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十八 ...

  •   这次从岛上到汴京这一路上,速度虽然慢的要死,但是南成王那是一点意见都没,其中两个儿子和几个孙子在一路上那从鼻孔朝天到终于不觉得天老大他们老二的态度占了多大的成分不得而知,总之,到了汴京城的时候,他们总算是能恭谨的给人行礼了,不再像当初初初见到明亲王的时候,那满脸的藏都藏不住的倨傲。

      南成王对于这些孩子态度的转变无疑是很欣慰的,很久以前他就觉得儿孙们对很多事都没有敬畏之心,现在虽然可能是迫于强权迫于某些原因,不管是真的知道人情世故了,还是装的,他都觉得欣慰不已。

      一个人即使心性恶毒,但是他终其一生都在做好事,那么这个人就是所有人眼中的好人,一个人再怎么善良,总是有人因为他的善良而失去生命,这种用别人的生命堆砌出来的善良又有什么意义呢!

      南成王对于儿孙们的要求不高,不要做普世意义上的恶人就行。

      看到儿孙有转变,南成王高兴的直接把给晚辈们的礼物加厚了不少,对于太子现如今唯一的子嗣,那个刚刚能扶着东西站起来的小姑娘,那是一点也不掩饰喜爱之情,一个奶娃娃拿到的礼物比任何一个侄子侄女都要厚许多。

      林锦衣最初是有点担心的,但是在祖父表示无碍之后,只能小心观察祖父这样的分配会不会让其他王爷皇子皇女们不满,然后他就明白了祖父的无碍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说这些乾和帝的儿子女儿们之间还有互别苗头的迹象,但是对于这个小姑娘,还真的是没人觉得给的多一些有什么问题,不仅不觉得有什么,还生怕给的太少让林锦衣真切的明白了什么叫天之骄子。

      想想也正常,这毕竟是大夏皇室新一代到现在为止第一个,也是仅有的一个孩子,就在他这样想的时候,南成王笑着摇了摇头,在林锦衣不解的看过来的时候,轻轻叹了口气,最终没有做出任何解释。

      把一切都谈妥之后,谈好的条件也开始一一落实到位,选取合适的队伍去海外支援需要时间,但是对于师资教学,乾和帝直接大笔一挥把翰林院积压的一批贡士进士们列入了支援教育的名单之中,这些人学识那是绝对足够的,这么一点,他怕不够,所以又动了动手写了一纸诏书,主题思想就是,大夏需要一批有才之士到大夏在海外的领土进行教化,最低标准是举人,想要见识海外风情,想要出去一圈之后回来就能授官的,都可以报名了,早报早有资格,过时不候。

      不管怎么着,以举人往上的学问做个普及教育绝对是足够了。

      在大范围找先生的时候,翰林院的士子们已经作为第一批开始启程了。

      乾和帝都雷厉风行的做出了支持的举动,南成王自然是要好好的把这些翰林院学士们迎回去,在儿孙们来回斟酌了一圈之后,他做出了指示,作为世孙的林锦衣负责把这些人才带回去。

      说是由林锦衣带回去,实际上还是由大夏海军带队护送,至于中间遇到的南成王的旗下舰队,遇到就遇到呗,大夏海军除了这些学富五车的学士们,还兼带着运送第一批援军呢。

      不说其他,就单单说这行动的速度,就绝对是给南成王的儿孙们上了一课,海外那地方,他们面对的大部分都是无组织无纪律如同野人一样的大小部落,和这样的一群人斗了这么些年,礼仪规矩早已不剩多少了,在做事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散漫的,南成王不是没有试着阻止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但是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延缓,再怎么延缓,他们这些第一代出海之人也已经老了,到了这第三代——如果只论在海外,那自然是无敌的,可是把他们放到大夏,南成王很怀疑他们能不能坚持两个回合,虽然他的情报系统和暗卫系统从来没有降低培训的标准,可打仗,总不能让这些人上场吧,明显专业不对口啊!

