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三十一,红秀炒房乐翻天,思农为农愁满腹 ...

  •   春花把父亲说的话转告给了陈思农,他听了说:“我怎么会忘了你们的好,不是这样,我也不会把这个店交给你管理。至于帮助咱们村上的人销售土特产,我也不是没有想过,但大家种的东西零零散散,没有规模化,不利于网上销售。”
      现在,黄大龙单是种红薯都发了财,整日乐呵呵的。黄大宝的工厂也充满活力,又招了不少人,肯定也赚了钱。这一切都是陈思农的销售做得好,如果没有陈思农,他们的产品怎么可能销售到全国各地去。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陈思农帮别人发了财,陈家村的人反而没有得到半点好处,不单是二苟,其他人也有意见。有几户人家把陈厚仁拖去喝了酒,意思是请他去劝劝儿子,带村里人赚钱,不能眼瞅着大家穷不管。陈厚仁酒一喝,什么都答应下来,眯着眼睛说:“没事没事,等我家思农回来了,我就跟他说,包大家个个都像那两个姓黄的一样,家家都买得起小轿车,盖得起小洋楼。”
      大家如此看得起陈思农,陈思农不能置之不理,劝大家多种便于运输的红薯、花生、土豆,果树则多栽板栗、脐橙、桔子、红枣,形成规模化,这样即使不在网上卖,外地人也愿意开车来收购。
      大家觉得陈思农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你种南瓜,他种西瓜,形成不了规模,也就吸引不到客商。这就好比一朵油菜花吸引不来蜜蜂,只有千朵万朵才有吸引力。
      一人赚钱,万人眼红。镇上不少人开始模仿陈思农,也开起了网店,卖本地的土特产,也赚了一些钱,似乎比在外面打工还强一点。只要他们生意好,陈思农的生意就更好,因为他们发快递都得到他这里发。
      万德泉承包了一座荒山,在山上种了脐橙树和板栗树,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便愁销路的问题。如今,被他贬得一文不值的陈思农又是做快递,又是开网店,比他混得好多了,心里自然不服气。他对儿媳廖小花说:“小花啊,你和陈思农一样的文化水平,你看人家现在牛逼得不得了,你也去开家网店呗,帮我卖脐橙和板栗,不相信比不了他。”
      廖小花早有这个意思,买了台电脑学着陈思农也开起了网店,只是她不懂网店运营,过了两个月一个订单也没接到。她想去请教一下陈思农,不知道他肯不肯传授经验。
      老同学来取经,哪有不传授的,陈思农把自己经营网店的经验和盘托出。廖小花学着去做,果真起到了效果,一个月也能销售出几百件脐橙。只是她开的网店销售的商品比较单一,不像陈思农已经有二十几个商品了,人气旺,关注的人多,她想把网店做起来谈何容易。
      买的比卖的精,廖小花不搞活动没人买她的东西,搞活动又是赔本赚吆喝,还有,快递费还给陈思农赚去了,横竖她是比不过陈思农。
      万德泉不傻,自己算了一笔账,如果有人开车直接来果园里把脐橙和板栗拉走,便是便宜了点,也不比儿媳在网上卖少赚多少,又何必去费那个心呢?不过,那些贩子说运输成本增加了,赚不到钱,今年来了,明年可能就不会来。看来,要想把果园的果实顺利销售出去,只能仰仗陈思农了。
      眼看脐橙成熟了,又到了采摘的季节,万德泉本人不好意思去求陈思农,叫儿子万长根去试一下陈思农的口气,看他愿不愿意帮他卖脐橙。
      万长根找到了陈思农,陈思农不敢做万德泉的生意,怕他不听自己的安排,将不合格的脐橙也往箱子里装,把他的网店名声搞坏了。万长根能理解陈思农的顾虑,到底父亲的人品确实不敢恭维,便说:“思农,你不相信我爸,总该相信我吧,我亲自去监督。”
