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见到Jessica ...

  •   闫行一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徐泠缓缓发动跑车。夜晚的霓虹灯照在两人的脸上,将两人照的分外璀璨。
      徐泠住在一个高档小区,他将车停在小区的地下停车场。
      “你也一起上来吧,Jessica很好的,你上来喝一杯热水,歇一歇,咱们再走吧。”
      夜深了,天也更冷了。闫行一跟着徐泠一起上了楼。
      两人刚出电梯,楼道中就见到一个姑娘,很年轻,瘦瘦的,穿着厚外套,打扮得体。
      她黑色的头发自然的下垂,模样长得很娇俏,正在行李箱上坐着,看着手机。
      听到声音,姑娘抬头,见到了徐泠和闫行一一起走过来,等她看清闫行一的模样,她愣了一下,欢欣的脸色变得有些黯然。然后,她跟徐泠一脸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朋友回来了。”
      闫行一知道她是误会了,赶快说道:“姑娘,你搞错了,我和他刚认识没多久,我不住这里。”
      徐泠听到两人说话却没有解释什么。他快步走到她跟前,将她的行李拿起来。
      Jessica看着徐泠,歉意的脸色并没有缓解。
      徐泠开了门,让两人进屋。Jessica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进去
      闫行一也是犹豫了一下,终是跟着进入到屋中。
      徐泠将行李放好,让Jessica和闫行一赶快坐下,关切的问Jessica的情况,问她什么时候到的,有没有冻着。他让她在自己家多待几天。然后带着她进了客房,将客房准备了出来,还到厨房冲了杯热咖啡给她。
      不一会,他端着一杯热水递给闫行一,闫行一接过热水。正要喝的时候,看到了客厅摆着的一些照片和图画。待到看清楚图画的内容,将她吓了一跳。那些镶在相框里的女子照片不是她还有谁。
      也不是她,照片里的女子留着披肩长发,是徐泠口中的利克。
      她将相框拿起来,仔细欣赏着女子的模样。她看的有些入迷,似乎陷入了沉思,良久才将相框放回原处。
      墙上挂着的几幅图画也是这名女子。她站起身,走到图画前,静静的看着一副图画内的女子。
      细雨中,她身穿古装汉服,披肩长发垂在身后,脚踩木屐,举着油纸伞,侧身站在桥上,静静的往远处看去,不知是在看谁,不知是在等谁。
      小桥前方是一潭湖水,湖水远处有一幢小楼,水烟氤氲中小楼若隐若现。小楼里面也许正有个人隔着湖水和这名女子遥遥相望。
      图画意境深远,闫行一不由想起来卞之琳的那首诗。她不自觉的吟了出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徐泠不知何时来到了她的身后,“她是我喜欢的女孩。我找人将她画入这幅风景中。”
      “画的很好,我也很喜欢这位姑娘。能将这几幅画卖给我吗?我拿给小楼看一下,他也喜欢画画。”
      闫行一还没有等到徐泠的答复,Jessica已经从她的房间出来,她轻轻说道:“这几幅画是David的宝贝。他一直说这是他女朋友,说要找到这位姑娘,我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这么巧,你今天来了。”
      徐泠听后,低着头没说话。
      闫行一扭过头,看向Jessica,“我不是她女朋友,我和他刚认识没多久,你误会了。”
      徐泠也附和说道:“我和她真的认识没多久。”
      两人都急于澄清误会,反倒让人怀疑真的有什么。
      “小徐,我看时间也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别送了,你们两位难得相聚,我自己打车回去就行了。”闫行一看到情况不对,放下水杯,转身就走。
      徐泠将钥匙交给Jessica,也出门跟了过来。他快走几步拦住闫行一,“我送你回去吧,这么晚了,你独自回家不安全。”
      徐泠非常执着要送闫行一回家,闫行一拗不过,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到了闫行一家门口,看着她进门后,徐泠也就开车离开了。
      闫行一一觉睡到天大亮。她醒来,小楼还在睡。
      小楼凌晨五点下班回来,她看着小楼睡得正香,没有打扰他,自己悄悄起来,简单做好了早餐,吃完后,给徐泠打电话,说要再去其他的案发现场看一下,约定了下时间。
      闫行一正要收拾东西准备开车过去的时候,门外有人敲门。看到监控里是徐泠的时候,闫行一不禁有些吃惊。“这也太快了,刚打完电话,他就过来了。难道昨晚他没回家吗?”