      林锦衣离开的那天,南成王并没有远送,但是林锦衣的两个叔叔南安郡王和南乐郡王两人倒是来了。

      两人身后跟着他们的儿子,南成王这辈子就生了三个儿子,而这三个儿子努力了这么些年,最后也只给南成王带来了一个孙女,剩下的都是带把儿的,这唯一的孙女自然就是杜鹃了。

      杜鹃和林锦衣是同父同母的嫡亲兄妹,这送行她自然是要来的,只不过她并没有和两位叔父一起,而是和林宸一行人一起。

      林锦衣虽已弱冠,但是至今未娶亲,本来南成王还想着让乾和帝给赐个婚,但是看看乾和帝的儿子们老大年纪没成亲的一大把,他就歇了这个想法,并且还被乾和帝影响了——身为男儿,自己的妻子自己找,找不着那就单着吧,反正儿孙这么多,家里还有钱有势,就这还找不到,那就活该单身。

      这想法一出,他看儿孙们的眼神之中都带了满满的嫌弃,让时常在他身边侍奉的儿孙们禁不住怀疑哪里没做对,惹老爷子不开心了。

      这回派出的翰林院学士,有男有女,甚至还有一些待诏也在其中,南成王再怎么觉得不想管懒得管,但是年纪大了,就是爱操心,所以出发之前他专门找林锦衣说了小话,主体思想就是,这能通过科考考上进士贡士,成为翰林院的一份子的,那脑筋绝对都是好使的,至少比家里的那些野人厉害的多,暗示他抓紧点,看上谁了,就赶紧出手,到时候,他出面请乾和帝赐婚。

      一番话说的林锦衣打定了主意一定要离那几个女翰林远一点。

      这回送行,只要在京的皇室子弟,能来的都来了,林锦衣年龄和八王爷差不多大,比林宸还要大那么一点,年纪差不多大,却是差着辈儿呢,他们这群无聊的叔叔辈们,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年级相仿的大侄子,每个人都觉得稀奇的不得了,林锦衣虽然也没在汴京待多久,却和每一位长辈相处的都挺好,所以,这些叔叔们还挺舍不得大侄子的。

      杜鹃就凑在这群长辈中间来送兄长了。

      两拨人凑在一起,都是同辈,自然是一一见礼,互相寒暄几句,然后相约等林锦衣这个晚辈走了之后,一起去看蹴鞠比赛,让林锦衣这个还没走的在旁边听的无语极了。

      虽然乱糟糟的,车队还是开始远去,这个车队,会先走陆路,然后改道水路,一路到出海口,由海军一路护送到海外南成王的地盘。

      杜鹃看着远去的兄长,第一次感觉到了别离的愁绪,不过没一会儿就摆脱了这种情绪,开始跟着一群长辈去蹴鞠场看比赛。

      南乐郡王和南安郡王来到汴京之后,大街小巷,三院六部都是一一转过的,到最后,最合他们心意的还是蹴鞠这个充满了对抗和激情的运动,甚至都开始动了自己养个蹴鞠队的想法了。

      要说两个新晋郡王对来到汴京城之后的想法的话,那就是和这里相比,他们家真的只能称之为小村子了,看看这大街上摩肩擦踵的人群,再想想他们那被称之为最大的城的状况,突然就明白了他们家老爷子看着他们那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的意思了。

      他们这一路上被各种繁华景象打击的不轻,本来还觉得,繁华盛大比不上,那么就比勇武,可是看看这蹴鞠场,单单是这些蹴鞠队员都比他们家里的正规军勇武的多,被打击的多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了,他们也是从小就跟着老爷子南征北战的,眼光眼界在南成王的刻意培养下也不错,所以他们就盯上了这个可以练兵又可以娱乐的蹴鞠运动。

      在没有外力逼迫的情况下,落后不一定就意味着会被欺负,也可能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兄弟俩看来,如果以汴京为目标进行发展的话,他们这辈子都可以花在这上面进行死磕了,毕竟人口不足是发展过程之中巨大的阻力。

      本来还觉得他们的人口够用,缺的是兵丁的,看到了汴京城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他们那点人口,真的是稍微大点的工程都做不起来,至少眼前这个蹴鞠场短时间之内就是绝对建不起来的。

      两人早就忘记了他们之间的那点兄弟之争了,或者说,在两个人都被封为郡王之后,他们心中对于他们的未来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汴京城各种转悠,其实就是在仔细观察,以图以后借鉴。

      南成王就曾经感叹道,要是早知道来大夏转一圈,就能让儿孙们改变想法,他早就应该回来。

      不管如何,在去除掉了顶在头上不知道何时就落下的刀子之后,乾和帝的儿子们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即使他们正在忙各自学院的院务,都不能阻止他们躁动的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十八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