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大醮 ...

  •   山脚下某间客栈内

      “公子,祁成大人的秘信。”一玄衣侍卫跪在一间屋内桌前,将手上的秘信递与一人;

      那人接过,快速阅过后长指夹着信尾,就着桌上的蜡烛将其焚毁殆尽,又挥手示意玄衣人退下。

      屋子又静了下来,那人以手支住下颌,盯着眼前被风吹得歪歪斜斜的烛火,唇角微微扬起,眼中充满了玩味。

      另一头,林中某处,正在某棵老树上闭眼小憩的祁成打了个喷嚏。

      暗道怕是自家公子觉得自己今夜此事办得不好?他素来办事极为细致入微,汇报事情也是啰嗦惯了,信纸上该写的写了,不该写的废话也写上了。

      本来公子只是让自己时刻注意毋姑娘的动向,随时汇报,还有保全她的小命就好;

      今夜横生变故他也有些措手不及,暗中猜到有人怕是要趁乱做出些什么来,便乔装成士兵跟上了众人,发现那小姑娘竟是没有在太虚观一众人之中,便称看见道房左边有可疑人影,前来查探。

      只见恰有一名黑衣人正在一一查看太虚观弟子的房间,他暗中观察那人行为,不敢贸然现身;

      待到了那小姑娘门前时,开始是敲门,后来换作了踹门,他细细一想,心道不好。

      又觉奇怪,这刺客为何只身前来寻这么个普通小姑娘?不过这姑娘估计身份极其特殊,不然为何会识得公子所说传言中的仙道?

      还未待他想完,那门被踹了开去,他急忙想拿出武器,可这铠甲是方才从尸体上顺的,腰上的刀鞘居然是空的,又隔着铠甲去掏贴身的软剑;

      方掏出软剑,只见那小姑娘只着中衣便冲了出来,其后的黑衣人提刀便要砍去,他情急之下顾不得暴露身份,抬手对着那人的命门就释放了三根毒针,见那人倒地后他立即隐去了身形。

      祁成以为,此情景,一个小姑娘见了不是尖叫便是六神无主,但那小姑娘的镇定以及所作所为险些惊掉了他的下巴!

      直到对方穿着整齐后又假装慌忙地跑远,他啧啧称奇;帮对方料理后事,主要是怕尸体暴露他与公子的行踪;

      他忽想起那凌云观的人居然敢插手公子在建邺城中的布置,弯唇一笑:借此机会,这大好的黑锅便给他们背了……

      “啊切!啊切!”

      祁成又打了两个喷嚏,他估计是有人骂他,那沈骏仗着出尘子得意徒孙的名头作威作福,他潜去拿了他的道袍,卸了他的门栓算是轻的。

      朝廷那边急于安抚众人,此时此刻早已将尸体默默处理完了,都是中毒而亡,看状况并未引起怀疑;

      唯一有些棘手的是自己情急之下甩出去的毒针,被那小姑娘给藏了起来;

      那毒针造艺特殊,若是被人识破,恐牵扯甚多;若是将来出现意外,公子的身份轻易被旁人知晓了去,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此,他眼中划过一丝杀意,可她是公子目前需要用的人,万事还得听从公子安排。

      毋澍自然是不知其中之是非曲折,只打定了主意在自己能独当一面之前,就窝在这太虚观保命要紧。

      众人经此一变,哪里还睡得着,各怀心事直至天明。

      晨钟之声准时降至,毋澍将才隐约眯了片刻,便就听见了这钟声;她急忙坐起,今日乃是起醮大典,连忙洗漱好等着;

      果不其然,不过片刻,流云就来敲门寻她来了。

      今日规定要进行沐浴焚香后才可去戒台集合,沐浴焚香即可净化身心、清气避秽;

      流云此刻得了闲,携了毋澍一同前去戒台,流云换了一身绿色的法袍;她边走边向她细数共来了哪些名观,又有多少弟子,其中又有哪些奇闻;

      “就是那人,呐,他叫嚷着自己屋里遭窃了,丢了什么他没说,倒是极力抗议咱们观苛待他,说他昨夜出门时门好好的,待回去时门栓却不翼而飞!”流云悄悄一指,边说边低声笑起来;

      毋澍不动声色望去,心道他丢的怕不就是那道袍?还有门栓……

      凌云观这回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她觉得挺解气,这人便是他上一世在凌云观的大师兄……沈骏,此人跋扈惯了,真真是活该。

      众人皆赶至戒台下汇合,随后是迎接帝后、一众妃嫔、龙子与朝臣,一应人等全都肃穆以待,毕竟在众神面前,这皇帝也不过是凡人耳。

      众人朝楼梯上行去,她看见了不少老熟人。

      当朝太子玄翊,前生便是她配合玄煦亲手将他拉下了太子之位;

      如今太子早已及冠;四皇子、五皇子、八皇子年纪相差无几,十四五舞象之年,十皇子、十一皇子方才不过七八岁也跟了来;

