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只见地上的杂草已经枯黄,院子的西北角上有口老水井,余满赶紧过去试了试压水泵是否能抽上水,果然,井水也被冻上了 ,只有夏天才能喝上水了。

      余满又拉着儿子挨间看房子,在大厅的左边就是厨房,只见一个土制大灶紧靠墙边,墙壁已经被烟熏黑,上面开着一个小透气窗;大灶的左边墙壁有个大大的玻璃窗户,上面用钢筋做了护栏,一个大大的水缸紧挨着灶台,上面有个木制的大圆锅盖遮挡落物;一个碗柜,一张餐桌再没有别的了,余满也不见失望,他只觉庆幸,爷爷留下的这个老房让他们父子俩有了容身之处。

      大堂右边的房间里摆满了许多风干的柴禾以及一些自制的土煤球;再紧邻的是卫生间,又往楼上去,发现楼上有三间卧室;余满叮嘱小余粮不要往坏掉的走廊去,免得掉下楼去。

      看完房子的情况,余满就把自己的家当从小木屋中一一搬了出来,有攒了几年的动物皮毛,也有这一路上猎杀的变异植物,一袋土豆、一些风干的兔子野鸡之类的;最重要的家当就是两把弓箭,全靠这两把弓箭,余满这几年才勉强支撑家里的口粮。

      想想家里仅剩的食物,余满英挺的眉毛打起了结,不由的开始发愁。

      边想着口粮边拿着破布擦了擦弓箭,郑重的把他们挂在大堂的墙上,将几床发黄的棉被抱到楼上的房间,其余剩余的杂物全都放到柴火间去了。

      虽然平常姑姑经常来打扫,但不可避免的窗户什么都有点灰,床铺只有光秃秃的床板,余满就将一床不怎么好的棉被当成床垫,铺在木板上。小余粮也在忙着将他那没有几件的衣物放在衣柜里。

      “余满,快带着孩子过来吃饭。”姑姑余兰在院外喊到。

      余满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慢慢的暗下来,忙带着小余粮下楼去。

      “来了,姑。”

      “余粮,肚子饿了吧,姑奶奶特地给你整了点饺子,可好吃了,是白菜加了点你爸爸给的兔子肉。”余兰抱起轻飘飘的小余粮往家走去。

      小余粮听到有饺子吃,眼睛里都冒出了光,虽然爸爸经常会有猎物,但是他长这么大没有吃过几次面食。

      余兰一路引着父子俩往自己厨房去,现在是大冬天,只要太阳一落山,气温立马就会降到零下,在厨房吃饭反而是最暖和的.

      只见一张八仙桌上摆着一大盘饺子,正冒着热气,上面摆着几碟咸菜,唯一的时令菜,就是一盘萝卜,萝卜也是只有拇指粗,连着萝卜缨都还在。

      “娃他爹,秀秀,这就是余满了”。余兰把余粮放在座位上,又拿出一个小瓷碗,给余粮夹了些饺子。

      “不比我小时候了,我还见过白面做的饺子,到了你们这辈估计就没见过”,余兰满眼怀念的说道。

      “别扯那些了,快让余满坐,这饭菜都快冻起来了”,老孙头扯过一把椅子示意余满坐这。

      老孙头五十岁的人,如今看上去却是一副60岁老人模样,乌发夹着几缕银丝,苍老的不成样子,正用他那干瘪的手掌分着碗筷。

      “秀,快喊人,这是你哥”老孙头冲着秀秀说

      秀秀二十多岁的模样,蜡黄的脸上带着点腼腆的红晕:“哥,欢迎你回来”。

      “好了,大家别干站着了,我这肚子已经咕咕响了”

      老孙头急切的催促开饭,不等大家有反应,立马给孙秀秀添了碗饺子,“囡囡,你不是一直想吃饺子吗,快尝尝”。

      孙秀秀接过碗,立马就往嘴里塞了一个,“爸,怪香的哩,大家快吃饺子,凉了就不好吃了”。

      孙姑丈又转过头来对身旁的余满说道:“让你见笑了,这几年年景越发不好,不是旱就是涝加上时不时就有变异植物从地里冒出来,种出来的粮食也就够家里几口人糊口而已,肉什么的更不用多想了,秀秀这么大还从没吃过饺子呢,多亏你送的肉,你姑才舍得包这一回饺子了,也算是过年了”

      余满笑笑表示理解,像姑姑家没有人改善过身体素质,吃上肉确实困难。

      “爸爸,爸爸,这个饺子好好吃,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食物”余粮的小嘴塞的满满的,像只囤食的小仓鼠一样,嘴巴上还冒着油光。

