝听到消息赶到了。朱见深恼怒了,要废了她。
又有吴皇后的宫女举报了她,说她想要搞死万妃,皇帝就想把她打入冷宫。原来那个宫女是朱见深和万妃插在皇后宫里的间谍。
朱见深又想立万妃为后。之前皇帝让万贞儿举荐了一些她喜欢的宫内宦官为官,让她建议提拔自己看好的朝廷里的士大夫的官职,条件就是这些人支持万妃。
眼下用到他们说话的时候了,他们也站出来说话了,可是朱见深即位时间太短了,他们还不成气候。
周太后坚决不同意立万妃为后,但是退步同意了废吴氏的皇后位置,让朱见深立王氏为皇后。
没想到钱太后觉得废后毫无道理,表示反对。周太后便坚决要和钱太后唱对台戏。
朱见深本来想钱太后对先王有情,应该也会理解自己和万贞儿的感情,不为难自己。没想到钱太后却支持吴皇后。
朱见深就看轻了钱太后,去请安也不像以前那样频繁了。
朱见深想着助周太后家族势力盛大一些,反之贬钱太后家族的势力。他就那样做了。
钱太后想家族势力不盛大,就不成为别人眼中钉,自己就贬他们,他们家族就会发展不好了。
世人都逢迎周太后家族,与周太后家族分利,远离钱太后家族,钱太后家族的人利益少了,对钱太后不满,也会给她脸子看。
宫里宫外朝廷上的人钱家的人都或者跟钱太后撇清关系,或者冷着钱太后,不积极助她。钱太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成婚后还不到一个月,吴皇后最终还是被废了。取而代之的是王氏。
皇帝自己的说法是:“太监牛玉,偏殉己私,朦胧将先帝在时选退吴氏,于圣母前奏请立为皇后。吴氏言动轻浮,礼度粗率,略无敬慎之意。今废。斥吴氏,退居别宫闲住。”
然而,吴氏虽被废,但“舞弊”的牛玉却只是发配到南京的孝陵去种菜。
官员以为牛玉真是犯有欺君之罪,于是纷纷上疏说对牛玉的惩罚太轻。结果,朱见深将上疏的官员几人贬到边远的州去做专管刑狱的判官。
因此,“牛玉舞弊”的说法其实是不成立的。众人判断真正的原因是吴皇后得罪了皇帝宠爱的万妃。众人有识实务的就讨好万妃。
继立的王皇后吸取了教训,她之前对万妃就表面很客气,现在背后也不敢得罪万妃了。
她知道自己只是挂名的皇后,自己家族却能因此得利,她就满足了。不介意万妃是后宫真正的主人。
万妃管宫中大小事,在别人看来,就是万妃职位低却横行霸道,和她对万氏处处忍让。朱见深还是不满意她,可是他也得罪不起世家,遂罢之。
舆论不利万妃,王皇后甚至不敢露出高兴的神色。朱见深却宠着万贞儿更加肆无忌惮才好,也会让她发火惩治宫人。
万贞儿给朱见深穿衣服的时候,一个侍女走神了没有递衣服给她。朱见深看了万贞儿一眼。
万贞儿知道得责备她,她是势力的人,否则她就会觉得自己和皇帝软弱可欺。
万贞儿就温声对她说道:“你在干什么?怎么不递衣服?从今天起,你不必在眼前伺候了,去御厨房刷碗吧。”
那个侍女急忙跪下,说:“奴婢想到新来的宫女没地方住,不能和我们住一起。她们住的远,传递消息不方便,就走神了。奴婢伺候完就去御厨房报道。”
万贞儿说:“好。也得打发几个宫女离开了。给新人挪地方。你跟你屋里的其他三个人说,一起去御厨房吧。再让小五去御花园照顾花。”
那侍女说:“是。”万贞儿说:“你精神不好,是不是也没睡好觉?”侍女说:“可能吧。”万贞儿说:“那你退下吧。我自己伺候王上。”
待侍女离开,万贞儿说:“你宠爱我,不怕我成为别人的眼中钉。”朱见深说:“害怕和减少宠爱就不会委屈吗?”万贞儿说:“你是有魄力的人。”
朱见深说:“多奇妙啊,我爱上你,爱情来了,无法阻挡。再多人反对,我也不退缩。我记得以前,我被废太子之位,只有你对我不离不弃,陪我一日三餐,陪我学习、游玩。”