      “如果你亲自去做这件事情,我就接下了,就按去年的批发价给我,赚钱还是亏本是我的事。如果你爸觉得可以的话,明天就可发货,先发五百件。”陈思农说话越来越果断,决不拖泥带水。
      一下子就销出去五百件脐橙,可把万德泉高兴坏了,因为据他所知,今年的脐橙大丰收,价格降了还没人来收。
      “长根,大家都说我心眼不好,我的心眼真的有那么坏吗?这次你的老同学帮了大忙,还指望他再帮忙,你送两条草鱼去,就说是我老万送的!”万德泉从鱼塘里捞了两条上十斤的草鱼,叫万长根送到陈思农的店里去。
      “万叔太客气了,谢谢!”陈思农收下了万长根送来的两条鱼,问,“不知你厂里忙不忙,如果不忙的话,可以叫小花到我这里来帮忙,就是坐在电脑前接接单,打打字,工资她觉得多少合适就多少。当然,也不是说她来帮我打工,只是老同学帮老同学而已。”
      “这个嘛,应该的,应该的,我回去问问,小花愿来我没话说。”万长根感觉自己的脸隐隐有些发烫。
      回去的路上,万长根感叹:“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以前,书呆子的老婆帮我打工,现在,他想叫我老婆帮他打工,这明显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啊!绝对不能让小花去帮他打工,我脸上实在挂不住。说我也不和小花说,一说,她肯定要去。”
      没想到,廖小花好像能掐会算似的,问刚到家的万长根:“长根,思农有没有和你说,要我去帮他做事?”
      “没、没有呀?”万长根矢口否认。
      “没说就算了。如果他说了我就去,赚钱是小事,可以学到很多开网店的经验。现在是网购时代,再不跟上脚步就被时代淘汰了。”廖小花说。
      “那我明天去问问他要不要。”万长根故意说。
      “你可千万不要去问,去问好像我求着去帮他打工一样,好歹我也是草绳厂的老板娘,多没面子。”廖小花还怕万长根会去问,加了一句,“你要是去问了,我跟你没完。”
      “我不会去问。”万长根心里话,“我还不知道你巴不得去,好和你的闺蜜红秀在一起□□水,那日子可真好过。”
      要说,廖小花还真不适合去陈思农那里打工,因为黄大龙经常会去找陈思农玩,去了肯定会碰到她,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那真的太尴尬了。
      陈思农的生意越做越大了,自己开的网店要发货,别人开的网店也要他去发货,不得已又买了一辆货车,请了一个司机。为方便出外谈生意,他花了十几万买了一辆小车,这下大家知道他真的赚了钱了,不是他所说的大进大出,口袋布粘布。
      现在,陈思农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建一个大型冷库。他去问了一下,不说场地租金,单是建造费用就要上百万。此等大事,不能自己做主,一定要和郭红秀商量一下。
      郭红秀知道,凡是陈思农和她商量的事情,绝对是不靠谱的事情,只管反对就是。她对他说:“你把多年的积蓄全部投进去,想靠冷库收租还不知何年何月能回本,况且,在我们这个小乡镇又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需要冷藏,就冷藏那些红薯、红枣、白萝卜,红萝卜,那真的会亏得老婆都会跟人跑了。还有,你把钱花光了,现在手头的生意没有资金周转,肯定会受影响,何必捡芝麻丢西瓜呢?依我看,还不如到市里多买两套房子实在。”
