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后记 ...
-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
这个通道远大于战争的破坏力,因为至亲之间的相互伤害容易让人丧失对人性的希望。
我把伤害——也就是小说中说的‘虐’分为四个等级。
一级伤害:被你所爱的人伤害;
二级伤害:你所爱的人被伤害;
三级伤害:精神上的伤害;
四级伤害:身体上的伤害。
当肉/体遭受鞭打时,其实都不算太虐。
因为皮肉之苦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痊愈。
当你的身体被一个你不爱的、无关紧要的人伤害的时候,你心理上不会遭受巨大创伤。
相反,你感受更多的是愤怒,而这个愤怒有时会化为一把利剑。你可以拿着这把剑睚眦必报,讨回公道。
所以我把身体上的伤害排在最后一位。
当然,这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肉/体被致残致死,躯体都陨灭了,其他的也就无从再谈了。
所以这四种‘虐’之间的限度也不是绝对清晰的,有时候身体上的伤痛也会带来心理上的屈辱。
如果仅仅只是精神上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比如被羞辱被猥亵,我相信大部分人宁愿承受肉/体刑罚,也不愿遭受如此精神疾苦。
所以我把精神上的伤害排在第三位。
如果让你面临选择:
自己受伤,还是让自己所爱的人受伤,我会宁愿自己承受痛苦。
所以我把自己所爱的人受伤害排在二者之上。
虽说被伤害就会愤怒,愤怒会成为一把利剑,指向敌人复仇,但如果伤害你的人是你最爱的人,即使你遭受了来自对方的深痛巨创,你也不忍心将这把愤怒的利剑指向自己所爱的人,很可能你会将这把利剑指向自己。
这是毁灭性的伤害,所以我把它排在第一位。
这也是很多抑郁症患者的根源所在,他们也许是太爱那个伤害自己的人,也许是因为太过于善良不忍伤害任何人,所以最终将这把毁灭的利剑指向了自己。
为什么原生家庭的伤害一直被人们探究?
因为父母不一定爱孩子,但刚出生的孩子一定爱父母,父母是他们与生俱来最爱的人。
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事,表面看起来不过是一次训斥、一次体罚、一次辱骂,微不足道,但其‘虐’对孩子产生的深远影响却是人间至虐。甚至可以说不亚于战争的破坏力,因为原生家庭的伤害是对一个人内核的彻底摧毁。
所以我把原生家庭所带来的‘虐’归为一级伤害。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是中国文化两千多年一以贯之的宣导。
在这种文化下,孩子对父母的孝道就成了‘非如此不可’的教条。
在这种教条下,你的灰暗感受将无处安放。
在孝道教条主义之下,我们对父母的愤怒成了不可呈现的东西,不能在阳光下呈现的心理,最后就会躲入阴影中,但它不会消失,而是会以我们不能控制的破坏性的方式出现。
家,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孝道却让我们只看到前者,否认后者。于是,打着‘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都是为你好’的旗号,父母可以随意伤害孩子,由此将恨与伤害传递下去。
父母在我们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它们会随我们一同成长。
在有些家庭里,父母种下的是爱、尊重和独立;
而在另一些家庭里,则是恐惧、责任或负罪感。
随着你步入成年,这些种子也会长成无形的杂草,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侵入你的生活。它们的藤蔓可能已经伤害了你的自信和自尊,而你在人际关系、事业或家庭各个方面也很可能已经受损而不自知。
不同的父母造就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孩子传递不一样的人生。
有的小孩在爱与尊重的家庭里获得能量,一生幸福;
有的小孩被驯化成‘奴隶’一辈子苦而蒙昧不知;
还有的小孩即使身在炼狱,却倔强不屈,在痛苦中不断觉醒,最终冲破牢笼,让觉知之光照进心中的空隙,爱、幸福、自由就会被重新点燃。
发生在原生家庭中的伤害表面看起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经历过的人也根本无法感同身受。
在衣食无忧的太平盛世,因此而多愁善感、感怀殇世在外人看来就是无病呻吟、不知好歹。
不明就里的人们多半会说:
你怎么可以这样想你的父母?