      等到将徐泠迎进屋,才知道昨晚他在附近酒店过的夜。
      她有点看不懂徐泠了。
      他让Jessica住在自己家,但是他却走了?这是什么事儿嘛。
      “还没吃早餐吧?”闫行一请他吃早餐。
      闫行一今天早上热了馒头和大包子,简单清炒了黄瓜豆芽,做的挺多的。
      徐泠也没有客气,他将外套脱下来,坐到了桌边,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包子吃起来。
      闫行一又去厨房放了点汤,盛给他。
      有干有稀,完美的一顿饭。
      等两人准备好出门的时候,小楼醒了。他正要下楼吃饭,听说是去案发现场,也说要去,赶紧拿上几个包子,穿好衣服坐到了车里。
      三个人两辆车,一起到了乙类案件的案发现场。
      案发现场都在小区附近。那里人流较多。
      他们先从最近发生的案子查起。其中一个案子距离现在刚刚过去了两个多月。这起案子发生在一栋居民楼里,是罪犯点燃了居民楼中的纸箱等杂物。
      他们到达案发那栋楼的楼底下,发现单元楼有门禁,进不去。好在等了一会,有居民上楼,他们才跟着进入楼中。
      他们直接走的楼梯,楼梯间倒是采光很好,但是几乎每层都堆满了各种杂物,比如儿童小车,小仓鼠笼子,自行车等等。墙面上还有各种涂鸦,有粉笔画的,蜡笔画的,竟然还有油漆喷的,物业也没有清理。
      他们一路上到了六层后,在楼道的转角处,看到了案发现场。
      看得出来这里以前堆满了杂物,小孩的废旧塑料玩具,旧的木鞋架花架小型电器等等。
      纵火案事发在白天,居民上班的上班,小朋友上学的上学,还有一家出国的,因此没有人发现火情。
      起火后火苗烧起很高,烧到了楼道的玻璃,被巡逻的保安看到,赶紧找人将火熄灭。也有人看到报了警,他们警察局才有记录。
      已经过了两个月,当时烧着的杂物已经被清理完。但是火苗熏黑的墙面还没来得及涂白,能够看到当时火焰很大,烧着的塑料融化后变成的黑色胶质都贴到了墙上和地上。
      现场没有甲类案件中出现的白色大圈。也看不到任何记号或者图案。
      小楼简单浏览了一遍当时案发现场的图片,说道:“图案看不见不一定是没有,如果是用油画棒或者隐形划粉,就是裁缝用的那种,高温下就被烧没了。”
      他俯下身,用手摸着墙脚上黑色的烧痕,摸下来一些黑糊糊的物质,像是塑料烧完后的东西。
      闫行一看着案宗,鉴证科说过没有使用助燃剂,引燃物可能是书本纸张。她翻看着案发现场的图片。现场没有找到火柴棒残留物,推测用的打火机。而且周围也没有易燃物,也就是火情也不会蔓延,过一段时间会自然熄灭。
      “监控中完全没有拍到可疑人员吗?”闫行一问道。
      “所有这些乙类案子都没有拍到。有的是因为摄像头坏了,更多的是因为没有摄像头,还有的是因为在案发现场在死角,所以什么都拍不到。”徐泠说道。
      “能对摄像头的监控情况如此了解,似乎只有物业可以办到。也就是说如果是物业的人犯案的话,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做到。”闫行一指出。
      “保安也可以,他们要是干起贼喊抓贼的勾当,更顺溜。”小楼添油加醋的说道。
      徐泠也表示认可这种说法。他们也调查过,但是这些保安和物业都有不在场证明。反而是那个罪犯,在这些小区做过装修,也在这些小区接过单子送过外卖,有这个单元楼的门禁。
      “但是在大白天敢在居民楼内放火,居民随时会出来人看到他,除非他了解居民的行踪,知道他们都不在家,否则那就是胆大妄为,任意而为,这跟那个甲类案件的模式差别很大。”闫行一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甲类都是室外,人少的地方。而且罪犯都是有准备的。
      “其他几个案子就多在夜里发生了,这个是乙类唯一的一起白天犯案。”徐泠说。
      这时候,一户居民的房门打开,有位父亲带着小孩出来等电梯。
      小楼赶快上楼走到父子跟前,他穿着简单整洁,面带笑容,用容易取得别人信任的语气问道“之前这边失火知道吗?”