      “有道理。建个冷库老婆跑了,去哪里找去?我现在就打消这个念头。”陈思农乐了。
      陈思农对农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依恋,总想带领大家把农村建设好,不要去羡慕城里的人生活,这大概和他曾经是一个文艺小青年有关系。
      郭红秀的思想和他不同,即使他们在农村混得不比城里人差,还是不喜欢在农村待,依然心心念念想到城里去生活。她想到账上还有八十几万,心想:“我懒得跟思农讲,已经买了一套房,再到城里买两套,再生个儿子,两个儿子一人一套,我们两口子一套,够了。没有钱了,看他还拿什么去建冷库。他还是有点幻想症,一发迂,我就怕。”
      郭红秀瞒着陈思农,私自在城里又买了两套房,用的是她自己的名字。她把钱花完了不说,房产证上连陈思农的名字都没有,这就有点过分了。
      到了发工资的时候,陈思农没有钱给工人发工资,只好到处去借钱,实在借不到就到银行贷款。这下大家又都知道了,陈思农买了一辆小车就没钱了,这几年真的没赚到什么钱。
      郭红秀在城里买了三套房,搞得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本来是她的不对,可她还警告陈思农:“不要说我们在城里买了三套房,说了我不帮你做事。在乡下就是要装穷,不装穷人家会嫉妒你。”
      “装穷也不是这样装的,搞得我还要厚着脸皮去贷款发工资,有这样的道理么?”陈思农心里很不高兴,但又拿她没办法。
      黄大宝和陈思农交往了这么久,知道他是什么人,得知他经济上遇到困难,不要他打预付款,把东西卖出去了再给钱。黄大龙也深切同情他,说:“思农,我知道你这个人心好,宁可自己吃亏,也要帮助别人。我还以为你赚了很多钱,没想到买了一辆小车连工人的工资都付不起了。这几年我赚了点钱,五万块钱你先拿去周转吧,什么时候还给我都可以。”
      “兄弟,不要不要,我还坚持得住。”陈思农不想要黄大龙的钱。
      郭红秀眼疾手快,把五万块钱抢在手里了,笑着说:“还是大龙好,会为我们着想,这钱最多过两个月就会还给你。”
      “你要这些钱干什么?”陈思农发了火。
      郭红秀把眼一瞪,说:“下个月又要发工资,你又去借呀?”
      “算了,有困难互相帮助,思农你就不要客气了。”黄大龙欠条也不要,马上走了。
      黄大龙走后,郭红秀立马笑了起来:“嘻嘻,还差个车库没买,钱来了!”
      “你又要去买车库?”陈思农忍无可忍,牙齿咬得咯吱响。
      尽管陈思农气得直咬牙,郭红秀还是不生气,说:“你有你的思想,我有我的思想,还不知谁的思想靠前呢。”
      陈思农辛苦几年,睡不好,吃不好,未曾想赚的钱全部被郭红秀花光了,在城里买了几块砖头,心里难受啊,但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谁叫我摊上一个这样的婆娘呢,就当是赌博赌掉了吧。”
      然而,郭红秀此举真是赌赢了,三年之后,城里的房价大涨,由原来的每平三四千涨到了七八千。郭红秀第二胎生的是女孩,有一套四室两厅的房子足够一家人住,如果抛掉手中的两套,加上车库,净赚上百万,这可比陈思农做快递强多了。
      “不贪不贪,我不贪,赶紧抛售,到时降价了可就麻烦。”郭红秀躺在床上自个念叨。
      由于郭红秀买的房子地段好,属于学区房,价格高不说,还一房难求,因此,她那两套未装修的房子很快就卖出去了,足足赚了八十多万。
      论讲,郭红秀无意中做了一回炒房客,赚了这么多钱陈思农应该高兴才对,哪知他一点高兴不起来,说:“没花一点力气,赚这种钱心里能安么?”