万贞儿说:“又说起来。我有时觉得我们就是有缘了就是相爱了,所以才会把以前的陪伴看成相爱的证明。”
朱见深说:“不一定是。正因为两个人有相濡以沫相爱的过程,所以才变成日常小事也是两人相处和谐的证明。”
万贞儿说:“穿完衣服,我伺候你早餐,今天早餐有黄芪鲤鱼汤。”朱见深说:“黄芪益气,鲤鱼汤好啊,生病的人都可以喝的。”
万贞儿说:“煲好以后,鲤鱼刺被挑走了,只剩下鱼肉,鱼肉也都化了,黄芪也都捡出去了,又做的挺清淡的,才适合早晨喝。冬天宜进补,每天我们都喝一个补汤,明天中午喝人参牛肉汤。”
朱见深说:“人参好。我吃人参真会觉得精神好一些,人参是大补材料,一点不虚。”万贞儿说:“王上是太劳累了。得注意休息。”
朱见深答应了一声,穿好了衣服,来到外间餐桌旁,坐下,两个人说会话,然后再吃饭。
朱见深问:“《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你看的怎么样?”万贞儿说:“看不大懂,我让老师教我呢。”朱见深说:“学这些有用的。”
万贞儿说:“我知道。虽然我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更能看进去。”朱见深说:“《水浒传》是文人美化流民作乱。”
万贞儿说:“真是美。把108将每个人都写的那么美,打开书翻看,就好像看金子做成的书,金光闪闪的。”
朱见深说:“宋江不想上山,却被害了,其他英雄也多不得不上山。也受招安。也想过正常社会秩序的日子,只不过没办法过,被害死了。又因为自己建设不好一个新世界,也想不到怎么建设,所以没有新路。”
万贞儿说:“还是希望英雄们能好起来的,有善意的书。《三国演义》我看不大下去。”
朱见深说:“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故事说了看到的现象,没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何谈改变现象。”
万贞儿说:“看英雄也是看现象、规律吗?”朱见深说:“你还没咋看呢,我就说不好。总之,人也好,事也好,在我们看来就是有规则一样的顽固,只要我们能遵守规则,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万贞儿说:“很多人喜欢关羽,我有个玉坠镶金的,也是关羽相。”朱见深说:“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认为关羽是个仁义礼智信的人,他忠君爱国受官方欢迎。”
万贞儿说:“起义和叛乱就是多,文人美化起义和叛乱也是想不要对付他们。”
朱见深说:“我却不得不对付作乱,还得积极对付。但我也积极招安,好待遇对败了的他们。荆襄流民有150万人,起义不断,我想平定战乱以后设立荆襄抚治,抚治流民。希望效果能好。”
万贞儿说:“听起来,会有效果的。”朱见深说:“想的跟实际不一样。也是贵族太横征暴敛,穷人没法活了,变成流民,犯上作乱。”
万贞儿说:“王上出财物救治流民,那些贵族也应该出点血。”朱见深说:“也得形成氛围,仁慈的贵族受朝廷重用,残酷的贵族,被朝廷挑刺,尤其是腐败的,就没收他们财产。”
万贞儿说:“皇帝是人,也得让他们做好人。”
朱见深说:“有些人恶,却抓不到他们把柄,我也想就多分利给流民,可是大多数贵族不同意呀,我是皇帝拥有最多财富,可是我也得忍受被别人把我当棋子对待。”
万贞儿说:“只要掌握规则,就不是棋子,是下棋的人。”