他们毕竟生你养你了,他们也是为你好。
这都是小事而已,别揪着这些小事不放,心胸开阔一点。
……
如此云云。
但其实,我们的人生貌似岁月静好,风平浪静,没有风刀霜剑,没有国破家亡,却总有一个隐隐的伤痛,像毒瘤一样,时刻长在了我们的心上。
虽不致死,却慢慢溃烂。
它对我们的人际交往、工作学习、寻找灵魂伴侣等诸多事情都将产生深远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
这种伤害是隐秘的,不易被人理解的。
这些鸡毛蒜皮就像长在我们心灵上的一颗毒瘤,时刻提醒着我们,有个地方伤痕累累,痛苦不堪。
我们明明深受其害,却不知该如何化解内心阴郁灰暗的、无处安放的感受。它像一个黑洞,吞噬着我们所有的快乐,让我们挣扎在濒死的边缘,几乎失去生的欲望。
所以与其等这颗毒瘤蔓延溃烂全身,不如狠狠心,连根拔起,一早将他剜掉,虽然痛得鲜明一点,但很快定会痊愈。
于是我写下了这个故事,想结合这本书和我自己的经历,反思一下我这腐烂的人生,用小说的方式将其根源呈现出来,希望曾经的伤痛抑郁可以随着这本书的完结一起烟消云散。
也——愿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孩子,重新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
本书原名《鸡毛蒜皮无小事》,创作初期只是为了疗愈自己,后来想被更多人看到,为更多人带来心灵上的抚慰和灵魂上的觉知。
本书非必要情况下,我没有使用全名。创作初期,他们每个人都有名字。
(女主视角)
外婆:刘翠红。
父亲:何耀华。
母亲:石秀兰。
大姑:何耀文。
二姑:何耀林。
小姑:何耀双。
大姐:何娇。
二姐:石慧。
女主:何欢。
闺蜜:于菲。
发小:何霞、何倩。
傻子:何亮。
………………
之所以非必要情况,不使用全名,是因为他们并不代表书中人物本身,而是代表这个时代的芸芸众生。能与此书产生共鸣的读者必是曾经遭受过或多或少类似的经历,使用第一人称更能让可爱的我们感同身受。
之所以选择没有男孩的家庭作为代表,是因为让没有男孩的家庭中长大的女孩依然感受到如影随形的‘重男轻女’,才更能体现其思想的根深蒂固和深远影响。
……
最后我想说: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局限性。
我们这个看似衣食无忧、繁荣昌盛的和平盛世也有它的局限性。
每个人的命运都在时代的局限中。
我们这一代所要攻克的‘鸡毛蒜皮’,并不比历代任何一个时代的局限更容易攻克,因为至亲之间的相互伤害容易让人丧失人性的希望。这是一级伤害,是摧毁内核的心腹之害。
每一代人的身上都背负着不同的使命,每一代人所面临的艰难都不是轻易就能战胜的。
但是我们的意志是坚毅的,我们的使命是不可扭曲的,我的目标是清晰的。
终有一日,我们会和历代攻克时代局限的先祖一样,突破困难,跨越一个又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山,直到通往人人向往的美好世界。
最后引用抖音里的一段话:“你不要渴望被爱,你得先爱自己,我们所有人都是从泥泞里爬出来的脏兮兮的小孩。世界是混乱的,宇宙是无序的,你得先爱自己,然后拥抱干净纯洁的身体,拥抱自由浪漫的灵魂。”
希望所有观此书的人,包括我,都能拥有这觉知之光,重拾人性的希望,好好地活下去,过上本该值得的更好的人生。
—————————————
*《后记》部分内容节选自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的《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