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

  •   在剑拔弩张的气氛中,金玉妍轻声细语道:“臣妾注意到娘娘身上的绣折枝花,仅在领口和袖口处展现了华丽的纹样,而衣身和裙摆则维持了布料的原始质感,既凸显了外在的精致,又体现了娘娘内心的宁静。回想起清军刚入关时,宫中的绣法以旗装为主,运用京绣技艺,绣上疏朗的图案,彰显出大气磅礴、富贵吉祥的气派。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宫中的绣法逐渐倾向于江南的细腻,或以金银丝线、或以米珠轻轻点缀,于领口、袖口、衣襟和裙摆上绣出精致的花样。然而,皇后娘娘的装扮却散发出别样的魅力。娘娘的衣物既保留了入关时的古风韵味,又巧妙地融入了当下的流行元素。这种简约而不张扬的美丽,恰到好处地融合。”

      众人低头审视着自己身上的旗装,色彩斑斓者有之,清新素雅者亦有之,每一件都是匠心独运、独一无二的。然而,当他们的目光转向琅璍身上的绣花时,无论是金线还是米珠的点缀,都令他们自觉自己的旗装在琅璍的绣花面前显得轻巧而精致。

      琅璍在听完金玉妍的言辞后,叹了口气道:“本宫一直以为金常在在衣着上独具匠心,但今日才知你观察入微。今日晨间,本宫查阅了内务府的账本,惊觉后宫的女士们在衣物面料上的开销巨大。本宫身上的衣物虽有绣花,但仅限于袖口和领口,这种款式普通宫女或民间女子亦能制作。而你们所穿的衣物愈显轻柔,这些衣料多出自江南织造和苏州织造之手,再加上织金泥金的手法极为昂贵。后宫的装扮往往引领民间潮流,导致京城中江南衣料的价格飞涨,绣工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若长此以往,宫内宫外皆会形成奢侈之风,这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

      琅嬅以柔和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虽温婉但其中蕴含的深意让众妃嫔们心知肚明,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语。只有苏绿筠因初入宫廷,对于其中的规矩尚不熟悉,她疑惑地开口:“皇后娘娘说得是,只是皇上一直强调,先帝与康熙爷励精图治,国富民强,我们身为后宫,也应当有所表示……”

      琅嬅轻轻放下茶盏,目光转向苏绿筠微笑着说:“纯嫔,你刚诞下三阿哥,皇上的确看重你,赐予你丰厚的赏赐也是理所应当。本宫的话,只是希望后宫众人能够节俭持家,以做表率。你初入宫廷,许多事情尚不熟悉,日后便会明白。”

      素心在一旁察言观色,见皇后已有所指,便轻声补充道:“皇后娘娘昨日已传旨内务府,规定坤宁宫内的饰物使用需更为节制。今后,宫内的装饰以鎏金和寻常珍珠为限,提倡使用银器或绒花通草等更为朴素的材料。至于赤金和东珠、南珠等珍稀之物,今后将不再使用。”

      高晞月轻轻一笑,目光落在自己精致的白银镶翠护甲上,低声说道:“皇后娘娘的吩咐,臣妾自当铭记在心。然而纯嫔妹妹如今身有了三阿哥,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底气和自信。”

      如懿则是不紧不慢地整理着自己绣满桂花的衣袖,淡淡地开口:“看来金常在只知入关前的事,却不知这些衣物上的绣品,都是孝庄文皇后与苏麻喇姑在世时共同定制的。即便是以节俭著称的先帝,也未曾随意更改后宫的用度。不知皇后娘娘是觉得自己能与孝庄文皇后和苏麻喇姑的教育功绩相提并论,还是能与先帝的清廉相提并论呢?”

      当如懿提及孝庄文皇后、苏麻喇姑以及先帝时,琅嬅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就在琅嬅犹豫不决之际,如懿继续说道:“皇后娘娘,节俭固然是美德,但若是因此引发不敬不孝之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娘娘还需三思啊!”说着,她转向金玉妍轻声道:“前几日,太后和皇上还提及朝鲜国近日奢靡之风盛行,新君登基时进贡的财物竟是往年的三倍。皇上因此取消了朝鲜国五成的赏赐,以示惩戒。金常在与皇上想法一致,认为节俭甚好,这可是朝鲜国在众附属国中独享的恩典呢。”

      听到这话,金玉妍脸色微微一白,紧握着椅子的扶手,努力保持镇定,强颜欢笑道:“可能是贵妃姐姐听错了,我朝鲜李氏一直视大清为父兄之国,皇上应该不会减少对朝鲜国的恩惠吧。”

      看着金玉妍那强颜欢笑的脸庞,如懿仿佛陷入了回忆,她缓缓地说道:“这确实是皇上亲口告诉太后的,我应该没有听错。现在朝鲜的使者还在京城,金常在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问问,”说着如懿起身对着琅嬅行了一个礼,歉意地说道:“皇后娘娘,臣妾和海贵人准备去太后那里抄写《金刚经》,就不打扰皇后娘娘了,臣妾和海贵人先行告退。”