      “你又发什么迂?是我要赚他们的钱呀,是市场要我赚的。我没有卡着,要不,再多赚十万都有人买。我这还是良心价,有什么心里难安的?老娘明天去提辆宝马开,气死你!”郭红秀好好的心情被陈思农一句话给糟蹋了。
      被郭红秀一数落,陈思农便不做声了,心想:“好男不跟女斗。”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山落下,周而复始。陈思农带领他的团队,每天忙忙碌碌,日复一日,从没有歇过。
      当下,快递行业如日中天,就是单纯做快递,他的纯收入每个月也能过万。然而,他所关注的是网店的订单量,如果持续下行,自己的损失是小事,那些农户损失才是大事。凭他多年的经验,他觉得不应该纯粹依赖电商,还要为信任他的农户谋一条出路,但做起来可能比做电商还难。
      这天,郭红秀突发奇想想在陈家村建一幢别墅,估计要花五十万。陈思农觉得城里已经有房子,在村里建房子没有这个必要,但她说在外面赚了点钱的人都在家建了别墅,平时根本没人住,就是过年回家住几天,纯粹是建给别人看的。
      目前,陈思农一家在镇上租房子住,小孩也是在镇上念书,如果回家住几天,还得住在父母建的砖瓦房里。他觉得,在老家确实也要个属于自己的家,过年回家也有个安身的地方,便点头同意了郭红秀的建议。现在建房子不需要自己操什么心,承包给别人,只管出钱就可以。
      半年之后,一幢颇为气派的别墅在陈家村拔地而起了,这下,村里人又相信陈思农的确赚了钱。
      朱婆婆已经九十高龄了,行动不便,耳朵基本上听不见了,眼睛看人也看不清。陈思农想把她接到别墅里住,但周月娥坚决不同意,说朱婆婆年龄太大了,说不定哪天就醒不过来。朱婆婆住的土坯房都快塌掉了,陈厚仁和陈厚德开了个碰头会,决定两家轮流照顾,一家住一个月,直到朱婆婆百年。
      如今,陈家村像其它的村庄一样,今非昔比,看不到年轻人了,好多房子都空着。陈思明虽然建了新房子,但也举家搬到城里去谋生了,且付了个首付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不然小孩读书难。买房子的时候,陈思明向陈思农伸过手,钱由郭红秀掌管,本想借十万给他,结果郭红秀只给了五万。陈思明也很高兴,对陈思农说:“思农,现在就你在爸妈身边,有什么事情就全靠你了。如果我们都到城里去了,家里有什么事都不能及时回来,心也是难安的。”
      陈厚仁快到七十岁了,像他这个年龄的人儿女不在身边的很多。昌盛镇赶集的时候,举目一望,百分之九十是老年人。
      陈思农每次回到陈家村,莫名地就有种孤独感和压迫感,好像自己和从小长大的地方格格不入一样。
      村里的田地被几个人承包了,采用的是机械化作业,力气是省了不少,但成本也增加了,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几个钱。二苟还是比较相信陈思农,按陈思农的思路在山上种了四十亩板栗树,三十亩红薯,如果没人来收购就要他在网上卖,不愁销路。其他人听说什么值钱就种植什么,结果等到挂果的时候大降价,不如种花生,气得又把果树砍掉了,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怎么也发不了财。
      有个人在外打工赚了点钱,雄心勃勃回家创业搞养殖,买了六十头母牛养,指望牛下了崽卖钱,哪知牛价大跌,连下的牛崽加上母牛一起卖,本钱都亏掉一半。牛的食量大,养一天亏一天,不得已亏掉几十万全部甩卖,又跑出去打工了。
      这样下去,如何振兴农村经济,如何让农民手里有钱,陈思农天天在想这件事情,好像他是什么领导似的。
      他觉得,传统的种养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只有规模化,特色化才能形成气候,才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但是,说教对于农民是没有用的,只能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陈思农觉得最成功的案例就是网上销售红薯和红薯的深加工产品粉丝,他让黄大龙和黄大宝摆脱了困境,且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
      他找到了二苟,说:“叔叔,明年你把所有的地都改种红薯,红薯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自然灾害基本不受影响,且不愁销路,还可以深加工成粉丝,淀粉。和我合作的老同学,种一百亩地红薯,一年收入二十万不成问题。”
      “不说二十万,每年纯收入有五六万我也满足了。”二苟六十出头了,身体比较硬朗,挽起袖子说,“叔听你的,趁着还动得了,准备大干一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