朱见深说:“是。很多事我也无能为力,我尽量做了,只能安慰这个。一年之计在于春,藤峡盗乱之事、建州女真窃掠边境、北方蒙古入犯、西南都掌蛮作乱,都是如今的祸患,今早我要派兵平乱。”
两个人吃了早饭,朱见深就去上早朝了,万贞儿则看起了《水浒传》。
这天早晨,朱见深下令恢复马政,将纳马赎罪归入司法,以恢复马匹元气。
负责管理马政的军官,大肆侵吞牧马草场收取的子粒租银,仓场中的草料等大量实物。朱见深也下令整顿。
又下令整顿军备,要整顿出精锐团营。对于占役问题要不停整顿。占役意思是逾制占用公务人员当差。
又任命都督同知赵辅为征夷将军,总领所有总兵,都督佥事和勇为游击将军,擢浙江左参政韩雍为右佥都御史,赞理军务,率兵征讨广西瑶族的叛乱。
十二月,进攻型将军韩雍立了大功,大破广西大藤峡的瑶族叛乱者,将大藤峡改名为“断藤”。
平定之后,韩雍上奏建议设置郡县并派遣各处巡检、千户所,均得到批准采纳。于是改断藤峡设武靖州,命岑铎为知州,属浔州府。
此后大军班师论功,升任韩雍左副都御史,赐文采币六,官一?锦衣镇抚。封赵辅为武靖伯,子孙世袭。自此,百姓安居乐业二十馀年。
都掌蛮是古代南方僰人的后裔,表面上对明王朝称臣,仍“时时盗边,侵略旁小邑”。
朱见深也欲征讨,周洪谟奏请改为招抚之策;明廷准备在当地重设土司,任用“都掌蛮”首领管理。
三月,都掌蛮诸寨又起兵掳掠江安等县,这一次,兵部诏都督芮成征讨,但同时又把设置土官事宜一并交付芮成处理。
芮成来到叙州,先向都掌蛮宣布朝廷招抚授官之意,都掌蛮大悦,酋长亲自率领二百余位寨主到叙州府拜见芮成。
然而,主剿派御使汪浩由成都赶至叙州后,事态却急速扭转。汪浩认为这些蛮人寨主畏威不畏德,为以绝后患,于是将前来拜谒的酋长、寨主二百七十余人尽数杀戮。
消息传至都掌蛮各寨,都掌蛮群情激愤,誓言报仇。
战局僵持到成化三年,又诏襄城伯李瑾为征夷将军,领大军入叙州。
又过了一年到了成化四年,已“斩首3017颗,生擒953人,焚烧村寨1450处,俘获铜鼓63面,所获牛、马、猪、羊、盔甲、标驽、牌刀、旗号、弓箭不计其数”。
朱见深仍然下旨:“叙贼奔遁山箐者,仍督兵搜剿;其未尽贼徒,尤须督兵设策剿捕,毋俾遗孽复遗民患……”对都掌蛮而言,这道圣谕无异于必杀令。
再就是荆襄流民起义,荆襄的流民来源主要为土地兼并或租税徭役所迫而逃往荆襄山区谋生的农民,又名棚民。
他们千百为群,开垦荒地,伐木架棚,流徙不定,故称棚民。官府视之为“盗贼渊薮”,欲加制裁。
三月,流民首领刘通(号刘千斤)联合石龙(号石和尚)、刘长子等,在房县大木厂立黄旗聚众起义,屡败官军。
朱见深派工部尚书白圭为提督湖广军务、抚宁伯朱永为总兵官,会合湖广总兵李震、河南巡抚王恕入山进讨。
到了第二年成化二年三月刘通兵败被擒,死于京师,十月,刘长子、石龙被俘。
白圭在流民中推行强制附籍与发还原籍的政策,导致成化六年刘通余部李原(号李胡子)与小王洪、王彪为首的流民第二次起义。
右都御史项忠受命为总督河南、湖广、荆襄军务,挫败起义军,俘李原、小王洪等。项忠勒令流民选一丁,戍湖广边卫,余归籍给田。在官府强行驱迫下,流民不前即杀,戍者舟行多疫死。
到了成化十二年朱见深又派左都御史原杰抚治荆襄流民,设置郧阳府与湖广行都司,并由都御史吴道宏抚治郧阳、襄阳、荆州、南阳、西安、汉中六府。
流民附籍后,垦辟老林,从事农作,开发药材、竹木、铁、炭等资源,荆襄山区逐渐民户稠密、商旅不绝。
因为任用主战派武将剿乱,朱见深很快平定了国内的起义乱象,让国家步入和平又发展的好局面。
朱见深又见学术界互相攻击,于是画了一幅画《一团和气图》。
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