      琅嬅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道:“去吧,你们好好为皇额娘尽孝,本宫也安心了许多,各位妹妹也早些回去吧。”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行礼,然后依次退出了长春宫。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琅璍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好让众人离开。她知道,这场关于节俭与奢侈的争论,自己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而且,如懿搬出的孝庄文皇后、苏麻喇姑以及先帝等人物,更是让她感到压力巨大。她明白,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还远远不能与这些先辈相提并论。经此一事,她明白以后在言行举止上更加谨慎小心,以免再次陷入类似的困境。

      苏绿筠便迫不及待地走到如懿和海兰的身边,与她们并肩而行。而在她们身后,黄绮沄和金玉妍开始窃窃私语。

      “唉,从今往后,我再也不能穿上那柔软华丽的江南软缎子了,”黄绮沄有些哀怨地说:“看皇后娘娘身上那件旗装,虽然也还不错,但只是用普通丝线绣了几朵花,实在是太普通了,哪比得上我们江南衣裳的精致飘逸。”

      金玉妍闻言淡淡一笑,自信地抚摸着自己的脸庞:“黄贵人过誉了。我虽天姿国色,但衣裳只是陪衬。若真要对这些平凡的衣裳不满,我便发挥我的审美,妆扮得更为独特,让皇上为我倾倒。”

      黄绮莹看着金玉妍不禁感叹:“金常在真是聪明绝顶,总能找到最好的策略。你深知皇后的心思,长期陪伴在她身边,对她的喜好和风格了如指掌。如今虽然金珠玉器不再被允许使用,但你定能调整自己的打扮风格,应对自如。”

      走在前面的如懿听到这话,回头轻声提醒道:“与其在这里讨论如何讨好皇后,不如多花些心思去讨好皇上。皇上已经减少了朝鲜国的五成赏赐,金常在若还有闲心在此讨论戴金珠玉器还是绒花,不如早点去找皇上,将那五成赏赐求回来。不然等使臣回到朝鲜国,还不知道朝鲜王爷会怎么想你呢。”

      金玉妍闻言脸色微变,但她很快恢复了镇定,微笑着对如懿道:“贵妃姐姐提醒的是,我会记住的。”

      众人继续前行,但每个人的心思都已经不再只局限于衣裳和饰品,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在后宫中立足,如何讨好皇上和皇后,以及如何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被如懿暗讽后,金玉妍想到了皇上最近一直宿在皇后的长春宫,于是她试图以玩笑的方式回应:“娘娘真是妙语连珠,说得真有趣啊!看来皇上选择‘娴’字作为封号,确实非常贴切。这个字女旁,非常符合皇上的心意。他登基之后,最喜欢去皇后娘娘那里,这也是事实。娴贵妃娘娘已经好些日子没有见到皇上了,娘娘的心情一定很寂寞吧,就像一个闲着的女人无所事事。不过,我相信娘娘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得到皇上的宠幸,展现出自己的魅力。”

      然而,她的话还没说完,如懿身边一个看着老成的宫女突然停下了脚步,对着金玉妍就是一巴掌厉声喝道:“跪下!”

      金玉妍被这突如其来的巴掌打懵了,她看着眼前的嬷嬷大叫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打我!我可是……”

      然而,那嬷嬷却又是一巴掌打了回来,打得金玉妍的脸庞都留下了红色的巴掌印。那嬷嬷看着金玉妍冷冷地说道:“奴婢是皇太后身边的一等宫女绘春,就是皇后娘娘在这儿说了刚才常在的话,奴婢照样会掌嘴,常在可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吗?”

      金玉妍被这一连串的打击弄得晕头转向,她结结巴巴地说道:“我……我,我……不知。”

      绘春看着金玉妍严肃地说道:“娴在满语中意为‘安和的’,‘恬静的’。在汉语中意为‘文静的’,‘稳重的’。再言娴贵妃娘娘的封号是内务府拟定,皇上和皇太后亲自敲定,你刚才所言是觉得皇上和皇太后决定的封号不好吗?要知道你可是常在,一个连封号都没有的常在,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脸面来评论贵妃娘娘的封号。今儿你就在这儿跪满两个时辰,来惩罚你对皇上、皇太后和娴贵妃娘娘不敬之罪。”

      说完这话绘春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边的宫女,那两宫女立马会意,一人一边死死地将金玉妍往下按去。贞淑见势不对,刚想上前阻止,却不想那两宫女可不是柔弱的女子,她们可是干惯了苦力,手上的劲儿可比一般的宫女大。其中一宫女一挥手将贞淑摔倒一边,不敌宫女的贞淑便摔在地上,那手心刚好被御花园中坚硬石块捅出了一块窟窿。

      看到因为自己而受伤的贞淑,金玉妍这才冷静了下来,宫女见她安静了下来,直接将她按跪下。绘春看着她跪下来后说道:“本想着在储秀宫教导金常在宫里规矩的,不想金常在如此不知天高地厚,那么今儿的教导就在御花园进行吧,今日奴婢教导金常在的是尊卑二字。”

      如懿看着已经开始授课的绘春,这才转身行礼道:“姑姑既然在此授课,本宫和妹妹们就不在此打扰姑姑了。”

      闻言的绘春连忙回礼道:“奴婢恭送娴贵妃娘娘、纯小主,海小主、黄小主。”

      回到承乾宫的如懿直接瘫倒在贵妃榻上,海兰一边绣花一边问道:“姐姐刚才不是跟皇后娘娘说要去为皇太后抄写佛经吗,怎么现在却在这儿偷懒了?”

