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05 ...

  •   朝朝回到房间里,掀开床上铺着的稻草一角,里面有原身私藏的五块钱。

      光有钱没有票,很多东西都买不了,只能去镇上先碰碰运气了。

      这么远的距离走过去太耗体力了,得问问村里赶牛的大爷什么时候去镇上,稍她一段。

      第二天,天还没亮,朝朝就往牛棚走,赶牛大爷每天早上都去放牛,早点去等着大爷,错过了就得中午才能碰到了。

      月光笼罩着整个田野,还未成熟的高粱在月光照映下闪着星光,这种场景在城市里可见不到。

      朝朝哼着小曲,随手薅下来一颗狗尾巴草在手中把玩。
      不远处出现一个佝偻的身影,是李老头!村里负责赶牛的大爷。

      牛是村里最重要的财产,李老头年纪大觉少,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牛,这才正巧和朝朝碰到。

      朝朝认出了人,挥手喊道:“李大爷,李大爷!”

      李大爷回过头,撇了眼朝朝头上贴的纱布:“是朝朝啊,你怎么过来了?”

      朝朝跑到李大爷跟前:“李大爷,什么时候去镇上?我想去买点东西,能不能稍我一段?”

      李大爷听了朝朝的来意,微微扬起头有些骄傲的说道;“正赶巧,村里要来一批知青,我今天要去接,你跟着一起就行了。”
      这是村里来的第一批知青,都是城里来的文化人,是大队长点名让他去接的,别人想去都没机会。

      月光把李大爷的表情照的一清二楚,朝朝觉得这小老头也挺可爱的
      “那感情好,我也看看文化人长啥样。”

      跟李大爷约定了见面时间,朝朝跑回家给全家做好早饭,急匆匆的到李母屋子门口喊了一声:“娘,早饭做好了,我出门了,今天去镇上。”

      说罢,就跑出了家门。
      跑到村头,天也才微微亮。
      李大爷正赶着牛车晃晃悠悠走过来。

      村里的黄牛比一个成年劳动力还能干,吃的也比人好,远远看着格外健壮。

      跟李大爷打了声招呼,就跳上了牛车。

      “丫头,你买完东西还在这等我,咱爷俩谁先到谁就等着,你也别太晚啊。”李大爷不是第一次来镇上接人,知道火车经常晚点,也没跟朝朝约定时间。

      “好嘞,李大爷你注意安全!”目送李大爷赶着牛车走远,朝朝这才打量周遭。

      这是她第三次来镇上,前两次都是陪着李母给哥哥们买结婚用品。

      跟之前比镇上没有什么变化。就是镇上的人看着比他们村里人还瘦。

      这也难怪,村里还能上山打打牙祭,镇上的人离山远,根本没有额外的进项。

      按着记忆里的路线走,没多久就看到了供销社。
      进去看了一圈,镇上的供销社比较小,东西不多,要票的不贵但是她没有票,不要票的又贵,手里这点钱根本买不了什么东西。

      空着手离开了供销社,走到了卖肉的摊子上,默默在旁边看了一会。

      等着周遭人散尽了,上前去,小声问道:“有没有牛背筋。”

      朝朝敢这么问,是因为她知道前两天有个大队死了一头牛,这是大事,原身洗衣服的时候听到过村里人议论。

      屠户有些诧异的看着朝朝,目光在朝朝身上打量。

      朝朝小心看向周围,没有人注意这边:“两块钱够吗。”

      牛背筋能做弓,屠户卖了多年肉也听说过这个事情,刚宰了的牛,有人来买过,他看朝朝年纪不大,竟然也知道这个。

      不多言,进屋拿出来了裁好的一截牛背筋,悄悄放到一堆猪肉后面,挡住了大家视线:“三块钱。”他不怕这小姑娘举报他,他背后有人罩着,真举报,还不一定谁出事。

      买到了!朝朝在心里悄悄比个耶。
      没敢在多逗留,她拿到东西低头往里面走。

      走到头,就到了镇上收购站。

      想着众多年代文女主在收购站收到宝贝的桥段,带着激动的心踏进收购站。

      一进去,看着满地的破砖烂瓦,朝朝高挺的脊背一下弯了下去。

      是了,这年代一张报纸都当宝贝的,怎么可能有好东西扔在这。

      他们村倒是留住了铁锅和菜刀,但是镇上是一点铁器看不到,好的陶器全部都被捡走当锅具用了。

      朝朝翻着这堆“垃圾”,没想到还真翻到了一个宝贝!

      一根笔直笔直,婴儿手臂粗细长的拓木,这拓木可以用来做弓,不用偷偷上山找了。

      仔细欣赏手里拓木,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得了这个大宝贝,浑身都充满了干劲,一鼓作气,又在这堆垃圾里翻到了一个豁口的陶盆,一根脏兮兮的粗绳,还有两个半盒火柴。

      给收购站的人看过,收走了一毛钱,就让她都拿走了。

      手里还有三块五巨款,想了想,七拐八拐走到镇上一户人家门口,敲了敲门。

      很快,一个瘦骨嶙峋,脸色蜡黄的女人把门打开了,警惕的看着朝朝。

      “我要换鞋。”

      这户人家原先是卖鞋的,不允许私人买卖后,倒是有不少人来他家用东西换鞋,她大哥结婚的时候她就跟她妈一起来换过。

      听到她要来换鞋,女人的表情放松了不少,看了眼朝朝的背篓,问道:“谁穿?”
      “我穿。”

      那女人看了眼朝朝的脚,转身进屋子拿了两双鞋出来。

      朝朝看这鞋是纳的千层底,针线缜密细致,上脚试了试,大小正好,把剩下的钱都塞到了女人手里。

      女人数着手里的钱,三块五买两双鞋,价格已经很高了,但是因为没有票,这钱又不算高了。

      朝朝看女人收下钱没有开口拒绝,把鞋放进背篓里,就回到了和李大爷约定的地点等李大爷。

      拿出早上最好的饼子,坐在街边的石头上,细嚼慢咽的啃着,忙活一上午没吃饭,早就饿不行了。

      日头升到头顶又从西边偏斜,没个手表,也不知道现在几点了。

      “丫头,这边。”李大爷在不远处冲朝朝喊道。

      “来了。”

      李大爷身边跟着五个衣着光鲜亮丽的青少年,三男两女。

      朝朝打量着这几个人,看着细皮嫩肉的,她都替大队长愁的慌,这看着可不像能干活的。

      这时候来村里的下乡知青,不管是什么目的来的,对村里来说都不是个好事。

      不过她马上就走了,倒是能给队里省出来一个人口粮。

      牛车上放着五个人的行李,不多,就几个小包,朝朝见了倒也不意外。坐上牛车就装成哑巴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

      李大爷因为怕说话露怯被这些城里人看不起,板着脸,也不吭声。

      几个知青一路相伴而行,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疲惫不堪,看李大爷和朝朝没有说话的意思,随即靠在行李上小憩。

      朝朝在村口就下了车,沿着土路往家走,前几天她撞墙的事情村里开始传些风言风语,李母让她避着点村里人。

      都在上工,她走过的时候,也没什么人注意,倒是让她松开口气。

      进了家门,把自己今天买的陶盆和粗绳清洗干净,和其他东西一起藏到床下。

      把布鞋拿出来放到箱子里。

      就进入厨房开始忙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