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下山历练 ...

  •   众人立即躬身行礼,“拜见师父!”
      敖山道人示意弟子们起身。随后缓缓道:“今天告知你们一件事。一批新的合格弟子可以下山历练。我手中有个名册,这名册上的人,都是可以下山的。”
      此话一出,弟子们也都纷纷议论起来。
      “你觉得能有你吗?”
      “你觉得你能合格吗?”
      “下山后,想去哪啊?”
      ……

      同门们嘁嘁喳喳的讨论,堂雁却有些愣住,一言不发。
      敖山的规矩,弟子长大后,武功达到一定高度就可以下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先体验一番。两个月为期。回来后,再学习一段时间,就可以正式出师。
      出师者,可以离开敖山,去看从未见过的小桥流水,大漠孤烟。如果想继续待在敖山,也可。

      不过大多数年轻弟子都更想出去游历。赏世间万物,体人生百态。人生在世,走未走过的路,吃未吃过的美食,多经历,多体验,方不枉此生。
      但无论何时,无论在外好不好,他们都可以随时回到敖山。这里永远是敖山弟子的归宿。
      堂雁已经长大了,现在的她也算是资深师姐。武功也学的很是不错。她知道名册里一定有自己。

      薛宇振面无波澜,他早就知道师父的打算。
      敖山道人把名册交给薛宇振。让他组织安排一下。
      薛宇振拿着名册,站在前面,大声道:“现在开始念名册。念到名字的,大家自由组队,结伴出行也好相互照应。切不可独自一人。大家找好同伴后,把同行之人的名册报给我。”

      堂雁在原地坐着。等待念到自己的名字。
      “……慕容堂雁……”
      堂雁心里还记挂着,再过七日便是师父的生辰了。
      师父的生辰,整个敖山,除了堂雁,谁都不知道。
      敖山道人从未告诉其他弟子他的生辰。整个敖山大张旗鼓过生辰,太过铺张。堂雁之所以知道,是镇南王告诉她,让她好好给师父庆祝。
      但其实,每年堂雁也就给师父煮碗长寿面,卧上一个鸡蛋。再给师父弹一首西北塞外名曲。生辰也就算过完了。这样不张扬,正合师父心意。

      正想着,敖山道人走过来,意味深长的对堂雁说:“这次下山,回家看看吧!”
      堂雁应道:“是,师父。师父放心,我还会再回来的!”

      敖山道人没有说话,只是淡然一笑。
      堂雁上前一步,小声说道:“师父,我不在,您也要记得好好过生辰哦!煮碗面,再加一个鸡蛋。”
      “知道了。”

      岁月如梭,自从哥哥成亲,已经过去六年。这六年,堂雁从未回过家。
      也不是她不想回去。
      镇南王曾来信让堂雁好好在敖山习武,没有特别的事尽量不要回燕都。安心跟着师父学习。父王就算了,最奇怪的是,母妃和哥哥也没有让堂雁回去。每次来信都只是问候她,最近过得怎么样一类的。只有雪馨还时不时问堂雁何时回去。
      曾有一段时间,堂雁觉得因为妹妹出生,母妃和哥哥都快忘了自己了。但很快她就基本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母妃的信里句句关切。但就是不提让堂雁回去的事。这让她感觉很奇怪。偶尔堂雁提起,母妃也是和父王一样。虽然言辞很委婉,但简单来说就是让她好好习武,别总想回燕都。
      既然如此,堂雁也索性不回去了。待在敖山,乐的自在。就这样,一晃六年过去了。

      敖山道人也对此很纳闷,都不知道镇南王在盘算些什么。当然,做官之人的盘算,他这隐世之人也不感兴趣。孩子托付给他,那他就好好照看。

      往往人在飘泊异乡,孤苦无依时才最是思乡,思亲。但堂雁在敖山,有师父的教导,有同门的相伴。虽粗茶淡饭,布裙荆钗,但是每天既高兴又充实。在堂雁看来,这要比在王府过得更好。所以,她确实没有那么想家。甚至在她心里,已经把敖山当成她第二个家。

      堂雁如今已经快十七岁了。母妃在她这个年纪,早已经嫁给父王。
      想到此,她不自觉将目光转向薛宇振。

      宇振师兄现在忙着统计同行名册,实在抽不开身。堂雁见状便先回去了。
      回屋后,舒雪,霓墨师姐已经开始收拾行装了。

      见堂雁回来,舒雪赶忙说:“堂雁,咱们三个还有宇振,洛征,亚霖,咱们六个组一队同行。”
      堂雁坐在板凳上,看着她们忙忙碌碌,笑着道:“嗯,不说也能猜到。”她一点也不着急,还慢条斯理的饮茶。

      霓墨道:“你看你还坐那,赶紧的啊!我们收拾收拾准备后日就出发。”

      天下之大,太想去瞧瞧了!师姐们都难掩兴奋。
      当然,也不用太舍不得,下山历练两个月,还是要回来的。等正式出师,是去是留就全看自己心意。
      舒雪边叠衣服边道:“咱们这次下山可要好好逛逛!”
      堂雁连连点头。霓墨拍拍她,“要不咱们去安扬城玩吧!”
      舒雪凑上来,“好啊!我可早就听那些师兄师姐说咱们大燕的都城好吃的,好玩的一大堆。这次咱们可得见识见识!”
      舒雪拉住堂雁,“堂雁,你家不是在都城吗?正好,带我们好好玩玩!”
      “没问题!”堂雁一挥手,接着道:“等咱们出师后,不仅去京城,咱们还要下江南,品一场江南烟雨。还去西北大漠,看看师父曾经征战过的地方。”
      三个姑娘勾肩搭背,“总之啊!这万里山河,我们都要踏一踏。”

      后日,清晨的阳光柔和的洒在院子里。大院中央,师父静静地站在那里。侧边站满了送行的师弟,师妹。
      弟子们郑重拜别师父。下跪,三叩首。

      师父的身影在朝阳下显得格外高大威严。目光深邃而悠远。弟子们虔诚的叩拜。此刻他们像离家的孩子,在和老父亲道别。
      “师父,等着我们回来!”
      “徒儿们很快就回来了!”
      “师父,照顾好自己!”