      “慢点,小心噎着,姑,你也赶紧吃”。

      余满也吃出了满嘴的香味,兔肉的咸香味加上白菜的甜脆,裹夹着香软的面皮,令人食欲大开。

      萝卜缨子也是又脆又辣,让人在冬日里身子立马暖和了起来。

      “姑,你这手艺可真不错”。

      “那是,你姑的手艺那是没得说,不论给她啥,她都能给你整出花来”老孙头一脸的骄傲自豪。

      “你可别乱给我带高帽了,主要是现在大家都吃不饱,有的吃大家都觉得香哩”余兰笑着回道。

      “锅里还有饺子,我给大家打点饺子汤,在撒点小葱,可香啦”。余兰看那大盘饺子眨眼间就吃完了,忙起身拿起那大盘子,去灶上又盛了盘饺子。又用大汤碗装了一大碗汤,细细的切了些香葱,又撒了些盐巴进去。

      “来啦,热腾腾的饺子来啦”余兰细长苍白的脸盘上泛着红晕,晃动的灯光里彷佛看见了从前过年时,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守着岁,看着春晚的情景,油灯被风吹的轻轻一晃,那梦又碎了。

      几人分食了剩余的饺子,和那一大碗汤,干瘪的肚子得到了充足的食物填充,也得以圆润了起来。

      “姑,以后我这边要是出去了,粮粮有时候得拜托你照看下,管顿饭,我这边会把他的口粮送到你这里”余粮诚恳的说道

      “唉,这也不是啥大事,口粮的事就别。。。”话还未说完,就被坐在身旁的孙扯了扯衣袖。

      余兰转头看了看丈夫那张常年劳作才50岁都不到,发黄的脸上已经爬满了褶子,又想到脸上瘦的只剩一双眼睛的女儿。

      喃喃的说:“送过来吧,你一个大男人带着确实不方便”。

      余满听姑姑答应了,瞬间松了口气。

      “爸爸,我想和你待一块,我不想和你分开”,余粮抱在余满的身上带着微微的哭腔。

      余满无奈的揉揉儿子的头,“乖,和姑奶奶待在一块,这样是最安全的”。

      说完了这些事,余满就带着儿子告辞回家了。

      天微微亮,余满就起身,开始收拾满是雪的庭院。他用从杂物间找到铁楸把小庭院得雪都铲都门外围墙边堆着。

      趁儿子还没有醒,余满又把厨房收拾了下,将橱柜得活页换了下,把自己攒得那些花椒、辣椒,盐等放了进去,落满灰得灶台擦拭干净又从柴火间里取了劈好得木材和松针落叶,回厨房开始生火。

      这个土灶有前后两口锅,余满打算用前锅炒菜,后锅用来蒸煮东西。

      余满先是往后锅里加了点水,放上几个小土豆,撒上盐,就盖上锅盖;又拿出了仅剩得一点三合面打算做个葱花饼。

      用水调面糊,往里打了两个鸟~蛋,再加上从姑姑家割来得点小葱,散上盐。

      这时锅已经热了,余满又不慌不满得从他的烟熏兔子肉上,割下点肥肉,

      丢进锅里,等炼出油来了,把油渣捡起来,往里倒了勺面糊,快速把它摊平,很快锅里就传来了葱香味,想着爷爷他老人家也是用着这口灶煮着吃食哩,真好,他们家又回到了这村子里。

      余满手上的动作丝毫没有变慢,快速的翻饼、摊饼,很块就煎好了五六块饼,看着盘中的饼,眼里都是笑,他可以想到一会儿子嘴巴又塞满食物的可爱模样。

      余满上楼去把儿子弄醒,给他弄了点热水,喊他洗漱完吃早饭。

      余粮早已被满屋子的葱香味吸引,眼巴巴的望着余满。“爸爸,爸爸,先给我吃块饼吧,我等不及了。”