左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两人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珠,是佛教中人。
朱见深是想让诸子百家互相尊重,和气相处才能有更多想法。
到了翌年正月,万贞儿生下皇长子,后得封贵妃,朱见深遣中使祭祀诸山川。
一时之间,朱见深和万贞儿万般满意,就想着做一对合格的父母,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两人对孩子又惊奇,又珍爱。
然后正月,结束团营建制。三月,朱永在南漳大破荆、襄贼地区的乱匪头目刘通,并擒拿刘通。他的党羽石龙逃走后转而进入四川。十月,朱永擒拿匪首石龙等人,荆襄地区的乱匪被平定。
另一边,传奉官经过发展,一直保持着两千人左右名额,里面一千多人都是匠官,匠官可以用钱来代替徭役,朱见深为了能够召集匠官做事,精简了流程。
而后宫里很平静,朱见深为了和万贞儿生的儿子是第一个儿子,不怎么临幸其他女人。万贞儿怀孕期间,他也没咋召其他女人,召了也让女方喝避子汤。
眼下,万贞儿生了儿子了,他还不和其他女人生孩子,周太后就不满了。这天,周太后让他去兵部尚书兼学士的彭时家里赴彭时母亲的生日会。
因为彭时母亲开生日会,就可以听赴会的贵族未婚女子唱歌、弹琴,看她们跳舞。
周太后希望朱见深能开枝散叶有更多孩子。她觉得可能宫里的女人吸引不了朱见深,就让他出去转转,看看有没可能中意外面的女人。
大家都知道去彭时家赴会的女人,都是有身份地位的,她们都会维护自己家族利益,但嫁给了皇帝,就会和家族一起支持皇帝吧。
朱见深知道母亲的意思,心想只是见几面根本无法让女孩爱上自己,和愿意嫁给自己吧。可是那些女孩还积极争取,可能就是为名利吧。
朱见深想她们觉得如果自己表现出色,也会把名声打出去,嫁给皇帝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嫁不了皇帝,也能嫁给其他有权势之人。
为了应付母亲,朱见深就答应了周太后去赴会,和李贤等几个男眷在那天都去看女眷表现了。
到了彭时母亲生日这日。朱见深坐车来到彭府,就见装饰华美,一般人没拥有的贵族的马车,一辆又一辆的停在彭府外面,几乎把道路的一侧摆满了。
彭府内的音乐响起来,一个又一个女士从马车上下来,进入彭府。彭府的女主人彭时的大儿媳站在门口欢迎来客。有侍女引导客人到会场。
朱见深也来到会场,女眷一阵喧哗,窃窃私语说皇帝年轻帅气,很多发花痴的,朱见深就不大喜欢。
很快表演时间到了,女眷都是毛遂自荐的,一个接一个的表演。
朱见深见一个杨氏女孩长的最出色,她弹奏了一曲音乐,又是现场最好的,就多看了她几眼。
所有人的眼睛就都盯着皇帝和那个女孩了,想看那个女孩有没可能成功得到皇帝的垂爱。就有嫉妒的女孩,仇恨的想要杨氏女孩死掉。
李贤问朱见深,是不是爱上杨女孩了,朱见深说:“是挺漂亮,但不足以打动我的心。”这话被旁边的宦官听到了,很快就传播到女眷群里了。
那些女孩大多数松了一口气,都暗中嘲笑杨女孩。但是也有仍旧不放心的,可是看看自己的表现,歌唱的不好,舞跳的失误,又沮丧不已。
那个杨姓女孩父亲是东厂的一个管事,李贤跟朱见深介绍着,说她父亲不善言辞,在家管她很严,平时都不让她随便出门,穿的衣服也不让她自己决定。
朱见深说想把她培育成一个可以高嫁的砝码吗,她自己也愿意。
彭时说:“女孩还是不错的,她也没有因为这些就跟自己的父亲远离。是的,她父亲再不好,也是助她的,会给她嫁妆。李贤你有孩子要娶亲的,愿意不愿意要她?”
