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小满日 ...

  •   眨眼间,小满节气悄然而至,巫溪之景亦焕发出古朴而雅致的韵味。
      但瞧,青山叠翠,层峦叠嶂,似古卷中轻描淡写的丹青。山巅云雾缭绕,如梦似幻,犹如仙人之居所。晨曦初露,金辉洒落,群山沐浴其间,仿若披上一层金纱,更显其庄重与神秘。山间林木苍翠,野花烂漫,点缀于绿海之间,生机盎然。
      溪水淙淙,清可见底,如玉带蜿蜒于山涧。水面波光粼粼,偶有白鹭翩跹而至,激起一圈圈涟漪,如梦如幻。溪畔芳草萋萋,野花幽香,构成了一幅清雅脱俗的画卷。
      田野间,庄稼葱茏,稻田绿意盎然,稻苗茁壮成长,犹如绿毯铺陈。农人忙碌于田间,辛勤耕耘,他们的身影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花儿亦在这时节争艳斗丽。山间野花五彩斑斓,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紫的若烟,它们或簇拥成团,或独自绽放,为巫溪增添了几分古雅与诗意。庭院中的花卉更是争奇斗艳,引得蝶舞蜂喧,好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
      小满时节的巫溪,山青水秀,庄稼丰茂,花儿娇艳,处处都像是梦里才有的景致。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薄雾还未完全散去,田仁序早早地穿上了整洁的长袍,脚步匆匆地朝宗祠的方向走去。他的身后,跟随着一群巫溪的百姓,他们或挑着祭品,或抱着香火,脸上都洋溢着虔诚与期待。
      宗祠的大门缓缓打开,露出里面古朴而庄严的祭祀场所。香火鼎盛,烟雾缭绕,仿佛已有神灵在此守候。田仁序站在门前,深吸一口气,然后稳步走进宗祠。百姓们紧随其后,他们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宗祠内回荡,显得格外响亮。
      在祖先牌位前,田仁序停下脚步,他转身对百姓们说:“今日小满,我们在此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要心怀敬畏,虔诚祈福。”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听从。
      随后,田仁序开始指挥百姓们摆放祭品。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家禽牲畜……这些都是巫溪百姓们辛勤劳作的成果,也是他们对祖先的敬意与感激。今时不同往日,因为有了伍愉安的进贡,这些已不再是村民们从自己家中免费拿出的。
      祭品摆放整齐后,田仁序点燃香火,双手合十,闭目祈祷。
      “神明在上,祖先在上,子孙田仁序率巫溪族人,今日特来祭拜。愿神明与祖先保佑我巫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子孙们定当勤劳耕作、不忘祖训、时时祭献。”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回荡在宗祠内。
      众人也纷纷跪下,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虔诚与敬畏,仿佛在这一刻,他们与祖先、与天地、与神灵达成了一种神秘的契合。
      祭祀仪式持续了许久,直到香火渐渐熄灭,烟雾散去。田仁序站起身,对百姓们说:“祭祀已毕,愿祖先庇佑我村。接下来,我们要前往白水河畔,进行祭车神仪式。”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跟随田仁序前往白水河畔。白水河是巫溪村的水源之地,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每年的小满时节,村民们都会在这里举行祭车神仪式,祈求水源涌旺、灌溉顺利。
      来到白水河畔,只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已经准备就绪。马车上挂着五彩斑斓的绸带和鲜花,显得格外喜庆。
      田仁序走到马车前,对众人说道:“车神白龙守护着我们的水源,保佑我巫溪庄稼。今日小满,我们要向车神白龙祈求水源涌旺、庄稼丰收。”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田仁序又让人在马车前摆放好鱼肉、香烛等祭品,还有一杯白水。他解释说:“这杯白水代表着我们的祈愿,我们将它泼入河中,寓意着祝愿水源充沛、滋润大地。”
      随后,田仁序点燃香烛,高举过头,向天空祭拜。他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白龙保佑水源涌旺、庄稼丰收。众人也跟着他一起祭拜,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虔诚与期待。
      祭拜结束后,田仁序将那杯白水泼入河中。只见白水与河水融为一体,波光粼粼,仿佛真的有神灵在接收他们的祈愿。百姓们见状,纷纷欢呼起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感激。
      就在此时,天空突然阴沉下来,乌云密布。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便倾盆而下,打在河面上、田地里、百姓们的身上。
      所有人都沸腾了,小满小满,芒种不管。自清明后,天气一日比一日热了起来,众人都惧怕干旱降临。今日刚刚祭祀了车神白龙,雨水便瓢泼而下,焉能不令众人信奉神明呢!