      “好,好,别急.”说着往余满的手里塞了块饼

      余粮阿呜~咬了一口,太好吃拉,爸爸做的饼子真是好吃。

      余满也吃起了饼子,边吃边看着儿子,生怕他又噎着,这个小家伙一有吃的就容易吃急掉。见吃的差不多了,又从锅里把土豆拿出来,分给儿子连个,让他一会饿了再吃。

      “爸爸,今天需要去村里的田地看看,一会爸爸送你去姑奶奶家待着去。”余满朝余粮说道。

      “好的爸爸,要快快回来哦,我在家等你。“小家伙明显情绪低落了起来。

       余满叹了口气,又无可奈何,只能抓紧时间,将灶台的火熄灭;又往水壶里灌了点水,给余粮背着。

      拿上锄头带着余满往姑姑家去了,让余粮和表妹秀秀在一块,姑姑领着余满往田地里去了。

      才出了通满电的一道大铁门,往右边的一条石板路走去,余兰就给余满介绍起了地里的情况,父亲给余满留了一亩水田和两亩旱地,在这个年代是不得了的资产了,余兰自己就嫁在村子里,孙姑父也有自己的田地,也怕有天侄子回来连个活下去的能力都没有,就没有要家里的地,全留给了余满。

      水田已经结满了冰,上面覆盖着一层皑皑白雪。

      “那边就是了,家里的水田和林婶子的地是挨在一块的,他们家天

      天就盯着我们家的地,以为你爷爷去世就能分给他们,一直把这地当成

      他们的了,为了不给她占了去,我就在里面种了点藕,前年从里面长出

      了变异植物,多亏了郭华打杀了那鬼东西,这水田才没有被填了”

      说着话,两人就来到了田埂边上,果然田里现在满是雪,根本看不见啥叶子和藕,只有那都快到脚踝的积雪。

      “等开了春,雪化开了,我们就把藕挖起来吧,改种粮食。”

      “姑,我们还是可以留下点的,藕这东西也稀缺的很,到时候我把它送去研究所换点别的种子回来或者拿去换点鱼油也是好的”

      余满眼含笑意的看着姑姑。

      “研究所,就是每年都来村子里用种子换食物的那个吗”余兰感激的很,灾变刚发生那几年根本就没有啥农作物能够长的出来,大家都是组队去周边没有人烟的小村子,县城搜物资,那些年死了不少人,烧杀劫掠的事情没少遇到。

      “对,就是那个研究所,其实他们每年会给幸存的村镇发放一些稻种、一些菜种,额外的就要靠自己去兑换了”余满蹲在田埂上,摸了摸地里的雪,回头满眼带笑的对余兰说。

      余兰双手一拍,喊了声“阿弥陀佛”,“太好了,先前一直想种点花生来榨油吃就是寻摸不着哩”。

      “姑,你放心到时候去藤市,我就给你换回来”

      姑侄两又往旱地去,旱地是在另一个方向,“这两亩旱地和我家是连在一块的,先前你没回来,我就让你姑父就都种上啦,现在地里也就剩下些红薯没来得及收,这天就开始下雪了”

      “幸好大侄子你回来拉,前几年你表妹生了场大病,高烧不退,你姑父急得跟着村里得护卫对外出去找退烧药,在路上遇到了一颗变异藤,脚不小心伤了,一干农活就得休息几天,得幸苦你,一起收下红薯了。”

      “姑,这是啥话,不就收点红薯嘛,我别的没有,力气还是有一把。”余满就抗着锄头,刨起地来,不一会就刨出了一堆红薯,个头不大,看着就是缺肥少料的。

      余兰拿着一个布袋子跟在余满身后,仔细的将土抹干净,放进布袋里。一个早上的功夫,余满楞是将4亩地全都翻了个遍。就这样也只收获了百来斤的红薯

      “满阿,幸苦你啦,来,姑这有个鸡蛋给你先垫垫肚子。”余兰将一个鸡蛋塞到余满的手中。

      “姑,我不要哩,你留着给兰兰吃吧。”余满硬是把鸡蛋塞了回去。

      眼见余满不要鸡蛋,余兰便说“那跟姑回去,姑给你做点吃的,你现在回去也是冷锅冷灶的,也没个屋里人”,说着将一小袋红薯塞在了余满手中,佯装生气的说:“这你可得收下,不然就别认我这个姑了 。”

      “姑,你先回去吧,我来时看到这附近不远的地方有个湖,大的很,昨天整理杂物间的时候看到爷爷有渔网,铁镐啥的,我寻思着去看看湖里有没有鱼。”

      余兰忙拉着余满,一脸焦急:“满阿,听姑的你可别去,几年前村里的年轻人也打过这湖的主意,结果去了八九个,只回来了五六个。”

      “姑,你放心,这回去只是探探路,如果真像你说的这么危险,我是不敢上前去的。”

      余满劝慰了一番,同余兰将收获的番薯抗了回去,拿上自己的弓箭和工具,临走前去看了看余粮,见他和秀秀坐在家中的院子剥包谷粒,便安心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