      “我们正好提前一天出去旅游了,没见到。不过据说凶手捉住了。”父亲说道。
      “你们好幸运,有些人的东西就被烧没了。”小楼说道。
      “我的东西也被烧了。”小朋友说起来。
      “那个地方你也放东西了吗,是什么东西,有没有看到奇怪的事情发生?”小楼问小朋友。
      “有啊,”小朋友立马兴奋起来。 “就是我们出门前一天,我拿楼梯上的滑板,见到那个墙上有个小火苗的画,我还看了半天,画的很好,是油画棒画的。但是旅游回来,就不见了,我的玩具也被烧了。”说完小孩就要哭。
      小楼赶快安慰了下他。
      闫行一听完对话,认为那个油画棒画的小火苗很可疑,应该是罪犯提前踩点做的标记。
      徐泠也这样认为,但是他还是提出了一些观点。
      “甲类和乙类也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案发现场附近都没有易燃物,因此火势最终不会蔓延。没有烟头,不是用烟头做引燃物,没有火柴棒残留,推测用的打火机。案发附近都没有摄像头,有一个是摄像头损坏,因此可以认为罪犯熟悉这些区域。烧的东西都是杂物。而且纵火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徐泠一口气将两类案子的共同点提出来,而且看法很有道理。
      这个案发现场看完后,三人离开小区,赶赴了其他几个案发现场。
      其他几个纵火案件大多已经过去了三年以上,只有两个发生在半年内。
      案发地点在居民区和别墅区附近。
      他们赶往其中一个小区。在小区里面是转来转去,找人打听,才找到案发具体地点。
      不过当时的痕迹早就被清理的无影无踪。那里设置了新的垃圾站,放了更多的垃圾箱,还加装了遮雨棚。垃圾站贴着垃圾分类的各种广告和物业的各种标语。比如有提醒电动车不进楼,有提醒防火防盗的,还有保安公司的各种竞投广告,承诺要做出什么成绩之类。
      他们除了看看附近的环境,没有找到任何纵火相关的痕迹。
      他们又走访了另一个案发地点。
      这个案发现场也是一个居民区垃圾堆,垃圾堆旁边有个生锈的铁皮箱,铁皮箱上面有遮雨棚,可以看到铁皮箱表面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白色的附着物。
      小楼用手摸了摸,搓下来一些,结合鉴证资料,确认是粉笔经高温烧灼后的残留。推测粉笔是纵火犯拿来标记放火点的。
      闫行一翻看案宗的图片,其中一张图片上有一个烧完后的粉笔。
      “当时推断罪犯用粉笔画完记号后,顺手扔在现场了。”徐泠说道。
      “鉴证部门的结论是现场用了助燃剂,也就是酒精。酒精很容易获得,尤其是消毒用的酒精。”徐泠接着说。
      “如果将酒精洒在现场的话,再用打火机去点燃,轰的一声,火势可能很大,难道罪犯不怕烧到自己吗?”闫行一疑惑道。
      “但是现场没有找到其他引火物,比如课本纸张,蜡烛等。也可能用的是塑料或者是废旧衣物。”徐泠也是猜测说。
      “有可能,但是我知道粉笔其实能点燃,罪犯可能是先用打火机点燃粉笔,再用粉笔点燃垃圾堆,这样就不容易烧到手了。”闫行一提出另一种猜测。因为她看到几次案发现场都有没烧完的粉笔出现。
      小楼也说粉笔的添加剂使得粉笔能短暂燃烧。
      “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确定甲类和乙类的犯罪模式是不同的。一个使用滑石笔画大圈约束火堆,一个是用粉笔和油画棒做记号,前者放火没有太多精确选择,而后者地点却是经过精确选择,甚者会在现场画精美的小火苗做记号,这说明后者至少受教育程度要高。而我们抓捕的罪犯文化程度不高,这就是一个矛盾点。”徐泠冷静的总结说。
      “而且有一个案发现场有个涂改液的瓶子残骸,让我很在意。”闫行一说道。
      “当时认为涂改液是居民扔掉的垃圾。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涂改液似乎可以燃烧。”徐泠接着说道。
      小楼也跟着说道“将涂改液滴在物体上,会加快燃烧速度,起到助燃剂的作用。”
      “所以,乙类案件,凶手会事先踩点,做下记号。如果不需要助燃剂,他就不会使用,但有时候他也使用了助燃剂。而甲类案子,罪犯都没有用助燃剂。乙类凶手用到了粉笔油画棒和涂改液,可以推断家里有老师或者家里有小孩。”徐泠再次总结道。
      闫行一在考虑纵火案的发生时间问题。她已经发现乙类案件似乎隔了两年多到三年才发生比较密集。她让徐泠打电话,让他的组员查一下前五六年的纵火案发生的大体时间。
      剩下几个案发现场,他们大体看了看。
      这几个案发现场都已经清理的没有痕迹。跟附近的居民打听,也没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三人看完案发现场后,已经是中午时间。本来闫行一准备和小楼回家吃饭,就此和徐泠别过。
      徐泠却说请两人吃饭。
      闫行一知道他养尊处优,并不会到平民餐馆吃饭,必然是到一些大饭店,因此果断拒绝了。
      而且徐泠家里还有Jessica在等他,而他昨晚就没回家,因此建议他趁着中午时间回去看看Jessica。
      结果徐泠说请两人到他家吃饭。
      小楼觉得还好,于是两人跟着徐泠到了他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