李贤但笑不语。朱见深想李贤不好拒绝,是对女孩礼貌,可是他不拒绝,岂不是暧昧了。别人还不知道怎么传呢。
这个女孩他也听说过,她是个庶女,在家不受宠,她家里人想要她出嫁能帮助自己的弟弟在官场上晋升就可以了。可是她没有妄自菲薄,她让自己木秀于林,争取表现的机会。
男孩找对象会挑什么样的女孩呢?漂亮,懂艺术,说话脑筋清楚,知道名利重要,没有一般女孩的幻想,很现实,知道留住助力,她似乎确实挺不错了。可是朱见深跟她不来电。
另一个女孩姜氏,跳舞跳的很好,也引起大家注意。后来一个女孩唱歌唱李白的诗歌的时候,她看到朱见深离开了,也尾随他而去。
朱见深出恭了,他出恭完毕,闲逛在彭府里的时候,这女孩从道路上蹿出来。
她十分热情的说:“王上,我像其他女孩仰慕你一般很仰慕你。我想跟你说说传奉官招聘歌者和舞者的事,希望招聘的歌者和舞者每年都能有至少一个新节目创造出来。”
朱见深说:“你说的不错。可以啊。”那女孩又真诚的推荐自己说:“我爱王上,希望王上知道。如果我进不了王上的后宫,也希望能进入锦衣卫或者传奉官,为陛下服务。”
朱见深看着她,她是想和自己好的,却又不给自己一点压力,如果自己想要和一个新人好,她无疑还不错的等在那里。
朱见深说:“朕知道了,你跳舞十分精彩,身体挺柔软,你进入锦衣卫吧。”那女孩说:“好的,我会每年都编一个新舞蹈给王上看。”
朱见深说:“好。你父亲很有前途,没想到他还有你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十分大方,让我对你父亲的印象更好了。你追求成功的态度,我很欣赏。嗯,你离开吧。”
那女孩不得不行礼离开,转过身她的眼泪就掉下来,还哭出来一点声音,好像真是爱慕失败,觉得自己没希望,也不做多想了。
很快,朱见深就听说这个姜氏女孩掉进了初春的湖里,原来有女孩发现她私下见皇帝,不满她,就设计陷害她。
她在水里挣扎,附近一个男护卫急忙跳下湖救她。可是她的衣服都湿在身上,护卫不可避免的碰到她身体,她的名声就毁了。众人打落水狗,可能不会有好婚事找上她了。
侍女说是她不小心自己滑落湖里的,她说:“我神情恍惚间,似乎被人推下水的。”朱见深对她好感,就让锦衣卫调查清楚,也算是助她了。
经过了这个插曲,很快到了吃饭的时候。彭时的母亲就站起来说:“感谢大家来到我的生日宴会。”大家一起欢呼:“夫人生日快乐”,她又说:“感谢大家的礼物和祝福。让我们享用美食吧。”就坐了下去。
朱见深没吃几口饭就离开了。回宫就封了万贞儿为贵妃,又封了柏氏为贤妃。他想柏氏表现也挺乖,她和皇后是自己最早的两个女人,不提拔她也不好。
他把这些告诉了万贞儿,万贞儿说:“为何不提拔她父兄官职呢?作为奖励她。”朱见深说:“就升柏她的父亲锦衣卫指挥佥事柏珍为从三品指挥同知吧。”
朱见深又把杨女孩和姜女孩的事告诉了万贞儿,万贞儿说:“女孩有男人一样的头脑,是挺吸引人的。”
朱见深说:“女孩比男孩有聪明的地方,我们也多招些女人,也想招女官,希望能影响环境变得聪明起来好起来,会不会听了女人的话,会影响科技进步呢?”