      又见一众宫眷,成皇后,梅贵妃、文淑妃、张惠妃,还有众多公主,太子正侧妃;

      她不经意间又注意到了那人,依旧是俊美温润,一派风轻云淡,如今年方二十五,任正三品吏部侍郎,这官员的祭袍她还是头一次见他穿,比起艳色的官袍来,多了几分稳重;

      他的神情令毋澍一怔,好似那年诏狱之中,她绝望之时在幻境中看见的一般严肃,这人似乎数年如一日,不笑之时才是他的真面目。

      她抚下心头之恸,低下眸子平复心境。

      戒台上放置着许多祭祀诸神的瓜果食物等,除此外便是举世罕见的珍宝、道家法器。
      皇后携一众嫔妃、公主站在戒台一侧,太子携一众皇子与朝臣站戒另一侧;

      戒台中央,皇帝站在首位,其后是玉阳子,玉阳子身后分作两队,分别是各观观主,再后便是各观师傅师叔辈的人物,最后才是各观中道行不错的小辈弟子。

      皇帝今日按照祭祀规定着的冕服,冕服是最高祭祀仪式上帝君必须要穿着的,极其繁复与庄重,皇后也有对应的一套;

      各嫔妃、王公贵臣也有相应的祭祀之服,玉阳子与诸位观主着紫色法袍,其后的着黄袍,最后是着绿袍的。

      毋澍和其他一些新入观的不用着法袍,还是着青色道袍,前面的队伍极长,只有诸位师傅师叔辈的才能踏入戒台范围,剩下的从石梯往下按序而站。

      普天大醮是诸多大醮中规模最大的,今日为第一日,开坛之后是净坛、扬幡、诵诸天等等;

      皇帝作为主祭者,带领众人共同祭祀三千六百天地神祇,九州土地、十方城隍。

      醮典为期九日,旨在消灾禳祸、护国佑民。

      世人相信,通过醮典可以让众人与天神之间产生灵魂上的沟通,天神也会实现世人的夙愿。

      仪式进行到了今日的半成,众人都在诵读宝诰之时,突然,一片晴空中众云开始汇聚变化,不多时各自形成了数条碧气,自戒台上方始,呈现放射状像远处蔓延开去,戒台旁有一群史官见状立即奋笔疾书;

      戒台下方的众人都注意到了此异像,纷纷仰头观瞻。

      片刻之后,又见一处层云厚积但却不显得深与黑;

      今日是没有雨水的,若是厚云黑、深,则必有雨,此时天空的巨大厚云还在不断变化,最终呈现出了一个图案来,细看,形容竟似是太极图;

      众人不敢议论,但表情纷纷显出惊奇;

      毋澍内心也是感到万分意外,这特殊天象并不是能够随意操控的,除非真的有天神降;

      上一世的大醮有无异像产生,她根本没有关注过,而她那时候也一无所知,如今大醮的期限并未改变,毕竟这大醮的时间定是皇帝命钦天监提前测算的吉日。

      醮典结束之际,数条碧气散尽之时,又出现了七彩祥云,一日醮典顺利结束,众人散去后纷纷议论不断。

      她心中也是疑惑重重,这般的祥庆之兆,与上一世有无出入?怕是无人能告知她了。

      不用想都知道,前面两个异像还不好说,只这最后的七彩祥云就足够晋安帝龙心大悦的;

      果不其然,陛下下令天现祥瑞此乃大吉之兆,各观重重有赏,特别是作为主办的太虚观。

      此后的第二日是请神大典,此后一连六日都是分坛行科、诵经礼忏;
      一行新弟子站在底下,除了诵宝诰还是诵宝诰,却不敢有怨言;

      毋澍不知,自己那副好好应付的模样,落到他人眼中变成了:年纪最小,却总是念诵得十分刻苦认真;

      最后一日是践架送神、谢幡谢将,如此方功德圆满。
      众人以为结束之时,晚膳毕,陛下又有圣旨道:邀众人同聚云霄湖。

      于是众人在天黑之时又齐聚在了那处,不知这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正当众人疑惑之时,有内官站在湖上右侧的石桥上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普天大醮之举,诸天降临,泽披苍生,众生共庆,是为圆满!”

      语毕,旁的另一名内官拉下了手中一个信号焰火,一瞬就冲飞而上至半空,颜色十分耀眼明亮;

      待亮光正要消失之时,许多比这小焰火冲飞之声还要大的声响从四面八方飞速传来,接着云霄湖上方开始四放异彩,一时间众人都被这美轮美奂的场景吸引住了。

      昙花一现的万象轮番上场,变换万千,好似无穷无尽。

      毋澍活了两世,也觉得此番场景动人无比,她面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灿烂无比的笑容;

      恍惚间,她余光好像又看见了一抹天水碧的身影,只是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