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3、迢迢(四) ...

  •   她伏地不起,肩背簌簌,德琳心中绞痛,强抱着她起身,揽在自己怀中,各自恸泣。车外的瑾言听着车中低不可辨的压抑的呜咽,半仰面望了远处的天空,有纸鸢在碧蓝的天上飘摇,悠远而安宁……
      良久,淑琳坐直了身,闭目由着德琳为她揾去泪痕,“二姐姐,你答应我件事好不好?”
      “你说。”
      “往后,你替我保着她……,她确是不讨喜,尖刻,好争抢,说到底,她是害怕,怕没有依傍,被人欺负了。其实她心地并不坏,她也盼着……”
      “你放心。”不用明言,她知淑琳说的“她”是谁。经历过厄难还能在一起的家人,没有什么是不可包容的了。
      “……你说她知不知道安顺是我?”
      “你没问过父亲?”数月前宫眷们给裕王吊唁的时候,德琳曾请元沔设法,令淑琳与杜太傅见过一面。想来当时匆忙,许多话未来得及说,“你想叫她知道?”
      “……不了。她嘴碎,存不住事,耳根子又软……。”别信口开河再惹祸上身,“就让她以为我死了吧。好在还有五弟、六妹,往后把心放在他们身上,一点点儿的也就忘了我……”说时又有泪渗出眼角,睁眼接过帕子,淑琳自己拭去,“二姐姐,往后你能不能常给我写信?让我知道她好好儿的就行。”
      “好。”德琳只此一字。淑琳顿了顿,叹气,“你别这样子,我说什么你应什么,真不惯。你还是像从前那样,张嘴闭嘴挑我的刺儿……”见德琳蹙眉,伸手挽了她,“我不是抱怨。二姐姐……,下辈子,我们还做姊妹吧……,不过,换我来当姐姐,我一准儿要比你当得好,我会又耐心又温和,才不像你似的,总不给我好脸色……”
      “好。下辈子,我做你妹子,换我替你去和……”,“亲”字未说出来,被淑琳捂住了嘴,“你讨不讨人嫌?!”淑琳瞪眼,眼中又有水光,“从现在开始,我再也不哭了,你别招我。”被德琳掰开了手,她顺势又挽上德琳胳臂,“这一路,还让我叫你‘二姐姐’吧。”她靠在德琳肩上,低了声音。
      “……别当着人前。”
      淑琳未语,紧抱了下她胳臂,往她肩上更偎了偎,闭上了眼。
      听着车中的喁喁低语彻底停下来——应是累了,要稍作休息,瑾言低喟,催马赶到了前哨队伍中,向燕铁八骑环卫着的元成行礼,“殿下。”
      元成从马上回头看她,“如何?”
      “哭过。”
      元成眉睫低垂,“别的呢?”
      “无。”
      元成默然:有她在,不怕安顺会捺不住冲动生出事——那样的话,他的一番苦心好意反变成了祸端——不需格外嘱咐,自知道如何进退,她总是如此令人放心,却也如此令人伤心……“第一站歇脚在何处?”他问燕三——八骑是按年纪排序,统领却是燕三。
      “郊外长亭。还有三里。”
      元成控缰的手一僵。
      “殿下?”燕三敏锐。
      元成摇头示意无事,“去知会王子一声吧。”回纥催嫁极有诚意,先期的聘礼之外,这回又进奉了千匹良驹,三百峰骆驼,更由伊布王子的胞兄帖尔汗王子亲为使节。同伊布王子一样,帖尔汗王子的汉话说得极流利,连通译都不用,“这可不是伊布的功劳,”他很是得意,“是拙荆教得好。”——他连“拙荆”都知道,还用得很贴切。
      他的底细,霍项处早有载录:不光王妃是汉家女子,本人更与平卢节度使李守忠、威远将军李昊琛夫妇大有渊源(详见《庶出》)。元成闻听后点头,道“甚好”——回纥王族中并非所有人都赞同与天启交好,尤其这两年遇上风调雨顺,水草丰美滋养得牛肥马壮人强,稳定壮大之势显著,便有人蠢蠢欲动,鼓动回纥可汗与天启分庭抗礼,虽未成气候,总是隐忧所在。多些伊布王子、帖尔汗王子这样的力量,天启与回纥才有望长睦久安。
      帖尔汗身为催嫁、如今算迎亲使者更合适,自是归心似箭,恨不能一步十里,却是出了帝都不久、车驾方提起速便接到暂歇之命,一百个不解,打马来到元成身畔,张口就道,“殿下,莫非还有什么典仪?”汉家的规矩是真多,三书六礼还罢,光今日登程,又是拜天又是辞宫的,出皇城时太傅领着拨人礼赞,出都城时镇南王爷又领了帮人壮行,照这样子,他今年能不能走得出天启地界?