万贞儿说:“那将来你会传位给女儿吗?”朱见深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万贞儿说:“似乎男人聪明,发明创造都是男人的事,但也许那是个假象。”
万贞儿说:“女人当官的地方,大家生活的接地气一些,有利大家修复自己,潜滋暗长,变得好起来。大家也少打仗了吧,就发展生息。”
朱见深说:“男人是恶多吗,连发展生息都不懂?只不过对恶敏感。元朝蒙古族占有了多个民族,我们民族的人出了太祖皇帝,能打仗,才夺回江山。你也说太祖皇帝暴政,可是他懂得恶才能推翻蒙古族。恶的教育也重要,但关于恶的教育,一直是空白且误区很多。得追求真恶,且能安全的好好生活的人才明白吧。”
万贞儿说:“你这样一说,好像恶斗狠的还是有理由了。女人的确有恶,可是也能和谐相处,彼此放过一马。可是男人却不死不休。”
朱见深说:“太祖皇帝是恶狠,可是也尊重善的。善也应该尊重恶才是好。这样女人和男人就能互相理解了。男人恶的时候,能助男人止恶,男人也会感激吧。”万贞儿说:“也许吧。我不大了解真恶。”
不曾想到这年十一月,万贞儿和朱见深的皇长子薨,两人想再生孩子,可是过去两年了,万贞儿没有受孕。事实上,那之后万贞儿再没有受孕。
朱见深说:“没有孩子,就好像我们两个人的小爱情不完美了。”万贞儿说:“在时代大潮里,我们的小爱情太艰难了。”
朱见深迫于压力,就临幸了柏贤妃,很快柏贤妃生了皇次子朱祐极。成化七年朱见深立朱祐极为皇太子,不曾想成化八年朱祐极夭折,死时候只有4岁。
就有传言说孩子是被万贞儿毒杀,万贞儿不高兴,可是抓不到流言出处。朱见深就命东厂和锦衣卫查流言出处,原来是废妃吴氏不满,就让自己家族的人造谣。朱见深也不想就搞死吴氏,只是贬了她的兄长职位。
朱见深十分倚重李贤,李贤也“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但李贤辅政不久,于成化二年冬卒。朱见深命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定之进入内阁处理机务,陈文继任内阁首辅之位。
陈文也是先帝推荐给朱见深的大臣,他在云南时颇有政绩,可当他身居要职之后,好玩弄权术,每次退朝后便带着宾客、故人置酒为乐,行事鄙猥,尤其入阁参政后,无所建树。
特别是李贤去世后,陈文更加肆意妄为,专断独行,不顾大体,尤其不能好好管束自己的儿子陈璋,让儿子眠花宿柳,放纵家奴,助儿子强抢民女,大通贿赂为儿脱罪,以致名节大损。
朱见深感冒了,万贞儿捧着姜汤喂给他喝,他说:“是你喂的,格外甜蜜。我也喂给你一口,你也甜蜜。”万贞儿说:“好。”
朱见深就喂了她,她说:“没感觉。你不喜欢陈文,为何对他委以重任?”朱见深说:“他也是有才华的,谁知道他为何那样。他可能是恶了,可是朝廷没大事就好。”
万贞儿说:“日常常听你们说东厂和锦衣卫,我到现在都有点糊涂他们分别是干什么的?”