      “……”

      徒弟们暖心的话语萦绕在耳畔。敖山道人早已见惯了一代代弟子的离去。须发皆白的他泰然道:“去吧!你们都照顾好自己!”
      一行人背着行囊,飞身上马。拉紧缰绳,策马远去。
      身后传来师弟,师妹们的祝福声。

      “师兄师姐一路顺风!”
      “早日归来!”
      “……”

      马匹奔腾的蹄声震天响。尘土飞扬,形成一道朦胧的土雾。弟子们在马背上起伏跌宕,眉宇间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尽显少年人的意气风发。
      周围的一切在他们身后迅速倒退。树木,山川,河流都在他们的奔腾中变的渺小。

      赶了四个时辰的路,有些累了。

      堂雁一行人开始慢下脚步,欣赏着沿途的风光。群山起伏,云在山间飘动,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景美是美,但这天确实太热了。堂雁一行人牵着马,走在树荫下。
      烈日当空,照的道路两侧的树也垂下了头。
      这野外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多了几桩生意。
      薛宇振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咱们来碗凉茶吧!”
      大家早已口干舌燥。不约而同的答应着。
      “老板,来六碗茶!”薛宇振从怀里小心的掏出钱袋,拿出六枚铜板。
      “来了!上好凉茶,清肝降火。”大叔满脸堆笑的端上茶碗,顺便搭讪两句,“天这么热,几位客官这是从哪来到哪去啊?”
      霓墨道:“我们先在前面的平宁镇落个脚,然后去哪再说。”
      “是是是!几位客官都佩剑,一看就是仗剑天涯的侠客。”
      “仗剑天涯的侠客”这不就是堂雁一直想做的吗。如今看来,这心愿也快达成了。
      一行人放下行装,正饮茶闲谈,忽听见一阵错杂的马蹄声。
      只见两匹坐骑飞奔而来。两个大汉身着粗布麻衣,看起来也就是普通农家百姓。但出手确十分阔绰。掏出五两银子就拍在桌子上。大吼一声:“小二,来两碗茶!钱不用找了,快点!”
      “好好好!来了!”
      两人仰头把茶咕噜咕噜灌下喉咙,又把腰间的大水囊解下来,扔给老板,“把这装满了,老子们要赶路!”
      店家忙去给他装水。
      同行相见,高低几许,心中立马七分明了。两人中气十足,一看就是练家子。而且功夫颇深。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曲霖小声道:“他们也会武功。”
      两人会武功,耳目自然很好。听到曲霖的话,警惕的看向堂雁一行人。
      这两人都是黑脸大汉,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薛宇振见状,忙打圆场:“二位别介意,都是习武之人,有机会可以切磋一番。”
      两个大汉没说话,扫了一眼,目光落在堂雁身上。看的堂雁有些发毛。薛宇振也立即警惕起来。
      店家小跑过来,“二位客官,水囊装好了。小人常年在这开店,常来光顾啊!”
      其中一人一把接过水囊,翻身上马,策马而去。
      堂雁松了口气。
      一行人歇息片刻,便抓紧赶路了。

      早上出发,到达小镇已是黄昏,六人便先找了客栈安顿下来,四匹马儿也一日未进食,走了一天,真是人困马乏啊。

      毫无疑问,六人寻了最便宜的客栈。客栈有个小院,院里有个两层小楼,楼下吃饭,楼上住宿。
      店小二迎上来问:“客官们看看来点什么?”

      点了六个馒头,六碗清粥,两碟小菜。一行人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洛征咬了口馒头,道:“咱们手上这么点铜钱,也熬不过两个月啊!”
      舒雪道:“那肯定的啊!钱给足了,有吃有喝,那还历练什么啊!”

      “那怎么办?”
      薛宇振思索片刻,说:“这样,咱们明日上街,看看有没有赚钱的活,做工什么的。先挣点铜钱。”
      大家都点头同意。
      薛宇振给堂雁碗里夹菜。堂雁垂眸一笑。
      霓墨盯着两人,嘴角微微上扬。洛征眼里却尽是失落。

      过了一会儿,几人都带着行装,上楼休息了。
      今夜空中没有月亮,只有点点繁星。夜色凉如水,堂雁披着衣服,走出房门,坐到小院的台阶上,抬头望着星空。

      “这一路上的山水景色倒是不错。”
      是宇振师兄的声音。

      “是啊,我见青山多妩媚。”堂雁看着星空下的群山,诵着熟悉的诗词。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薛宇振应和着。

      此时两人四目相对,眼中只有彼此。眼眸清澈而明亮。两人相看无言,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人吗?”咣咣的敲门声打破了客栈的寂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