      “王子稍安。”元成从远处收回视线,道大队人马长途远行,车轮马掌都得确保无虞——行前检查看不到那么全面,行动了这一段,有隐患的才能暴露出来。帖尔汗是马背上长大的人,闻此自是明白,遂无二话,自命使团的人也都各自检查不提。
      淑琳戴好了垂纱笠帽才搭着德琳的手下车,四下里一看,惊讶,“二姐姐,这不是……”这不是前年送别三姐姐的地方吗?
      “嗯。要在此检查车马。”德琳触目驿路闲亭,心中百味。晃眼间看到高处与回纥王子站在一起的人,睥睨四顾,意气风发,只觉不能直视,借搀扶淑琳,背过身去——按礼俗,第一个看到淑琳面目的回纥人需是伊布王子,据说他会在汉回交界处相迎,故在那之前,德琳要避免淑琳不小心被使团的人窥见面貌。
      “秦大哥?”转过头就看见向她们走来的人,德琳疑惑:他手里握着什么?
      “参见公主。”秦简向淑琳长揖,直起身来对德琳点了点头,依旧对了淑琳,“这是出皇城时,太傅大人要下官寻机转交给您的。”将握着的长条匣子双手递向淑琳。
      纱笠下的淑琳明显一怔,忙不迭接过匣子,就手打开了。德琳在旁一看,先是一怔:匣中是柄黄玉兰花纹的镇尺,常年摆在她们父亲书案上的……,反应过来,伸手从淑琳手中取镇尺,就听秦简道,“太傅大人说,以此为公主出嫁的贺仪。”德琳翻检了镇尺,果在一角找到四个细小的字:慎重、平安,新刻不久的,字纹儿还泛着新。淑琳也看到了,一手攥过去,摩挲着那四个字,对秦简颔首,“谢谢少监了……,他日,请转告我、杜太傅,就说女、我会铭记他的话,请他……请他多多保重。”低头靠向德琳,低声道,“我又想哭了怎办?”三姐姐出嫁的时候,爹送了她一方端砚,要她“不须悔、不需惧”,那时她玩笑,说将来我要出门子,爹爹送我什么呢?杜太傅、那时还是杜尚书,也是笑着说“送你方镇尺,压着你的猴儿性子”,她爹还记着这话……
      淑琳低头似哽,德琳捏了她手,对秦简道,“这一路风尘颠簸,大哥能受得了吗?”
      秦简瞥目向了别处,笑道,“你们都受得了,我有何受不了?”——当初以为会是德琳和亲,他已下决心随同远嫁,未料事情变故,随同远嫁亦变成了送嫁:都道公主和亲是可载史册的大事,皇家着他亲历其中,更足以将盛况传世。
      “少监,二、教习,这条路走下去,就能通往平卢吗?”淑琳缓过来了,插话:三姐姐当初是从这里登程的,那她接下来要走的,是当初三姐姐走过的路?
      “平卢往东北,回纥往西南,过了八方台就分成两股道儿了。”
      “不是说平卢和回纥挨着界吗?”
      “挨是挨着,可就好比……,好比宁王府和裕王府是挨得近,可你不能穿过宁王府进到裕王府里头去。你得各走各的道、各进各的门儿不是?”
      秦简直挠头,想着怎么能叫淑琳明白。淑琳看着他比比划划的,极认真听着,却显然似懂非懂,德琳在一旁看了,不由莞尔,浑不知远处高坡上,有人看着他们,蹙眉对了容尚仪,“秦少监在那里做什么?要他检点些,休让帖尔汗王子他们误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3章 迢迢(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