      如懿打了一个哈欠小声说道:“每天一大早就要给皇后娘娘请安,真是困得要命。再说,皇太后就离我们一墙之隔,我们就说为了让皇太后多休息一会儿,所以在承乾宫抄写了一阵子佛经。”

      此时,三宝走了进来,在门口弹掉身上的雪花后,来到如懿和海兰面前行礼道:“娘娘,皇上派人送来了一些绿梅,听养心殿的小李子说,是皇上特意派人去江南为娘娘寻来的。”

      如懿微微一笑说道:“他倒是有心了,还记得我喜欢江南的绿梅。”说着,她从软塌上取出一条绣有樱花和荔枝的手帕交给三宝道:“把这手帕交给皇上吧,再让小李子给皇上说,荔枝甜美如初,樱花烂漫如云。海誓山盟情深,相伴到老不离。再给小李子一些银子,好歹也是跟皇上一同长大的,让他耐心等待,有他出头的日子。”三宝听后,连忙捧着如懿的手帕走了出去。

      海兰停下手中的绣花看着如懿,有些不解地问道:“小李公公?是李玉公公吗?我记得他不是皇上身边的太监吗?为什么会求到姐姐这儿来呢?”

      如懿轻轻一笑道:“李玉虽然一直侍奉在皇上身边,但养心殿和乾清宫的太监都是资深的老太监。就拿苏培盛来说吧,他挤走了康熙帝身边的梁九功,才成为了懋勤殿的首领太监。雍正五年又因为莞皇贵太妃的复宠后升职为副总管太监,雍正八年莞皇贵太妃回宫后又晋升为宫殿监督领侍。这三大殿和敬事房的总管和首领太监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知道陪皇上长大的太监可不止他李玉一个。苏培盛被踢出紫禁城了,他以前的职位可是有好几个人盯着的。如果不上心的话,以前称兄道弟的兄弟,明天可能就会给自己的兄弟行礼道一声吉祥了。”

      “我看皇上身边的吴书来有可能会成为顶替苏培盛的人。”海兰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如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如懿听到海兰提到吴书来,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吴书来在弘历身边的太监中一直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如果要说顶替苏培盛的话,似乎不应该是他,她微微蹙着眉头问道:“为什么会是吴书来?”

      海兰捧着面前的茶杯平静地说道:“因为他虽然不起眼,但却是最了解后宫和皇上的人,这种人不可能甘于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太监。”

      听到这里如懿恍然大悟,点了点头道:“看来以后这位吴书来公公真的会成为后宫众人拉拢的对象了。”

      海兰好奇地问道:“李公公刚才可说了皇上近期在干嘛?”

      一旁侍奉的阿箬连忙开口道:“回娘娘和小主的话,听李公公说,近日皇上在南府乐坊挑了几个乐妓,日日在养心殿弹琵琶。”

      如懿轻轻拨弄着自己头上的流苏说道:“琵琶吗?本宫记得姑母安排的人就在南府弹琵琶,也是个可怜的人。她入宫是为了给妹妹治病筹集医药费,才高价把自己卖进南府的。”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近期想办法让她引起皇上的注意,同时也要让慧贵妃去养心殿。本宫记得慧贵妃的琵琶技艺高超,有皇上和慧贵妃的调教,这后宫就会多一位姐妹了。近日后宫里的女人越来越无聊,是时候该搅浑后宫这潭浑水了。”

      “今日对金常在的教导就到此为止吧,奴婢先行告退。”绘春轻声对金玉妍行礼后,便离开了。

      看着绘春离开的背影,贞淑迅速上前搀扶住金玉妍,金玉妍虽然努力站直身体,但显然膝盖仍有些疼痛,贞淑小心翼翼地试探道:“今日之事,恐怕已经传开了。”

      金玉妍瞪向绘春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狠厉:“你立刻派人出宫,确认一下娴贵妃的话是否属实。如果是真的,我们必须考虑皇上是否在警告母国。我是世子送到大清的贵女,如果娴贵妃所言非虚,那些庶出之辈定会利用此事排挤世子。我不能让世子的世子之位轻易拱手让人。我必须稳固自己的地位,让母国的人知道,大清的宠妃是由世子送来的。要让母国的人觉得皇上重视母国,最好的方法就是为皇上诞下阿哥,这样,王爷才会更加看重世子。”

      贞淑深知金玉妍心中的担忧,为了世子爷,她始终念念不忘。贞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说道:“小主,如今嫡子和长子都已降生,我们必须赶在所有人之前生下贵子。”

      金玉妍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对,必须生下贵子。我记得使臣中有个朝鲜神医是你的师父,你去问问他有没有生子的秘方,能确保一举得男。”

      贞淑点头表示明白,随后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悄然离开了队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