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汉服之谜 ...

  •   地下室内,赵无眠按印谱刻好了黄道婆的姓名章,蘸上印泥,郑重其事地盖在了一张空白的宣纸条上。片刻,一位和蔼干练的阿婆出现在赵无眠面前。

      赵无眠看着眼前这位阿婆,吃惊道:“黄姨?怎么是您!”

      “呵呵,看来我是又过来了。”

      “……原来黄姨您就是黄道婆啊?”

      “嗯,闻道说过,后世的确是这么称呼我的。小眠都长这么大了。对了,你母亲回来了吗?”

      “……”

      赵无眠的沉默让黄道婆知道了答案。此刻的赵无眠虽有感伤,但惊讶的情绪更占了上风。因为眼前的黄姨在自己小时候来过几次。印象中她跟母亲关系很好,会一起逛街,一起做衣服。母亲失踪后,父亲离开过一段时间,那期间就是这位黄姨在照顾自己。真不知道小时候见过的“亲戚”里有这么多是古代穿越而来的,老赵留下的惊喜未免也太多了吧。

      “小眠,这位是?”黄姨的声音将赵无眠拉回当下。

      “哦哦,这位是赵叔,跟您一样远道而来。”

      赵无眠向黄姨说明了事情原委后,将她带回了转朱阁。

      转朱阁内,不见莫竹轩的身影,刚收的汉服还放在柜台上。

      “人呢?也不好好看店……”

      赵无眠嘟囔了一句,将叠好的汉服抖落开给黄姨看。黄道婆看到汉服露出惊讶的神情,良久才喃喃道:“这件汉服跟你母亲当年结婚时穿的那件可真像……”

      原来,如同赵叔所言,这件汉服正是一款宋式婚服。当年赵闻道就是拿着这样一件婚服向赵无眠的母亲林清影求婚的,而那件婚服正出自黄道婆之手,这也是二人后来成为闺蜜的原因。

      婚礼前,赵闻道特意将黄道婆召唤过来,帮林清影盛装打扮。

      “婚礼那天,你母亲可真漂亮!”黄道婆回忆着那一天,“我还记得在那个叫……东方饭店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他们的婚礼就是在那儿举行的……那天,清影身着墨绿色对襟大袖衫,嵌满珍珠的霞帔坠随着她一步步走向闻道而款款摆动……她轻转身体,暗红色的百褶裙随之舞动……她的笑那么超凡脱俗,简直美若仙人……”

      赵无眠愣住了,他从不知道自己那个看似薄情寡义的爹竟然做得出这么浪漫的事,难道他对母亲,不像自己想象得那么薄情……

      “闻道兄还挺浪漫的嘛。”一旁的赵佶感慨道。

      黄道婆看了眼赵佶,“还没请教尊姓大名?”

      “我?官家是大宋的皇帝,赵佶。”

      “……什么?!你就是那个,那个让大宋……”黄道婆听说眼前这位竟是那个让大宋亡国的昏君,不由得情绪激动起来。

      赵无眠回过神儿来,甩甩脑袋,赶紧岔开话题,“呃,黄姨,黄姨,别跟他一般见识!当年多谢您了,让我母亲拥有了一场完美的婚礼。”赵无眠拉过黄姨的手说。

      黄道婆见状,也不再理会一旁的赵佶。

      从刚才在地下室开始就一直被怼的赵佶,见赵无眠竟然跟这个刚刚对他出言不逊的老太太成了一伙儿,转身气哼哼地走了。赵无眠知道赵叔这是又耍小孩子脾气了,心想一会儿再哄吧,眼下正事要紧。

      “黄姨,您帮我看看,这衣服能补么?”

      “应该能补,这款婚服虽然样式跟你母亲的那款很像,但做工和细节都略显粗糙,所以还原起来应该不困难,只不过这种材质并非我熟悉的麻丝棉类,若是有人能指点一二,或许我可以试试。”

      “要说谁能帮忙……只怕,还是要找石师傅了。走,黄姨,咱们去隔壁。”赵无眠拿起汉服,拉着黄姨来到了萃文阁。

      萃文阁内,石师傅正在和他的老友视频通话。

      “老白,最近生意怎么样?”