朱见深说:“东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属于内臣。锦衣卫长官为指挥使,以皇帝亲信心腹担任,属于外臣。”
“厂卫均可不经司法机关,直接奉诏受理词状,逮捕吏民,用刑残酷,现在人人自危了。文官对厂卫十分排斥。”
“锦衣卫指挥使你弟弟万通,有人告他一味捞钱,没有什么真本事。朕想换朱骥做锦衣卫指挥使。朱骥是于谦的女婿,口碑很好。”
万贞儿说:“换万通就换吧。我看东厂什么都管,管大臣管大案,连百姓柴米油盐价格也管。”
朱见深说:“就是皇帝的耳目,搜集信息、决定策略、执行任务,和锦衣卫都是独立于朝廷正规组织以外,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
万贞儿说:“朝廷办事慢,厂卫办事快。不过要引起皇帝重视才可以。如果普通百姓也可以用到厂卫,就好了。”
朱见深说:“你是想厂卫也服务于普通百姓吗?其实也好。为皇帝服务的,也都服务于普通百姓,国家就会好起来吗?”
万贞儿说:“但是你不愿意这样做?”朱见深说:“不切实际。贵族会造反。”万贞儿说:“你不做,再说做成功,却说不切实际。”
朱见深转移话题说:“朝廷实行武官世袭制度,每代都有人立功与世袭,武官的人数就会膨胀,出现冗官的现象,官员人数与官缺定额不符、官员权责与所任官职不符。”
“还有画师、工匠、翻译等特殊人才,被授予锦衣卫官衔,以及皇亲国戚、勋臣子孙、宦官弟侄、文官等也被安排到锦衣卫带俸。也造成冗官现象。”
“去年开始实行军政考选制度,是一项针对武官的考察和铨选制度,考选武官担任掌印、佥书,分理卫所军政。目前还不知道效果,是否能解决冗官问题。”
万贞儿说:“没必要每年一次吧,五年进行一次就可以了。”朱见深说:“是这样。”
朱见深又说:“朕年初命朝廷官员清理京营,陈文上奏说一定要有内臣一齐处理这件事,才能够铲除长期以来的弊病,因此推荐了太监怀恩,朕听从了他的建议。”
“怀恩为人正直,又敢于保护朝中正直的大臣,有个叫阿九的宦官,其兄担任京卫经历时,因犯了罪,被刘大夏笞打责罚。阿九向朕诬告,捕刘大夏进诏狱,全靠怀恩力救,才得释出。”
万贞儿说:“怀恩是不错。他喜欢文官,跟文官关系好,正好可以缓和一下厂卫和文官的矛盾。”
朱见深说:“朕想除了任命他司礼监掌印太监,管理着司礼监,也让他帮朕处理朝政,兼职提督东厂掌握东厂。再让他的侄子马瑛做锦衣卫的指挥。”
万贞儿说:“怀恩能影响司礼监的太监的一大半,派系很大。你是屈服了吗?还是就是欣赏他?”
朱见深说:“他聪明。内阁大臣们与朕发生争执的时候,怀恩去办事,就能说通大臣,也能让朕和大臣都满意。他十分擅长调和矛盾,让朕和大臣妥协的时候也觉得有道理。”
万贞儿说:“他是宫内人,以前管事到底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目前你用他,也好像他是二把手,辅助你的。”朱见深说:“已经有人叫他‘内相’。”
这年,鉴于建州女真屡屡犯边,没有悔改之意,甚至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两次侵袭大明边境寨堡。
三月女真又击杀了明廷都指挥使邓佐,朱见深留下了“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的八字箴言,即后世“成化犁庭”的由来。
明廷集结了五万大军出征女真,同时谕令朝鲜出兵助剿,后来大获全胜,敌方死亡了一些重要将领。可是女真仍不老实,不断报复明朝。
明廷陆续修筑堡垒,加强防备,并在后来的成化十五年再次发兵征讨建州,同样要求朝鲜助剿,同样大获全胜,敌方重要将领死亡殆尽。经过两次征讨后,女真大为衰落。
再就是平定固原之乱,四月西北土官满四聚众约3万起事,自称招贤王。固原一直属于自治区,朱见深下令渗透人员到固原,又联系朝鲜和大明一起平定固原之乱。
后来,固原最后一小队人马,到成化五年一月被消灭。满四被项忠抓获,成化五年被斩。固原蒙古人反叛的都被杀死,其余被打散编入户口。明廷将固原纳入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