      众人在雨中欢呼跳跃了起来。
      “这是祖先和白龙显灵了。”大家都如是说。
      田仁序站在雨中,任由雨水打湿他的长袍。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把这雨水看成是他虔诚的回应。
      这场雨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才渐渐停歇。雨后的巫溪村显得格外清新和宁静,仿佛被雨水冲刷过一般,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草木香。百姓们纷纷回到家中,抖落身上的水珠,开始准备晚饭和明天的劳作。
      这一日,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飘起了野菜特有的清香。巫溪人都知道,雨后的野菜最为鲜嫩可口,是难得的美味。他们纷纷到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的野菜,准备做一道传统美食——苦菜黄鸡羹。
      只见村西头的田老妪熟练地将采摘回来的苦菜洗净切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待苦菜煮烂后,她用细纱布将菜汁滤出,留下碧绿的菜汁备用。另一边,她的孙子田三正在处理一只黄鸡。农户人一年也就节庆日子才能吃得上鸡肉。田三自然仔细,他将鸡肉切成小块,用姜蒜腌制入味。
      待锅中水热,田老妪将鸡肉块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盐和料酒,小火慢炖。鸡肉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与苦菜的清香交织在一起,令人垂涎欲滴。炖煮的过程中,田老妪不时地撇去浮沫,确保汤清味醇。
      待鸡肉炖得软烂入味,田老妪将之前滤出的苦菜汁倒入锅中,搅拌均匀。瞬间,锅中的汤汁变得翠绿诱人,散发着独特的香气。最后,她撒上一把切碎的葱花,为这道美食增添了一抹亮色。
      苦菜黄鸡羹终于做好了。田老妪盛出一碗,轻轻吹了吹热气,递给一旁的孙子。田三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赞不绝口:“祖母,这苦菜黄鸡羹真是极鲜!”
      就是这鲜味,令人们一年又一年地苦苦劳作。
      田仁序则站在村口,望着那片被雨水滋润过的田野,心中充满了期待。
      伍愉安站在檐下,听着众人说着祭祀与神明显灵,她一改平日里端庄的笑容,嘴角浮现了冷笑。
      她才不相信什么神明,若是真有神明,为何让世人百般受苦?为何让好人不长命?
      “姑娘,长右山上杜鹃花、石榴花和木香花开的正好,我陪姑娘去赏花?”凤妹突然开口询问。
      “这天儿都黑了,还刚下过雨,现下去山上赏什么花?弄一身泥巴才是。”九娘子不等伍愉安回答,便否了凤妹的提议。
      看着凤妹期许的眼神,伍愉安却点头答应了。一芷和二福等人也要去,凤妹却拦住了他们,只挑着灯笼,独自带着伍愉安趁着夜色上了长右山。
      随着夜幕的降临,伍愉安与凤妹踏上了前往长右山的路。夜色如墨,天边最后一抹晚霞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乃是满天繁星,它们犹如颗颗明珠缀于夜幕之上,闪烁着幽深而神秘的光辉。
      微风轻拂,带来了雨后泥土的清新气息,夹杂着杜鹃花、石榴花和木香花的淡淡香气,这香气在夜色中愈发显得沁人心脾。凤妹提着灯笼,昏黄的光晕在黑暗中摇曳,为她们照亮前行的路。
      她们沿着山间小径拾级而上,两旁的树木在夜色中显得影影绰绰,仿佛是守护长右山的神灵。偶尔传来几声虫鸣,打破了夜的寂静,使得这夜色更添了几分生机。
      随着她们不断攀登,长右山的景色逐渐展现在眼前。杜鹃花如火般绽放,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妖娆;石榴花则像是点缀在绿叶中的红宝石,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木香花则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这些花朵在灯笼的映照下,更显得娇艳动人。
      山顶之上,一片开阔的草地映入眼帘。草地在月光下泛着银白色的光芒,仿佛铺着一层薄纱。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水墨画,让人流连忘返。
      伍愉安站在山顶,感受着微风拂面,听着虫鸣鸟叫,看着眼前的美景,看着漫山遍野盛开的花朵,心中一直没有想明白的事情,一直紧扣着的心结陡然松开了。这几日,那些流言蜚语,她并非全然不知晓。
      她不知道那些流言蜚语是从何而起,但心中苦闷烦多。她不是一击就倒之人,在后宅院中长大的伍愉安早就练就了无论如何都不放弃的意志,所以,一开始,她不愿意离开江宁府。当然,她不愿意离开更多是为了阿娘,她不想阿娘为了自己而牺牲。可阿娘还是将她送走了,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她在巫溪的安稳生活。可阿娘不知道的是,从来都没有什么安稳生活。要过得安稳,须得身经百战。
      “姑娘,衡哥来了。”
      这便是凤妹的用意了。伍愉安转过身去,看着张衡披着银白月色而来,宛如神祗。凤妹和田青隐在了暗夜之中,此时周遭山峦中只有天,只有地,只有她,只有他。
      张衡走到了伍愉安身前,他一只手负于身后,正要开口说时,伍愉安却也一同开口。
      “娶我罢”
      “嫁我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