      “我们这行现在能有什么生意。今非昔比啦,现代人不珍惜旧物,坏了就直接买新的。咳……生意不好倒是小,只是可惜了这手艺啊……想当年我们这行儿,可是上能织补国宝,下可福泽百姓……”

      “师父,您这位朋友能织补国宝?”

      听见赵无眠的声音,石道朴才发现店里进来人了。

      他回过头嗔怪道:“你小子属猫的!进来怎么没点动静!”

      赵无眠连忙殷勤地蹲下来给石道朴捶腿,“师父,这不刚又接了一活……”

      “是金石篆刻还是文玩字画?你又想干嘛?”

      “不不不,师父这回不用您出山。”说着,赵无眠起身,给石道朴介绍黄姨。

      “这位是我黄姨,黄姨也会织补,但有个关于面料的问题,正想找人请教,不知您这位朋友能不能帮个忙?”赵无眠谄媚地跟视频里那位大爷打了个招呼。

      就这样,黄道婆成功与老白通上了话。

      经过老白的远程指导,黄道婆很快便了解了这种面料的特点。

      “这材料叫聚酯纤维,小眠,你放心吧!”

      谢别老白和石道朴后,黄道婆和赵无眠离开了萃文阁。

      来到转朱阁门口,他们撞见一个人正在往石狮子嘴里塞小广告,赵无眠连忙上前阻止。

      “哎,谁让你乱发小广告的?”

      “我挣的就是这份钱,等我走了,你扔了不就得了。” 贴小广告的人毫不理会赵无眠,自顾自地继续向下一家店面走去。

      就在这时,莫竹轩从屋里出来,“赵老板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没什么,发小广告的,已经打发走了。”

      赵无眠从狮子嘴里掏出小广告,气哼哼地边说边往屋里走。“我这门口的石狮子是招财的,乱塞广告会挡我财路的!”

      莫竹轩赶紧接过赵无眠手中的小广告,“给我吧,我来扔掉。”

      “你刚才怎么没在,店里没人可不行。”赵无眠没好气地说。

      “她帮我买灌汤包去了,我馋这口了。”赵叔不知何时从赵无眠身后冒了出来,手里提着一袋灌汤包,边吃边说。

      赵无眠白了他一眼,心想堂堂一个皇帝怎么没来几天就这么不修边幅。

      莫竹轩瞟了赵佶一眼,转头问赵无眠,“问题解决了?”

      “嗯,黄姨是我母亲的闺蜜,也是位织补达人。”

      “那可太好了。”

      “我说赵叔,您等会儿再吃先过来帮忙。”赵无眠看着赵佶的吃相无语地摇了摇头。

      莫竹轩见三人聚到了一起,便回到柜台,偷偷从口袋里掏出刚才的广告纸条,扫了一眼,然后若无其事地掏出手机,在输入法中敲入广告纸中的数字和符号,得到了一条指令—“二楼找备忘录开锁”。

      莫竹轩瞅了眼不远处的三人,确认没人注意到她,于是她关上手机,将小广告随手放进了抽屉里。

      到了汉服交货的日子,郝得体带着阿楚再次登门。

      阿楚姑娘从黄道婆手中接过已修补一新的汉服,激动地说:“想不到这衣服这么快就补好了!”

      阿楚拿起汉服翻来覆去地看,“原来是哪里扯坏了来着?怎么一点痕迹也没有?”

      黄道婆笑了笑,让阿楚将织补过的衣袖举起来朝向光线,光线下,一道整齐的织补痕迹显现出来。

      “可是不对着光看,一点也看不出补过耶,您太厉害了!”

      “姑娘,过奖了。我在织补的过程中还发现这汉服的霞帔背面,各有一处暗纹。”黄道婆说着,将霞帔翻了过来。

      只见霞帔的两端,一端的底部绣有一片祥云的图案,祥云图案内有“来去”二字,另一端是一个葫芦,葫芦中有“天地”二字。

      “我感觉这应该是开什么机关的暗语,因为之前你父亲给你母亲准备的那套婚服里也有这样的设计。”黄道婆对赵无眠说。

      “那肯定跟那个打不开的妆匣有关!阿楚,妆匣你带来了吗?”

      阿楚连忙点头,从包里掏出那个妆匣递给赵无眠。

      “小时候老赵总跟我玩这种猜谜游戏……让我想想,来去,天地,感觉是在暗示方向……我知道了!西去东来!天南地北!”

      赵无眠将妆匣在柜台上摆正,按照从左到右再从下到上的顺序推动盖子,只听,咔嗒一声,妆匣打开了,一个琉璃簪和一幅画卷出现在众人面前。

      赵无眠将画从匣子里拿出来,小心地展开。

      黄道婆惊讶地说:“这不是《春韶鸣喜图》嘛!喜服加喜画,这定是结婚用的聘礼!”

      听黄道婆这么说,阿楚恍然大悟,“阿贝母亲过世前,将这匣子和汉服送给我,说作为对我和阿贝的祝福。那日我想打开妆匣却总是不能,一着急不小心失手,弄坏了一旁的汉服。想不到这汉服和妆匣竟是一套结婚聘礼。”

      赵无眠拿起里面的簪子,“这是琉璃簪吧,怎么这琉璃中间还是空心的?”

      黄道婆从赵无眠手中接过琉璃簪端详着说:“这种空心的琉璃簪很受女性喜欢,这空心的部分可以插入鲜花。你母亲结婚时也扎着一个,当时那簪中插着你母亲最喜爱的马兰花,好看得很。”

      莫竹轩拍拍阿楚的肩膀道,“这幅画应该价值不菲哦。”

      黄道婆笑着说:“是啊,这聘礼真是相当丰厚呢。”

      “介样就细皆大欢喜,那阿楚,我们走吧。”

      “没六儿!没六儿!”

      郝掌柜正起身准备告辞,赵无眠肩头的六儿突然发出刺耳的尖叫声,边叫还边不屑地翻着白眼儿。

      “且慢!这画……似乎有些不对劲?”一直在众人身后默默观瞧的赵佶此时也发了话。

      “啊,这画还有玄机?”赵无眠一边安抚六儿,一边问。

      “这雄稚好似仿自《桃竹锦鸡图》!”

      “别说,还真是……这画中的雄稚我似乎在哪见过……”赵无眠一拍脑袋,“哦!对在二楼老赵的书房!”

      “这画中的雄稚仿自《枫鹰雉鸡图》!”

      赵无眠仔细又看了看,附和道:“是是是!就连这背景也如此熟悉……”

      “背景仿自《花蝶图》!”

      赵无眠和赵佶你一句我一句,说得大家一愣一愣的。

      片刻,赵无眠直起身,跟赵叔对了下眼神,确定道:“这是一幅东拼西凑的假画!”

      赵无眠此话一出,众人惊讶。

      阿楚更是有些着急,拽着赵无眠的胳膊问道:“小赵老板,你说这是假画,可能确定?”

      “嗯,这画的造假水平并不高,我以转朱阁的名誉保证,绝对是假的。”

      说完,跟赵叔比了个大拇指,又摸了摸六儿的脑袋。

      赵佶双手抱在胸前,得意地看了眼莫竹轩。

      阿楚这边则委屈上了,“可若真是假画,阿贝的母亲又何苦如此大费周章呢?”

      “我问你,你婆婆可是这古玩界人士?”

      “不是,不过做些小买卖,有些存款罢了。”

      “那便是了,想来老人家半生辛劳,自以为寻到了真画,这才小心翼翼留给儿子做聘礼。只是对普通人来说,辨别古玩字画的真假还是太难了些。”莫竹轩见阿楚不开心,上前安慰道。

      “阿楚姑娘,以后再买古物,都拿来让转朱阁看看,以免上当受骗。至于这一件,只能说东西是假的,但情谊一定是真的。”

      赵无眠赞许地看了眼莫竹轩。

      “说得有理,想不到闻道兄的鹅挤也介样有本细啦。那我先带阿楚回去,改日有机会,再向你们多多请教和学习啦。”郝得体起身,上前卷起那幅画,塞到匣子里,示意阿楚该走了。

      莫竹轩不慌不忙地将一张账单和付款码递了过来,满脸笑容道:“这次古画鉴定的费用就免了,只当交个朋友。这汉服修补的费用,您看怎么支付?”

      见到账单,阿楚看了一眼身旁的郝得体。

      郝得体略显尴尬地拿出手机,“我来付啦。”

      晚上,转朱阁地下室内,“黄姨,您白天说老赵给我母亲准备的婚服上也有一道暗语?”

      “是啊,我还记得那是婚礼前的一夜,我刚赶好婚服准备休息,闻道突然出现给了我两个纹样让我秀在婚服上。据他说,这暗纹是一个锁具的钥匙,里面装着他此生最宝贵的东西。”

      “最宝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还有我母亲的那件婚服呢?我怎么从未再见过。”

      “这你就得去问闻道了。”

      “……我母亲失踪后,他就没怎么管过我。最近又消失了好几个月,不知道在哪儿逍遥快活呢。”

      黄道婆长叹一口气,“小眠,在没有完全了解真相前,先不要妄下结论。不要急,时间也许会告诉你一切……”

      赵无眠攥着手中的印章,有点舍不得送黄道婆回去。

      “黄姨,您就不能多待段时间吗?”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归宿,能有幸来到这个世界看看,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我不能再违背天道了……”说完,黄道婆从赵无眠手中拿过印章,磨去了自己的名字……

      看着黄道婆在眼前逐渐消失,赵无眠心情感觉有些落寞,琢磨着黄姨临走前说的话感觉另有深意。

      赵无眠坐在沙发上回想起今天那幅仿画中元素都在老赵的书房中见过,于是来到转朱阁二楼的书房。这个房间他已经好久没进来过了。门没锁,赵无眠轻轻一转门把手,吱扭一声,门开了。

      熟悉的纸味儿、墨味儿夹杂着老家具的木头味儿迎面扑来。月光穿过老窗照进转朱阁,书房内的一桌一椅,每一件陈设,似乎都跟赵无眠小时候一模一样,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了。

      赵无眠默默地来到写字台前,一屁股坐在老赵最喜欢的那把太师椅上,他抚摸着椅子扶手,环顾四周。

      整个书房的装修充满了中式复古风格,写字台的右手边立着一个书架和一个章料架,章料架上摆放着不少名贵的章料,都用玻璃罩子罩着,正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幅镶在镜框中的画,画作下方是一个带锁的榆木老门。赵无眠回过头,看到了写字台后方靠墙立着的多宝阁,多宝阁上一家三口的照片已蒙上一层灰尘。赵无眠轻轻叹了口气,起身拿起镜框用衣袖擦了擦。

      这时,隔壁的赵佶听到声音推门进来,见只有赵无眠一人,“黄道婆回去了?”

      赵无眠失落地点了点头。

      赵叔走到写字台前,看着多宝阁两侧的挂画,感叹道,“甚佳!”

      赵无眠漫不经心地说:“一幅是李迪的《风雨牧归图》,另一幅是赵昌的《竹虫图》,可惜都是赝品。”

      赵叔有些吃惊地看向赵无眠,“哦?画得这么好却是赝品,你怎么看出来的?”

      赵无眠拿着手机晃了晃,“度娘上说了,一幅在故宫博物院,一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呢。”

      赵叔随后又看向墙上唯一一幅被装裱在画框内的画问赵无眠,“这是我大宋的《女孝经图》?不是真品吧?”

      “不然呢?”

      赵叔看到写字台边的大瓷瓮里还有两幅卷起来的画轴,想打开看看。

      赵无眠不耐烦地说,“不用看了,都是赝品,随便有一个是真的我也不至于为钱发愁!”

      赵叔摊了摊手,来到那个木门前,“这里还有道暗门?”

      “什么暗门啊,那是老宋买的装饰品!你们古代人不懂这种审美。”“没意思,我回屋睡觉去了。”赵佶摆摆手,离开了书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